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汉字文化 > 2019年

大学语文与传统文化*
【时间:2019/5/27 】 【来源:本站 】 【作者: 陈江英】 【已经浏览1450 次】

  *本文系陇南师专校级教改重点项目“基于互联网背景下承载传承国学重任的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析”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XGG201702)。

  【提  要】大学语文是给高校非中文专业大学生开设的一门语文课程,与传统文化休戚相关。大学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课文,都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之作,对于已经很少接触语文的非中文专业大学生而言,只要老师注意方式方法,善于引导,大学语文就是传承传统文化最好的平台,是大学生们汲取传统文化养分的源泉。

  【关键词】大学语文  传统文化  非中文专业

  “大学语文”指的是对非中文专业大学生开设的语文,和中小学语文不同的是,它不再是词汇的认知,也不单纯是对文本的理解。大学语文注重通过语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情操,提高人格修养。更重要的是,大学语文还肩负着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

  一、大学语文是传承传统文化最好的平台

  首先,大学语文是高校为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针对的学生范围广、面积大。因此,利用大学语文课堂,可大范围传播传统文化。大学语文内容可谓包罗万象,儒释道、诸子百家内容并存,在紧扣课文讲解的同时,可适当拓展,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大学语文课堂当中。比如学习《诗经·蒹葭》,可拓展到《诗经》,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也不是说讲多少,最起码可以将《诗经·秦风》十首全貌进行展示,从而比较《蒹葭》和秦风中的九首风格迥异,秦风内容主要写田猎车马,风格往往粗犷质朴,你比如《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毛”;写的是战争,《秦风·黄鸟》:“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哀悼为秦穆公殉葬的“三良”,而唯独《蒹葭》却写得神思缥缈,引人遐思。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诗经·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方玉润说“可谓鹤立鸡群,倏然自异者矣”。在比较中让学生发现这首诗有别于其他九首的地方,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引导学生课外阅读《诗经》。

  在学习《樊迟、仲弓问仁》时,可适当拓展到《论语》,讲讲孔子的思想,孔子的言论及精神。学习《齐桓晋文之事》,自然就会讲到孟子和《孟子》及其文章特色。孟子文章“寓言十九”极富雄辩性的特点对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上会有一定启发。学习《大同》,可以拓展到“三礼”有关知识。比如,有一次我问学生,我们通常所说的“五经”中的“礼”指的是三礼中的哪个?同学一脸茫然,我就乘机引导,五经中的“礼”指的是“仪礼”,还乘机将仪礼的有关知识进行渗透,课堂效果相对较好。当讲到《湘夫人》一课时,我先讲了一个凄美的爱情传说,舜和两个妃子娥皇、女英的爱情悲剧,再引出“湘夫人”的故事背景,加上祭祀水神烟水迷离的环境,同学们一下子就从对文言文的抵触转而对爱情神话的着迷,从而扩展到屈原“九歌”以及“楚辞”。庄子的文章一向以寓言说理而著称,上课前,给同学们讲庄子的一些哲理寓言故事,“知鱼之乐”“做自由之龟”“涸辙之鲋”等,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于是就开始《秋水》中“河伯”和“海神”若的对话,“河伯”从开始的沾沾自喜到后来的“旋其面目”,“望洋兴叹”,知错就改的形象让同学们痴迷,他们觉得文言文并非想象中的那般枯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还很有意思。

  记得那节课讲的是《长恨歌》,再讲了白居易做《长恨歌》的背景后,同学们为唐玄宗和杨贵妃真挚的爱情而感动,尤其对一代君王竟如此痴情而唏嘘不已。趁着兴致,又给同学们讲了“歌”“行”和“歌行体”,同学们自然回忆起白居易的《琵琶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高适的《燕歌行》等歌行体诗,附带着我给同学们讲了曹丕的《燕歌行》。在热烈而融洽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同学们就诵读起“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二、大学语文是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源泉

  大学语文正因为是非中文专业的一门公共课,它才有机会面向全校每一位学生展示它的魅力。可以说,很多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是通过大学语文课爱上传统文化的。为什么这么说,很多理工科的学生平常几乎没有机会接触到我们的传统文化,只有在大学语文课上,才能再次感受到中文的韵味。他们每天面对的是繁琐的公式、程式化的思维,而语文课能调节他们单一的生活,给他们注入新的活力和生命力。神思缥缈、凄清杳茫的秋水蒹葭,烟水迷离、凄美哀怨的《湘夫人》,可以给这些理科生程式化的生活平添一份幻想,多出一份情调。《庄子·秋水》自然化的神灵形象、河伯和海神的对比,大与小的比较、汪洋恣肆的江水,都能激起学生们心灵的共鸣。同样,《孟子》文章气势的磅礴、孟子的雄辩,以及文中频繁出现的譬喻说理,比如“挟泰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等等富有哲理性的语言,无形中会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兴趣很重要,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使大学语文能更好地培养激发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关键在于老师的引导。

  (一)引导学生学会诵读经典篇目

  古人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雨果说:“学会读书就是点燃火炬。”尽管大家都知道诵读的好处,但有些学生就是懒得很,不愿意诵读,不愿意张嘴,老师适当要给他们一些诱惑,比如,布置几篇经典篇目让学生背诵,可以作为平时成绩列入考试当中。还可以找时间让学生看有关视频,提高他们对语文课的兴趣。比如讲完《论语》,就给学生们看周润发主演的电影《孔子》,看山东大学李秀清老师纯英文讲的《论语》课。

  (二)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

  学生基础有好有差,接受能力也不尽相同。针对不同的学生施行不同的教导方法。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在课堂之余找时间给他们增加课外知识;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主要以弄懂课文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强调学生的背诵能力,让他们尽量多记多背。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非师范学生给他们多布置一些背诵的篇章,针对基础和“懒”病,强制性地要求学生大量背诵。虽然这个做法貌似不科学,而事实上,作为语言,除了悟性,最好的方法就是大量诵读。一学期下来,至少背诵十几篇名篇。比如《古诗十九首》《诗经》《汉乐府》南北朝民歌等。前段时间去复旦大学学习,记得有位教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老师说过一句话:“我当时让学生背诵《诗经》,学生很恨我,也因为我让他们背《诗经》,所以学生也永远记住了我。“富哉言乎!”这句话很值得语文老师借鉴。

  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除了背诵的篇目,适当增加《诗经》篇目,比如《野有蔓草》《野有死麕》《汉广》《绸缪》等等优美的爱情诗篇,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实现了大学语文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渗透。

  三、大学语文的精神内涵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内涵极其丰富。山东科技大学文法系卢秀华副教授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历来是中华儿女的自强不息的座右铭。《易经》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人生哲学,培育了中华民族直面人生的顽强抗争精神。

  坚守品行操守和内在修养。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的内在修养。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论语•泰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孟子认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注重内在修养的传统美德,对于当代而言,依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爱国主义精神。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指的是对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提倡追求真理、勇于奉献,蔑视那种贪生怕死,追逐名利的小人。在对真理的追求上,孔子推崇“朝闻道,夕死可矣”屈原执着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

  而高校非中文专业的大学语文课,正是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主要学科。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浩如烟海,大学语文选取的可以说都是精华之作。从诵读《诗经》到阅读沈从文的《边城》;从诵读《楚辞》到感悟季羡林《二月兰》,努力让学生沉浸进去,从阅读中得到美感,感情得到愉悦。我们的大学语文课本中,有我国先秦、唐宋时期经典的文学作品,《湘夫人》中湘君行吟江畔、上下求索的精神叠印着屈原追求真理、上下求索的身影;《张中丞传后序》中许远、张巡、南霁云誓死保家卫国、光彩照人的英雄形象;《狱中上母书》中夏完淳坚贞不屈的民族英雄气节;《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中作者笔下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都是那么精彩!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师的正确引导下,不但让学生能把古典作品中美的东西表达出来,挖掘出其丰富的内涵,而且还要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如此一来,大学语文课堂就会成为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源泉。

  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集会巴黎时的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现在,我国正处在一个热切呼吁人文精神的新时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任重而道远。作为大学语文老师,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借大学语文这个平台,弘扬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张艳华2012《浅析职业院校古诗文有效教学的实现》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王冠华2006《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大学生素质》,《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期。

  蒋乃永2009《高等院校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方法新探》,《陕西教育》(高教版)第10期。

(通信地址:742500  甘肃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学与传媒学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93767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