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全国学会 > 历届年会

温儒敏:在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四届年会上的讲话
【时间:2013/1/31 】 【来源:本站(根据录音整理) 】 【作者: 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顾问 温儒敏】 【已经浏览4039 次】


    很高兴参加这个会,我们这个会的主题是“大学语文跟素质教育”,那么我现在谈点感想。首先是这个题目起得很好,现在各个大学都在搞通识教育,也就是素质教育,这是大学语文重新发展的一个机会。下面我说说我对通识教育或者说素质教育的一个理解。

    现在全国到处都在讲通识教育,综合大学、一般的大学都在做这个工作。我做了一个调查,通识教育各个学校开一些什么课,他们的基本思路是什么?因为我在北大曾经帮助组织出版过一套七十多本通识教育讲座的书,我发现一个问题,现在大学里面讲通识教育,有些学校它基本上是搞拼盘,譬如说听听中国文化史、听听音乐、看看电影、学学书法,然后再看点科技史之类的。这个也没有好处呢?肯定是有好处。但是我认为这不是通识教育的本意,大家可以参照一下国际上通常讲的通识教育是什么意思。通识教育实际上是一个全人教育,是对一个人完整的人格的教育。所以这个通识教育恐怕不是为了增加一点他文艺的修养和人文的修养,多少懂得一点琴棋书画,恐怕不是这样。更主要的要通过通识教育让学生接触到人类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一些最智慧的东西。所以我理解通识教育就应该主要是鼓励学生读书。读什么书?读基本的书。所谓基本的书,当然各人有各人的书单,但是这个所谓基本的书我想它会互相重叠,大家都认可的最基础的书,所有的大学生不管是文科、理科都必须要读一些最基本的书。这个基本的书它范围很大,通识教育最基本的书是什么?像我们传统的,《红楼梦》是基本的书。如果要方便的话,像《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不是最好的选本但是是最方便的选本。读《古文观止》,读《唐诗三百首》、《左传》、《世说新语》。其实我们在大学里面学那么多古代汉语也什么用,你一本《左传》,用半年时间把它啃下来,古代汉语基本上就过关了,再回过头来学点汉语史,不是很好吗?这叫读专书。所以如果说中文系之外的大学生,通识教育我主张还是以读书为准,而且要读基本的书。

    我再举个例子,譬如说柏拉图,大家都知道这个名字,所有大学生可能都知道,但是他们只知道柏拉图的精神恋爱,柏拉图里面有些最基本的人类的疑问,人类所面临的最基本的问题,接触一下是有好处的。当代西方也有些最基本的书,像罗尔斯的《正义论》,现在大家天天都会碰到这个问题,什么叫正义?国际斗争有没有正义?我们人与人之间有没有正义?这本书读一下,就会有一个概念。总之就是说解决人生最基本问题的一些书,甚至包括马恩的一些最基本的书,《毛泽东选集》也读一下,大致上读。你要没读过毛泽东最基本的书,你怎么了解中国社会?你可以不喜欢毛泽东,你可以批评毛泽东,但他的书你要读。但实际上现在大学生是不读的。最近莫言得了一个诺贝尔奖,网上有些攻击他话,说他抄录毛主席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七十周年,作协让作家抄写讲话,每人一段,莫言也抄了一段),但是其实很多攻击他的人不见得读过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它是那个时代特别的产物,它有它的功能,你必须承认这个历史。你现在看它有些不适合在地方,你可以批评它,但要尊重这个历史。所以我的想法就是通识教育必须引导读人类最基本的书,包括科技史,包括中国历史、西方的历史它都有些最基本的。少读那些概论,多读原著。中国原著很多,选三种四种大学期间能够读下来,那么说话的底气就不一样了,眼光就不会那么偏激,所以这是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讲这个问题呢?就是我总结的现在大学里面搞这个拼盘式、以知识灌输为主的这种通识教育好像有点问题,这点要像西方教育学习,西方他们都给学生基本的书单,譬如说大学生要读三十种,包括那个马列的书都列入其中了,弗洛伊德的也列入其中。不管你是哪个学科的,最基本的,不一定要求你精通,但你必须要在大学期间接触到人类智慧的精华。所以我这个意思就是关于通识教育,要引导读人类最基本的书,接触一下。那么我们大学语文也有这方面的工作可以做。

    第二个,我们要了解现在大学生的状况,我觉得大学生的精神状况是不容乐观的。我在山东和北京都做了调查,我认为现在的大学思想教育基本上是失败的。为什么说基本上是失败的呢?你课上讲,课下就颠覆了。周围,包围我们学生的互联网,社会很多观念,它比政治课讲的要强大,所以说现在是脱节的。你们要了解现在学生他到底什么精神状况,最好去了解一下晚上十一点钟,熄灯以后大学生在寝室里面他们讨论什么问题?我这方面做过调查。你了解一下现在的大学生读一些什么书?基本上不读书。现在很多读的是什么呢?除了一些流行的读物以外,像《鬼吹灯》、《盗墓笔记》等等这些以外,现在很多大学生读得最多的都是什么呢?譬如说《三十岁怎么成为一个成功的男人》,成功学在大学里面是非常流行。第二个是厚黑学,讲人与人的关系,互相之间,这个非常有影响。所以说你在上面讲,他下面是学这些东西。怎么引导学生接触人类的精华?他不喜欢没关系,但一定要让他尊重这个东西,有所接触,这样我们这个素质教育、我们这个通识教育是不是就可以提高了?因为现在整个中国社会,基本上是一个没有书香气息的社会,是一个不读书的社会。我们做过一个调查,现在中国公民的阅读,有一种统计,是平均0.7本一年,读的书的量,包括完整的一本杂志,一年0.7本——这是很可怕的。还有一种调查是出版部门调查的,2010年的调查,是4.7本。这4.7本是什么概念呢?大概小学生一年读书,比较完整阅读的大概包括童话、绘本,还有中学生的教材加起来,大概小学生可以读到8到9本,初中生就少一点,高中生越少。所以全国的公民4.7本。如果说这个数据是可靠的话,要打三分之二的折扣,把教辅跟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除开,所以说中国公民基本上是不读书的。所以我们是在一个打麻将、看电视成风的国度来提倡读书,是很艰难的一个工作。

    现在普遍是不读书,这个跟我们中文系的教育也有关系。中文系应该是一个学校书香味最浓的一个系,但据我所知现在也是不读书的。华东师大可能好点,在北大、山大照样是这样情况。我说的不读书不是他不读教科书,教科书他是读的,辅助的那个文选,譬如说学古代文学里面有两本三本作品选他也是读的,但他没有读过完整的书,他没有过一遍,没有那种感觉。连中文系都不读书,那何况其他院系,所以这个问题是非常严重。我甚至开个玩笑,现在中国人的人生的阅读高峰期顶点在那里?顶点在初中二年级,初中二年级以后一路下滑,就不读了。譬如说一个中学语文教师,他不读书吗?他读,但绝大部分叫职业性阅读。什么叫职业性阅读呢?每天我要上课,这个课讲到编程,我赶快找一找编程有关的材料;或者我要提升职称,我要写一篇东西,我很不喜欢写这个东西,但是不写不行,要发表,我拼命的找材料,好歹给他弄成了,就是敲门砖似的。敲门砖不好听,我们叫职业性阅读。真正是想涵养自己,提升自己,满足自己精神空间需要的这种阅读是极少的。所以我们看到读书的问题是非常严重的。怎么引导我们大学生阅读?我们大学语文恐怕也有这方面的功能。

    现在大学生那个思想教育基本上是失败的。我认为思想品德、思想教育,特别是政治思想教育是不能替代人生观教育的。什么叫人生观教育?一个青年成长过程中,他面临的最基本的问题,譬如说人生的意义,人活着的价值,什么是生,死?怎么对待人跟自然的关系?人对未知事物的畏敬……人生最基本的或者牵涉到终极关怀这个问题,我们叫人生观的问题,但恰好我们大学教育里面,搞学工的、政治课不解决这些问题,它解决的问题主要是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领导。这些东西重要不重要呢?我说非常重要,因为那么大一个国家,不讲核心价值观你是拢不住的,要出大问题的。这个肯定要讲的。问题是,你在大学生教育里面你讲这些东西,你上这些政治课,如果不是跟人生观教育结合起来,你不是解决那个最基本的、根上的问题——一个人活着他怎么对待最基本的问题——那你再讲这个爱国主义等等这些问题,课上讲完以后,课下他就非常不严肃地把你颠覆了,老师上面这样讲,课堂后面他就给你开玩笑,就把它颠覆了。

    现在大学生里面我说的这个情况可能比较严重,也许华东师大,也许咱们海南大学好点。包括北大,一个大学生大学里面特别到了三年级以后,如果哪个人说我是要对人民、要对我们的社会要有点理想,我愿意服务这个社会做点好事,不计成本的,他们会被看作异类,认为他们是“二”。所以说现在这个社会变成这样的风气,在这样的风气里面我们能做什么?我们也不要去抱怨体制,体制是很难改的。就是在这种体制下我们能做什么?所以我建议大学的通识教育应当引导学生接触人类智慧最基本的东西。如果学生都能够读一读柏拉图,都能读一读我们历史,他可能对这些问题有比较好的一些认识,不那么片面。当然有人说互联网也是阅读,确实是。互联网也能够提供阅读,但这个网上阅读毕竟跟纸内阅读还是不一样的,要不一个互联网阅读到40岁以后我看他就不读了,他还回归纸内阅读。另外一个互联网里面垃圾太多,年轻人把持不住。现在大学生上网的时间我做了一个调查,大学生二年级上网普遍两个多小时,有的四个小时。你说那么多时间泡在上面干什么呢?是认真的读书吗?不是的。他被那些奇形怪状的那些标题党所吸引,他进去以后就出来不来,年轻人嘛。我在山大跟研究生说,我说你们最多一天上网半个小时,如果这一条做不到,咱们不用谈了,你们没有时间读书了。互联网为人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是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目前还没有沉淀。互联网的信息爆炸问题,还有人有忧郁问题。现在忧郁病很普遍,为什么呢?焦虑,每个人都特别忙。现在有了手机、互联网以后,人大概比以前要忙一倍以上。人类科学的发展我们不应该说它不好,但起码有一个问题我看到了,现在我们大学生包括我们研究生、博士生,他的思维方式已经跟我们不一样了,也许他们是更好的,但目前我不能承认他是最好的。为什么呢?现在研究生、大学生普遍得了一种病,这个病叫什么病呢?叫百度依赖症。百度很好,你可以查询一些东西,我也经常用百度。但是,现在为什么说百度依赖症呢?他写文章,他做作业,老师讲课他不认真听,后面做作业他百度上面一点,百度下载很多东西,他就开始拼凑。所以现在大学生的思维他是碎片化的,是拼贴式的,你看他做的文章很多是拼贴式的,你要跟大学生说话,他经常说话是不确定的,可能吧,大概吧,他的思维是跳跃,没有连贯性的。为什么?跟互联网、跟百度依赖性有关系。刚才也说互联网信息库也非常有用,我也在用,但是它培养人一种只有结果没有过程,像做学问、学习,它是应该是有一个过程的,必须要自己读,自己品味,有这样一个过程,主体的投入,最后可能会得到一个某种认识。但现在没有,互联网都告诉你,什么都告诉你了,所以只有结果没有过程。这个也影响到了我们大学生读书,影响到我们现在所谓的通识教育,我们大学语文在这种情势之下应该怎么来面对?

    我接下来讲大学语文,我这方面我没有很多的研究,当然也参与过一些工作,也上过这方面的课,我的感觉对大学语文的功能不要估价过高。我们要问一个问题,大学语文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为什么要提这样一个设问呢?因为大学语文在大学里面,现在多数大学它是选修课,少数大学像海南大学他们是必修课。即使是必修课学生也不把你当成是一个他们重要的课程,这是一个因素,他们的心思不完全放在你这个上面。第二,他学习时候是很短的,一般只有一个学期,学两个学期的比较少,时间又短,学生他又不把你当成跟专业课一样的重视,你能教给他什么?这是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大学语文想解决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这是很合理的一个愿望。我在北大当时主张开大学语文的时候,由教务部出面召集了各理科院系的院长来开会,所有院长都举双手赞成要开大学语文,问他为什么?他说就是因为学生的写作能力太差,希望我们的大学语文解决这个问题。当时我就说,你只有半年时间,每周只有一次课,我怎么可以去解决读写能力,写作问题?你中学用了十二年都还没有过关,到大学我就有个本事把你读写能力提高?所以我认为在目前这种状态之下,我们大学语文不是说不可能,而是说很难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阅读写作,这是我的一个基本看法,我们不要抱太大希望。但是这是不是就不能做呢?可以做。能做的就是刺激这个学生、吸引这个学生让他对读书有兴趣,让他对中国语文有兴趣。如果你的课在半年时间——用什么办法都可以——让你的学生对中国语文、对中国文化、对阅读写作重新发生了兴趣,那你的课就成功了。所以我们说这点是可以做到的,让学生重新有兴趣。我甚至说过一句话:大学语文应该把被应试教育败坏的胃口重新调试过来。中学阅读基本上高中生从高一开始就往高考靠,他这个写作完全是往高考靠,那么现在到了大学以后,我们怎么让学生重新喜欢阅读,喜欢写作?所以我想咱们的功能是不是不要定位太高,可以稍微实事求是点,定位在重新唤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当然也包括写作的兴趣,但阅读的兴趣更重要,有阅读的兴趣就有写作的兴趣,不能倒过来。所以我们要在这方面下工夫,这是一个设想。

    第二个,我非常赞同华东师大,把大学语文这个课分成一个系统课程。譬如说,在全校开一些专著选读。譬如说《左传》,我就一个学期学《左传》,一个学期学《红楼梦》,类似这样的专著选读。这也是大学语文,而且我觉得这样可能容易成功,吸引那些愿意来的学生来学习,然后他们作为种子在播撒出去。所以这个大学语文的系列课程里面可以有中国文化概论,但这东西不是最主要的,现在我们概论学得太多了,理论学得太多了,书读的太少了。要回到让学生完整地读一些书。方智范老师跟我们一块搞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我们最得意的一些话,其中一句话就是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完整的书。从这方面下工夫,我觉得华东师大这个做法非常好,而且是有前景的。现在网上在炒作说:中文系现在是最冷门的专业。我想华东师大不是这样的,师范大学一般中文系不见得。即使理科的大学、工科的大学,我们把中文系办好了,你想办法让你的影响力覆盖全校,那你就开类似这样的课,让学生喜欢的课。多开一些专著选读,多开一些讨论式的课,引导学生重新喜欢中国语文,中国文化。我看大学语文本身,我们的教材目前编法都大同小异,这个讲法上面应该打破那种精读精讲的方法。时间那么少,你每一课都嚼得那儿细,又讲字词句、又讲内容的主题思想,又要提升一些讨论,这个不行。为什么不行呢?中学这样讲就把胃口讲坏了,现在我提倡中学少讲,多读。有些课不用怎么讲,就让学生去读,读完以后适当的去交流一下就可以了。像每一课都讲那么细,掰那么碎,老师那么费劲,而且每一课的模式都大致相同,那你这样的语文课不可能受欢迎,学生会说:我上了大学还要上语文课。语文课本来就是最讨厌的,现在到了大学等于说“高四语文”,他不会喜欢。所以我们要改革放开思路,怎么想办法让学生阅读,有些课上就是读书就可以。没那么多书怎么办?没那么多书也可以,我在山大给一年级上课,上现代文学课,主要就是读书。我费了很大劲,我的岁数那么大了,费了很大劲做PPT,用幻灯放出来大家默读,不许出声,默读,看。读十分钟,然后我再讲,然后再读十分钟,我再讲讲。这样变换一下。大学绝对不要重复中学的字词句,段落大意,主题思想。也不要照搬中文系的用什么结构主义、什么人类学这些最新的研究方法,不要搞这个,那个让中文系去搞去,这样我们的课是不是可以比较吸引学生?这个在北大曾经做过尝试,当时我们的老师去教大学语文,那个大学语文是怎么讲的?《孙子兵法》也讲,《红楼梦》也讲,武侠小说也讲,学生很有兴趣。一开头列了二十个名单让学生投票,投票的结果是武侠小说最受欢迎。还有当代文学受欢迎,《论语》、《孟子》大概大家中学就学过,这个最不受欢迎,《易经》最难讲了,《易经》也很受欢迎。所以我就跟那个老师讲,我说:这个《论语》、《孟子》一定要讲,重新讲你可以用你的讲法,不要一窝蜂的去满足学生的要求,但要尊重学生的投票。那老师讲不了怎么办?譬如说我现在去讲《易经》,我肯定要老老实实跟学生说,我是最近才开始学《易经》的,我跟你们的水平是一样的,我讲的也不一定对,但大家一块来讲。学生很尊敬你,他觉得你是老师,你年纪也一把了,你说你不懂,老老实实说就不懂。像吴承学先生他那一套我说我不懂,要我现在讲文论,讲文心雕龙,我不懂,跟大家一块学,学生会尊敬你,老师并不是万能的。但是我认为每一个大学老师都应该有能力讲好大学语文,你不是照搬你的研究成果。现在有个学校,大学语文它是采取抬课的方式,北京做过这样,有一定的好处,大家都来讲自己拿手的课。但是也有坏处,坏处是什么呢?你讲得太深,脱离学生的实际。所以这个大学语文能做什么?我觉得能做就是重新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中国文化那种兴趣,把败坏了的胃口调试过来,为我们大学培养一点读书种子,或者说他不一定以后当读书人,但是他起码有这个习惯。

    我大致讲的意思就是这些了。我再一次对咱们这个学会表示无限的尊敬,你们做了很多很实际的工作。也感谢咱们华东师大那么多年,很执着的,在徐先生的带领下做这样的工作,真是功德无量!也非常感谢海南大学。海南师大来承办这个会议,让我也有机会和大家见面,和大家交流一些的教学经验。谢谢大家!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北京李明组织学生整理  杭州何二元校对

 

    链接:温儒敏博文一篇:参加大学语文年会

 

十四届年会本站链接(继续整理中):

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四届年会在海大胜利召开

温儒敏谈大学语文和读书问题

谭帆会长在十四届年会闭幕式上的讲话

何二元:大学语文是拯救中国语文教育的一把钥匙

何二元:大学语文研究要有科学性——在十四届年会分组会上发言

刘艳:教大学语文课让我感到幸福

何二元:大学语文是现代语文学科的固有课程——兼谈叶圣陶先生与大学语文关系

 

网络连接:

我校承办全国大学语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_海南大学校园网

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海口举行_海南新闻_蓝网

全国大学语文研究第十学术年会海口举行_中新网_海南新闻

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海口举行_上海国际学术会议 ...

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海口举行 - 高中英语- 京翰教育

全国大学语文界专家聚椰城 研讨教育新模式--海南视窗--人民网

全国大学语文界专家齐聚椰城探讨大学语文教学改革_中国青年网

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海口举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文学院姚大怀老师出席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四届年会_安徽科技学院凤凰新闻网

我院卫小辉老师参加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_陕西师范大学族教育学院

我校被推选为全国大学研究会理事单位_吉林师范大学

我院王厚庆老师参加全国文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_上海理工大外语学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91470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