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中教书城 > 应用写作

《申论新解》——创意写作大辞典
【时间:2022/9/23 】 【来源:中教图 】 【作者: 熊文】 【已经浏览1885 次】

主编:熊文

ISBN:9787500171591

出版时间:2022年8月第1版

定价:360元

出版社:中译出版社

作者简介

熊文,曾从事文稿工作三十余年,曾任某中央机关文稿团队主管,执笔和主持起草过大量领导讲话稿、文件法规、调查报告、典型材料等文稿。

曾参与过国家公务员法的起草工作,担任过中央机关面试主考官。

曾任国家战略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大学客座教授。

曾任央视大型政论电视系列篇《风展红旗》总撰稿。写过人民日报评论30余篇,文章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长期致力于公文和申论写作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出版公文、申论写作教材,首创“拉条成套”写作法、“三块N段”申论套模。

授课单位:中国写作学会,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宁波工程学院等高校,中石化集团、中海油集团、中国华电集团、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等央企,部分省市政研系统、党校和部分培训机构,受到欢迎和好评。

 

特色亮点

刚刚面世的《申论新解——用体制写作方法考申论》,是一本回归本原、另辟新径的申论教材。它深刻揭示了只有归本创新才能高分“上岸”的规律,探索出一条实现本原、直击高分的“上岸”新路。本书部分内容以极强的黏性在考生中不胫而走,获得广泛好评。公考权威专家、国家公务员法起草组负责人林弋老师将本书定位为:“为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撒手锏。”也许有考生好奇,此书凭什么获此评价,究竟其身怀何等绝技,握有何种绝招?这里,不妨将本书的特色亮点,作一简要概括和勾勒。

亮点一:从公考立法思想初衷出发,提出并阐述体制思维申论观

有的考生复习下了很大功夫,却总是无缘高分。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解决好申论观的问题。申论观是管总的,是总开关、总导向,是根本。值得注意的是,有的考生却没有抓住这个根本,只是一头扎进辅导资料,作答时却缺乏正确导向。比如,有的被所谓“政府化思维”所误导,殊不知这有违公务员范围的法规。关于公务员范围问题,过去几经变化,后来以立法形式确定下来,这就是: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监察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机关,而政府机关(即行政机关)只是其中的第三项,怎么能只提“政府化思维”,而无视党的机关和其他机关呢?很显然,这是一种片面的申论观。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思维还停留在校园,继续着过去那种学院式的学生腔,只会写"小清新"一类的东西,全然不知自己巳步入社会,即将进入体制,必须实行由学生向社会人、体制人脱胎换骨的转身。实践表明,只有牢固树立正确的体制思维申论观,按照体制的需求和规范作答撰文,才可能获得高分。还要看到,体制思维申论观,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可衡量的。它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导着申论写作的全过程,为申考各个环节提供根本遵循。

有鉴于此,《申论新解》坚持公考立法思想,首提体制思维申论观,旗帜鲜明地主张以体制思维为总导向。这是在申论根本问题上的一种拨乱反正、正本清源,让申论考试回归立法思想初衷的本原。这对帮助考生在申论观问题上认清和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实行和保持正确的导向,确保申考不因偏向而失分,最终实现高分上岸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根本性意义。

亮点二:运用体制写作“拉条成套”方法论,打造适用于申论写作的“两把刷子”

申论观决定申论写作方法论。体制思维申论观决定必须将体制写作的方法体系作为申论写作方法论。本书提出并阐述的“拉条成套”“两把刷子”,就是在体制写作实践中创立的方法体系,是一种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又好又快的撰稿方法。所谓“拉条”,就是在阅读材料等接收信息和思考过程中,将关键词句通过标注、批注、摘录等形式一条条地“拉”出来,然后对其反复审视、互联、发散、重组,进行头脑风暴,使之产生化学反应,从而无中生有地产生灵感和创意,为写作提供富有新意的观点和原料。所谓“成套”,就是以排比或打包的形式,对“拉条”产生的创意加以系统化,使之成为富有张力的成套表达系统。这两个方法体系被称为“两把刷子”。它不仅适用于公文文稿写作,也适用于申论写作。这是由它的独特功能所决定的。首先是它可出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如果一个文件、一篇讲话毫无新意,那么制定这样的文件,作这样的讲话还有多少意义呢?”写出富有新意的文稿是对体制内公务员的基本要求,是从事公务员工作的基本能力之一。这就决定了能否写出新意是申论写作的一个重要标准。而“拉条成套”就是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的方法体系。其次是它可实操。“拉条成套”是两个实操抓手。动笔前脑子一片空白,怎么办?拉条!文字缺乏张力,怎么办?做套!笔者多次应邀去央企和各分公司授课,他们领导说,过去也请过一些知名专家来讲过,但中看不中用,而“拉条成套法”可以进入实操。中国写作学会在网上看到这个方法,邀请我去他们学术年会上讲课,学会领导对我说,学生学了我们编的大学写作学教材不会写文稿,而这个“拉条成套”,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实操能力。再就是它可提速。许多同学都有这样的感受,立意时苦思冥想,找不到感觉。而“拉条成套”就可以较快地打破僵局,“拉”出创意。由于“两把刷子”高度契合申论考试的特点,本书结合申论写作特点对此作了系统改造与阐述,包括“拉条”的创思原理,“拉条”思维场的运用,“拉条”的渠道,触发、发散、聚敛等“拉条”方法,以及重复成套、对比成套、借壳成套、推导成套、时序成套、事序成套、递进成套、打包成套等制套方法。掌握了这些方法,就可以应对各种类型的试题。

可扫码优惠购买

亮点三:首创“三块N段”高分套模,提高申论写作的亮度和速度

文章题是申论的重中之重。要得非常之分,就得运用非常之器。本书推出的“三块N段”套模,就是获取非常高分的非常利器。所谓“三块”,是指套模总体结构布局的三个板块,即导语板块、分述板块、结尾板块。其中分述板块一般由三个左右的分观点及其段落成套,构成整个文章的主干、主体。所谓“N段”,是指构成套模三个板块的N个自然段,即导语自然段+分述自然段+结尾自然段。一般为五个左右自然段,根据内容表达需要,可增可减,不拘一格。

“三块N段”套模凭什么获取高分?

首先,能增加亮度,以亮提分。一是铺垫增亮。导语板块通过总背景、总定位、总要求铺垫的比较、反差、映衬、烘托而形成张力,达到增亮的效果。二是聚焦增亮。第二板块是分而述之,由述而聚,就是通过对几个分观点的阐述而聚焦于总主题,这种聚焦的系统化所产生的张力和冲击力,必然会点亮整个分述板块乃至全文。三是回扣增亮。结尾板块一般以概括、定位、展望等归结表达而形成提气“翘尾巴”的亮点。四是整合增亮。套模本身是一个布局框架,通过按套模的网格成文,这种整合的逻辑力量也可以增亮。

其次,“三块N段”套模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提速。凡事预则立。“三块N段”是一种预设模式,通过预设可预习熟悉,熟路比生路快。熟多生巧,如果平时提前反复练习,熟练掌握,考时就可从容应对。这就是套模提分提速的奥妙所在。

亮点四:复盘原创真题例文,展示申论写作慢镜头

本教材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由笔者亲自操刀原创的十几篇近年真题例文进行拆解复盘,让考生察看原创写作过程的“慢镜头”,从而学习模仿写作技巧。本教材复盘的慢镜头一般有立意、导语、分述框架、分观点论述和结尾等五个看点,涵盖原创写作的全过程。

下面以作者原创的一道真题范文的复盘为例。题干为:“给定资料3”引用了《论语》中的话:“不学礼,无以立。”请以这句话为中心议题,联系社会现实,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35分)。

通过复盘,重点看以下五个慢镜头:

一看立意怎么才能立得高。题干明示以“不学礼,无以立”为题作文,如果单从字面上理解,也可以从礼貌、礼仪的角度做文章,但是作者没有停留在字面上立意,而是从“给定资料”中深入挖掘“拉条”,从这些话中找到感觉:“一个人不学礼,不懂规矩,不讲礼仪,就不懂怎样做人、处世”,“一个人不懂得基本的规矩,就难在家庭和社会中立身行事”,“习总书记说过,‘严明政治规矩’,‘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通过上述“拉条”,产生了从“学礼与立身”到“规矩与立身”到“政治规矩”的创意,形成了讲政治规矩的主题立意。这就比讲礼貌、礼仪的立意更高,发挥的空间也更大。

二看导语怎么才能导得住。导语是管总的,必须统领全篇,导得住全文。本例文导语逐层导开:首先释义,对“不学礼,无以立”的含义作出阐释,作为前提。其次引申,从礼貌、礼仪的本意引申到讲政治规矩。再次是定位,把讲规矩提到立党、立身之本的高度。最后是要求:严明政治规矩,营造按规矩办事的政治生态。通过上述铺垫,形成了一种高屋建瓴的站位和气势,真正导住全文。

三看分述怎么才能展得开。分述板块是文章的主体,必须展开阐述,才能撑住这个主体。怎么展开?必须紧紧围绕怎么讲规矩这个主题,按照一定的逻辑来构建分观点。一是讲规矩必须明规矩,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严明政治规矩”。二是讲规矩必须懂规矩,就是要理解、懂得为什么要立这样的规矩。三是讲规矩必须守规矩。这是落点,是目的。

四看各分观点怎么才能论到位。2自然段论述第一个分观点,即围绕“讲规矩必须明规矩”,首先进行反证铺垫:“一个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大党,如果没有严明的规矩,就会注定成为一盘散沙。”接着正面论证:“新时代新征程,更需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凝聚全党力量,统一全党的思想和行动。”最后引用论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让大家都明白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哪些该这样做,哪些该那样做,自觉按原则、按规矩办事。’”

第三自然段论述第二个分观点,围绕“讲规矩必须懂规矩”。首先引用名言进行铺垫:“毛主席说过,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受它。”接着论证:“只有真正弄懂了为什么要制定和遵守这些党纪党规,才能更加自觉、更加严格地遵守和维护党的各项规矩。”

第三自然段论述第三个分观点,围绕“讲规矩必须守规矩”,首先正论“讲规矩重在遵守,重要落地”。接着反证:“有的党员干部之所以犯错误、出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明知规矩而不守规矩,甚至藐视规矩,践踏规矩,另立规矩,最后受到党纪党规的制裁,教训极其深刻。”然后驳论:“有人认为,大规矩必须遵守,一些具体规矩则不必认真。这实际上是那种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翻版。”最后结论:“因此,讲规矩,守规矩,必须严防死守,无论大小规矩都要做到全覆盖、零容忍、不走样,不留死角,不打折扣,不搞变通,让每条规矩都成为刚性约束。”

五看结尾怎么才能收得拢。这个慢镜头,是看第5自然段归结板块如何做到“豹尾”,“翘”好尾巴,使尾收得拢,收得有力。本例文以定位+要求收尾,很有份量。首先定位:“规矩就是底线,规矩就是尚方宝剑。”形象而准确。接着提出要求:“我们一定要敬畏规矩,尊崇规矩,维护规矩,时刻把规矩放在心上,挺在前面,落在实处,让讲规矩蔚然成风,成为一种常态。”彰显出一种气势,富有张力。

细节决定成败。通过上述解剖式复盘的慢镜头,使整个写作过程的细节一览无余,真切感受到“三块N段”套模的实操和魅力。(此原创例文见本文附件。)

亮点五:拆解人民日报评论,提示模仿神级范文的高频模式

本教材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在对百篇人民日报评论拆解剖析的基础上,从中发现和总结了九种高频套链模式,并对其中34篇评论的学习模仿,逐一进行了具体提示。这是缘于两位写手的启示。一位是一直“写”到副省级的写手,一次我问他,你当年一个基层干部凭什么成了高层写手?他回答两句话:靠模仿起步,靠高点模仿成长。另一位是在人民日报发表过几十篇评论的网红写手,前不久他送我三本评论集,我从中发现了一个高频现象,就是许多评论的布局、思路和逻辑都与“三块N段”套模高度吻合。之后,我对人民日报其他评论也进行梳理研究,发现许多评论同样与“三块N段”套模高度吻合。这种反复出现、经常出现的多频现象的背后,蕴含着千字文评论写作的普遍规律。我们要学习模仿这种符合写作规律的神级范文。在某种意义上说,千字文不是练出来的,而是"看”出来的,"看"就是模仿。所以,本书第3738讲从申论写作的角度,从近百篇人民日报评论中总结提炼了供大家模仿的九大常用高频套链模式,包括同句套链、同词套链、同前置套链、对偶套链、比喻套链、定位套链、要求套链、序号套链和标点套链。 同时,本书上册“模仿篇”还拆解剖析了34篇人民日报评论,并逐一作了模仿批注和提示,其中包括本人在人民日报发表的题为《一具体就深入》的评论。

可扫码优惠购买

亮点六:深度解析“作答要求”内涵,破解高分通关密码

复习和考试中有一种倾 向值得重视,就是有的考生忽视甚至无视“作答要求”,导致作答的着力点偏离,发力不精准,答案也就一般化。笔者作为公考设计的参与者,这里要特别提醒大家,这些被忽视的“作答要求”,正是获取高分的通关密码,是过关上岸的“命门”所在!

研究发现,作答要求因题而变,但“要求”的范围基本稳定在十来种要求上。这些要求,囊括了申论写作的主要难度和痛点,全面反映了对从事公务员工作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主要要求,是对答案量分的核心依据。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本教材专门以《要求篇》板块,对高频出现的十种“作答要求”,逐一进行了深度解析,提出应对思路和对策。

比如,如何应对“自选角度”的要求,本书第59讲提出,角度问题至关重要,角度关乎主题、内容和表达方式。申论写作角度一般是体制、个人和假设三种角度。如果题干没有提示特定的角度,一般都是选择体制角度。公务员写作,必须站在体制的角度,或者所在的单位与组织的角度。体制角度即官方角度,也就是站在官方立场,使用官方话语。

比如,如何应对“紧扣资料”的要求,本书第60讲指出,提供“给定资料”,由此引申而论,是申论写作的显著特点,有的作答及其答案与“给定资料”扣得不紧,甚至游离于外。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答案如果离开了“给定资料”这个“皮”,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本,其结果必然文不扣题,意无依归。再一种倾向是作答时拘泥于“给定资料”,引而不申,打不开思路,展不开论述,就很难出新出彩,得不了高分。因此,有的“作答要求”提示:“参考‘给定资料’,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比如,如何应对“自拟题目”的要求,本书第62讲就此提出了四个拟题方法。一是呼应背景,主题源于背景,题目也必须从背景中来,作为对背景的呼应。二是聚焦主题。题目是主题的概括,比主题更集中、更生动、更凝练。三是概括内容,题目是内容的高度归简,一“题”以蔽之。四是高点站位,标题必须高屋建瓴,总揽全文。

还如,如何应对“见解深刻”的要求,本书第65讲提出要从六个维度深化。一是从时政背景上深化。背景的交代和铺垫,可以提升文章的纵深度。二是从理论思考上深化。理论思维是一种规律性认识,而只有揭示了规律,才能抵达深刻。三是从创新突破上深化。创新是深化的动力,突破是实现新的深度的飞跃。四是从联系实际上深化。只有紧密结合实际,在虚实融合中才能鞭辟入里。五是从系统聚焦上深化。写文章犹如掘地,要深挖就必须聚力于一点。高度聚焦才能使主题集中、突出、深入。六是从具体化上深化。有的文章深不下去,往往是因为抽象、空泛,而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将其具体化,一具体就深入。

亮点七:编建运用新时代理论指导实践的“时政范例库”,为学习模仿和“拉条”出新提供部件

本教材中、下册从近百份省级报告中,分类摘编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经典范例,设置建立了一个门类齐全、覆盖面广、形式多样、数量充足的“时政套例库”。此库设置总括、回顾、务虚、新发展、“三农”、改革、生态、民生、治理、文化、党建等十一个类区,拥有数以千计的范例条目,堪称一部全景式反映当今大局的“时政大全”,一部申论公文写作的“百科全书”,一本可随时查阅使用的多功能“大辞典”。

那么,时政套例库究竟具有哪些功能呢?

——为理论运用提供成果范例。新颁布的公务员考试大纲对测查范围作出了新的表述:“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特别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特别”强调,把测查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突出出来,意味着测查这一能力,成为量分的首要标准,成为考生最大的难点和分差。对此,许多考生一脸茫然,不知所措。对此,本教材提出要抓住和深悟两个“基本”,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和运用这一理论指导的基本实践。“时政套例库”的条目范例就是这一基本实践的载体,是用习总书记思想指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生动记录。设置这一“时政套例库”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从中感受、体验和领悟这一基本实践的成果,了解和学习各地用习总书记思想指导实践的丰富经验,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刻认识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规律,从根本上提高用习总书记思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通过对不同地方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同一个问题的比较中,深刻体悟和真正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为“拉条”创新提供优质原料。库中数以千计的范例既是“拉条”创新的产物,又是申论和公文写作下一轮“拉条”加工的原料。可以说,“时政套例库”是对口量身定制的“条子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条源”。入库的部件是一个专题一个方面的最新成果,最新认识,最新表述,是“拉条”加工的优质原料。当立意找不到感觉时,就可以从中“拉条”,产生灵感;当缺乏对策时,就可以从中“拉条”,从经验部件中找到做法;当行文中语言贫乏时,可以从中找到有表现力的词汇。通过复习学习这些部件,把库中之“条”变为脑中之“条”,以应对各种试题。特别是对那些不熟的领域,通过查阅库中相关部件,就可以快速了解有关最新情况,从中“拉”出有价值的“条子”信息。可见,时政套例库是一座富矿,可以让申论写作不再因无源而望题兴叹。

——为申论写作提供模仿范样。申论写作始于模仿。体制思维申论观决定了申论写作必须模仿体制文稿的范样,包括文章的结构、腔调、风格和表达方式,而库中部件就是体制文稿的典型范文。模仿的重点是成套表达范例。要选择库中那些类型相同、内容相近、形式相似的套例进行定向模仿。要按照主题需要,通过对有关套例拆解和重组进行嫁接模仿。通过剖析库内有某种联系的套例进行比较模仿,从中发现规律,形成新的成套表达。

可见,本教材中下册的“时政套例库”是申论、公文写作必备的工具箱,是考生和写手案头随时查用的大辞典。要充分了解它的独特价值、功能和用法,熟悉库内条目的用途、分类、排列规律和位置,多看、多查、多用,养成一种“缺东西、库里找”,“遇难题、库里查”的用库习惯,将库用足用“溜”用“活”,做到烂熟于心,了然于胸,得心应手。

总之,上述原创性的特色亮点,正是本书的独特价值所在。

可扫码优惠购买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45027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