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二元教学 > 杭师大语

课堂交流(四)
【时间:2007/6/30 】 【来源:本站 】 【作者: 不详】 【已经浏览4979 次】

(美教041班)

■姚心望

今天上课我向老师提问了,我的问题是就契诃夫的小说<<苦恼>>提的。我的问题是:《苦恼》这篇文章中有这样写道:车夫姚纳掉转整个身子朝着乘客说:“谁说的清呢?多半是热病吧···他在医院里躺了三天就死了···上帝的旨意呦。”这句话让人看起来似乎他的内心世界没有文章其他语句里写的那么悲痛可苦闷,请问老师是怎么理解的?

老师的回答是:“姚纳这样想说却又不知道怎么说是可以理解的,一个人,如果苦闷到了极点,就会没什么话可说了,就像鲁迅小说里的祥林嫂,闰土,就是这种情况的好例子,他们也是因为内心苦闷到了极点,以至于想说什么,可却不知道从何说起,而契诃夫的小说<<苦恼>>中的车夫姚纳也是因为苦闷到了极点,甚至是痛苦到了麻木才这样的,他很想跟别人倾诉他心里的苦闷,可每次到他想说的时候,那些人却表现出不想听的态度,最后,车夫姚纳选择了向他的唯一同伴小马倾诉,而且在小马面前却滔滔不绝。”

在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深深的同情车夫姚纳,觉得他是那么的可怜,比起迅小说里的祥林嫂,闰土,他显的更可怜、无辜,他内心已经是如此的痛苦,他是多么的想找个可以倾诉他苦闷心情的人,可从军人、青年、看门人到年轻马夫,没有一个愿意关心他,没有一个愿意听他倾诉的,在那么大的一个彼得堡竟找不到一个能听他说话的人,可想而知,他内心是多么的苦闷,即便是没有失去儿子的痛苦,若是心里有其他苦闷的事情,想找个说话的人却找不到,就足以让人伤心透了,何况他又是刚不久失去心爱的儿子。

在那样的社会中,在那样的人群中,他内心的苦闷真的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所以在文章中,车夫姚纳说话断断续续,是可以理解的,虽然他已经开口跟他们说他的儿子前不久死了,可他却不知道应该如何继续,何况那些人看起来对他的事毫无兴趣。

在文章的后面,写到车夫姚纳想跟那些青年倾诉,也用了这样的语句:“这个星期我···恩···我的儿子死了!”以这样停顿的语句,来描绘车夫姚纳极其苦闷的心情,以及生动的描绘出车夫姚纳在说话停顿的时候似乎也在考虑他应该如何往下说。作者用这样的语句来写车夫姚纳,不但不是不合理,反而更加生动传神地描绘了车夫姚纳痛苦、苦闷的内心世界。


■谢雪敏

我这个问题是针对苏轼的词来引诉的。苏轼在词的创作中自发地形成了一种与诗词相通的,雄壮豪放,开阔高朗的艺术风格。他对题材、技巧等都进行了大胆的开拓与创新,使他的词作与词的传统出现重大的差异,在当时引起了社会的普遍注意。也因此,不少人对他的“以诗为词”的特点提出了批评。比如陈师道《后山诗话》说他“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李清照则称之为“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词论》)。

问题:我想了解的是,这些人对苏轼词的批评是不是必要的?是不是有现实的积极意义?

我自己的一点看法:这些批评是有道理的。在文人的观念中,词,始终被视为纯娱乐性的“末道小技”,让歌妓唱来侑酒的风流小曲,写得都是一些关于儿女情长、离合悲愁的题材,而且这些的语言风格,也难脱离柔媚纤巧的樊篱。而苏轼以雄大的才力、开阔的胸襟进入词的创作领域,大大开拓了词的题材、意境、风格与表现手法。这种新的豪放派的词出现一下子很难被人们所能接受。人们一贯的思想还是停留在那种格调上,还是从传统的标准和传统的观点来评判。因此也就引来了一些古人的批评。

老师回答:这些人的批评是非常对的,他们有自己的出发点。词,这种文体应该是雅的。在古人的观念里,诗和词是两种不同的文体,两者区别不仅仅在于形式,就是整齐的句式还是长短句。词实际上也是诗,只是长短句而已。不仅在形式上还有内容上的诗庄词媚,诗是很庄重的,抒发个人的志向的。词实际上也是诗在,只是长短句而已。词实际上是妩媚的,即抒情又很煽情,专门适合写男女之情闺房之情等。所以说在整个宋朝,词的主题风格是婉约的。虽然现在还有豪放和婉约两种风格,但是豪放所占的比重非常小。即使是在苏轼这个最重要的豪放词派里,他的作品里面豪放词占了十分之三,还有十分之七是婉约词,因为婉约是正宗,豪放是变体,是一种对格律的突破。因此古人提出的一些批评是很正常的。比如经常拿现在的流行歌曲来比喻宋词。宋词就是流行歌曲。如今的流行歌曲我们也是批评它没有主题等等方面。但是这种批评也不一定对,像罗大佑的歌词还有着深刻的含义和重大形式。一些词都是和青楼女子取乐时即兴所写下的。因此其格调肯定比今天要低,只是经过时代的筛选,一些格调低的词也就不流传了,但是宋词里刘永等他们写得大多还是和青楼女子的交往。所以说词的主题风格就是如此,一旦出现苏轼这样的豪放风格,人们就会觉得难以接受。再做比喻:正像我们在歌探中最早出现的摇滚一开始的时候阻力很大,在社会上就有了很多的批评意见。虽然摇滚和流行歌曲在内容上不一样,不是摇滚所取的都是重大的题材,相当于流行歌曲出现了豪放派。在一些报刊上提出的国际歌不容摇滚,还有一些从健康的角度来说明它损害人的听觉和青少年不益等角度来批评。这些例子都说明了一种新的题材的出现,人们往往会拿出既有的题材看法认为其是不符合。因此这些批评还是有道理的,还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何:关于诗与词的不同,前人用的术语是“诗庄词媚”。


■陈文婷

问题:关于《世说新语》中的《雪夜访戴》这篇文章,王徽之为什么能有到这种想做就做想止就止的洒脱的自然风度?

老师的回答:这都是和人的处世,人品等有关的。如果说无关,那是不现实的。以前课堂上提到行为艺术,这些行为艺术大都不是常规的。有些行为艺术在我们现今的社会是不可能做为常规的。即使是很前卫的艺术家,也不可能出现那时期的行为。但在魏晋时代,风气就是这样,崇尚“民事”风度。他们在一起谈论某某人的行事,处世,如何与众不同,如何高雅等等。在那个时代看来,他们的行为毫不做作。《世说新语》这个笔记体小说,没有什么艺术的渲染,它只是如实的描写了那时代文人的行为。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却是这么的有味道。

我的看法:我也赞同老师的观点。另外我补充点自己的看法。首先与他的家庭背景有关。他的父亲是晋代大书法家、江州刺史、右军将军王羲之。他的兄弟王献之也是位有名气的书法家、简文帝婿、建威将军,兴太守。这样的家庭背景,权力、金钱、美女等等世人仰慕和渴望的东西,他并不用去考虑,去担心,去追求。他追求的应该是精神享受。相反,一个出身贫寒家境的人,对于金钱、名誉、权力、美女等物质层面的一切是他们首先要追求的。人的存在要以物质为基础。不具备充足的物质条件,怎么能洒脱起来呢?

其次,王徽之自身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个人修养。他的家族中大都是读书做官之人,从小就受到来自家庭的熏陶,所以才高八斗,学识修养兼备。他的一切行动都是对当时情况的自然的真实的反应。王徽之被眼前大雪纷纷飞舞的景色所感动时,他想到的就是和朋友一起分享,不管是多晚,多远,就决定乘船而去。当王徽之到达友人的家门口时已是大天亮了,此时已经没性情见朋友了,反而叫船夫开船回去。每一个行动都是真性的自然流露,当事情发生变化,就以新的行动去对待。想做就做,想止就止。只求过程,不求结果。可是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我们却很难洒脱起来,对日常生活中的琐事都犹豫不绝,患得患失,更不用说权利,名誉等了。如果我们遇到同样的情况,我们会想找朋友分享,可又考虑到夜太晚,路太远,天太冷,也许我们最后还是去了。但是你不是心甘情愿地,尽兴地去行动。当你到朋友门口时,已经没兴致,可你又觉得自己大老远来这里不容易,所以内心起了冲突,不情愿地去了朋友家。这样反而让自己不开心,不能享受到那个行动和那个片刻的快乐。

所以魏晋时期的那些文人的真性情的,洒脱的行为,在我们现在生活中是不可能会出现的。因为这些与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和个人修养等有关。即使是有人做到了,那也是做作的。

何:不是“民事风度”,是“名士风度”,可能我说的时候普通话不够标准。


■顾洁斐

问题:在《绳子的故事》中为什么奥士高纳被诬陷后和他一样贫苦的普通农民也不相信奥士高纳呢?在证明他是清白的之后,那些农民不但不表示同情、愤慨,反而更加不相信他呢?

老师回答:通过《绳子的故事》致奥士高纳大爷于死地的有三种力量:一是马具商的诬告,二是乡政府的审问,三是周围群众的稀落。这三股力量汇集一起,形成一种无形的罗网。致使奥士高纳大爷忧郁而死的第三方面力量是众人的嘲笑和奚落。他们是一些像奥士高纳大爷一样贫苦的普通农民,是农村小客店的小老板或是小商人,都是一些处在社会底层的人们。诚然,他们绝没有想到要害死一个诚实的普通农民,可是他们的行为无意中却帮了马具商,这是其阴谋得逞,并致使奥士高纳大爷抑郁而死。这是这种“无意”的行动,说明下层人们中毒之深。思想麻木,善恶不分,是非不明;是荒唐的社会道德的社会基础。奥士高纳的死不是马具商与他个人的纠葛的结果,而是整个社会道德堕落的必然悲剧。

十九世纪后期的法国资本主义,已经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阶段。普法战争以后,统治阶级更加反动,对内镇压人民,对外发动侵略,扩张殖民地。大资产阶级之间互相倾轧,大鱼吃小鱼现象日益严重。随之而来的是社会道德败坏:尔虞我诈,相互欺骗,司空见惯;损人利己,暗箭伤人,习以为常。人们视这种现象为天经地义。反而把诚实厚道、纯朴善良看作违反常。《绳子的故事》就是解释这样一种变态的心理状态和反常的社会道德观念,以及他所造成的毒害。城市的农民奥士高纳大爷的死,明确地告诉我们,这种荒唐的道德观念在当时已经形成一种习惯势力,筑成了一个无形的包围圈,向那些城市善良的人们发起攻势,并把他们活活困死。

正如《舞会以后》一样我们可以看出人除了阶级的划分,还有人品的划分,把统治阶级和劳动人民划分开来,那只是单纯的阶级划分。如阿Q正传里的人,有些也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这说明了那个时代的群众愚昧。

《绳子的故事》的作者莫泊桑是法国十九世纪后期批判现实主义大师,他的作品反映真实现状,他观察生活,反映生活,但是文中的意义不可回答,留给当今社会的人。

何:我的回答不是这样的,课堂上应该认真做笔记。你的问题是:那些社会底层的人,和奥士高纳同属一个阶级,为什么还会参与迫害他的阴谋?我的回答是,人是复杂的,不能简单作阶级分析,人的阶级性以外,还有人的文明度,还有人品等问题(当时我还忘了引用马克思的话:统治阶级的意识会成为统治意识),莫泊桑的小说正因为没有作这种简单的阶级划分,所以达到现实主义的高度。


■蒋华珍

在<<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篇故事中,李甲的同乡柳遇春在故事场景中出现过几次,一次是李甲借住,一次是给李甲和杜十娘饯行,还有一次是在故事末:捞到百宝箱,夜梦杜十娘.特别是第三次.以前在高中的中学生读物中,一些书中没有最后的场景.那么,柳遇春在故事中到底起什么作用?

老师:他是个有侠义心肠的人,但没有特别的作用.就像是个次要的角色.但是就比如说他在这个版本的剧目中不是很重要的角色,但是,要是有导演要做文章,要突出刘遇春,那又会是一个不同的新故事.

我的看法:柳遇春是杜十娘和李甲整段爱情故事的见证人.

何:我的回答是这样的:柳遇春是一个次要人物,但是这个人物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假如今天的导演要拍戏,要增加戏的动作性,增加一些侠义武功的内容,就可以在柳遇春这个人物身上做文章,增加他的戏。


■叶淑莹

我的问题是<断魂枪>中王三胜与孙老者两人似乎有着相同之处,但又有其不同之处,?这个老师还没有解说.能不能请老师再解答一下啊??谢谢老师了!!

何:王三胜和孙老者两人的共同之处是他们都沉迷于国粹武功,而看不到时代变了,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但是他们两者其实是不能比的,孙老者应该和沙子龙比,这是小说的两个主要人物,王三胜只是作陪衬的小喽喽。


■石慧

问题:《舞会之后》和《泰坦尼克号》都是以恋爱为故事线索,而且都是发生在两个不同阶级的年轻人身上,两个故事有着相似的背景和阶级基础,为什么最后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师答:生活中总有相似的地方,是很正常的。人和人是同类,任何时代都会有男女。两性社会又是阶级社会,看上去两个时期相去甚远,一个是俄国,一个是美国,时代也不一样。但是他们有共同的地方,都是在一个阶级社会里,都是在一个两性社会里面。而这个两个故事的作者,托尔斯泰也好,卡梅隆(《泰坦尼克号》的编剧)也好,只要有了一种现实主义的意图,对生活的一种爱护,必然会引起一种共鸣的东西。这个问题应该说是很正常的,如果我们要举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第三个,第四个……《舞会之后》和《泰坦尼克号》,这两个故事他们的相似之处,一个都是阶级社会,一个都是两性社会,还有就是文字的母题。总共就只有那么几个,所以出现重复。母题的意思就是说有一个东西会在历代、各个国家或者地方的作品中不断出现,是很正常的现象。

个人想法:之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当初在学习这篇课文时,老师在课堂上引进了另一个与之十分类似的故事《泰坦尼克号》,两个故事在情节以及人物角色方面都十分雷同,但是结果却大相径庭。记得《泰坦尼克号》是我小时侯最爱的一部电影,当时反复看了好多遍,那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船上美丽的风景和男女主角之间热烈的爱情,也许对于那时对爱情正有点朦胧之意的我影响十分深刻,但那时也就只看到表面那些肤浅的东西,对于影片中所谓的阶级社会一无所知。在若干年后的大学语文课上,老师能把我小时后最爱的影片带进课堂,我十分兴奋,也因此对《舞会之后》这篇课文前所未有的认真。对于上述的问题,听了老师的回答后感触颇深,生活中相似的人或事无处不在,虽然《舞会之后》和《泰坦尼克号》发生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但是他们有共同的地方,都是在一个阶级社会里,都是在一个两性社会里面。尽管时代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但是能够引起人们共鸣的文字母题总共就只有那么几个,有一个东西必定会在历代、各个国家或者地方的作品中不断地重复出现,是很正常的现象,是事物的普遍性。

但我觉得《舞会之后》和《泰坦尼克号》都是以恋爱为故事线索,而且都是发生在两个不同阶级的年轻人身上,两个故事有着相似的背景和阶级基础,最后却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这中间必然有一定的特殊性。《泰坦尼克号》的主角一个是富家女,一个是穷画家,两个不同阶级的人走在了一起,他们跨越了阶级的门槛,产生了一段感人的爱情。那是因为Rose的思想早已不属于她的阶级,她对自己所在的阶级深恶痛绝,甚至想到了自杀。这时恰好遇见了来自现代主义思潮中心的巴黎的画家Jack,便不能不被他身上的那种放荡不羁,无限奔放的个性魅力所深深吸引,他的格言是享受每一天,而这正是Rose所要跨越她所在的阶级去追随Jack的原因,于是产生强烈的爱慕之情。《泰坦尼克号》中的Rose和Jack有相爱的基础,而《舞会以后》的瓦莲卡与伊凡,虽然对彼此也产生了爱慕之情,但是瓦莲卡她生活在这个家庭,这个阶级,她与这个阶级完全融为了一体,她的幸福只能在这个阶级中获得,而她,也丝毫没有要放弃这种幸福的迹象,这就是阶级。其中也许并不涉及到人品的问题,她确实是美丽可爱的,但是无奈的是她属于那个阶级,也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瓦莲卡与伊凡不可能维护得了他们的爱情,爱情是很现实的。

何:记录得比较详细,但是最重要的一点仍然没有抓住,我回答的要点是:人不能选择自己生在哪个阶级,但是可以选择自己要过哪个阶级的生活。我举了托尔斯泰的例子,他是贵族阶级,但是选择了农民的生活。回到课文与影片,罗丝和瓦莲卡虽然都属于上流社会,但是罗丝厌恶自己的阶级,瓦莲卡则乐在其中。也许文学母题的话题更能引起你们兴趣,所以把我这些话疏忽了。


■顾韵贇

问题:书中有描写阶级矛盾如“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社会地位不一样,人们的生活天差地别。老师是怎么看待地位这东西呢?

老师答: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问题。在阶级斗争时代,必然存在社会矛盾,必然存在苦难的人和物质优越的人。处于上流社会的人是否舍得抛弃自己的地位,实质性地去帮助那些苦难的人呢?有这样的人,如托尔斯泰。

中国现在在理论上是不承认有阶级存在的,也反驳阶级的存在。就我个人的观点,中国现在是存在阶级矛盾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阶级是经济活动利益分配下的产物。现今的中国,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很大。之前,也没表现得那么明显,随着农民工进城,越来越明显。一个城市中,最脏最累工资最低的,基本上都是农民工的工作。

我达不到托尔斯泰那么高尚,处于“大学老师”这个等级,看贫困学生,看农民工等,只能停留在谴责社会不公,同情弱势人群上。

我的看法:生活中总是有那么多的无奈。传统上的中国人一直很看中地位。地位这东西,可以很实,直接关乎着你桌子上是萝卜青菜还是鲍鱼海参。它也可以很虚,只是满足你心理上的虚荣。人不因该为地位所累,这道理大家都明白,与世无争也能活得轻松自在。但人很难不为地位所动,于是为追求地位而累,为了保持地位而累。地位这东西,你要在乎它,它会很强大;你要不在乎它,它便什么也不是了。

何:是的,我们也许做不到托尔斯泰那样勇敢抛弃自己的阶级利益,但是我们应该可以做到不去刻意追求这些身外之物。


■余李婧

那天在课堂上我问老师的问题是如果《史记》被称为是“谤书”的话,经历了多个统治王朝,为何其还能流传至今?

老师的回答是:《史记》从远古一直写到汉武帝,都没有人认为其是“谤书”,它开创了正规的史书,还有不是历代统治阶级也不见得器量那么小,而且有很多历史书中,也有不利于统治阶级的事迹,还不是照样存在。我们课文中选取《史记》中的篇章,主要看中的还是其文学价值。

我的回答是:在范晔所写的《后汉书.王允传》中,有这样一段话“太傅马曰(石单)亦密允曰:‘伯喈旷世逸才,若使续成汉书,诚为盛事。’允曰‘昔孝武不杀司马迁,后使作史,遂使谤书流传后世。’”王允所说的“谤书”应该就是司马迁所著的《史记》。而《汉书.司马迁传》中的“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后六经”就指责司马迁为对抗汉代正宗思想的异端代表,这些只是少数人的看法,并不能一并抹杀《史记》的历史地位。

其在《中国文学史》中被称为是一部具有强烈的人民性和战斗性的传记文学名著。歌颂什么,反对什么,其态度十分明朗,他歌颂人民的反抗斗争,同情他们所受的痛苦,并痛恨封建专制的残暴统治,特别是对汉王朝统治集团和最高统治阶者丑恶面貌的揭露与讽刺,并在记叙历史人物的同时注入了自己的深厚感情,再加上精练生动的语言表达,使得这部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书中人物往往栩栩如生,如《李将军列传》中对于“中石没簇”、“画地为军阵,射阔狭以饮”、“士卒不仅饮,广不近水”等典型细节的描写,使李广的种种个性特点跃然纸上,浑然一个“飞将军”的形象。而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对帝王的态度也是非常明确的,“未能尽明,明主不晓”、“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因为诬上,卒从吏议”、“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因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这些都是对汉武的控诉之语,所以说《史记》不是为帝王树碑立传,也不是为将相歌功颂德,而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当然也有一些统治者认为《史记》是一部“谤书”,东汉明帝曾下诏说“司马迁著书,成一家之言,扬名后世,至以身陷刑之故,反微文刺讥,贬损当世,非谊士也”这恰恰能表现出司马迁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写史书的,而他人对其的诋毁恰恰说明了他的伟大,也说明了《史记》的伟大,不管是在史学,还是在文学上,它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其流传至今是不无道理的!

何:把作业的重点放在自己的观点上,是正确的做法,大家应该学习。关于《史记》是否谤书,我当时还有一个说法,即《史记》秉笔直书,一直写到“当今皇上”汉武帝,而武帝不以为谤,故后世谤书之论近乎多事。


■马彩燕

问题:我的问题是从苏轼的《前赤壁赋》中得来的,文章中有多处关于“风”的诗句,似乎诗人都很爱风。陆放翁听到的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雄阔激烈之风;辛弃疾笔下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催枯拉朽之风;郑板桥的是“愁风愁雨愁不尽,总是南柯”的凄切催泪之风;而苏轼对“风”似乎有一种痴迷,他内心追求清风徐来的高尚人生境界。

风又分为自然之风和社会之风。自然之风本无善恶,而社会只风却有优劣。清风所在,则社会淳朴,人文优雅,品行高洁,宅心仁厚;而邪风所被,则物欲横流,人心不古,贪脏枉法,盗贼滋生。当时社会邪风肆虐,而苏轼心中却清风飘盈,真正做到了冯虚御风,羽化登仙,与清风明月共长存的境界。借自然之风抒发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他所追的正是那股“清风。”那请问在我们经济市场中应该永远什么样的风呢?社会中有存在着哪些风呢?是清风?学风?跟风……

可老师说苏轼追求自然之风与社会之风没什么联系,风没多大的意义。可是,学生问的每个问题都是认真思考出来的,都花时间去思考了的,希望老师能多给点意见。我觉得社会之风和苏轼所追求的自然之风是有联系的,难道苏轼从一开始就是追求自然之风的吗?如果是,那他当时还是当官呢,当然处于之中了。后来苏轼被贬官,他经历了人生的生死,看透了社会的黑暗,有了这样的前因,他决定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他的自然之风。哲学当中也有外因、内因的联系的理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每个人都有他不同的观点。

我就讲社会上存在的一个不好的风,那就是“跟风。”我们去少年宫啊,还有那些很多培训班,他们开设的课程中英语占的比例有多大?比如英语口语、基础英语、语法等等这些课程很多,然而语文古诗词的培训班却很少有。是什么原因?社会上学英语的风气影响很大,无论老人小孩都知道不学英语不行,不会英语不行。正因为有这样的社会风气,英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高。随之,家长们也都跟着把自己的孩子都送去培训班学习英语。我们应该明确一点,学英语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为的是交流,把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递出去,发扬我国的文化,并吸收精华。

何:可是《前赤壁赋》中的清风确实只是自然之风,没有别的意思,苏轼正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自然中去享受自然的馈赠,才最终摆脱社会纷争的烦恼,达成潇洒豁达的胸襟。也许你应该换一个角度提出这个问题,不要拿《前赤壁赋》作话头,而改用《风赋》之类的,我的回答就会是另外一样的了。(但是假如你谈《风赋》,我又会说你离开了教材,可见要提出一个好的、符合要求的问题实在也不容易。)


■宓姚波

问:我的提问是关于品格修养的。《前赤壁赋》中表现了作者虽然身处逆境,却能忘却一时得失,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而我们也经常会碰见点挫折,我想问的是:在现今环境中,如何在逆境中追寻自我的人生价值,怎样和品格修养联系在一起?

师答:学习是品格修养的起点,学得东西多了,自身的学问也会提高,知识的填充自然会增加你的抵抗力。不仅如此,学习还需要不断地实践,把所学的知识充分利用到生活当中去,帮助解决困难。在逆境中磨练其实是一个成长过程,还是需要更多的阅历,多经历几次挫折和磨难,就不觉得逆境中难以应付,难以发现自我。路还是要靠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假设你没有逆境对你的考验,也许你就不会知道解决疑难的方法。苏轼说过:回首往事,既不风雨也无情。等到大学毕业,再来回顾现在的点点滴滴,这些只是很微妙的小事情。过来人,人过来,就是这样一步步迈出来的。

总结个人的看法:经过和老师的谈话,感觉我们受的挫折算不了什么。也许我们还年轻,不像老师经历的事情那样多,所以容易受到打击,也就容易遭受挫折的打击。我们更不可能超越古人,脱离世俗。人生在世,谁都会遇到些不顺心的事情,其实,一定量的挫折它可以帮助人们驱除惰性,促使人奋进。所以,相对来说挫折又是一种对人的挑战和考验。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超越自然的奇迹多是在对逆境的征服中出现的。”人们都希望自己的生活中能够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痛苦,多些顺利少些挫折,可是命运却似乎总爱折磨人,总是给人以失落、痛苦和挫折。记得我曾看到过这样一则故事:草地上有一个蛹,被一个小孩发现并带回了家。过了几天,蛹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长时间,身子似乎被卡住了,一直出不来。天真的孩子看到蛹中的蝴蝶痛苦挣扎的样子十分不忍心。于是,他便拿起剪刀把蛹壳剪开,帮助蝴蝶脱蛹出来。然而,由于这只蝴蝶没有经过破蛹前必须经过的痛苦挣扎,以致出壳后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后便死掉了。引用这个故事就是想说明要得到长远的幸福就必须能够承受得住痛苦和挫折。这是对人的磨炼,也是一个人成长必经的过程。人生在世,不可能春风得意,事事顺心的。面对挫折要能够虚怀若谷,大智若愚,保持一种恬淡平和的心境,冷静对待和处理眼前的困难。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正如马克思所言:“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人总是在消极和积极之间徘徊,而它们之间的搏斗是痛苦。睿智的人徘徊,他将做出明智的选择,徘徊着也思索着,而优柔寡断的人徘徊则只会贻误时机,最一无所获。有些挫折不见得一定是坏事。逆境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甘堕落,一撅不振!所以,我们要学会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坚强!目前,就是努力学习,更好地武装自己,做到在逆境中也能找到自我的人生价值!

何:苏轼这句话是这样说的:“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邬丹

《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学生问:记得第一次看到李商隐的这首诗的时候,是被最后一句诗句所吸引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如果略过前三联光看最后这一句,总觉得是诗人在叹息已逝的一些情感,在追忆着过往,有种深痛和无奈。前三联中的句子像是在记叙着一些事情,人生五十弦,用锦瑟来比喻年华,写到了庄子和帝王,借以喻指往事如梦,伤痛感怀青春流逝却又无可奈何。但最后一句给我的感觉有点虚无缥缈的唯美,似有似无,但却能让人印象深刻,很想听听老师对最后这一句诗的感想。

老师答:“在李商隐的这首诗句里,最后一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好就好在说不出,这首诗的前三联我们可以一句句分析,可以一句句来落实、推测。但是到了最后一联,我们要否定。这就是佛教中所说的随立随破,也就是说要一边立一边破,不立不行,不立,也就是完全不借助语言,那只有极少数有佛缘的人才能够心灵感应,才能够领会到的。佛是普度众生的,但大部分的人并没有那样的悟性,不立文字怎么行呢?所以,要立文字,但是立文字到了最后,就要说前边一切都是虚无,要通过有来达到无,无为有时有亦无。明明是无的,但是为了向大家普及,所以要把它说成有,用文字来说了,但是最终它还是相当于无。所以,《锦瑟》好就好在到了最后,它把前面的一切都否定了,也不赞成世人把前面的话一一落实。最后这句话我也非常喜欢,这句话跟陶渊明的一句诗很像,都有一种玄学的玄机在里面。最后,我们欣赏这首诗的美,我们还从这首诗中隐约感到了一种对人生的感悟,这样就足够了。”

听完了老师的回答,让我忽然想到之前去书店买外语资料的时候,看见有一个书架上放的全是外文小说,其中有一类是将我国的唐诗、宋词翻译成全英文的。因为我的英语水平有限,无法全部看懂,只是略微翻看了一下,因为很好奇,好奇这唯美的荡气回肠的诗词该怎样用另一种语言翻译出来,好奇老外是否真的能看懂。现在好像明白了,也许他们并不能完全看懂,甚至可以说诗词中很多所写的他们根本无法看懂,因为文化的差异太大了,太多的历史背景他们不知道,所以无法深刻的感悟。但是,其实我们又何常不是呢,我们看这些诗词,又有几个是真的能够完全读懂的呢。我们所读到的,也许更多的只是一种心情的共鸣吧,我们通常会在诗句中寻找与自己心灵产生共鸣的东西,像是找到了知音一般会在内心产生一种满足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句话不知道该如何被外文所翻译,但我想只要看到它的人多半会有感触会有心动的感觉,我们总是向往美好的,但世事不可能都尽如人意,难免会感怀,有人喜欢把心情换作文字来表达,自会有人喜欢来读来共赏,至于能够感悟到多少,那就各有各的不同了。更不用去辩驳其中的对与错了,留点似有似无的幻想的美好,又如何?对此,我们欣赏便是!

何:这是一个比较深奥的话题,你对老师的解说转述的比较准确,说明是有领悟力的。但是用外语翻译作比,还是不太合适的,那是不懂,而我们说的是心里懂了,心领神会,达到一种超越语言的感悟。所以和翻译终究有区别。


■夏林楠

问题:书本的课文中,有好几篇文章提到与“君子”有关的语句,比如“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安而不忘危”;“君子和而不同”。。。。。。还有一些日常提到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君子成人之美”等等。这些地方所指的“君子”,是不是同一类人?他们所导向的又是怎样一种形象?

整理回答:孔子及其弟子的著作——《论语》中的“君子”的释义,是非常丰富的。但是在古代的礼仪教化中,它的意思会有一个大的指向性。指的是一种有品行,有道德,有学问,心怀坦荡,有执着信念的一类人。具体来看的话,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与思维指向下,会有不同的释义,不可以一言以敝之。比如: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而篇第一。第八章》,此处的君子,指的是在高位的士、大夫、国君等上等人物;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宪问篇第十四。第六章》,这里的君子与小人,是指在位者和老百姓;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这里的君,特指的又是君王,帝王的意思。

何:你可以如实说,当时我提议你到杨伯峻译注的《论语》中去找,该书后面附有重要词条的归类注解。但课后没有找到,由我提供了另一版本的电子书,找出了上述答案(当然你的答案还是太简单,书上内容要丰富的得多)。其他同学遇此种情况也如此,但直说无妨,因为老师也不是什么问题都能够脱口就答。


■杨玲莉

《陌上桑》这片诗歌中,各个人物的角色有是被受争议的。罗敷是劳动妇女还是贵夫人?她去桑林做什么?他的夫婿是官员。。。也有许多文学研究者得出许多不同的猜测。。。

我的问题是:想听听老师您在没有深入了解文章背景之前,对罗敷夫婿这个人物形象抱以怎样的欣赏角度,有没有和蚕联系在一起。。。您是怎样想的?

师答:我们在学习文学作品时,肯定是通过了解文章历史背景,和一些参考资料来解读作品的。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深入学习,赏析的。在我们了解社会环境的同时也可以知道作者的写作意象,所以不能只凭自己的想象来说明问题,这种学习方法是不可取的。所以你提的问题也有错误。蚕的说法是北京大学教授王宁提出的,经过他的解析,我觉的我再读这片文章时,罗敷夫婿的形象宛然就是蚕了。。。虽然那时是桑林文化浓厚的时期,作者写的时候并不一定是这样想的,也不一定是有目的性的把罗敷夫婿的形象和蚕联系在一起,。很多的文学作品他的意义也都是后来读者添加上去,是他们赋予作品这样、那样的色彩。

(这也像我们画画,有时候无意识的一笔,就使那幅画显的灵动,别有韵味;有时候自己无意识的构图使别人有所感触,赞叹。这些自己也没想到的经过别人的一分析妙出就出来了)。

我个人的想法:我初读的时候只单单的认为他是个官员,是个翩翩君子...感觉文章是一片浪漫主义色彩的爱情诗歌.也许我那时的想法是太肤浅了.但后来老师分析后,对人物的形象,有了新的看法.


■张秦娟

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一句诗句,但是有时候我无法理解这句话真正的感情,或许是我经历的人生还不够多,没有经历过作者的那种生活,所以很难理解吧!所以我问的问题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老师让我自己去找答案,所以这里没有老是的回答,如果老师有什么见解,可以再跟我说下,我会洗耳恭听的。)

个人理解:这句话的出处是:唐·元稹《离思五首·其四》。全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对这句话书上的解释是: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它把人对某种生死之恋的刻骨铭心写绝了。沧海之后,再无水了,那该怎麼办呢?人总不能在无水的海岸上坐以待毙吧。剩下的也只有两种可能了,一种就是永远活在沧海里,等待沧海慢慢地把自己也埋没掉,还有一种就是寻找新的水源,或许在新的倒影里偶尔会看到曾经沧海里所收藏的日日夜夜…….爱的体验是如此,人生的其它体验是否也是如此呢?当你读了一本十分感人的好书后,你是否还有心去读那些轻描淡写的书呢?读书如此,那生活种肯定会有许多类似的情况,我想大部分人都未到过沧海,或者说都没到过沧海深处吧!这句话只有通过自己慢慢的去体验生活,体验各种喜怒哀乐才能够真正的理解它,读懂它

何:因为这次提问的要求是提教材中的问题,所以我当时就不多答。这两句话意思其实很明白,看看能否和课文联系起来谈?


■梅冰泠

在《前赤壁赋》里第3段中的与客人的对话中,引用了曹操《短歌行》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诗句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想到曹操呢?

老师回答:这样的引用没有任何为什么可言,就是经过这个也叫赤壁的地方而表现出的一种自然而然的感慨,没有任何为什么可以解释,就像我们在中秋节时也会说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由自主唱出“十五的月亮……”等,作者就是在赤壁而所以想到了曹操当年在赤壁时的《短歌行》的诗句。

我听后也赞同老师的说法,觉得的确人都有这样的触景生情的行为。但是也有对所引用的那个自己的认识深入不深入不差异,可能有时引用它只是觉得顺口,没有深层的意义,但有的人或许是把自己的所有感触用了前人的话表达了出来,意义深刻,这样的引用比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更让人能够有感触,更能让人沉思。。。却又不会那么直接让人抓住把柄。

我觉得作者不仅是只是自然感慨,而是还有点借题发挥。作者由这句引出,描述了这赤壁一带的景色,想象曹操当年的英雄气概,后面连用两个问句,不仅使文章更波澜壮阔,更重要的是引起读者的怀古之情。倾吐了自己对曾经大显身手、建功立业的历史人物崇敬、颂扬的感情,同时也流露了自己治世立业的壮志。

同时作者用曹操暗示自己的命运,像曹操这样的在当时不可一世的英雄人物也就这样在赤壁失败了,也在转眼被消灭,消失了,更何况是我们这样的凡夫俗子呢?作者通过吊念古人而抒发自己的悲痛之情,说明理想与现实是不一样的,乌台诗案使作者的美好理想破碎了,作者要从现实出发,走向理想的步履非常的艰难,甚至根本就是无法实现的梦,暗示了悲剧的绝对性。作者更借曹操的失败而感慨人生的短暂、无常,幻想无法实现的心情。


■刘丹益

问题:以《修身为本》一课的提示中说到,修身要从“格物”入手,由“格物”而“致知”、“诚意”、“正心”,循序渐进,以致“身修”,而后方能“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里它有了一个很明确的前后关系,但是我并不是这样认为,我觉得一个人不可能达到一个完美的程度才能去做一件完美的事情,在治国,齐家的过程中逐渐的丰富自己,达到一个“身修”不是也很好吗?不知道老师对这种前后关系是怎么认为的。

老师的回答:古人的话往往是终其一生甚至总结了几代人的探索提出来的,我们如果不是有专门的研究,最好不要轻易怀疑。要齐家治国,必须先修身,这是非常正确的道理,假如让缺乏自身修养的人来治理国家,这岂不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我的看法:我并不否认修身的重要性,只是认为这种因果前后关系太明确,一个人要使自己的修养提升到一个很高的程度,达到所谓的“身修”,现实的说,我认为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也是需要很多的时间,古时有作为的治国者他们的修养就一定完美了吗?一定已经达到“身修”。也不见得吧,但是在治国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己,不断的修身,从而又更好的去治国,这样一个循环不断进步的过程。不是很好吗?当然我并不是说治国者在治国前是没有修养可言的,只是觉得不可能像文中说的那样达到一个完整、完美的程度。何况我认为修身应该是没有止境的,那么要达到这样的一个程度,要到何时?

我认为社会在变化,有些东西我们并不是要一成不变的就古人的观点看,当然好的东西还是应该学习,比如说,关于的修身的重要性,但是我们在运用的过程中还是应该学会变通,
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情况,怎样去运用。

评:身修当然是难的,所以当国君也是很难的。


■王佳丽

上次我的提问是《般涉调.哨遍》中所提到的般涉调为这套散曲的共同宫调名。那么何谓“宫调”?以及般涉调,并未具体的说明!为何作者要以散曲的形式来表达,当是的时代背景,所存在的风俗有何影响?

老师说这问题很大,也是涉及到音乐的问题!所以没有回答,让我自己找资料,得以理解!

“宫调”是指曲子的调名。古代音乐有十二律(十二个半音阶)、七声(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相配成十二宫、七十二调、合称84宫调。宫调在我们现代的话来讲就是乐理知识。

散曲起源于金、元时的民间小调,又叫清唱。由词蜕化出来的一种歌曲,体式和词相近而比词自由,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地使用口语。它又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令只合一文曲子,而套数是合一个曲调中多支曲子为一套,戏曲或散曲中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则两曲,多则不限。每一套数都以每一首曲的曲牌作全套曲牌名;全套曲必须同一宫调,有首有尾,一韵到底;结尾处多"煞"。用多少遍没有规定,顺序一般倒写。各"煞"是"尾"前的配曲,最后用"尾"结束全套曲。"般涉调"这一宫调的八支曲中"哨遍"是这套曲的第一支曲的曲牌名,它又是全套曲的曲牌.

为什么词会变而为曲?这是由于时代和地域的关系.因为"迨胡元入主中华,所用胡乐,嘈杂缓急之间,旧词至不能按,乃更造新声,而北曲大备"(吴梅<曲学通论>第2页.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如前所述,词是配燕乐的歌词,到了南宋,尤其是到了元代,一种与燕乐不同的"胡乐"在北方兴起,曲是与这种新兴"胡乐"相配的歌词,当然"旧词至不能按",只好"更造新声"了.

此外我还想再问一下!高适的《燕歌行》这一篇中提到的“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这句有反问之意,为何作者用了叹号,而不是问号?

还有这篇最后一句“至今犹忆李将军”,提到了李广。作者之所以怀念他,除了因为他是一位不错的将军,而且是位非常爱惜士兵,会与他们一起出生入死的将军外!是否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或是寄存了一点什么期望?

何:感叹句是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而反问句也常常会伴有较强的情感,所以有时也可以用感叹号。但是无论用问号还是感叹号,这都是后人的事,古人是文不加点的,所以实际表达的是今人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叶淑莹

我的问题:我觉得<断魂枪>中沙子龙坚持不传"五虎断魂枪",虽然是明智的意识到民族的悲剧,但是现代社会也需要传统文化的融入,问老师的看法?

老师回答:现代社会安定、繁荣,我们温饱都已经解决了,人们进入了休闲时代,传统文化越来越被人重视,当成文化,作为观赏性。而在断魂枪的那个时代,意义却完全不同的。在传统时期,刀枪是最重要的武器,人们学习武艺是在社会上立足、防身不可缺少的。在那个时代,人人自危,惶恐不安,是个法制不健全、靠拳头说话的年代,武艺才是非常重要的、必不可少的。而现代社会,法制健全,武艺已失去其原来的作用,我们把它当成了一种文化。所以时代意义是不一样的。对于沙子龙的感受来说:他的绝活--五虎断魂枪,一辈子靠它行走江湖、开馆授徒、靠它生活,一旦碰到洋枪洋炮,中国武艺就失去了价值,对他来说是人生价值的失落,但其实是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外来文化面前不堪一击。小说虽写的是一个习武之人的思想变化,但它的背景、主题很大,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中,传统文化的腐朽性充分暴露出来,显得不堪一击,给国人造成思想上、传统观念很大的失落感。

总结问题:我们今天发扬国学、国术,是在社会稳定、法制健全的前提下人们兴起的文化活动,传统文化在现代是做为一种现代文化的补充而存在的。而课文中描述的时代却是跟现在有很大区别的,当时的社会,温饱都成问题,就更不用说文化拉。而且当人们观念中最可靠的武艺面对西方的洋枪洋炮时,一切都显得软弱无力了。所以有一些人觉醒了,而大部分人还继续执著着。。。。。。。


■童镇镇

问题:在《前赤壁赋》当中,“箫声”在文中起到了一个什么作用?

老师回答:从艺术角度来看,这是一篇有声有色的艺术作品。有全方位的感官感受,调动了人的使文章笼罩在比较悲哀的气愤当中。“箫声”在文中提供了另一个感官上的感受。使得文章更加生动。在表达情感的作用上更加明显。自然的引出了苏子恰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引出了主客间的对话。


■周宁凝

问题:在《声声慢》这首词中的十四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为什么作者采用宋人口语入词,却能传达出愁苦难熬的内心活动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

老师回答:这是一种文学修辞的作用,也有一种偶然的成分在里面,而且前人没有过,之后再有人效仿也不可能有这种效果。正如书上说的:连用十四叠字,后又四叠字,情景婉绝,真是绝唱,后人效颦,便觉不妥。

问题总结:文学作品中修辞手法很重要,可以学习借鉴好的作品的修辞手法和方式。


■冯逸兰

问题:我们所学过古代的诗,大都有愁、怨的情绪,`古代的音乐也大都有凄凉、悲哀的情调。这类似的传统说明一个什么问题?

老师答:悲剧更具震撼力。杜甫说:“文章憎命达。”欧阳修言:“诗穷而后工。”

“文章憎命达”是杜甫为李白也为自己痛苦地叹息,又仿佛是自己命运多舛的暗喻。“诗穷而后工”来源于欧阳修的〈梅圣俞诗集〉,这个“穷”除了与“达”相对外,可以解释为:最、极;穷尽、竭尽,推究到极点;阻塞不通,走投无路等,即作诗应竭尽全力,穷究其理,努力追求诗的最高境界。而追求诗的最高境界的诗人往往都是“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苦其心志”的。司马迁说:“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扼而作《春秋》;屈原防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大抵圣贤发奋之所为作也。”如果他们不遭贬逐、不受刑罚、不穷困,高官厚禄,既富且贵,能留下这许多传世不朽的作品吗?苦难有时候也是一种财富,而司马迁本人就是最好的例子。“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是辛弃疾的词,无论是“文章憎命达”还是“诗穷而后工”,都说明作好诗词重点应指倾诉诗人的真情实感,而诗人的真情实感是建筑在对所吟咏对象的深切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这样才能事有所激,情有所发。惟有丰富的诗情才能写出又多又好并传之不朽的诗篇。古希腊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悲剧。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给人看。”而悲剧确实更能震撼人心。其实,就正如政治课上说的:“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就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求同当前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似乎每个和平时代都差不多,古时候也不例外。古人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怎么样都是百姓苦,也难怪都是悲剧作品,也难怪要“愁、怨、恨”的发牢骚。中国这样,可想而知,国外也是这样。这还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人们都美好生活的向往。


■叶雷

朱光潜的《咬文嚼字》中举了很多的例子,说明运用文字需要谨严的精神,不同的句式、文字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意味、意境、意蕴,由此可见我国文学的精深,作为艺术生的我们,进入大学后,主要精力花在了艺术创作上,要不是这个学期安排了语文课,四年里我估计没有多少人会去研究语文吧,大学四年里我们是否应该在语文上下一番工夫?

老师:不开语文这门课是不对的,你们的老师不会答应,你们也不会答应,中国画是人文画,唐伯虎的老师沈周认为他的画不比唐伯虎差,画画的人必须多读书,胸中差了几百卷书,胸中无文,不能成为艺术家。

个人感想:自古以来语文就是中国特有的最重要的一门学科,从隋唐的科举考试就能看出来,当时考试没有现在那么复杂,就考一门:八股文,就是现在的语文,可见当时人们对语文的重视程度,直到后来西方教育制度的引入,才把数学、自然等列入考试科目,但都不能动摇语文的地位。但是发展到近代,语文的地位被削弱了很多,这个在大学表现特别突出,这主要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各个行业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于是各个学科不断分类细化,为了教育出出色的专业人员,往往加强了与之专业有关的内容的学习,但是却忽略了语文的学习,大学里很多专业的课程里语文占的比例很少,就拿我们美术专业的来说吧,大学四年的课程里,语文,只有这么一个学期,而且每周只有两节课,真的像是过把瘾剧场,过了就完了。现在的高校一般都特别重视外语、计算机、政治等的教育,作为本国语言的语文教育却处在尴尬的境地。近年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来,人们疯狂的学外语,虽然没忘记语文是我们的国语,但是已经将他冷落放在次要地位了,只有从事语文教育、热爱语文的人们在苦苦支撑。何老师说的对,我们学艺术的必须在语文上下一定的工夫,胸中无文,如何能成为艺术家呢?不仅仅是我们学美术的,各个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学好语文,都必须在语文上下一定的工夫,作为一名中国人,在平时和人对话都吐不出几个词来,一句成语都说错,难道就不羞愧吗?作为语文的母语都学不好,其他学科学得再好又能怎么样呢?


■赵烨华

从《前赤壁赋》这篇文章体现作者怎样的人生思考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人生思考?

老师:从整篇文章来看,发生在“乌台诗案”之后,可想而知当时作者的心情是多么的低落,但是在苏子与客的对话中来看,苏子的人生态度还是积极的,不象客那样很消极。从“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中可以看出作者豁达的人生观,面对境遇的变化,能够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被当时的情境所控制。虽然客也是苏轼自己,表现出一定的沮丧心理,毕竟人在遇到困境时不能一下子就缓过来,要不然什么都无所谓,但是这样的人毕竟很少,况且象苏轼这样的名人,能够让我们都熟知的人,怎么能受了点挫折就气馁呢,但是毕竟还是人不是圣人,所以表现一下消极的情绪也是可以的,但是不能一直沉溺在这样的思绪里。况且文章主要还是通过对话来表现作者豁达的胸襟,通过客的陪衬作用更加突出苏子豁达的气度。从这两方面更加显示出了苏轼这个人有血有肉。

那苏轼为什么会有这样豁达的人生观呢,苏轼一生经历很多次挫折,他已经具备了在逆境中调整自己的生活态度和精神状态,经历这么多,作者在处理事情、面对困难与挫折时能够更加从容与镇定。作者本身受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家、释家三家中积极的思想影响。道家的无为使得他淡泊名利,在这样的逆境中也能从容自如,儒家的入世与有为使得他热爱人生和生活,以及佛家对他的通达。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86125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