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汉字文化 > 2018年

刘秀芬:试论刘禹锡的咏史怀古诗及其特征
【时间:2018/8/29 】 【来源:汉字文化 2018年第14期 】 【作者: 刘秀芬】 【已经浏览2975 次】

  【提  要】刘禹锡是中唐杰出的咏史怀古诗人。他的咏史怀古诗主要有咏史与怀古两方面内容。这些诗作大都能通过怀古今蕴深情,情景融合,虚实相生,意境深远。而且语言高度凝练,含蓄精警,善用典故,用词准确。他的许多咏史怀古诗不仅哲理深刻,含蕴无穷,而且沉雄俊爽,格局宏大,气象开阔。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刘禹锡  咏史怀古诗特征  探究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中唐文学家、哲学家及政治家。被誉为“诗豪”。贞元九年(793)进士及第,初为淮南节度使杜佑所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等人参与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历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地刺史。晚年,做过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刘禹锡现存诗作共有八百余首,所涉及的题材范围极其广泛,其中咏史怀古诗留存至今的共有四十余首。与同时代的诗人相比,他的咏史怀古诗作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颇为挺出。之所以能如此,究其原因不仅在于他有着曲折丰富的人生阅历、刚强豪迈的思想性格,另外还有坚定执着的政治理想、深刻博远的哲学思想以及系统明确的诗歌理论。

  一、刘禹锡咏史怀古诗的内容

  (一)咏史诗作

  刘禹锡的咏史诗作,侧重于其主观情感的表达,即通过咏历史人物或事件来抒发自我情怀。历史与个人两相兼顾,用意简单明确,情绪沉痛悲愤。如《咏史二首》:“骠骑非无势,少卿终不去。世道剧颓波,我心如砥柱。”“贾生明王道,卫绾工车戏。同遇汉文时,何人居贵位?”这两首咏史诗都是对汉代的史实进行论述。第一首是说随着卫青的权势日益消退、霍去病的地位日渐高升,以前卫青门下的故人,都纷纷投靠霍去病,只有任少卿坚如砥柱不愿离开;第二首是说满腹经纶的贾谊始终得不到文帝的重用,甚至被贬到远地,而只有“戏车”之技的卫绾却能得到文帝的垂青,位至中郎将。在这两首诗中,诗人对任少卿予以高度评价,推崇其不因富贵权势而动摇志节的品格,也间接表明了他自己不会降心辱志向敌对势力妥协屈服的气节;又通过对比贾谊和卫绾,抒发其内心的悲愤。刘禹锡的身世与遭遇同汉代贾谊十分相似,因而为贾谊鸣不平,同时也是对自己有才而不得其用的境遇进行控诉,通过讽刺汉文帝,暗刺当今君主在选拔人才方面的不公。又如《蜀先主庙》:“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这首诗作总结了西蜀由盛而衰的原因所在。从历史视角去分析,西蜀繁荣的关键在于刘备有贤相诸葛亮的辅助,衰败则在于刘禅的软弱昏庸,近小人远贤臣。从诗作的性质而言是咏史,但目的在于借助咏史来揭露现实,批判朝政的黑暗混乱与国君的昏聩无能,抒发内心对当朝统治者的愤懑之情,这种借古讽今的手法深化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抨击力度。

  (二)怀古诗作

  刘禹锡还有许多怀古诗作。这些诗作往往侧重于客观陈述,用意较为含蓄隐蔽,个人感慨通常会毫无痕迹地寄寓在笔墨之间,具有深沉厚重的风格特征。与他的咏史诗作相比,刘禹锡的怀古诗作针对现实的特性并不是很强,个人的主观情感表露也不明显,主要以以怀古伤今、抚今思古为主,且善于在古今之间的时空跨越之间缓缓融入个人的情感与思绪,因而刘禹锡的怀古诗作在人生深度与历史沉思方面都非常有力度。譬如《金陵五题》中的怀古名篇《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在朱雀桥边,是三国东吴禁军驻地。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故名。东晋时王导、谢安两大家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巨室,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当年乌衣巷富贵繁华,车水马龙。入唐后则沦为废墟,昔日豪门大族皆衰落不知其处。这首诗前两句写朱雀桥边竟长满野草野花,乌衣巷口只有惨淡的夕阳余晖笼罩着昔日的深墙大院,这两句表现出一片败落荒凉的景象。后两句,诗人又选取“燕子”这一小小的意象,赋予它历史见证人的身份,让它见证了乌衣巷的昔盛今衰,从而见微知著,以小见大,表现出诗人人世沧桑富贵无常这一深沉的历史感慨。又如《金陵怀古》:“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前半部分写所见四处景物,点出与六朝有关的金陵名胜古迹,如四峰并立,暗示千古兴亡之所由;后半部分抒写感慨揭示主旨。《瀛奎律髓汇评》载何义门语:“此等诗何必老杜?才识俱空千古。”

  二、刘禹锡咏史怀古诗的特征

  (一)怀古今,寓深情——意境艺术特征

  刘禹锡在诗歌创作中通常不直接抒感,而常寓情于景。作者对景物的观察细致入微,且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并会将这些感情浸染于景物的创作中,从而营造出浑然一体、自然交融的艺术境界。意境创设是诗歌创作中最为常用的表现手法,但刘禹锡的咏史怀古诗却别出心裁,勾勒出了一种情感丰富、思绪飞扬、含而不露、蕴藉深远的动人效果。如他的《西塞山怀古》后半部分:“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这首诗是刘禹锡咏史怀古诗中经典的七律作品,创作于到和州担任刺史一职的路途中,当刘禹锡经过西塞山并登临远眺之时,不禁抚今追昔,留下了这首感情沉郁悠远的佳作。诗中的这后四句抒发出了作者内心的感慨,譬如“几回”两个字就将六朝灭亡这些史实简要地提炼了出来,而“寒流”之字则将诗人的生理体验与心理感知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故垒”、“芦荻”这些萧瑟荒凉的意象则形象地象征了中唐那些占据江东拥兵自重的藩镇的最终结局和命运,意境悠远,而且深蕴哲理,意味深长,令人深思。

  另外在刘禹锡的咏史怀古诗作中,虚实结合表现手法的应用,也有助于其诗歌意境的生成。譬如《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目睹石头城这一古迹,刘禹锡不免产生昔盛今衰的感慨。诗作前两句从宏观角度着笔,用极为精炼的笔调述说了古都的冷落与衰败。无论是青山还是潮水,其本无情,但通过刘禹锡虚拟手法的运用,却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情思。后两句则继续从另外一个视角展现了金陵的荒凉与残破,尤其是“旧时月”的时空想象,以及与之相呼应的“故国”一词等,都表现出了明月对前朝古都的不舍与眷恋。丰富独特的想象与灵活巧妙的艺术虚笔,使得这首诗意蕴深远,耐人回味,意境独特,别具一格。当然这些与他所提倡的诗歌理论也息息相关。刘禹锡受皎然的诗歌理论影响较深,强调“意境”对“物象”的超越,在《董氏武陵集纪》提出“义得而言丧”“境生于象外”等创作思想。[5]这对他的诗歌创作无疑产生了很大影响。

  (二)高凝炼、精警策——语言艺术特征

  刘禹锡咏史怀古诗作中的语言具有高度凝练、含蓄精警的特征。很多诗歌都言近旨远,表现出物象之外的深层蕴意。这与他善于巧妙用典的艺术分不开。刘禹锡诗中典故的运用,可以说是达到了“片言解百意”的境界。譬如《西塞山怀古》,诗中的“王濬楼船”与“千寻铁锁”是历史上的两个知名典故,其中前一个典故是对晋武帝司马炎命王濬伐吴这一主攻方情况的高度概括,后一个典故则是对应战方情况的提炼,即吴王孙皓不理会吴彦的增兵请求,致使吴彦选择将船用铁锁连为一起抵御晋军的进攻,最终因晋军用火烧船而全军覆没,而吴国的王朝也随着“铁锁”沉没江底而迅速坍塌。刘禹锡用这两个典故,不仅很好地表达了国之兴废不在于山川险阻而在于人事的主题,而且用语极为凝练概括,同时具有较高的警策之意。

  刘禹锡还善于巧妙准确地用词。他常通过动词营造声势,使得诗中的历史史实鲜活生动,同时也为诗作创设了恢弘磅礴的气势与深远厚重的历史感。如《西塞山怀古》首联一“下”一“收”,两个动词对举,便渲染出一方是声势赫赫,一方则是闻风丧胆。又如《石头城》中的动词“围”不仅展示出了金陵由群山环绕的独特地理形势,而且透露出了帝都的森严;“空”则道出了昔日繁华的舞榭歌楼宫阙等都已消逝,金陵城的孤寂衰败如在目前;“回”这一动词的运用,进一步加深了金陵城的荒凉感与破败感,即空荡荡的金陵城就连潮水也挽留不住;动词“过”更是借用孤月见证金陵的沧海桑田,极为自然地将金陵城的凄凉与荒芜又延伸了许多。刘禹锡咏史怀古诗中的动词并没有拘泥于造势之用,其还通过动词独特的声势警醒世人,即通过古今之对比,史事之述析,鞭策或警示世人。

  综上所述,刘禹锡的咏史怀古诗不仅继承与发扬了传统咏史诗的主题,而且还对之进行了深化与开拓。通过对朝政盛衰思考的这些诗歌,他深刻且全面地总结了导致社会盛衰的各项因素,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与针对性。另外还有很多曲折地表达了他执着用世的理想与人格的尊严。这些诗大都通过怀古今,蕴深情,情景融合,虚实相生,意境深远。而且语言高度凝练,含蓄精警,善用典故,用词准确。总之刚强豪迈、通透达观的思想性格与灵活巧妙的创作艺术,使得他的许多咏史怀古诗作不仅哲理深刻,含蕴无穷,而且沉雄俊爽,格局宏大,气象开阔。正如《后村诗话》所评:“……皆雄浑苍老,沈著痛快,小家数不能及也。”他的咏史怀古诗作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清▪彭定求1960《全唐诗》,中华书局。
  尚永亮2000《刘禹锡咏史怀古诗的类型和特点》,《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陈伯海等1995《唐诗汇评》,浙江教育出版社。
  刘欣2002《含蕴靡穷怀古今  余韵袅袅寓深情——浅谈刘禹锡咏史怀古诗的意境美》,《芒种》第12期。
  郭绍虞1979《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通信地址:450044  郑州师范学院文学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55599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