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汉字文化 > 2018年

孙朝娟 孟洁然:高校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适用性探究
【时间:2018/5/18 】 【来源:汉字文化2018年第5期 】 【作者: 孙朝娟 孟洁然】 【已经浏览1746 次】

【提 要】翻转课堂凭其全新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而日益受到国内外高校的关注,但在其实施过程中也遇到诸多挑战,在中国高校实施翻转课堂要考虑其适用性。本文在翻转课堂涵义的基础上,提出翻转课堂适用的三个前提,最后提出各高校要从学生、教师和技术三个方面考察翻转课堂适用性。

【关键字】翻转课堂 高校 适用性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在经济、军事、医疗等领域已显著提升生产力,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成效却并不明显。2012年3月,我国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到“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以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模式创新,引导启发式、互动式教育,改变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而翻转课堂正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先学后教”教育理念融合之下教学模式的创新,自其产生以来,凭其全新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日益受到国内外高校的关注。

一、翻转课堂的涵义

翻转课堂的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这所学校的两位化学老师通过录屏软件录制PPT播放和讲解,课前让学生在家观看,课上完成作业,完全颠倒了传统的“课堂讲课、课后练习”的教学模式,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翻转课堂”。虽然从表面上看,翻转的仅仅是学生学习的流程(由“课堂讲课、课后练习”到“课前自学、课堂练习”),但从其深远影响来说,翻转课堂 “翻转”的更是(1)教学理念,现代教育培养的学生不是被灌输知识的对象,而是具备分析思考、综合判断、创新创造等高阶认知能力的人才;(2)教学关系,学生由被动学习者变为主动实施者,教师由课堂知识授予的主导者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3)教学效果,由“死记硬背”变为知识的内化升华,知识结构重建;

    二、翻转课堂的适用基础

从涵义来看,翻转课堂改变了教学流程、教学理念、教学关系和教学效果等多方面,实施翻转课堂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2013年翻转学习网(FLN)研究团队发布《翻转课堂白皮书》,总结了全球各地对翻转课堂实施模式研究,虽各有特色,但基本包括四个关键要素:灵活的教学环境、学习型文化、精心策划的学习内容和专业的教师。《翻转课堂欧洲计划(2014-2015)》也提出翻转课堂的五要素:学习者责任感、教师转变为课程的指导者或帮助者、可用于复习或补救的课程、积极参与的学习者和个性化教育。综上本文认为翻转课堂的适用基础条件应该至少包括学习者主动学习的心态、出色的教师和优质的视频资源三个方面。

1.学习者主动学习的心态。学生课前观看视频/阅读材料、完成课前任务是开展翻转课堂的关键环节,这直接关系到课上知识内化和认知结构重建。要想有效完成课前自主学习,需要学生有主动学习的动机、锲而不舍的努力、集中力与好奇心,甚至忘我的状态。

2.出色的教师。翻转课堂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学生学习的辅助者,这个“新角色”像乐队指挥,不发出任何声音,却激发乐队每个成员演奏出华丽的乐章。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场合和学生实际情况的不同,统筹布局协调课堂内容,制定“游戏规则”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合理的低层次(基础训练)和高级训练(小组间竞争)。

3.优质的视频资源。视频资源是翻转课堂中知识传授的主要承担者,无论是美国林地高中还是可汗学院,其翻转课堂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优质授课视频,优质授课视频是翻转课堂的根源和保证。“优质视频”要求内容具有教学性,形式具有视听性、艺术性,技术具有普遍适用性。

    三、我国高校实施翻转课堂的适用性

翻转课堂在美国林地中学取得了出色的教学效果,之后被逐渐推广到美国国内及世界其他地方的学校。国内学者也开始研究这一课题在中国本土的适应性,希望通过翻转课堂创新中国的教育模式。在当前中国的教学模式下,翻转课堂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践行了“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学生学习效果也高于普通课堂。但在其实施的过程中也遇到诸多挑战,在高校实施翻转课堂的适用性究竟如何,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1.学生是否适应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要求学生课前根据学习任务书看视频讲座、听播客、阅读功能增强的电子书,思考问题,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学习节奏、风格和呈现知识的方式;课上要就前置学习中发现的核心问题展开小组研讨/协同学习,集中讲解/师生互动探讨,获得对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最终实现认知结构重建;以上这些需要参与学习者有较强的学习主动性、对未知知识的好奇心,勇于探索发现。

而在中国现行教学方式之下,学生已经习惯“老师台上教、学生台下听”,“老师讲什么、学生学什么”的模式,学生对老师的依赖非常大;翻转课堂要求参与学习者要有较高的自觉自律性、较强的意志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协同学习的能力。这与当前高校学生学力水平有一定背离,学习能力高的学生属于少数,基础差、学习方向不明确、方法不当、学习效率低、自律能力较差的学生属于多数,这类学生对翻转课堂还不能适应,甚至存在抵触情绪。加之我国高校教学基本采用大班制、合班制,学生人数过多,不可能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课堂讨论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参与,或者分组讨论有人“搭便车”,这些都会使得翻转课堂流于形式。所以高校实施翻转课堂要看学生基础是否适合。

2.教师是否适应翻转课堂

除了常规教学任务以外,翻转课堂还要求教师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为学生课前预习准备大量资料,包括设计学习任务书、录制上传视频、与学生在线互动、管理学习平台等,特别是录制视频,要求基于授课对象特点,形式要多样、重点要突出、语言要风趣,这对教师的教学技术有很高要求,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第二,教师要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增强对课堂的掌控能力。翻转课堂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课前学习浅层知识,为课中留出大量时间组织学生互动,开展项目化学习、小组合作等,探讨前置学习中遇到的核心问题,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如创新、合作、问题解决等。这对高校教师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教师克服自身惰性,掌握新技术、新工具、新方法,采用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但是对习惯“上课就来、来了就讲、讲了就走”的教师来说,这种开放式、交互式的学习方式自己本身可能都不擅长,更不要提去引导学生创新和解决问题。

翻转课堂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活动,教师要很好地设计和组织课堂活动,还要有对课堂秩序的掌控力,因为课中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教师并不会事先知道,要随机应变,不可能按照以往照本宣科、按部就班地执行教学方案,中间也许会遇到突发状况,需要教师的机智应对。总体来说翻转课堂课上学生知识内化程度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知识的渊博和视野的开阔性,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课堂组织和掌控能力。可以看出,翻转课堂对教师综合能力要求很高,高校能否实施还要看教师条件是否具备。

3.技术是否适应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需要优质的视频资源,可以课堂实录,也可以屏录,无论是哪种形式都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前者因其要求的硬件、技术、成本都太高无法广泛推广,后者因其所要求的技术和设备相对较低,方式也较简单,应用较广。但是在全国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条件下,高校信息化教学环境存在很多差异,如何推进翻转课堂,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设计不同的应用模式。

 

参考文献:

王彦如 2016 《谈翻转课堂在我国的适用性》,《才智》第12期。

卢钰、徐碧波、焦宇 2015 《从文化差异角度反思翻转课堂在我国学校中的应用》,《中国电化教育》第8期。

(通信地址:037009  山西大同大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39135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