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汉字文化 > 2019年

《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文学经典阅读”教学探索*
【时间:2019/5/29 】 【来源:本站 】 【作者: 王淑俊】 【已经浏览1584 次】

* 本文系兰州交通大学校级教改项目“课外语文学习活动与课堂交流相结合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编号:JGY201724)的阶段性成果。

【提  要】《大学语文》是针对非中文类大学生开设的通识类人文素质课程。“文学经典阅读”是该课程的重要内容,它承载着优秀的文化遗产,蕴藏着无限的人文情怀,会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思想启迪效果。当前,“文学经典阅读”教学中存在教师认识不到位、学生学习自主性不够、教学方法陈旧、考核方式单一等诸多问题。要提高“文学经典阅读”的教学效果,就要采用分类处理教学篇目、课堂精讲与课外阅读相结合、课外阅读与课堂交流相结合、考核方式多元化等教改举措。

【关键词】大学语文  文学经典  人文教育

《大学语文》是对全日制大学非中文类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在对大学生的人文情怀培养、文学素养提升、民族优秀文化继承等方面,有着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般而言,《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全面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文学修养和汉语言表达能力,而所谓“人文素养”“文学修养”,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主要需要通过文学经典阅读的环节来实现。有鉴于此,本文拟在全面介绍《大学语文》中“文学经典阅读”教育功能的同时,也指出其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一些改革举措,以期与同仁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

一、“文学经典阅读”的特殊人文教育功能

作为一门集人文性、审美性、工具性于一体的通识课程,《大学语文》的教学侧重点,应该放在对大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和文学审美教育方面。为此,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编写的语文教材,以“大学文学”的命名替代了传统意义的“大学语文”,其旨意所在显而易见。钱先生“大学文学”的提法,得到了很多教师的认同,可见大家对《大学语文》旨在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人文情怀和文学审美能力的开设目的,有着较为普遍的共识。《大学语文》中的“文学经典阅读”部分,是培养人文素养最为直接有效的途径,其教育功能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传承优秀文化遗产

文学经典是人们生活经验的积累,也是人类情感的折射和反映,它以生动形象的艺术手法,传递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言说着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文学经典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诗意总结,除了创设美好的艺术情境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塑造生动鲜活的艺术形象外,它还蕴含着历史、文化、哲学、宗教等多方面的内容。

在我国漫长的文学史上,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学经典,先秦诸子、魏晋文章、唐诗宋词……其中有被称为上古社会“百科全书”的《诗经》、被称为“诗史”的诗人杜甫的诗歌、被称为十九世纪俄国历史长卷的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等,可以说,一部部文学经典就是一座座艺术的宝库和文化的殿堂。学习和传承优秀文化遗产,是《大学语文》“文学经典阅读”的一大重任。

(二)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面对现实生活中复杂的人生境况,大学生常常会产生各种负面的感受,比如失落沮丧、痛苦压抑、孤独寂寞、悲伤恐惧等,化解这些负面情绪的钥匙,往往存在于文学经典之中。那些文学经典的作者,把他们对社会的体察,对人生的思考,对世界的理解以鲜明、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和美好的语言展示给读者。这些优秀的思想者,从孔孟到老庄,从屈原到司马迁,从陶渊明到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从托尔斯泰到高尔基,古今中外,不胜枚举。阅读他们的作品,不仅会让读者产生良好的审美体验,还会唤醒其心灵深处的“真善美”品质,克服人性中的傲慢、偏见、嫉妒、虚伪、贪婪等弱点,增加生命的厚度、宽度和温度,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理解生命,并用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

培养大学生的人文情怀,让他们超越小我,有责任、有担当,成为家庭、民族、国家未来的脊梁,是包括《大学语文》在内的所有人文类课程责无旁贷的使命。就拿五六十年代战斗在生产科研一线的老一辈知识分子来说,他们都曾创过大业、攻过难关,但在国家经济困难、社会动荡、条件艰苦的岁月里,他们仍在工作之余坚持著书立说、写诗作文。这些在传统经典浸润下的读书人,具有高尚的人格、坚强的意志和宽广的胸怀,而这正是支撑他们在艰苦的环境里不忘家国、砥砺奋进的精神源泉。

再看今天,大学生、研究生中屡屡出现跳楼者、谋杀者,部分商人见利忘义,有些官员贪赃枉法等等。对于这些社会现象,我们不能全归责于社会体制,毕竟制度不能解决人精神层面的问题。试问:这些丧失信念道德的社会毒瘤们在大学期间,是否切实地接受过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否受到过精神品格的塑造?因此,让大学生阅读文学经典,使其受到人文情怀感染、使其心灵得到洗涤,是大学教育的必修环节。一个具有人文情怀的大学生,走上社会之后,一定是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坚守道德底线,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有用之材。

(三)给学生以思想启迪

文学对人的思想感情的影响不是说教式的,它具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引导作用,正如刘再复在谈到文学的教育作用问题时说的:文学教育是一种美感教育,它是通过心灵的觉悟——自觉、感悟来实现教育目的。

大一新生,刚刚走出由社会、老师、家长织就的密不透风的樊笼,他们渴望身心自由,都想寻找一块自由飞翔的天地。但是,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很多人却找不到心灵的平衡点和前进的方向。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只是沿用中学式的制度和规定去束缚他们,结果很可能会适得其反。相反,如果引导他们阅读优秀励志的经典文学作品,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大学生在品读文学经典的过程中,感受人物的成长、苦难、幸福等人生经历,内心不断被触动,思想不断被启迪,审美情趣和思想境界也会随之逐渐提高。

在以往《大学语文》课布置的文学经典阅读中,我们遇到了作品极大地感染学生、促其内心发生巨变的案例。例如,有位学生在读过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之后,作了发自肺腑的感言:感谢路遥先生塑造了如此苦难而伟大的一群人,让我的人生有了依据。每个人的成长过程肯定会碰上很多艰难的事情,我要学会象孙少平那样独立思考,寻找自我,也要学会象孙少安那样忍辱负重,担负起家庭,为家庭分忧,不惜牺牲自己的前途,甚至爱情。再比如,有位学生读了《悲惨世界》之后说:主人公冉阿让偷银器的行为被警察抓住以后,神父对警察说是自己送给冉阿让的,没有揭穿他的偷窃行为,这一做法让冉阿让深受感动,实际上那是冉阿让走投无路时的不得已所为,等到后来他发迹了,就成了一名伟大的慈善家。我们每个人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犯错误,但是反省的方式会是多样的,与冷冰冰的法律武器相比,文学作品中的这种引导,加符合人性,比那些法律的制裁、道德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美国文学教授托马斯·福斯特的《如何阅读一本小说》封面印着:“读懂一本小说,就是多活一次人生。”这句话道出了文学经典阅读强大的内心体验功能。如果学生能静下心来读文学经典,慢慢地品味琢磨作品所折射的思想、主人公处理事情的行为、作者所选用的语言等,并与自己的思想、观念、行为进行比较,就会在不经意中对自己人生中的困惑产生顿悟和启迪,这就是文学经典思想启迪功能的具体体现。

总之,传承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培养人文情怀、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是《大学语文》“文学经典阅读”的教育功能之所在。

二、“文学经典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文学经典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不少问题,严重影响了新时代新形势下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这些问题涉及教学全过程,现简要陈述如下:

(一)教师对“文学经典阅读”的教育功能认识不足

以往的《大学语文》教学篇目,主要是根据任课教师的专业而定,没有充分考虑作品本身的代表性。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认识到“文学经典阅读”不仅仅是文学层面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思想品德教育。我们认为,对于必读或必讲篇目,《大学语文》课程组要仔细推敲,反复斟酌,确保把最经典、从内容到文体最具代表性的名篇精选出来,要起到对某个阶段、某个流派、某位名家作品延展阅读的引领的作用。要使学生通过“文学经典阅读”,内心受到震撼,思想发生变化,认识得到提高。

(二)学生不能进行自主研究性学习

《大学语文》“文学经典阅读”是具有启发思想、拓宽知识、增加人文情怀和审美能力的内容。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具有较厚的知识底子,因此新入学的大学生对该课程抱有很高的期望值,希望大学老师能给他们提供更宽知识面和更深刻思想的前沿、时尚、经典的阅读指导,从学习内容到学习方法都能让自己转换身份,尽快地由一名中学生成长为一名大学生。然后自由地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时间情况进行自主的研究性阅读和学习。遗憾的是,绝大多数老师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亦没有给学生提供相应的机会。

(三)教学方法陈旧

当前高校的《大学语文》“文学经典阅读”主要以教师讲授分析作品为主,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新时代的年轻学子,越来越重视自我的感受和表现,他们希望给自己在同学面前表现自我的机会,喜欢互动频繁、讨论热烈的课堂气氛,特别是大一新生,从中学应试教育的课堂跳进大学课堂,在这方面的要求更为明显。

(四)考试方式传统

大多数高校的《大学语文》“文学经典阅读”仍以闭卷笔试为主。这种闭卷笔试的形式是传统的考查知识储量的方式,不但不能很好地体现“文学经典阅读”培养人文素质的初衷,更让学生觉得大学语文和中学语文没有区别,充其量只能算“高四语文”,这种考试方式,使学生感到极其乏味,学习热情很难保持。

三、“文学经典阅读”教学方法探索

要提高《大学语文》“文学经典阅读”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首要任务。一旦学生有了浓厚兴趣,他们就会认真对待这门课程,并会投入较多的热情和精力,这样《大学语文》课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目标才会得以实现。

(一)课堂精讲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以文学经典的教育功能为出发点,对文学经典进行分类处理,做到课堂精讲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目前各校《大学语文》教材所选的内容,有的以中国文学史为线索,有的以文体特点为框架,有的以道德教育为单元。有些学校由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领专长自行确定篇目,而有些学校则兼顾时代、流派、思想、作者等要素,统一规划篇目,还选入一些国外经典,涉及面较宽。

要做到课堂精讲与课外阅读相结合,首先要确定课堂精讲篇目和课外泛读篇目。关于精讲篇目的选择,应当从四个方面去把握:一是选择最有影响力的作家的作品,作家的人格魅力会影响读者,比如孔子、杜甫、苏轼等;二是选择富有批判性,引发人去深度思考的作品,培养大学生对社会、人生、生命问题思考的独立性;三是注重审美效果;四是注重文化传承,包括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课外阅读是课堂内容的延伸,它要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通过一些较有影响的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横向、纵向的延伸阅读。

(二)课外阅读与课堂交流相结合

单凭十几次《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采取课外阅读与课堂交流相结合的方法是提高学生兴趣和教学效果的一条有效途径。人们常说,语文学习,功夫在课外。因此,教师要提醒学生,不要把眼界仅仅局限在课堂,而要在课外进行延展性阅读,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以经典阅读取代玩游戏、睡懒觉等不良行为,养成坚持阅读的良好习惯。一旦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了,语文教育中人文的、审美的、文化传承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当前《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是,多年来形成的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难以突破,大学老师仍沿用大讲堂式的教学法,并享受这种传统的课堂氛围。但是从学生的反映看,教学效果并不好,即使大师来上课,学生也很难始终如一地保持高度兴趣。倘若教师能改变观念,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教学,在课外进行阅读准备,并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讨论,就会大大增加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阅读与交流的学习过程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注重课程目标的落实和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针对课堂精读篇目确定课外阅读篇目,拟定针对性较强的思考题,将文学审美、人文情怀、文化遗产继承等教学目标落实到课外阅读篇目中。这样的语文课外延展学习,既解决了该课程课时少、内容多这一矛盾,又有效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三)考核学习过程

《大学语文》“文学经典阅读”中宜采用过程性评价,整个课外阅读过程就是考核过程,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步,在开课时布置课外阅读篇目,要求学生课外完成一部经典文学作品(长篇小说、文集、诗集等不限)的阅读,抄录1-2万字的读书笔记,并撰写2000字左右的读书心得,作为阅读交流时的发言稿。教师精选五十本左右课外阅读篇目,比如《平凡的世界》《约翰·克里斯朵夫》《目送》《瓦尔登湖》等,并将其编为一份比较成熟的拓展阅读书单,让学生在篇目中自选一本进行阅读。本部分内容占总评成绩的20%

第二步,在读书过程中,每个学生根据所读篇目进行发言,同大家交流阶段性的读书心得。第二周就可以进行读书交流了,每节课规定二至三人发言,每位学生的发言时间控制在3分钟以内。本部分内容占总评成绩的10%

第三步,期末安排一次比较正式的“《大学语文》读书交流”主题活动,由课代表、班委、团支部共同组织。读书交流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所读作品的创作情况、作品内容、读后感等。读后感可以是作品的主题思想,也可以是作品的艺术特色,包括人物形象、语言特点、情节结构、细节分析等。这种做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和自我表现的欲望,使得读书的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本部分内容占总评成绩的10%

要之,“文学经典阅读”是《大学语文》课程的基础,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改革教学方法,将课外阅读和课堂交流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课堂积极交流,课外主动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记文学经典去引导和影响学生。唯其如此,才能充分发挥《大学语文》的教育功能,培养出会写作、会沟通、能审美、有人文情怀的人格健全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钱理群2005大学文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托马斯·福斯特2015如何阅读一本小说》,南海出版公司

(通信地址:730070  兰州交通大学文学与国际汉学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91818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