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二元教学 > 杭师大语

《看蒙娜丽莎看》教案(一)
【时间:2008/9/28 】 【来源:本站 】 【作者: 何二元】 【已经浏览13505 次】

 

看蒙娜丽莎看
熊秉明

(课文略)


    这篇课文信息密集,难以一一评说,而且充满了诉求形上的精神追求,本教案试从比较容易让同学接受的形下角度,作三方面阅读提示:

    一、关于标题
    二、关于“看”与“被看”如何置换
    三、关于画、画中人、达芬奇、读者

一、关于题目

    “看蒙娜丽莎看”,这个题目就很吸引人。它形成一种互动,一种循环。看,看什么?看蒙娜丽莎。看蒙娜丽莎什么?看蒙娜丽莎的看。蒙娜丽莎在看什么?蒙娜丽莎在看那些看蒙娜丽莎的人……

    这使我想起卞之琳的一首诗,《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看者成了被看者。然而熊秉明的题目似乎更玄妙,它不是看者与被看者又被第三者摄入风景,它是看者与被看者的互动,不断转换摄入与被摄入的角色,形成一种连环套,好象用镜子照镜子,层层叠叠纵深地照进去,以至于无穷。好象庄子说鱼呵多快乐,他的朋友说你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快乐,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快乐……

    熊秉明是喜好这种文字游戏的,他做过一首《静夜思变调》(之四)的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明明月/低头思故思故思故乡/床前光/地上霜/望明月/思故乡/月光/是霜/望月/思乡/月/霜/望/乡

    他在临死前还特别推崇了台湾诗人林亨泰的一首诗,题目是《二倍距离》:

    你的诞生已经
    诞生的你的死
    已经不死的你
    的诞生已经诞
    生的你的死已
    经不死的你

    一棵树与一棵
    树间的一个早
    晨与一个早晨
    间的一棵树与
    一棵树间的一
    个早晨与一个
    早晨间
    那距离必有二倍距离
    然而必有二倍距离的

    资料:超现实主义绘画摄影  蒙娜丽莎的身边还有一名裸身男士。这致使观者的视觉中心点在两人身上游离,而无法确定谁应该被观看。也许这是摄影者略施的小小诡计,让观者重新审视男性观看、女性被看的传统观念。

老套做法:“看”与“被看”被置于同一平面

二、“看”如何成为“被看”

    画是客体,我们是主体,所以我们说“看画”。
    画是欣赏对象,我们是欣赏者,所以我们说欣赏一幅画。

    但是,在蒙娜丽莎面前,关系被颠覆了,看画者成了被看者,欣赏者一不小心就成了被探测、被解剖者。

    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作者似乎并不急于回答这个问题,他只是描述现象,并不解答原因,在第一则里是这样,在第五、第六则里也是这样,到了最后一则的结束时仍然是这样。这让我们这些习惯了什么都要有“标准答案”的人非常不习惯。既然不能免俗,那就让我们用了俗人的“常识”尝试作一解答吧,这就是:

    1、必须是一幅好画;
    2、必须是一个好的看画者;
    3、必须有一个好的看画环境。

    首先这发生于一幅名画,画得好,才有这种颠覆的能量。蒙娜丽莎是世界绘画史上最著名的一幅画,卢浮宫把她作为镇馆之宝,美国总统将她奉为西方文明的最高象征,认为她体现了人类文明的中心思想。为了强调蒙娜丽莎的神奇,熊秉明先生甚至不惜把同样是艺术大师的安格尔、提香、林布兰特贬斥得那么厉害。

    “像安格尔的那些贵妇与绅士,端坐着,像制成标本的兽,眼窝里嵌着瓷球,晶亮、发光,很能乱真,定定地瞅过来,然而终于只是冰冷的晶亮的瓷球。这样的空虚失神的凝视当然不给我们什么威胁。”

    安格尔(Ingres 1780- 1867) 19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代表。安格尔一生向往古典主义,追求古典理想化的平静肃穆的美,1856年象征“清高绝俗和庄严肃穆的美”的最杰出的作品《泉》的诞生,标志着安格尔艺术达到光辉的顶峰。

    安格尔作品链接
    http://ccd.zjonline.com.cn/sjmh023.htm
    http://www.renwen.cn/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854

    “像提香的威尼斯贵族男子肖像,眼瞳里闪烁着文艺复兴时代贵族们的阴鸷zhi4和狡诈,目光像浸了毒鸩zhen4的剑锋,象你挑战。他们娴于幕前和幕后的争权夺利,明枪暗箭,在瞥视你的顷间,已估计了你的身世、才智、毅力、野心以及成败的机会率。”

提香  执政安德列亚·格里蒂

    提香·韦切利奥[Tiziano Vecellio] (1478-1576年)   (Titian 1488/1490~1576)?  意大利画家,出生在威尼斯北部风景秀丽的区小镇卡多莱,12岁时父亲带他游历威尼斯,后来提香再次来到威尼斯便进了乔凡尼·贝利尼的工作室学画,从此几乎一生都没有离开过威尼斯。提香的艺术风格体现了威尼斯艺术的成熟,他被称为西方油画之父。上帝在创造他的时候既赋予他超人的天才,也给了他常人的弱点。他贪得无厌,为了金钱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他在38岁时,获得了威尼斯共和国首席画家的地位,后来又被封为伯爵,是教皇和国王的座上客。有人说他像法国的伏尔泰一样,对权势躬身下拜,在皇室贵族的微笑中享受恩赐。也许正是这种评价,使熊秉明在他的画中“看”出了上述内容。

    提香作品集
    http://www.yongle.com.cn/inside/pp/printpage.asp?ArticleID=389
    http://www.hfcas.ac.cn/tuanw/wwwroot/spzou/%D2%D5%CA%F5%D0%C0%C9%CD/%BB%E6%BB%AD/%CE%F7%D1%F3%BB%E6%BB%AD/%CC%E1%CF%E3/%CC%E1%CF%E3%C4%BF%C2%BC.htm

    “像林布兰特的人物,无论是老人、妇人、壮者以及孩子,他们往往也是看向观赏者的。他们的眼光像壁炉里的烈焰,要照红观者的手、面庞、眼睛、胸膛,照出观者腑脏里潜藏着的悲苦与欢喜。把辛酸燃烧起来,把欢乐燃烧起来,把观者的苍白烘照成赤金色……”

    林布兰特(今译为伦勃朗)曾被形容是17世纪荷兰画派最伟大的艺术家,他把他这一生对生命的理解,融会贯通进宗教作品中。在他的作品中,特别是他的黄金时期(1606-1642年,妻子过世)的作品中,有一种照向神圣事件、或主角人物身上的金色光源。(熊秉明是否因此才说“他们的眼光像壁炉里的烈焰”?)

    林布兰特作品  http://life.fhl.net/Art/lin/lin.html
    http://www.ls11.com/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9963
    http://cnszdesign.com/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851

 

    这三个例子讲的是画与观画者的交流。第一个例子,安格尔,当然不能和观画者形成交流。第二个例子,画中的人物象观画者施加压力,一种不友好的、咄咄逼人的压力。第三个例子,画中人物向观画者投射过多的热情。这后两个例子,虽然和观画者形成交流,但都是单向的投射。而蒙娜丽莎不是,“她看向你,她注视你,她的注视要诱导出你的注视。那眼光像迷路后,在暮色苍茫里,远远地闪起的一粒火光,耀熠着,在叫唤你,引诱你向她去。而你也猝cu4然具有了鸱枭chixiao的视力,野猫子的轻步,老水手观测晚云的敏觉。”(获得了敏感的艺术领悟力)

    其次要有看画者的艺术赏鉴素养、功力,甚至是一种与赏鉴对象间的缘分。那些俗人,尽管面对的是这样一幅世界名画,也只是满足他们的一点庸俗趣味而已。正如鲁迅说的:"一本《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蒙娜丽莎的命意也是如此,有的人旋转90度后从镜中看蒙娜丽莎抿着的笑唇,恰好是一个背部线条分明的结实男性脊背以及左臂和肘部的一角;有的人认为蒙娜丽莎刚得过一场中风,请看,她半个脸的肌肉是松弛的,脸歪着所以才显得微笑;有的人相信蒙娜丽莎怀孕了,他的根据是:她的脸上流露出满意的表情,皮肤鲜嫩,双手交叉着放在腹部;还有的人推测:蒙娜丽莎刚刚经历了性高潮,所以才表现出令世人倾倒的微笑……这些人,名为看画,实质照出的只是自己的那份浅薄。

    在众多的看画者中,似踔挥行鼙飨壬耪嬲哂姓庖环菀帐跎图墓α驮捣帧?A title=点击图片看全图 href="uploadpic/20051031232345878.jpg" target=_blank>

熊秉明生平年表  http://culture.sinofrance.org/renwu/xiongbingming.htm

在熊秉明的雕塑中 http://www.yndaily.com/zl/daguan/0315/dg03153.htm

    熊秉明先生是一位真正的学者、艺术家,他深谙中国传统哲学、诗学、书法学和画学,也对西方现代哲学与艺术理论有独到的研究。他的《关于罗丹—日记择抄》、《中国书法理论体系》、《看蒙娜丽莎看》等著作,每一本都是“智者之书”,吴冠中先生认为他的《中国书法理论体系》“该得诺贝尔奖”。他1947考取公费留法,在巴黎学习雕塑,从大学生到教授,50年间举办了无数次个展,为中法文化艺术交流作出巨大贡献。2002年12月12日他病逝于法国巴黎,享年80岁。朋友们撰文说:“巴黎都暗淡了”。

    而法国文化部部长致其家属的唁电说:“惊悉熊秉明先生逝世,本人不胜哀恸。这位杰出而细腻的艺术家一生致力于中西文化的交融,他定居法国使我们倍感荣耀。他是一位伟大的雕塑家、画家和书法家,同时也是一位深具教学才能的大学教授,他的许多关于造型艺术及哲学的著作将作为宝贵的参考书目而弥久留存。艺术界、文化界以及他曾经执教的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失去了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和朋友。”

    正是这样一个人,他生前从蒙娜丽莎的画像中,看出了蒙娜丽莎的“看”。

    第三还应该有必须的环境。如今据说每年有近600万的游客参观卢浮宫,在卢浮宫他们必看的一件作品就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这幅名画跟前永远站满了人。当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看到上述颠覆的发生,更多的人来到这幅名画跟前,只是满足一种猎奇心理,他们唯一能够做的,就是留下“到此一游”的纪念。且看下面这些来自现场的记录:

    ——虽然我和妻儿早早排在等候开门的大队前面,但等到达《蒙娜丽莎》前,已经很快聚集起了人群。《蒙娜丽莎》被厚厚的玻璃所遮挡,不同寻常的厚遇使人们无法像对其它作品那样贴近欣赏,而多数人又在拦绳前拍照,以与《蒙娜丽莎》合影为幸、为荣。我只能插空在拦绳前探着身子,透过玻璃来观看--《蒙娜丽莎》的微笑依然那么神秘而朦胧。

    ——当我们好不容易在众多的艺术品中,终于找到《蒙娜丽莎》像时,发现有许多人是抱有与我们相同目的的,《蒙娜丽莎》像前人头攒动,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参观者,《蒙娜丽莎》像比我想像的尺寸小得多,在防弹玻璃的保护下,她的微笑更不确定了。

    ——闪光灯的灯光此起彼伏,参观者轮流在《蒙娜丽莎》像前摄影留念,据统计,每个人在《蒙娜丽莎》像前的停留时间只有三秒钟。这可能是千山万水赶来的人所惟一能做的事。

    ——蒙娜丽莎被称作是“卢浮宫皇后”,还没走近,我就知道到了。一群各种发色的后脑,一片闪光灯。蒙娜丽莎被罩在一个透明的罩里,旁边站着警卫。明亮而强烈的闪光灯聚焦成了一个舞台,在那些手持相机的“追星族”与脚步匆匆的游客之间,台上这个神秘的女子披着黑纱,一笑千年。

    ——我有幸见到蒙娜丽莎。亲眼见到这幅画的时候,她的眼神里流露出来的特殊光芒甚过她嘴角的微笑,这是任何印刷版本都无法表达和体现出来的一大遗 憾。很多参观者为着蒙娜丽莎手举相机一阵猛闪。“可怜的蒙娜丽莎。”我说了一句这样的话就离她而去了。

    在这样的嘈杂环境下,即使是熊秉明先生再世,恐怕也再难有和蒙娜丽莎发生任何精神交流的可能了。

下一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97406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