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各地大语 > 浙江大语

李佳芳:建设具有浙江文化特色的大学语文课程
【时间:2017/8/10 】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11月中,第32期总第578期,116-117页 】 【作者: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语言系 李佳芳】 【已经浏览2579 次】

    [摘  要] 近年来,大学语文在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中处于边缘化的境地。针对时代的需求,从论证大学语文课改的必要性着手,试图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课改提供一种思路:结合浙江本土文化建设大学语文。这种课程改革包括新编具地方特色的教材,以本土文化认同为基础变革教学方法,结合必要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推进大学语文课程的发展。
    [关键词] 大学语文;浙江文化特色;课程改革

    一、大学语文课改的必要性

    自1942年全国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必修课“大一国文”,大学语文已经走过了七十年的探索与发展。历经确立、中断、恢复和低谷期,大学语文在新时期进入了缓慢发展期。2006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这体现了国家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高度重视。

    作为大学教育中人文素质的核心课程,大学语文的作用不言而喻。当时,大一国文委员会关于具体的教学目标有四点:“在了解方面养成阅读古今专科书籍之能力;在发表方面,能作通顺而无不合文法之文字;在欣赏方面,能欣赏本国古今文学之代表作品;在修养方面,培养高尚品格,发挥民族精神,养成爱国家、爱民族、爱人类之观观念。”大学语文的任务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语文是我们每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语文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安身立命。别的东西可以是技能,学了之后打工、干活,语文不是这样,语文是灵魂依靠的东西,或者说,它是一种以无用达到有用的学问。”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大学语文却遭遇到了诸多尴尬和冷遇。在高职院校中,大学语文的困境显得更为突出。人文让位于技能,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更多地倾向于工具性。把该课程作为一门技能加以学习;沿袭中学语文的教学模式;教材所选篇目与中学课本多有重复等因素使得大学语文的教学陷入枯燥和程式化。而社会的普遍漠视更加深了大学语文的危机。

    在这种情形下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显得尤为突出和迫切。众多的教学工作者发出了拯救大学语文的呼声,也提出了很多走出困境的建设性意见,包括改革教材、改革教法等。结合本院校的地域特色,笔者提出建设具有浙江文化特色的大学语文课程。

    二、浙江文化特色的内涵

    所谓浙江文化特色,并非指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和排他观念。地域文化是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浙江文化是以钱塘江流域特殊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为优势的具有认同性、归趋性的文化体系,是一个时空交织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文化复合体,是浙江人民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漫长过程中所积累的一切成果。”学习浙江文化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所处的文化区域,也有助于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在浸润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也可以更好的将所学运用于实际。

    浙江省物产丰饶,经济发达,高校毕业生就业多留于本省,这促成了学习本省文化的必要性。而浙江自古人杰地灵,人文荟萃,历史上涌现了众多优秀的文学家和文化名人,这奠定了学习本省文化的可行性。

    浙江是“百越”文化的发祥地,所以浙江文化又被称为越文化。越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越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清人吴悔堂在《越中杂记·越中图识》中用了八个字概括越文化的特点:“风景常新,英贤辈出。”

    江南的自然环境、湿地文化造就了浙江文化的独特魅力,依海傍水是浙江地理的主要特征,这也促成了浙江以水文化为主体的区域文化特色。“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浙江的水孕育了浙江人民的智巧和灵慧。浙江人悠久的商业传统和蜚声古今的商帮无不表明了浙江人善于抓住机遇的经商意识和强烈的个性精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海的博大包容造就了浙江文化的开放性和兼容性。自古以来,越文化对中原文化、楚文化和闽粤文化都是采取吸收和融合的态度,这种开放兼收的胸怀培育了浙江人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文化力量。这份开拓创新成就了浙江灿烂的思想文化:敢于发时代异声的王充;南宋盛极一时的浙东学派;唯心主义哲学大家王阳明及他的“姚江学派”;一代宗师黄宗羲和清代浙东史学派;以及以龚自珍、章太炎、王国维为代表的近代中国“浙江
潮”……

    浙江文化孕育了求真务实、开放图强的浙江精神。浙江在2005年提炼出的浙江精神是12个字:“求真务实、诚信和谐、讲求实效。”这体现了现代浙江人的时代精神追求。纵观浙江文化史,这种精神贯穿始终。在浙江精神的观照下,多维的浙江文化闪现出多元而又统一的文化特质。

    起源于河姆渡和良诸文化,浙江的农业文化历史悠久,其中最有特色的是茶文化和蚕桑文化。当今,浙江的名茶种类多达七十多种,创造着巨大的经济效益,也将传统的茶文化得以更好的继承和发扬。浙江的纺织业誉满世界,在湖州钱山漾文化遗址发现了“世界上第一片丝绸”。浙江丝绸销往世界各地的同时也让丝绸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播。浙江有着精湛的民间工艺,如奉化布龙,东阳木雕,青田石雕,乐清细纹刻纸,蓝印花布,贩塑等、这些民间工艺有着浓郁的民族性,体现了中华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

    浙江的艺术文化更是耀如繁星,异彩纷呈。浙江文学在六朝以后逐步兴起,南宋时蔚为大观,元明清时繁荣昌盛,至现代辉煌灿烂,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文学家和流芳千古的文学作品。以王羲之、王献之、赵孟顺为代表的浙江书画家表明了浙江书画艺术的悠久历史和雄厚实力。浙江的书画艺术极具地方特色,遒美健秀、丰姿自然,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注重因时革新。浙江的建筑艺术也带着浓浓的地域特色,水乡婉曲,依山而建,临水而筑,建筑风格体现了越文化的温婉、灵动和精巧。浙江还是中国著名的戏剧大省,浙江的戏剧可谓是“中国戏曲的摇篮”。到了现代,越剧崛起,发展成为位居京剧之后的第二大剧种。与此对应的中国影视艺术也在浙江呈现繁荣蓬勃的发展态势,产生了夏衍、柯灵等剧作家,还贡献了史东山、沈西答、袁牧之、谢晋等重量级导演。

    除此之外,浙江的旅游文化、民俗文化、教育文化、宗教文化和饮食文化都构成了浙江文化的独特风貌,这也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继承的传统精髓。在学习一种文化传统之时,重点在于以现代的视野对其进行重新审视和吸收,在新时代的构架下,融汇古今,实现传统文化的真正继承和发展。

    三、结合浙江文化特色建设大学语文的思路

    浙江文化包蕴万象,作为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并非追求面面俱到,只择其精要一二进行融会贯通。这便涉及到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中对大学语文开设的目的和意义作了这样的描述:“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能素质的高质量人才。”这说明大学语文的目标定位是深化汉语言教育,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进一步学习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水平;培养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强化语文教育的情感培养、人生引导作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定位应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其中,人文性应是大学语文课程最重要最基本的定位。“我们把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于人生有意义的价值的思考内容称为‘人文知识’,并把它当作人文教育的课程资源加以确认。显然,相对于前面所述的着眼于‘形式’和‘工具’的语文‘基础知识’而言,人文知识是关于‘内容’和‘意义’的知识。它的‘价值’指向的是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目标。”大学语文的工具性体现在语言的运用能力上,语言表达技巧和文字能力的训练都应建立在人文维度之上。

    在明确了课程定位之后,就确定了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任务和整体思路。结合浙江文化特色建设大学语文课程并不意味着以介绍地域文化为首要目标。大学语文是以审美为主要目的,文本解读为旨归的课程。这就明确了选人本课程的篇目必须具有相当的文学性和美学价值。

    在教材的编订上遵循文学史的发展脉络,精选各时代重要的代表作品。在此基础上侧重浙江文学,这些作品包括浙江本土作家的作品和外省作家在客居浙江时所留下的作品。比如山水诗的鼻祖谢灵运便是浙江上虞人;杰出的爱国诗人陆游是绍兴人;集宋词之大成者周邦彦是钱塘人;而李清照晚年于浙江度过,辗转杭州、金华、绍兴、四明等地,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词作。在注重独立的文学作品时还应结合文学运动、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进行阐发,比如南宋中期的永嘉四灵、清代的西泠十子、柳洲词派、浙西词派都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应打破传统讲授式的单一教学模式,采取讲授和对话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对话是多维存在的,它包括学生与文本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而最终要走向的便是学生与自我的对话,这就是‘体悟’。学生借助于种种‘对话’,在别人的言语世界与自己的内心世界之间游历着、反思着、体验着,通过不断地同化或顺应,从而建构、生成起新的情感态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一种导游的角色,引导学生进入文学文本,进行独立的审美体悟,完成文本解读的过程。这种对话不仅仅是师问生答,更多的是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沟通交流,思想砒砺,在对话中引导思考,启发智慧。只有引导学生进行相对独立的审美活动,大学语文课程才能真正完成它的美育功能,即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受、欣赏和创造能力,「培养丰富的思想感情、塑造完美人格,充分发挥人的本质力量。这种对话可以建立在浙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结合浙江本土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群体性格特征,进行师生对话可以使课堂充满生机。加之文学文本的本土性,课堂对话可以增强学生的地域文化认同感,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进而由地域文化扩大到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课程中贯穿浙江文化,既使学生有着亲切感又能增强他们的自豪感。老师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点,引导学生了解本土文学发展史的线,继而联系实际衍生到本土文化的面,实现点、线、面的结合。因为本院生源大多限于浙江省,所以在这些教学环节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自己家乡的文学、文化资源加以认识、挖掘。并将这些学习认识成果化,如制作课件展览、摄影作品展、小报、文学原创作品等。这些成果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兴趣。

    课堂教学在强调浙江文化特色的同时可注意与各专业的结合,力图寻求大学语文与专业之间的交叉点。比如大学语文与旅游专业的互渗,历代文人留下的山水佳篇无一不是旅游业的宝贵资源;大学语文与建筑专业也是有着渊源的,中国艺术向来具有相契相通的特点,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体现了浓厚的诗学观念;大学语文与英语的联系更是不言而喻,中国文言和西语两种语言的碰撞和交流,促使了现代白话的产生……总之大学的课程设置应摈弃文理工割裂的思维模式,理科和工科的发展不应舍弃人文的烛照。

    在教学手段上应积极采用现代教学技术。通过调查,笔者发现,95%的学生“非常喜欢”或“比较喜欢”多媒体教学。多媒体的优势在于以计算机为媒体,把投影仪、录像机、语音设备功能融为一体,使现代化教学手段进人了综合化的阶段。教师需要准备形象生动的课件和相关的视频资料,创设情境,使语文教学进人一个声色并茂的审美世界。特别是古诗词朗诵可以配合相应的背景音乐,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诗词的音韵美和节奏美。

    最后,大学语文教学不应囿于狭义的课堂之内,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精选古今中外的文学佳篇或是让学生推荐优秀作品作为课外读物,定期举行读书会,让大家就一个主题进行读书心得的讨论交流,并将其记录下来。以这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感,让语文课堂变大,变深。


    参考文献

    [1]魏建功,魏建功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2]孔庆东.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方向田.北京:中国大学教学,2006(07).
    [3]罗昌智.浙江文化教程[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09.
    [4]朱志勇.越文化精神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5]张妍.大学语文课程研究改革[D].扬州: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6]赵敬立.重建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维度[J].现代大学教育,2010(01).
    [7]屠锦红,徐梅.论大学语文教育的两个基本问题[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12).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院级课题(序号15)。
    作者简介:李佳芳(1984-),女,硕士,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语言系,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2568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