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二元教学 > 杭师大语

课堂交流(六)
【时间:2007/6/30 】 【来源:本站 】 【作者: 不详】 【已经浏览5739 次】

(装饰04班)

■张明海

问题:是关于屈原的。他因为理想无法实现,投汨罗江而死。但从生命观,价值观来说,轻率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我觉得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好死不如赖活着。还有司马迁也提到“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青山,有轻于鸿毛”人的生命是如此的可贵,为何采取这种极端的态度?古人动不动以死来面对困境。

初步的观点是可能当时的社会的背景,促使他采取这种做法。但死也不是唯一的途径。好好活着比什么都重要。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屈原不死也许会创作出更好更多的作品。值得的肯定是,在两千年来,屈原受到我们的敬仰和怀念。

老师的观点:这个古人的死是不可非议的。人都死了,就不好说了。当然是有他自己的苦衷的。屈原抗争到最后,直到亡国后,才彻底的绝望,投河而死。但留下了这么多的作品。不是个人的生命,放在整个人类、社会里是永存的。认为屈原之死重于泰山;认为屈原之死轻如鸿毛。其实这恰恰反映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我们该怎样正确理解和认识人的价值。他的精神鼓励后世人的生命力,提升了人的生命力。

现在自己的观点:也许人死后是不好非议的。屈原的死,为国家而死,是爱国主义的表现。为真理而死,死得其所。郭沫若同志说过:“屈原的死是为民殉国难,是一种为国捐躯精神的再现,他是为正义而死,为真理而死,死得其所。”他的死并不是轻于鸿毛。在国家和自己上,把国家放在第一位,与楚国共存亡。同时激励着我们年轻一代人奋发、向前、不屈不饶的精神,热爱祖国。他留给了我们大量的作品。他是在彻底绝望后,抗争到最后,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他的高尚情操,感染了后世人。象老师说的,他的精神鼓励了后世人。可以说屈原没死,一直活在我们的心中,他的精神是一种力量,融入炎黄子孙的灵魂中。鲁迅也说过:“人的生命是可贵的但是真理更可贵”。是的,为了真理,为了正义,为了国家,为了清白,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也是值得了。所以他的死是重于泰山。但是我们也不能轻生,珍惜自己的生命。


■竺帅平

题目:阅读了契坷夫的《苦恼》,这主要是讲了一个死了儿子的老马夫姚纳想向别人倾诉心中的痛苦,然而那么大的一个城市找不到一个能听他说话的人,最后只能对自己的小母马诉说。这篇文章揭示了社会的黑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冷漠。然而在当今社会也有这情形,存在于每个人的生活中。因此,人为什么不能像该生活的那样生活?人的生活中总有许多苦恼,在这些苦恼中面前,我们人类本身应该付出什么样的责任?

老师的观点: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也可以说这个问题的思维逻辑有待考究,容易走偏思维方向。要是说当今社会也是这样的话,那就是这个社会的法制有问题,就回质疑当今的执政部门,这个思维是不可取的。亚当和夏娃创造了人类,人类在伊甸园里面无忧无虑的生活,没有酸甜苦辣,没有烦恼。然而人类被创造出来就该有烦恼,受烦恼的折磨。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回有烦恼,什么事情都能引起烦恼。因此,人生中的苦恼面前,没有负责而言,是成长的毕经之路。这篇课文中的所说情形,是处在沙皇统治下,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冷漠,所处的社会形式不同,在现今法制社会中,并没有那么冷漠,还是有好人的,有着许多的春风行动。

补充:我承认自己的思维可能有问题,虽然看见很多春日行动,好人遍地都有,但丑陋的一面却也让我触目惊心。拿我自己身上的一件事说吧,我弟弟因意外生命危险,医院却因为没有交押金拒绝给我弟弟治疗,虽然有好心的同村人及时送来了钱,但这事在我心中触动很大。仅医院这一方面,医院本身是救死扶伤的地方,却也能枉顾人命。我也知道我自己的思想可能有点偏激,却也不得不去正视。以后我也回改变我的思维逻辑的,不回这么偏激的。


■沈文琴

所提的问题:在很久以前,《三字经》里就有"人之初,性本善"的观点,此观点到现在已经根深蒂固,之后,荀子又提出"人之初,性本恶"的观点.后来,秦国提出"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主张,此观点才不被重视.对此还有"人之初,性本无","人之处,性本私"等很多观点,一直众说风云.我想请问老师如何理解人之初性善还是性恶的观点?

老师的回答:这是百家争鸣的一个重要内容,关于人性,那么诸子百家,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为什么能成为我们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非常灿烂的时期,在思想成就上,就是因为有百家争鸣,因为它不是定于一尊.所以说人性本恶性本善,最好不要下结论,正因为有人说善有人说恶,这样才能对人性的研究越来越深,双方有争论,这样才能把人性看得完整了,既看到它善的一面,又看到它恶的一面.

自己的理解:《三字经》里的意思就是,如果不对孩子进行教育,其善良的天性也会发生改变,而常理是,孩子受后天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性悟才会发生改变,如果不去教孩子作恶,孩子会改变其生来就有的善良天性吗?如果在孩子没受到任何教育的情况下变的不善了,那么,其本性还是善的吗?再说,我们自古以来的教育都是教人向善,有教人作恶的学校么?如果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为什么还要让孩子从小就接受向善的教育,那不是多此一举吗?在人性本善的理论以后,又出现荀子的“人性本恶”的理论。他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认为性是恶的,伪是善的,正因为人性本恶,所以从小就要教孩子向善,而恶是不用教的。
我个人认为人的本性是善是恶是不能成为一个判断句式的,除去后天的教育不谈,人出生好坏很大一部分是天生的,有先天遗传,不能用全好或者是全坏一概而论的。

何:你的思维方法还是有一点绝对化,人性本善或本恶,都只是说人之初的那一点萌芽状态的东西,萌芽需要培养,所以后天的教育总是必须的。


■费继红

文字问题:《采薇》这首诗以采薇起兴,表达了战士忠心御敌,却又苦于频繁战争的情怀.从表面来看,采薇与作者所表达的情怀似乎没有什么关联.那么作者是如何以采薇来贯穿全文的?个人观点:采薇这种活动是当时战士生活的真实写照,从山薇的生长写起,随着它们的成熟长大,可是王事没完,还没法闲暇,忧伤的心情好不痛苦,却无人相慰劳!表达了当时战士的一种极其困顿和思乡的情怀.薇之生,薇之柔,薇之刚,棠棣花开,依依杨柳,霏霏雨雪,都烘托了军士们“日戒”的生活,心里却是思归的情愫,写的都是将士们真真实实的思想,表现了人们的纯真朴实,合情合理的思想内容和情感.这些情感的表现都是通过采薇来体现的.

老师的回答:采薇与全文表达的思想观念是有关系的.作者对于戍边士兵们抱有非常同情的态度.《采薇》是赋比兴,赋就是如实写,兴就是取一个景来渲染一种气氛.作者就是看到士兵天天在那采薇.采薇也提供了诗的背景,就是士兵们一种非常艰苦,并且周而复始的生活状态,造成了诗歌这么一种悲凉的旋律.至于说战士们的忠心御敌,其实它表现了两种矛盾: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是精英文化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说主流文化是统治阶级的,他们强调民族矛盾,要老百姓开疆扩土,国家利益至高无上.而老百姓的大众文化,比如孟姜女哭长城之类的,它是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来谴责这种战争的.唯有精英文化,它一方面谴责战争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另一方面他又看到战争对于保卫国家的必要性.所以这些文化精英们都非常地痛苦,非常地矛盾,他们的这些痛苦和矛盾都表现在了自己的诗歌里面.

现在自己的体会:通过老师的解答,自己的这首诗歌的文化背景理解更加深刻,也更好地帮助我解答了这个问题,同意老师的回答与讲解.


■弓雪

问题:韩愈,世称韩昌黎,人们在看韩愈的时候,第一眼望见的,往往是他赫赫扬扬的文名,但是,韩愈本人却不一定是那些雄文堆积出来的样子,他也有不为人知的一面,例如:一次在华山顶上因无胆下山而号啕大哭。吹捧太监,却又自称与阉党为敌。最终是死于嗑药。

老师的回答:第一,韩愈并非是这个样子的,我们看到的都是网上的传言,是炒作,我们不能完全相信。第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人非圣贤,名人同样也是人,也会有胆子小,害怕的时候,这很正常,而且韩愈曾经被贬到潮州,从他做过的事看,他并非是网上所说的那样。应该多看看书本的知识,结合作者的文章,感受他的人,这样才能真正领悟到作者心灵深处,那份真正的东西。

我现在的看法:经过老师的提点,感觉自己也有胆小,有缺点的一面,而且再伟大的人也有过失,我们不应该太苛刻的去要求别人,特别是名人,应该平等的看待他们,更何况,那些只是网络上的传言,没有实际根据的,不应该相信,对于写这篇文章的人,我想,我们不应该随便的诋毁他人。我看了书本上韩愈的文章,对他的文笔发字内心的喜欢,虽然没有磅礴的气势,但是非常的有味道,婉约却很深刻。我想,他本人应该也是这样的。

体会: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由于看到一个人的某个缺点而认定一个人的为人,会有、看得惯和看不惯的说法,其实,我们应该多看看他人的优点,多学习,而不是只看到不好的一面。我不仅学到了知识,同时也明白了做人处事的道理。非常感谢老师。


■谢芬芳

问题:茅盾在《谈独立思考》一文中先是指出“人类的头脑,本来是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的”。而后面又说到有些“诗礼之家”有一套教养子女的规矩:自孩提以至成长,必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当然不会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如何区分这两个“独立思考能力”呢?

我原先的看法:我认为人本来是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能力是靠后天的教育培养出来的,我觉得前面这句“人类的头脑,本来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说的不太确切。

老师的回答:有能力那是可能性,而可能性不一定会成为必然性。我们说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但是最终不是都可能成为天才。人的头脑用来独立思考那是人脑的构造,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你从解剖学来看,它肯定都是有差异的。但是最终为什么都会变成千篇一律,那是因为我们的教育。他第一个独立思考能力指的是人的头脑都是有这种浅能,但是这种浅能如果最后没有得到发挥,换句话说就是被教坏了,把个性给压抑了,那么最后就可能失掉了这个独立思考能力。

我现在的看法:可能自己太过于咬文嚼字了,这原本是篇很通俗易懂的文章,作者要阐明的只不过是一个很简单的教育学问题。说到独立思考,我觉得其实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天赋,如果说后天的教育磨平了我们原来的棱角,但我们也不能怨天尤人,要充分肯定自己在个人的发展的主导地位。在今后的日子里要尽量学会


■尹晓群

题目:胡适为什么要引用《礼记·王制》“四诛”的全文?通过对“四诛”的现代阐释,胡适阐明了什么思想?

老师的回答:引用“四诛”的全文,望文生义,这个要杀,那个要杀,为的是要说明在那么一个传统的礼仪之邦,却失掉了容忍的度量。阐明了容忍比自由更重要的思想。

我的看法:“四诛”中的“诛”是指中国专制体制下禁止新思想、新学术、新信仰、新艺术的经典的根据。而作者是个无神论者,不信有一个有意志的神,也不信灵魂不朽的说法。在五十年前抱着“破除迷信”的热心,所以拥护“四诛”中的第四诛:“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因此要“杀“《西游记》、《封神榜》的作者。实际第四诛和第一诛都可以用来摧残宗教信仰的自由。可是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这个世界,绝大多数人都信神的,他们却能容忍作者的无神论,容忍他这个不信神不信灵魂不灭的人,容忍他在国内和国外自由发表他的无神论的思想,从没有人因此用石头掷他,把他关在监狱里,或把他捆在柴堆上用火烧死。所以这很让作者感激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这个世界对他的容忍,并觉得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异己”的雅量,就不会承认“异己”的宗教信仰可以享受自由。

这也更让我明白,我们应该用容忍的态度来报答社会对我们的容忍。我们若想别人容忍谅解我们的见解,我们必须先养成能够容忍谅解别人的见解的度量。至少我们应该戒约自己决不可“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错误。


■朱丽娜

在现代文学中所出现的潮流文学,个性文学,小小说,武侠说等被大部分人所喜爱,但文学价值并不高,就其文学欣赏价值方面请老师谈谈您的看法。

老师答:这就是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的区别,他们在层次上就相差很多,通俗文化也就是大众文化,是为了提供人们消遣用的,只是种中级的追求,是大规模工业生产方式生产的文化,目的是为了一时的畅销,精英文化是种高雅的文化,代表着人文精神。但是一些不错的通俗文化还是会被提及被文人认可,也就是大众文化的升华。我们应该提倡精英文化,将自己的文学修养提升到人文精神上。

我的观点:通俗文化既然被大众所喜爱,其必然有一定的欣赏价值,对大众具有很大的影响,但和精英文化相论,就如老师说的在层次上有一定的差距。大众文化之所以被大众所喜爱因是其不像那些学术文化那样严密深奥,容易被快速吸收,所涵盖的内容也较具有节奏性,反映着当时所发生的,是一种上帝是视角,或是些琐碎无聊的事情,供人们取乐消遣时间。这让我想起用点心和主食来形容,通俗文化是点心,吃完主食之后吃点点心,算是清清口,可如果把点心当主食,就会有害身体。但这种趣味性的大众文化在社会中又不能缺少,他可以反映着这个时代的时尚,高雅文化更是我们应去学习的,通过对文人雅士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修养。


■陶玲艳

问题:能不能说戴望舒的《雨巷》的意境和形象是旧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文版的扩充和稀释呢?

老师答:不能这么说的,这只能说她引用了这旧诗的典故。丁香花长的小小的,给人很含蓄朦胧感觉。比较适合作者的想要表达的东西。虽然写到丁香和雨,但是产生的情绪是有所不同的。加入了自己的思想和创造。(不好意思,大概就记得这些,事实上说了很多我都忘了)

我认为也不能这样说。她是既吸取了前人的果汁又有了自己的创造。古人在诗里以丁香本身象征愁心而雨巷则是想象了如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有丁香瞬忽即失的形象,表现了更多的新时代的气息。“丁香空结雨中愁”没有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更能唤起人们希望和幻灭的情绪。古人的诗人只是以真实的景物来寄托自己的感情的而戴望舒是依据自己生活的经历又加上了思想的创造。

何:我恰恰是反对非把丁香说成用典,今天有丁香,古代也有丁香,古人咏丁香,今人也可以咏丁香,不能今人一咏丁香,就说是用了古人的典。但是作为我们欣赏者,则是应该打通古今意象,这就是联想,读一首诗,有丰富的联想,和不加联想,效果肯定是不同的。


■朱敏

问题:大学语文的学习对于那些中文系的学生来说有直接的联系,那对于我们这些学设计似乎没什么直接联系,那么进入社会,大学语文对于我们这些学设计的学生来说有什么价值取向?

老师答:做人!大学语文的学习能提高一个人的人文素养,有利于专业的深层次的发展,要成为艺术家而不的画匠,在大学语文的学习中去领悟生活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作者的不同的人生情怀,以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在欣赏和阅读每一篇经过历史考验的名篇时,能得到审美享受和情感的陶冶,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受到文化的滋润,让文化的血液融入到学生的心灵,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

我认为:大学语文的学习能培养一个人的文化内涵和素质,能在不同的文章中领悟生活,感受生活,从学习中理解做人的道理,我们不用象中文系的学生那样学习大学语文中的词词句句,他们的目的更多是为了掌握大学语文,然后传授给别人,而我们这些中文系以外的学生要做的就象是老师说的要学会做人,做个文化人,从中去感受,去理解,去体会.


■董德满

问题:和申和季晓岚在历史上的关系,竹苞的故事是不是真的?

老师答:这是些乡村野史里的内容.

我感觉虽然是乡村野史,只是我这人对这些东西感兴趣而已,我问这个问题是受了暑假的时候有个讲坛的影响.我刚接触就着了迷。认为道理只在以对纪晓岚无罪的辩护,其实这正表现了纪晓岚深不可测,知识厚重。故事是成立的,也由此可证纪晓岚的字写的好,因为他精通书法,故事是隐藏在书法里的。这里还需纠正不少人对具有二千余年历史的“草书”的认识,现在普遍认为简化字是文字改革委员会编造出来的,实际不是,简化字是根据历代草书整理出来的,方便印刷和书写。举一例:“书”字早在汉代就是这样书写,晋有名的书圣王羲之的《十七帖》就是这个写法,但官方雕板不用。还有一种简化字是可写,但不可单独写如:“讠”是“言”,它只写偏旁,但也读“言”。但拿出来你知道是“言”,但不会读“言”。“竹苞”中的“竹”根源于竹子的叶子三片一组,二组为“竹”,而“一人”为“个”即是“個”,但组合“个”是“竹”,这字中人的根源不会有异,“一”的写法也有草书证明就是这个写法。现代简化确认这个“个”字和“书”字是一个道理,历来可读可写但雕板不用。纪晓岚巧妙在于他钻了这个空子。不然就不成为故事,实际我的解释是故事的內涵,也是历代文字学家赐教的,只是我留心这方面的知识罢了。

何:我不记得你提过这个问题,而且这个问题也超出了我们考试的范围。简化字里有草书并不奇怪,因为简化字的方案之一就是采纳草书中的简化写法。


■殷立新

问题:鲁迅与曹禺的比较(从文学类型、为了反映什么之类的比较)

老师的回答与我的感受:老师说我这个问题太笼统,两者没有什么可比性,一个是写话剧的。叫我参考[杂文与足球]一问,并告诉了我一些鲁迅的时代与现在的余秋雨的一些东西。我看了老师的[杂文与足球]一文,虽然大致看懂了,也理解了,老师说的足球的2种,似乎是对文学的两种,不知道我是不是理解对的。但是我始终觉得2者大的可比性的确是没有,但是我想他们两个虽然文学类型不一样,但是他们想透过文字表达出来的思想与内心的感悟大抵是一样的。希望我没有理解错误。我现在越来越觉得,我们需要一种民族的抨击,对社会的抨击,经济发展的背后,文学改如何前进?我相信没有人能给出正确答案,这是个未知的问题。永远在我们讨论答案之前。自家有自家的说法,你说了,人家还不服气,理论了,还耿耿于怀,,但是我知道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这样的,其实我们很多时候真的错了。

记忆中印象最深的也是鲁迅先生,记的有一个人说过有几种人是很难真正读懂鲁迅的,30岁以下,没有一定人生阅历,还一种是身居高位,另一种是人声道路上没有经历过挫折只类的。我想是很有道理的,记的很久以前的时候我生存一个很困惑的境地,那些不良的势力触手可及,一些狡诈的嘴脸暴露无疑,即使身边我熟悉的一些人或者一些事情也都是会突然让我大吃一竟,那个时候其实我也偶尔翻看鲁迅的文学,想从中了解鲁迅所想,鲁迅所忧,并且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与思想素质。虽然体会不深但是对于现在也是颇有良处,所以今后期间我还是继续阅读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认识与理解。

评:你这个问题不好,不是提问题,而是成了给老师出题目。你首先要有自己的问题,老师来给你解惑。现在这样好像你给老师出了一篇命题作文,到底是你在考试还是老师在考试呢?


■张碧君

问题:<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作者冯梦龙为什么写完杜十娘投江,李甲狂疾之后,加杜十娘还魂江上,夜访柳遇春,诉说李朗薄情和报恩柳遇春的情节?

老师的回答:作者增加这个情节,增添了故事性,让故事更加丰富多味.中国古代文化,和佛教,都有"因果循环,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因果报应"之说,故事中,柳遇春先前有恩于李甲和杜十娘,借钱一百五十两于李甲.在出事后,杜十娘还魂报恩于柳遇春.正是因果报应.符合大众心态.

自己的理解:听了老师的回答,在网上查了佛教的"因果循环"佛教说生活是一个圆圈,是是非非因果循环,生生不息.其实整个文章会有这样的结局,也是遵循了佛教的"因果循环".这个故事,不止是给人讲诉一个消遣故事这么简单,更是在教育读者为人的道理,杜十娘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刚烈精神和气概,李甲的无情所造成一切悲剧和自己的狂疾.柳遇春的好人有好报.


■伊佩军

问题:关于苏轼。如果历史上的苏轼没有经历过那么多次的贬官,那他还能写出那么多被人们广为流传的美文吗?苏轼的贬官是好是坏。

老师答:苏轼流传到今天的文章跟他的经历是有很大的关系的。苏轼的经历坎坷、处境的艰难、心态的复杂变化都可以从他写的文章中充分的体现出来。诸多的因素在苏轼胸中的积淀日久,终于酝酿了千古传诵的《前赤壁赋》。文章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写,路过赤壁,不尽有感而发,把闷在胸的复杂心情,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如果苏轼没有这样的经历,不能保证他写不出好的文章,但象这篇《前赤壁赋》,就不会有了。

自己的观点,一个人的成就与个人的经历是有很大的关系的。可以说人有什么样的经历,怎么样的社会经验,对社会的认识和看法都会不一样的。之所以苏轼能够写出那么好的文章,能在千百年后那么多的读者读来有深切的感触,与苏轼的一生经历是分不开的。所以如果苏轼没有被贬官的话,现在的《前赤壁赋》是不存在的。至于被贬官是好是坏并不是绝对的,要看读者是从什么样的角度看,从苏轼个人的经历看,固然是件失意的事,官场的坎坷,对苏轼的打击,是值得同情的。但反个方向,从文学角度看,要是苏轼没有经历多次的贬官,没有那么多的失意,或许他流传千古的文章就没什么了。


■江义义

问题:徐志摩离开剑桥,写出了《再别康桥》,他当时的心情应该是怎么样的?

老师:如果看原诗,那是很优雅的,略有一点感伤.

我:徐志摩旧地重游,感觉自己一直所追求的爱\自由\美,与现实的不符有点失落.对母校离别时的惆怅想到曾经的美好....,对康桥的留念....依依不舍


■杨思思

问题:贫女一文中贫女她虽然有才貌又精通刺绣等针线活,却为什么无人问津、只能“为他人作嫁衣”?

老师的回答:因为阶级社会中注重门当户对,虽然有才有貌,但贫女生活的社会封建意识、等级观念强。比方说房子、宗教信仰、教育程度、社会地位等。

自己的理解:在封建社会,门当户对的清晰指向就是出身。公子少爷必须娶大家闺秀,小家碧玉再可爱也只能纳妾候补,更不要说是从良妓女了,要不怎会有千古悲剧?所以正宫娘娘通常是大有来头。贾宝玉和林黛玉之所以不能走进婚姻殿堂,其根本原因就是门不当户不对,无依无靠的林黛玉自己尚且寄人篱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贫女也如此,作者也如此。


■葛冬妮

《陌上桑》采用的地点是采桑途中,桑林不断出现在爱情诗篇中。桑林已经有特殊象征意味,或者说已经有了一个文字的“桑林”。那时候桑林爱情被喻为纯洁的爱情故事,但随着时代变化儒家的径师解释为“淫奔”作品,那么,在现代这样的时代或者不限时代限制,从这篇文章本身或者从道德伦理方面讲,当时的桑林文字该怎么理解?还是歌颂纯洁美好的爱情故事吗?

自己理解:就现代而言,桑林文学或许可以划分到艺术领域,也可以被人们所理解和接受,也可以说是种艺术文学吧,如果说其是纯洁而美好的爱情故事,这就有些难以理解。随着时代变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而影响到当时文化和人们思想的变化,所以,儒家经师批判他为“淫奔”作品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我觉得,桑林文学只能说是当时时代的一个产物。

老师回答:首先,“桑林”故事不是歌颂纯洁的爱情,而是属于生殖崇拜,是人类自身生产的重要内容。我在课堂讲过,当原始人类在险恶的生存环境中,面临濒危物种的那种局面时,生殖是有保人种的意义的,这种意义绝不在今天“纯洁的爱情”的意义之下。其次,“桑林”故事本身的意义,和后世卫道士们所加的“淫奔”指责是两回事,所以我们读解作品时一定要仔细区分,比如罗敷的美丽,人们的观赏,就属于“桑林”母题的本来内容,但是罗敷说出那一番道德说教来,就反映了汉代已经出现的那种道德家的观念。今天也是如此,首都机场大型壁画《泼水节•生命的礼赞》,就是一种“桑林”主题(当然,桑林换成了西双版纳丛林),画成之后却不能展出,而是覆盖起来,这就是后世伦理道德的内容啦。


■马艳鸣

有人说,评论徐志摩的,最得体的只有一句:“志摩感情之浮,使他不能为诗人,思想之杂,使他不能为文人。”老师您怎么看?

可能是因为时代的关系,老师那一代人,总是偏向于喜欢鲁迅这些作家,而对于徐志摩确敬而远之。关于我的问题,老师也只是简单的说让我自己去看自传。

可是在徐志摩的诗中,我们们会不难发现他可爱的一面.梁实秋谈论徐志摩的散文说道:"志摩的散文,无论写什么题目,永远的保持一种亲近的态度.他的散文充满了同情与幽默,像和知心朋友谈话.......徐志摩的诗最令人骄傲的资本.他的诗有的是飘逸,空灵,如潺潺溪水,如清风明月,有迷惘的微笑,沉沉的静视,和对自然的依恋."在我们学过的<<再别康桥>>是最好的例证茅盾有一篇<<徐志摩论>>,深刻的道出徐志摩诗的风格:"他是中国布尔乔亚'开山'的同时又是'末代'的诗人.他的<<猛虎集>>---轻烟似的微哀,神秘的象征的依恋追求这些都是发展到最后一阶段的现代布尔乔亚诗人的特色."

布尔乔亚是什么,其实我并不知道.我知道的是自从读了徐志摩的诗后,我依稀的体察出徐志摩开天辟地的诗歌创造力,读出他的感情率性而真诚,没有丝毫的伪饰,惊世骇俗挑战中国传统的旧社会,始终坚守他理想的阵地,这些种种都是当时那个时代包括现在的我们都很少经历也没有勇气做出来的伟绩.而这些我们只能从徐志摩一生的传记,诗歌,散文品味出来."徐志摩在乱世之中温存自己的梦,追求自己的理想.保持自己的真.真所谓"穷则独善其身",在那混乱的年代他能独立于那些政党之间,无非是幸福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85396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