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二元教学 > 杭师大语

爱情婚姻章概述
【时间:2007/7/18 】 【来源:本站 】 【作者: 何二元】 【已经浏览6138 次】

单元提示分两段,一爱情,二婚姻。但是本章课文中,并没有一篇是正面描写家庭生活的(只有两首悼亡妻的诗和一篇亡灵作祟的小说,隐约涉及了这一话题),所以本章的主题应该是爱情。

爱情是心的感受,也许现实中的爱情并没有那样永恒和圆满,但是重要的是对爱情的梦想和执著追求,残缺和失落的爱情能够反衬出真爱的价值,所以这一章选取的都是这种“残缺和失落”的爱情。《湘夫人》写了恋人的失约,《长恨歌》写了天上人间绵绵无绝期的怅恨,《江城子》《鹧鸪天》都是对亡妻的刻骨铭心的思念,《临江仙》写的是相思之苦,《鹊桥仙》写的是天各一方的残缺爱情,《沈园》二首写的是爱情与婚姻的错位,《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写的是痴情女子负心郎的故事,感叹世上真情之难得,《圆圆曲》中的爱情故事建立在对民族感情的践踏之上,《翠翠》中的爱情有点像《蒹葭》中的追寻,美丽而难以把握,《菉竹山房》中婚姻和爱情的畸变令人毛骨悚然,总之,这都是些残缺和失落的令人遗憾的爱情故事。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不能写点幸福美满的爱情婚姻生活?我想一个答案是托尔斯泰所说的“幸福的家庭大致相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文学作品总是“文似看山不喜平”,要有主题的发人深思,要有情节的引人入胜,自然就看重这类“残缺和失落”的爱情婚姻。第二个答案可以用文学四环节的理论来表述,文学作品是由读者和作者共同来完成的,那些十全十美的爱情婚姻,剥夺了读者的想像余地,而断臂的维纳斯那样的残缺,反而可让读者展开无尽丰富的想像。最后一点,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人们对爱情和婚姻的定义,人们认为真正的爱情和婚姻应该经得起风风雨雨,于是人间的风风雨雨便成为爱情婚姻故事的典型环境,这是精英文化的立场,那些幸福美满大团圆结局的爱情婚姻,更多见之于童话故事和大众文化的作品,比如:从前有一个先生见到一位太太,两个人一见钟情,不久便大腹便便地有喜了,他们子孙满堂,活了一百多岁,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湘夫人》

屈原和他的作品介绍(教材第89页)

屈原,战国楚人,先秦时期的伟大诗人。屈原作品有《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这些作品表现了作者进步的政治理想,高尚的人格情操。作品采用大量神话传说,构思奇特,想象丰富,文辞华丽,充满浪漫主义精神。

《九歌》和《湘君》《湘夫人》

《九歌》,是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的组诗,共十一篇,共祭祀楚文化传说中的十位神,《湘君》、《湘夫人》就是其中的两篇。

湘君、湘夫人是传说湘江中的一对配偶神,《湘君》是以湘夫人口吻诉说对湘君的思恋,《湘夫人》则是以湘君口吻诉说对湘夫人的思恋。前一篇《湘君》,写湘夫人对湘君的思慕、追求,以及因湘君失约而产生的失望。当她末见湘君应约时,立刻怀疑他是为人所留,她决定去追寻他,还要打扮一番,气气那个留住她的湘君的人。而她出发追寻时,又显得十分矜持,不直奔湘君居住地“北渚”,而是在江中作法显灵。显灵没有结果,才顾不得骄矜而去了北渚。到北渚后,看到的是人去室空,于是气愤地把湘君送给她的玉佩投入大江,可是又不能自已地为湘君采摘鲜花,采了后却又扔给湘君的“下女”。她就这样一边怨恨一边等待,表现出恋爱中的女性多疑、敏感又十分可爱的形象和性格。

《湘夫人》则是以湘君口吻诉说对湘夫人的思恋之情。他听说湘夫人来到北渚,就赶过去等候,一边等一边想,等湘夫人来了他将要驾车与她同行,还要用各种美丽的花草装饰他们的房子。然而湘夫人终于没有来,于是湘君赌气把衣服都丢到水里,把采来的花送给别人。看来男性神表达爱情的方式也高明不到哪里去。正象古希腊神话中的诸神,他们也是非常人性化的,他们也有人的喜怒哀乐,也会闹闹小脾气。正因为如此,在人们眼里,才会觉得他们是非常可爱的。


江城子  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非一味豪爽,其婉约处,不让任何婉约词人。港台电视剧及金庸小说中多引此词,证明其已成为悼亡母题的典型之作。这样的作品,不要讲,唯有读。(思量,读如“梅花一弄断人肠,梅花二弄费思量”)


临江仙  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晏几道,北宋词人,晏殊第七子。按:晏殊是宋仁宗时宰相,亦善作小词,如《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花径独徘徊。”

晏几道虽出身豪门,却无意于仕途,加之曾因事受牵连下狱,便“乞食退居京师赐第,不践诸贵之门”,把他的感情都倾注到那些偶一遇之的歌舞女子身上,如这首《临江仙》。“小蘋”是友人家的歌婢,词人对她一见钟情,一年后仍不能忘怀。“两重心字罗衣”,有说是衣服上的花纹,有说是衣领形状,有说是熏衣香的形状,其实这里应该是一种象征,正如今天年轻人喜欢的图样——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苏门四学士(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的并称)之一,其词为婉约派正宗。《鹊桥仙》好在格调,历来就牛郎织女的故事,但多为悲剧,东汉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如杜甫《牵牛织女》诗:“牵牛出河西,织女出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晏几道《鹧鸪天·七夕》:“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别多欢少奈何天。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如范成大《鹊桥仙》:“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低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皆如此。惟秦词云“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云“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婉约之中又得东坡之潇洒脱俗。

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亦称乞巧节,是中国的“情人节”,女孩子们在这天晚上会进行的各种活动。活动的主题,一是情,一是巧。比如在有的地方,这一夜会有许多女孩子一个人偷偷躲在生长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静之时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这千年不渝的爱情。在浙江金华一带,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公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远不分开。巧的活动就更多了,所谓乞巧,就是祈求上天能赐予心灵巧手,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或做些小物品赛巧,或者捕蜘蛛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

近年国人希望把乞巧节打造成中国的“情人节”,但是乞巧活动以女孩子为主角,少了男孩的参与,牛郎织女故事又以悲剧结局,终觉不很吉利,故不敌西方之情人节。


鹧鸪天  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贺铸是北宋著名词人,虽为宋太祖贺皇后五世族孙,然性情狷介,喜欢评论时事,对那些权倾一时的贵要,“少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因此仕途并不畅通,一直抑郁不得志。(按:关于宋太祖之死,历史上留有“烛光斧影”的疑案,他身后两个儿子,一个被迫自杀,一个无故死亡,贺铸自然亦无甚便宜可沾。)

“重过阊门”,不好解,当解处不解,却解“何事:为什么”,教材之陋常如此。如果按教材说此处指代苏州,则何为“重过”?或仍为阊门,来时一过,去时重过,未可知。

论者多以苏轼《江城子》相提并论,未可。苏抒情(“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贺议论(“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苏形象鲜明,给人视觉和心灵冲击力强,贺形象曲曲折折,终隔一层。


沈园二首(陆游)

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其二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这两首诗是诗人75岁时写的,他把这份感情珍藏了一辈子,这是最感人处。但是老年人的感情是经过岁月的冷处理的(类似鲁迅《野草》中的冰火),青年人缺少人生阅历,很难体验,也许青年人更能共鸣的是诗人年轻时写的《钗头凤》:“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以及唐婉的和词:“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浑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故事发生在晚明,中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是一个商业社会,是物欲横流、金钱万能的社会,必然受到中国传统重农轻商传统的抵制,当时就有词曲家(朱载堉,1536—约1610,明朝科学家和词曲家)这样唱道,《山坡羊·钱是好汉》:“世间人睁眼观看,论英雄钱是好汉。有了他诸般趁意,没了他寸步也难。拐子有钱,走歪步合款;哑巴有钱,打手势好看。如今人敬的是有钱……”;《黄莺儿·骂钱》:“孔圣人怒气冲,骂钱财狗畜生!朝廷王法被你弄,纲常伦理被你坏,……”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正是传统价值观念战胜资本主义物的价值的一个隐喻。自此以后,一直到清,一直到新中国后的几十年中,仍然是传统伦理道德的正统天下,一直到社会转型,中国开始进入市场经济,才又重新打开杜十娘的百宝箱。有段时间学术界讨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为何夭折,原因当然很多,但是杜十娘故事所反映的伦理价值观念,不能不是一个重要因素。

(代续)

 

链接:

学生课堂纪录一   
学生课堂纪录二      
学生课堂纪录三
史秋钢课堂笔记  

学生作业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322654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