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高职语文 > 高职研究

韦晓军:浅谈网络时代的高职大学语文研究性学习
【时间:2008/11/17 】 【来源:高教论坛 2005年8月 】 【作者: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韦晓军】 【已经浏览3246 次】

    摘 要:本文试以大学语文教材中《山居秋暝》的教学设计为出发点,着重从选题、学生、课堂及教师四个角度探究在网络环境下如何有效地实施研究性学习。

    关键词:网络时代;研究性学习;意象


  人类正以惊人的速度步入网络信息时代,它的到来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给我们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江泽民同志在会见两院院士时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的形势下需要培养大批创造性的高素质高职人才。高职大学语文研究性学习就是指在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并确定专门的课题进行研究,让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它对于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见,研究性学习不仅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教学方法上的一种新的尝试与改革。

    《山居秋暝》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也是一首妇孺皆知、学生们儿时就能倒背如流的诗歌。当《大学语文》教材中再次出现这一讲读篇目时,选题上如何突破以往教学角度及知识层面,达到一个崭新的飞跃?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应如何进行?教师在教学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教师自身素质又应如何提高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笔者在教学中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选题要新

    选题是指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的课题。选题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课题的大小、难易程度及新颖与否等往往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兴趣、知识面、思维方法、实践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发展。从教师的角度看,选择课题也是教师确定教学目标、实施整体规划的重要一环。没有课题,研究性学习容易流为空泛,课题选择不恰当,往往会将研究性学习引入盲目的境地。

    针对这首诗歌,笔者先让学生自主地确立研究课题,作为下一步学习的基础。学生通过分组讨论,运用以往学过的知识,确定了关于王维诗歌的语言风格、创作特点、诗歌主题等选题。确定选题时,学生最易犯的毛病就是研究角度不经斟酌,研究题目过于宽泛等。因此,笔者从诗歌主题的选题出发,鼓励并引导学生探索新角度的选题,进入新的研究境界。即:从诗题中的“秋”字引发出中国古典诗词中“秋”这个重要的意象的研究。何谓“意象”?“意”即作者的思想感情,“象”即具体的物象,意象就是寄托着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是作者思想感情与具体物象的融合。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秋”代表了什么意象?本诗中“秋”的意象又体现在何处?课题缩小了,研究的方向就会更明确,目标会更集中,成果会更新颖。

    美国教育家认为,人有四大本能:制造本能、交际本能、表现本能和探索本能。在这四种本能的基础上,发展出四种兴趣,即制作的兴趣、语言和交际的兴趣、艺术表现的兴趣与探索发现的兴趣。这些本能和兴趣就是学生学习活动心理的基础和动力。[1]教师教学必须激发和利用学生的这些本能倾向和兴趣。教师将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加以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完善其选择的意识和能力,运用新的选题激发学生的兴趣点,进入新的学习和研究的领域,既是学生对学科知识超越的具体表现,也是教师教学模式上的一次超越。

  二、学生要放

    确定选题后,学生可通过网络广泛收集抒写秋景的诗歌。学生从大量的网络资源查找资料,并将收集的材料进行综合、分类及分析,总结出有三种情怀的表现较为突出:

    秋的意象可用以抒发离别之苦,思念之情。诗歌的创作过程是由生活到作品,通过作者的联想和想象,通过某个生活画面或者某种具体的物象去拓展诗的意境,深化诗的主题。秋天所特有的中秋、重阳等为古人极为重视和盛行的佳节到来之际,诗人自然会联想到往日与家人团聚、共度美好时光的欢乐情景,而中秋的圆月、重阳的菊花或秋蝉、大雁的鸣叫这些极易触动人们情感的物象,与往日的欢乐情景相对照,自然就会勾起游子离别之苦、征人思乡之切、闺妇怀人、宫女幽怨的愁绪和情怀。

    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秋天的意象可用以表现诗人处境悲凉,命运多舛。秋天的景象多给人落寞、萧瑟之感,如:梧桐叶落、秋风凄冷等意象往往容易触动惆怅失意、境遇不佳的的诗人敏感的心灵,引发他们无穷的感伤和悲愁的情绪。

    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秋天的意象还可用以悲叹英雄迟暮,人生苦短。经历了种种生活磨难或已经年老的诗人面对着大雁南飞、万物凋零等物象,内心的共鸣会油然而生。因此,诗人常用暮秋时节来比喻年老迟暮、人生进入到最后阶段。

    如:“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学习”,教给学生“学习的能力”,他提倡学生进行“研究性的”和“试验性的”劳动。学生逐渐熟练地掌握了收集信息、获取信息并处理信息的过程,正是教师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式的过程。这种开放性的学习过程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也正是教师发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一条佳径,较好地体现了研究性学习开放性的特点。

  三、课堂要导

    没有综合就没有创造,经验-直觉-结构-综合,这个过程的循环往复,是发展认识论的整个过程,也是揭示“创新”认识论的过程。[2]学生直接地收集材料,综合分析材料,笔者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横向对比研究,引出创新性的课题: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秋”的意象有何普遍性的寓意?《山居秋暝》题中的“秋”,为我们描绘的又是一幅怎样的“秋”景图?诗歌表现出来的“秋”意与中国传统的“秋”的意象有何区别?通过层层引导,学生从收集的材料中,展开了对诗歌的文字和主题的研究:“秋”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个重要意象,这个意象往往具有枯竭衰败的“悲秋”寓意。而在王维的《山居秋暝》中,全诗无法看到传统的“悲秋”的印记,他大胆挣脱了“悲秋”的传统审美视野,用清新的文字营造出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清腴、雅洁、自由轻灵的“喜秋”意境,颇具创造性,这是诗歌独特艺术魅力的体现,也是摆脱了传统审美意象束缚的典范之作。

    选好了这个切入口,学生就不难得出王维诗歌“喜秋”的主题,崭新的体会和创新的观点就会随之而生,学生会主动地去挖掘王维的生平经历,寻找王维喜秋的根源,探究其创作风格,与其他诗歌相比较学习,从而引发学生对诗人、诗歌及其相关知识的深入研究,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取更多、更新的知识点,并以结题报告作为课外作业,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创新性。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强调为学要引以为乐。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从收集信息上升到处理、分析信息并运用到研究中,不仅能够培养和提高自身分析问题的能力,提炼出具有新意的观点,更能体验到了学习和研究的乐趣。

  四、教师要钻

    因此,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应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研究方向和方法进行指导。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生亲身参与学习、研究的活动,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讲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解决问题,探求结论自主学习的过程。在这个探索过程中,学生面对的是新环境、新问题,解题需要采用的是新思维、新方法和新手段,得到的结论往往是新观点或新体会等。因此,研究性学习实质上是学生对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体现。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要求。

    可见,研究性学习推行的前提是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教师自身专业水平是研究性学习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因此,高职教师应努力向科研型、学者型教师转变[3]。

    (一)教学观念亟需更新

    对中国教育来说,研究性学习的意义不在于它的形式,而在于它的思想。[4]

    高职院校多为中等职业学校升格而成,不少教师的观念及教学方法仍然滞留在中专状态。因此,广大高职教师应正确顺应新形势下的各种要求和挑战,教学观念亟需更新,尽快地从教学观念、模式上完成从中专教师到高校教师的转变。

    (二)原有的知识体系要深拓

    高职教师如果知识体系仍停留在原有的学科知识水平上,就无法追赶学生学习需求的脚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挖掘原有知识体系,拓宽知识领域,对本学科的最新知识进展多加关注、学习、研究,对相关学科也要及时了解、知悉要点,知其梗概。

    (三)具有的能力力求网络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充当一位合格的组织者、指导者,就应当具备网络型的能力,即具备帮助促进学生健康地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宣传鼓动能力;具备帮助学生处理研究性学习中突发的各种事情,组织学生搞好学习和评价的组织能力;具备实践操作的能力;具备科学研究能力;具备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收集、处理各种信息能力;具备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和完成项目设计的运用文字总结、阐述的能力等,以适应教学形势的新要求。

    (四)努力提高科研水平

    在研究性学习的新形势下,教师应从研究的角度去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具有科研意识和基本的科研能力,自觉主动地在教学中寻找课题,进行研究。在教学设计和问题研究上先行一步,只有具备了基本科研能力,在研究性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才能得心应手,真正起到指导教师的作用。

    教师是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有力的引导者,新的形势不仅推动着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巨变,也推动着高职教师从教书匠向科研型、学者型教师转变,教师应努力成为知识视野广阔,思维活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充满创新精神的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参考文献:

    [1] 田本娜.外国教学思想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83-384.
    [2] 查有梁.新教学模式之建构[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83.
    [3] 郑婉.教师角色必须转换[J],中学语文教学,2002,(3):8.
    [4] 胡荼.解读“研究性学习”[J],中学语文教学,2002(3):1-2.

    (责任编辑:吴 声)

    作者简介:韦晓军(1968—),女,壮族,广西柳江人,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文学学士,研究生毕业.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15817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