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各地大语 > 江苏大语

王步高等:精益求精 内外拓展 建设高水平文学素质教育平台(总结)
【时间:2009/4/3 】 【来源:无 】 【作者: 王步高 乔光辉 张天来等】 【已经浏览5339 次】

    在东大这个以理工科见长的大学里,面向全校开展的文学素质教育是我们中文系的主要任务之一。它包含“大学语文”必修课和“唐诗鉴赏”、“唐宋词鉴赏”、“诗词格律与创作” 等(近十门)选修课及文学系列讲座、校园文学活动。在校有关领导和全国文化素质指导委员会的关怀下,我们从改革“大学语文”课程做起,1999年就率先建成省一级优秀课程,2004年又成为全国首门“大学语文”国家精品课程。我们的《大学语文》教材是国家“十五”规划教材,获国家优秀教材二等奖;“大学语文音像教材建设”成为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改革工程”项目,大学语文教改理论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我们以此作为继续建设的新起点,探索出国家精品课持续优化的有效途径,精益求精,内外拓展,全面打造高水平文学素质教育平台。
   
  “大学语文”国家精品课程持续优化、纵横发展:纵向大幅度自我提升,要“全面精品化”, 要“把大学语文的文章做足”,“每年迈一小步,五年迈一大步”,力争成为国家精品课程中的精品;横向拓展使文学素质课群体精品化,创建“唐宋诗词鉴赏”国家精品课程群(含“唐诗鉴赏”等三门)和“美学与艺术鉴赏”国家精品课程,并拓展建设具有东大特色的“六朝松下话东大”等系列精品讲座,繁荣师生诗词创作,营造高雅校园文化。对外拓展:增强对外的辐射作用,逐步将东大建设成为全国文学素质教育研究与教师培训基地。
  
    四年来,我们的“大学语文”从理论到实践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去年“唐宋诗词鉴赏”也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教师的人文素养、学校的文化品位、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做出了显著的成绩。

一、大学语文的持续优化和对外拓展

  2004年 “大学语文” 评上国家精品课程后我们又立即以“全面精品化”为目标持续优化建设,对“大学语文”精益求精,又对外拓展。具体表现为:

  理论研究再深化:我们跃出东大一所学校和大学语文单门课的视野,为提高全国大学生母语水平,全面探索文学素质教育规律。四年来我们承担省教科“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大学语文与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衔接”;承担省教改重点项目:“弘扬传统文化  深入推行人文素质教育”;与华中师大合作完成了教育部文科基地重点项目“大学语文教材与语言学研究”;2005年又第三次主办苏皖两省大学语文研讨会;2006年与南大等共同主办了全国11届大学语文研讨会。在对全国近300所高校母语教育调查的基础上,完成了《大学生母语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的调查报告,交教育部作决策参考;主编《母语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论文集(110篇);近年又发表教改论文十多篇,从文学、语言学、文化学、人才学综合视角创造性提出了文学素质教育的课程、教材、教法、网络、师资等全新的系统理论:如母语教育危机的观念,“大学语文”应具有“梳理”和“激活”旧知识的功能,提出“大学语文”是对学生中小学语文学习的“总归纳”及其终身自学的“总启动”,重新论证教材内容超过课堂教学所需,其难度超过多数学生接受能力的“双超”理论;提出教学方法应“求甚解”与“不求甚解”相结合,“浅化”与“深化”相结合。指出“大学语文”教材应从“春秋时期”(众多教材的无序竞争)过渡到“战国时期”(少数优秀教材竞争)……我们的众多教改理论已成为全国同行的共识。最近又开始“大学语文教改理论的深度研究”。

  系列教材精品化:教材是教改理念的集中体现,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对教材要定期修订。在《大学语文》1999、2001、2003年版(国家“十五规划教材”)的基础上,吸收刘中树、袁行霈、霍松林、王水照、罗宗强、袁世硕、黄天骥等专家和全国许多大学语文教师乃至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力争使教材系列化、精品化、经典化。2005年出版《大学语文阅读文选》,2006年出版《大学语文普及本》,并以“大学语文立体化系列教材”列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008年又修订出版该规划教材文字版四种,这六本教材共429万字。这次修订,在保持和发展系统性、网络式、立体化、大信息特点的基础上,我们着力体现教材的人文性和学术性,选篇更合理,深浅更适度,附录更丰富,又增加了“研究性学习专题”、“情感道德专题”,增加著名学者鲁国尧、杨海明等为撰稿人。“大学语文立体化系列教材”又评为江苏省精品教材,今年将申报国家规划教材中的精品教材。

  教学手段现代化:四年来我们努力构建“大学语文”系列化立体化教学资源库,使教材、网络、课件成为现代化教学系统的有机结合体,既提高课堂教学水准,又为学生开辟引人入胜的“第二课堂”。2005年对“大学语文· 中国”课程网站(http://www.dxyw.cn )全面更新,增加了更多的音频、视频以及讲课实况录像,优化网络链接,网络界面更加友好,比申报国家精品课程时扩容五倍;2006年又增与《大学语文》(普及本)配套的网络课程;2007年增加了“开放论坛”等栏目,挂网论文120多篇。2008年再次全面更新,与“十一五”规划教材配套,2009年初做局部调整,网络课程细分出全编本、简编本、高职高专本,增加“友情链接”等功能,链接全国所有较成功的大学语文网站。还有系列多媒体课件与教材配套,供教师课堂使用,建起“一校建设,全国共享”立体化的教学体系。

   教学团队更优化:我们一直让最好的老师上大学语文和文学素质课。团队负责人王步高(二级教授,省教学名师)一直当主力队员,坚持上两班大学语文,本科评估时杨叔子院士连听他两节大学语文课,给以很高的评价,四年来他两度被评为“全校学生最喜爱的老师”;他 对青年教师精心传帮带,挪位置推他们上,带着他们一起编教材、完成教改项目,“压”着他们去给全国大学语文进修班上示范课,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乔光辉、李玫、白朝晖,科研教学已相当出色;随着青年教师在职攻博,完成了全系教师博士化;我们的学缘结构和学科背景也更加合理。今年我们将申报省和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

  服务全国基地化:近年来我们接受大学语文访问学者6人,去年又受教育部委托举办了全国大学语文教师培训班,请多名专家讲座,王步高等本团队教师也上了12节示范课,历时6天,受到高度评价。我们将向教育部申请经常举办全国“大学语文”和“唐宋诗词鉴赏”教师进修班。东大正逐步成为全国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中教材编纂、网络与课件制作、教师培训、教学疑难问题解答及教学研究的服务基地之一,为提高全国高校母语教育水平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内向拓展和深化   创建“唐宋诗词鉴赏”国家精品课程(群)

  中国是“诗国”,我校四牌楼校区是“四声八病说”和“永明体”诗的诞生地,是格律诗的源头,开展诗教,条件得天独厚。经过四年的不断努力,我们又建设了“唐宋诗词鉴赏”国家精品课程(含唐诗鉴赏、唐宋词鉴赏、诗词格律与创作)。借鉴大学语文的经验,力争后出转精,与大学语文刚评上国家精品课程比:教材起点更高,更贴近学术前沿,人文气息更浓,网络更精美,容量更大,教学实况录像更多,与写作联系更紧。两课互相促进、良性互动。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唐宋词鉴赏”连续三年被学生评为全校“十佳选修课”,1995年获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3年有了《唐宋词鉴赏》自编讲义,2003年在北大出版了《唐宋诗词鉴赏》教材,2007年出版了其修订本;2006年又出版了南大版《唐诗鉴赏》、《唐宋词鉴赏》系列教材,均由王步高主编;“唐宋诗词鉴赏立体化系列教材”2007年被评为省精品教材。教材十分注重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感教育。如《唐宋词鉴赏》,苏轼词分两单元,将“黄州词”单列一个单元,此时苏轼人生最落魄而创作成就最高,苏轼旷达的人生境界对学生会有极大的启示,我们试图让学生领悟“从最苦的黄连中也能嚼出甜味来”的道理;“辛弃疾词”也分两个单元,他的爱国词单列一个单元。这样做可使学生在古今文化精品的熏陶下,促成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高尚”与“和谐”的一代新人。

  构建“唐宋诗词鉴赏”系列化立体化教学资源库,创建了“唐宋诗词鉴赏·中国”网(http://www.tsscjs.cn),先后五次全面更新。其第二版获省网络课件二等奖,现更加精美。并同时刻录音像教材、电子教案。为方便自学,“唐宋诗词鉴赏”教学录像多达54节(申报国家精品课规定不少于4节)、13小时教学录音,其中“唐宋词鉴赏”就有33节全程教学录像(全带字幕),还有30万字讲稿可下载。

  我们还使鉴赏与创作相结合,让传统诗词走进东大校园,开设“诗词格律与创作”课,作中文系本科必修课和全校本科生、研究生公选课。让学生学会辨别四声、平仄,教会北方方言区同学辨别入声,分别律句和非律句,懂得押韵与对仗,懂得拗救、借对、犯孤平、合掌的道理,学会词的声情把握,学会写诗、填词、作对联。此课连开十多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许多学生既懂得韵律知识,能以较为内行的眼光更深一层去鉴赏古诗词,又能写出达到较高水准的诗词作品。2004年中华诗词学会在宁召开全国诗教工作会议,东大文学院被授予“诗教先进集体”,大会编印的《江苏校园诗词选》,入选东大学生的诗作最多,其“优秀作品”栏中,也以东大学生的作品打头。2008年正式出版了《东南大学校园诗词选》。还出版了《中华词学》、《中大校友诗鸿》等刊物;出版了《中大校友百年诗词选》、《江苏中青年诗词选》、《春华秋实》等诗词集,均由王步高主编。

  本课程群2006年成为校级精品课程,2008年也以文化素质类最高分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三、发掘校史资源,开设系列精品讲座,建设校园高雅文化

  东大四牌楼校区乃六朝皇宫、明国子监和中央大学旧址,文化积淀非常深厚。挖掘学校的历史文化,这是我们的另一个着力点。王步高对校史有较深的研究。他写的新生录取通知,便给人以震撼。他的“六朝松下话东大”(已讲32次,听众近万人)等系列讲座也深受师生喜爱,常产生轰动效应。2006年九龙湖新校区落成,迁校后第一场人文讲座便是“六朝松下话东大”,校报以头版头条报道其讲座。他还写有《百年校庆碑记》、《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历史沿革考》、《六朝松下话东大》等文章,宣传学校的历史,提高师生的自豪感,增强对学校的凝聚力。

  近年来,王步高教授等的“文学与人生”、“爱国主义与爱国诗词”、“李清照词”、“苏轼的黄州词”、“为人之道,为师之道,为学之道”、“怎样读唐诗三百首”、“怎样欣赏诗词”等系列讲座,在校内及江苏、安徽、浙江、湖北、山西、贵州、云南等省数十所院校及省电台、电视台演讲100多场。最近,他在解放军理工大学的一场“文学与人生”讲座,有将军、大校多人到场,全校13个分会场,听众达1800多人。清华大学也邀请王步高教授去该校任教一年。

    王步高教授还是《东南大学校歌》的词作者,校歌以《临江仙》的词牌写成。东大的师生、校友对校歌情有独钟。有的称它“气魄不失儒雅,刚硬不失婉转”,“ 气势磅礴!振奋人心!建国后最好的校歌”;有的同学说:“东大校歌在学生中的普及率是很多学校望尘莫及的”。甚至许多外校学子也深深爱上我们校歌,网上一篇《东南紫气踏歌来》说:“?当第一次听到‘百载文枢江左,东南辈出英豪,海涵地负展宏韬’时那种激动是难以言表的。”“ 那天晚上,我把东南校歌反复播放了50多次,直到渐渐入睡。至今,我还天天都要听听那来自六朝松下的神韵。”另一位网友说:“最近有机会听了东大的校歌,突然对这个学校很感兴趣。最近几天我总共把这首校歌听了100多次”。“东南人唱这首校歌,充满了作为东南人的自豪;校外人唱这首校歌,充满了对东南的钦佩。”校歌歌词还以篆字刻在九龙湖新区校门上。学校每场人文讲座都以共唱校歌开头,学校及院系的大会都唱校歌。全校有上万人登台参加过校歌演唱比赛。东大师生都会唱校歌,以校歌为骄傲。

  四年来,大学语文的“全面精品化”及其内外拓展,文学素质教育平台建设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东大学生也变得越来越有人文气,学生文学社团活动频繁,前年东大学生还主办了南京的大学生诗歌大奖赛;由于学生文化素养和学校文化品位的提升,文学院等代表队在全国“挑战杯”大赛中两度夺冠,东大研究生队在海峡两岸15所名校的精英赛中也名列第一。以“大学语文”、传统诗词为主的文学素质教育在东大开始展示其魅力,逐步营建起具有东大特色的校园高雅文化,优化了育人环境。

    我们“大学语文”、“唐宋诗词鉴赏”两个系列、十六本高水平的教材(2005年后九种),累计印数已达60多万册,覆盖了300多所高校。我们的“大学语文·中国”网(http:∥www.dxyw.cn)和“唐宋诗词鉴赏·中国”网(http:∥www.tsscjs.cn)累计上网人数已达18万多人次。东大的大学语文,十年来一直对全国同行起着引导与示范作用,在全国母语教育领域影响和作用越来越显著。东大中文系十多名教师创建两门国家精品课程(实含四门)的经验也给学科优势不明显的兄弟院校同行以鼓舞。我们对国家精品课程全面精品化和内外拓展,全面打造文学素质教育平台,建立文学素质系列国家精品课程、系列精品讲座及提高校园文学品位的成功经验对全国其他院校(尤其是以理工科见长的高校)也会有借鉴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39635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