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二元教学 > 杭师大语

第四种观点(学生)
【时间:2007/7/18 】 【来源:本站 】 【作者: 绘画025:谢川】 【已经浏览4641 次】

大学语文

首先,我不得不批驳一下某些大学课程的设置和内容安排,特别政治一类的课程,有些内容和甚至初中时期学习的政治内容相差无几,可以说从小到大一脉相承,也不对其扩展深化,学习起来,相当无趣。时常在想,不知佛学院和资本主义国家来华的学生是否也要必修这些课程。

当然很多课程还是有学习意义的,比如大学语文,这个名字听着就新鲜。小学、中学十二年,语文课本皆已“语文”名之。到了这里竟然成了“大学语文”,这一“大”,学问就来了,学问一来,味道也来了。解析其名,更像是“有大学问的语文”。

记得中学时期的语文还是比较停留在文字应用方面,几乎篇篇划段落,章章归小节,大有断章取义的味道,好好一篇文章便没有了趣味。且老师除此之外,似乎也不再讲的出什么了!《大学语文》的妙处,便是把学习上升到了文学修养的高度,有时还上升到人格修养。这样的上升,便给了这门课很强的生命力。

虽然这门课程我上的并不多,但是每次上课,我却都不自禁的会在笔记本上记录下很多东西。我想讲讲对我影象很深的几堂课。

有一堂是《蒹葭》,主讲诗文的意境。只讲词文大意,并不逐字翻译,全靠学生个人的体会和理解。诗文本就浪漫朦胧,老师也不约束定义,只是一起细品,慢慢的竟在内心处衍生出好多画面,场景十分的抽象,什么都是看不清的,却又感觉什么都那样的清晰。然后又拿出一些诗文做对比,如《再别康桥》、《乡愁》等,整堂课相当有立体感,甚至完全超出课本的内容,其实这又何妨呢?在不知不觉中,这些文章都已劳劳的印在了心里。

还有一堂是讲《长恨歌》,老师给我们放了两段视频,都是《长恨歌》的朗诵。第一段的两位朗诵者是激昂澎湃的相当买力的在诵读,仿佛自己就是诗歌中的凄苦男女主角,可是有人笑了,似乎还不止一个。第二段的朗诵很放松,声音轻而深沉,但是大家都收了声音,仿佛在聆听一个悠远而动人的故事。看毕,老师道出其中奥秘,前者是因为角色定位错了,把自己想象成诗歌里的人物了,所以朗诵的过了,后来那位更像是把自己定位成作者本人,所以他的朗诵,让人感觉是那么的贴切。我想接下来的课,大多数学生都会像我这样尽量把自己溶入作者内心里去,所以那堂课,上的很顺利。

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许多曾经看不懂、品不出的诗画,也许只要你稍微的改变一下自己的定位,让自己最大程度的贴进作者的心灵,你就有可能体味出作者真正的想表达的内容了。

最后,我还想说,其实老师给我们的“学了‘大学语文’对自己的专业有何帮助”命题有些狭隘。一们专业外的课程毕竟很难直接作用到我们创作当中去,但是我觉得,这们课程给我们阐述的一种对观念上理解,到是很有可能对我们一生的创作和修养带来很大影响。或许这便是大学语文最大的妙处吧。

 

第四种观点
——发掘《长恨歌》中也许隐藏的政治目的

我写这篇文章,并非有唐突白居易的意思。相反,本人对他的长诗有相当之敬仰。之所以写,是希望提供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白先生及其文章,另外加之自己观后的疑惑,一并录入。

《长恨歌》是一篇在中学时期就有接触的文章,那个时候是有删节的,叫“节选”。在我看来,删节并非因其“长”,而更多的可能是因为其中一言难尽的“恨”吧。有所删节的《长恨歌》读起来那真是一个美啊,字字婉转,句句动人。对于一个涉世未深,一脸纯真的少年来说,的确是一种享受。

我不知道,这种被节选了的享受困惑过多少人。我当时到是在表姐的书橱中翻到过那些未被节选的部分。这一读,就有点不明白了。不明白什么,说不清楚,但总感觉好象就没有那没美了。

现在看来,里面有些家国情愁的东西好象是不适合中学生看,有点复杂。

文章从一开始就颇难解释,众所周知,《长恨歌》是一部描写唐明皇和杨贵妃情爱故事的长诗。然而文章一开始却写到“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有的学者认为这是“唐朝人由写古题乐府留下来的习惯”,似乎没有什么说服力。撰文者只是匆匆留下此言,并未傍征博引,看来这种习惯,历代所见甚少。另有人认为是为了避讳,这个说法好象说的过去。然而在我看来避讳有两种目的,一种是不让人抓住把柄,这又显然和后来的内容有所矛盾。此文对象直指唐明皇,那可不是开头一个汉皇就可以搪塞过去的。那就让我联想到第二种可能,白居易是在为皇室开脱什么东西!

《长恨歌》历来有爱情说、讽刺说、双重主题说三种。对于爱情一说,我肯定是排斥的,这段情感本来就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荒唐的,乱伦的。我想其中的一些是是非非,白居易总应该比今人看得清楚些吧。如果这样的事情都可以拿来当作一部凄美爱情长诗的创作原形,唐朝人的道德伦理观念,实令今人都要汗颜了。此事当事人自己也是避讳的,不然也没有了杨玉环出家这么一出了。倘若还有人添油加醋还给他这么一宣传,到更像是一种讽刺了!

说到讽刺,从白居易当时的背景身份来看,也不太站的住脚。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时作者35岁,任周至县尉(西安地区)。天子脚下,在朝为官,若是妄议君王,那可不是影响仕途那么简单的事情啊!这其中厉害,想必寻常人也是知道的。另外从文章上看,大部分笔墨还是用在了对情爱的描写,安史“清君侧”等仅是几笔带过。这样的讽刺力度似乎也太微不足道了。

对于双重主题,我觉得在作者内心里,应该是有的。一个有思想、有抱负的人,不免总会产生一些对君王,对天下的杂糅情感。一面是君王的忧愁,一面是苍生的疾苦,这之间是难取舍的。为此而撰文,不难理解。

然而疑点还是有的,《长恨歌》在唐代是一首比较有影响力的诗歌,据说山间乡野之人,亦有能诵读者。问题就来了,诗歌的背景在当时应该属于相当敏感的政治话题了,对此事件,皇室是有相当责任的!如此传唱,李家皇族威信何在。其二,在那个时代,信息交流技术还处于相当原始的阶段,一首诗为何能有这样大的流传广度和深度,仅仅是因为诗文的优美吗?恐怕有些困难。

由此,我们不妨提出一种更为大胆的猜测,是皇室要求白居易等人撰写一些能够遮掩皇族这段不光彩事迹的美文。用于在那样一个动乱的年代里,平息世人对皇家的不满和愤怒。事实上这一点《长恨歌》是做到了,我不知道白居易的诗打动了多少人的心,起码我是很不情愿把那段历史和这首诗歌联系在一起。一个闹剧,一场动乱,在白居易笔下却变得如此凄美感人,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文采。白居易也算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大篇幅的情感描写和寥寥数笔的战乱,或许也能从某种侧面证明文章向皇室的倾向性。如果上述假设成立,那么话题的敏感和文章的传播等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毕竟在背后支撑他的是皇家的力量。

其实在历代,这样有失真实的宣传文章数不胜数,这些文章是有其政治意义的。文章可以起到一些平定惶恐,安抚人心的作用。然综观上下,却难有文章出《长恨歌》之右。瞥开外部因素,我们单从审美角度来看《长恨歌》,那真可谓绝唱,也许只有白居易这样的诗人,才能给乱世中的人们带来这样一份难得的享受!

写到这里,我想正文应算已毕。只是不知为何,心中竟隐隐作痛。最后申明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并愿意接受善意批评。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99335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