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汉字文化 > 2017年

杨阳:军校大学语文教学翻转课堂模式探究
【时间:2018/4/10 】 【来源:《汉字文化》编辑部 】 【作者: 杨阳】 【已经浏览1788 次】
  【提  要】习主席提出“文化自信”的号召下,语文教育将愈加凸显其重要作用。面对新形势下军校大学语文教学的机遇和挑战,陆军特种作战学院大学语文教学组重新审视教学模式,结合当下教学对象的特点,进行了基于“翻转课堂”的创新教学改革。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上均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探索,力求既提升学员的阅读思考、语言表达、思维逻辑等能力,又激励学员的战斗精神和爱军尚武的精神品格。
  【关键词】军校大学语文  翻转课堂  教学改革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的教学模式最初被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立,比尔·盖茨认为这种教育模式“遇见了教育的未来”,[1]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刮起一阵教育旋风,我国一些地方大学和中小学也在积极推进“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作为军事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大学语文教学在目前军队改革和世界军事变革的大背景下也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提升学员的阅读思考、语言表达、思维逻辑等能力,培养他们的战斗精神和人文精神已经成为军校大学语文教育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为此,我院通过两年时间,先后由四位教员在6个班采取了“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并做了多方面的改革和尝试。
 
一、教学理念推陈出新
 
  传统的大学语文课堂赖以生存的土壤大都是教员的预设讲授,其教学目标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或者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技能;教学内容依据规定的课程标准或者教材确定;教学方法的起点和归宿都是为实现这一规定性的目标而服务。[2]这种授课模式虽然在知识型提高上具有无可比拟的高效性和广泛的适用性,然而新形势下单纯的知识摄取已经不能满足军校学员的任职能力培养需求和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在深入分析翻转课堂模式的成功之处时发现,翻转课堂的重心不在于简单的学习场所的转变,而在于关注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这里的教学活动已经不光是简单的“教”与“学”,而是包含了教师、学生、素材、媒体 、环境等多因素的复杂教育行为。因此,在吸收翻转课堂“视频学习——教师讲解——课后评估”模式时有的放矢,结合军校这个相对特殊的环境,既考虑教学大纲中对大学语文课堂知识层面掌握的基本要求,也兼顾学员自身对大学语文课的实际需求和期待,不仅有课堂内外的“翻转”,更有师生主体关系的“翻转”。曾经“你说我听”的传统课堂已经一去不复返,而“我说你听大家评”的新式课堂在我们的大学语文课堂上大放光彩。
 
二、教学模式实现“翻转”
 
  (一)寓课堂于课外
 
  首先转换传统思路,将“课上”和“课下”进行翻转。课堂上的五十分钟绝不是教员进行知识讲解的场所,而是学员进行讨论、辩论、演讲的舞台。那么课堂上应该讲授的知识谁来教呢?答案是学员自己。受到军校网络环境的限制,教员将会在课前提前发放和本次课相关的阅读资料、视频资料等等。对于这些资料,不同学员可以根据自身关注的点进行有条件筛选,但是大部分学员可以通过这种关联阅读加强自己对同一个问题的深层次认识。这样一种对课堂的翻转,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教室外,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而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教室内,以便同学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3]这样下来,一次大学语文课的学习从课表上的两课时扩展到无限长。在课下的交流中我们发现学员普遍表示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让他们在课下有课更多事情可做——花时间看书看视频,花时间找资料论证补充观点,写发言的提纲,做演讲PPT等等。但是与之而来的是他们一致认为通过这种课下的学习方式让他们补充了很多课外知识,开阔了眼界和视野,提高了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翻转师生的主体关系
 
  翻转课堂通过对学习时间的重新分配,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支配的时间,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步调控制各自的学习,真正做到了学习向学生的回归,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同时,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教员角色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教员逐渐由知识传授者向教学资源开发者、教学帮助者、指导者转变。[4]在“翻转课堂”中,教员将课堂时间“还给”学员,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教员就解放轻松了呢?答案当然不是。教员要能对接下来课堂的整体内容有种清晰的判断。备课时,能从浩瀚的资料中选取好的素材引发给学员,选取能够引起讨论和思想碰撞的材料才能对学员起到提高的作用。为了让学员在阅读材料时更有针对性,同时给下节课的课堂讨论提供方向,教员通常会在资料最后留下2~3道开放性思考题,避免某些学员看完“风过无痕”。学员看完这些材料,在开展课堂讨论的时候,教员因势利导根据学员的讨论及时进行点拨,同时对整个课堂进行隐形的调控,合理将课堂的时间分配给每一位学员,让大家都参与其中,有话可聊,有事可做。通过这种方式,让翻转课堂成为所有人的课堂,而不是几个人的课堂。在这个准备和实践的过程中,学员也不再仅仅是传统课堂上信息的接受者,他们化身为知识的加工和转换者。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来组织学员之间进行观点的切磋和讨论,促进知识的交互,以拓展和构建深度知识的课堂。在问卷中我们发现有将近70%的学员认为通过翻转课堂提高了搜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73%的学员表示增强了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转变传统教学教员主导的方式,将教员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为学员学习的指导者和推动者。弱化教员在课堂教学中知识交互的中心地位,只在学员需要时提供一定的帮助,让学员成为学习过程的中心。在这种方式的促进下,学员的分析能力,独立探索能力和协作能力得到较为全面的提升。
 
三、教学内容靶向明确 “私人定制”
 
  传统课堂教学“教什么”“怎么教”都是教员一人说了算,这样就会像一位不关心听众需求的演讲者,准备内容再多再熟练却激不起听者什么任何兴趣。翻转课堂试图打破这种师生之间的藩篱,让学员和教员间从课程开始前便进行无障碍沟通,这种通话平台的搭建是由教员主动开始的。
 
  (一)学情调查表探“底细”
 
  本次教学试验既然是“以学生为中心”,那么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员要对所带学员有个摸底认识。开课前,教研室大学语文组所有教员一起开会商量讨论,为学员量身制订了一份涵盖学员基本信息和对大学语文课程认识的学情调查表。学员学习这门课最想掌握的是哪些内容?最想提升的是哪样一些能力?最喜欢怎样的授课方式?通过这张学情调查表,我们对学员的学情有了深入了解。根据反馈情况分析学员特征和需求,商定本课程的授课计划。从反馈结果看,学员更希望提高自身思维和表达能力、希望从时事热点和军事信息中表达自己的观点等等,均反映出学员强烈的学习愿望。这份调查问卷成为我们为学员量身定制教学计划的“靶子”。
 
  (二)教学准备会听“实情”
 
  学情调查表使我们对学员的基本情况有了详细了解之后,我们将根据反馈内容召集班内骨干和部分学员一起召开了一次教学准备会,将这种纸质的单相交流转化成教室里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教学准备会再全军许多单位都有体现,而我们尽可能的将这种形式落到实处,教学准备会上多搜集学员的真实想法和内心动态,了解他们对大学语文课堂的需求,了解他们对大学语文教员的期待,这些来自学员的心声都会成为我们备课时的一个重要指导方向。
 
  另外在教学准备会上,我们在了解的学员的同时,学员也在了解教员,教员的教学理念,思考方向,教学策略都在通过这次教学准备会传达给每位学员。这样师生双方都在进行彼此磨合和相互了解,对于今后的课堂开展无疑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调整内容适应职业发展
 
  通过学情调查表、教学准备会等这样的方式搜集来的信息,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度调整。课标和教材上的所选内容系统且完整,但受到已有课时的限制,这些内容没办法将其全部归纳成一个个主题分派给学员去自主学习,哪些内容要上,按照怎样的顺序上,这是教员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在这一年的教学试验中,我们从认知学角度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和改编,从“思维训练——写作——讨论——辩论——演讲”这样一个内在逻辑来重新调整话题顺序,贯穿其中的是每个主题的辅助阅读材料,也同样按照“立意——构思——语言”这种文章写作的逻辑主线来编排。每个话题看似主题上毫无联系,但都被一根深入其中的逻辑主线贯穿着,这样的课程编排结构很清晰,并且能够通过片段式的话题学习最终达到系统掌握的目的。
 
  (四)打破单元限制,实施专题式教学
 
  专题式授课,主要受央视“百家讲坛”的启发改革而来。一些教师在讲课和编写教材时,积极借鉴这种方式,效果良好。该种方式,是就一个方面内容组成专题,深入研究。课堂讲授不再纠结于字词句的讲解,疏通句意之后,放开展开,内容信息量大,深入浅出,流行语言,时尚元素,辅之生动鲜活的PPT课件,颇受学生青睐。从某种视角来看,它不仅是听觉盛餐,也是视觉美宴。[5]转变传统的以体裁和时间顺序作为教学内容和划分方式,用不同的专题进行分类,打破体裁的界限,要求学员在大量资料基础上,通过筛选、分析与整合,严密论证自己的观点,从而突出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例如专题“战争与正义”,通过对战争诗的学习与掌握,思考战争的意义以及何为“师出有名”。这种转变看似只是由体裁分类转为专题分类,“但从本质上说,是大学语文课的教学重点从侧重其知识性和工具性,转到了侧重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彻底改变了以往就作品讲作品,就教材论教材的现状。”[6]从而拓宽了学员的知识面,训练了他们的发散思维。同时,我们还可以打破不同课程的限制,将文学欣赏课,演讲与口才训练课和写作课相互融合,贯穿于整个语文学习过程始终。最后一次课,我们计划组织一次辩论来展示一阶段学习后的效果。辩论能将思维和表达训练完美结合,是考验学员水平的一个直接有效的方式。课前一星期我们向同学们预告主题设置。为了更大程度的开放学员的思维,在辩论当天才决定选择正方和反方。学员在一周的准备时间里可以充分寻找资料,搜集论据并确定自己的辩论方,为了增加互动性,本次辩论所有教员也全部参与,自由选择正反方。通过辩论我们发现学员们表现都非常积极,思维活跃,全体参与辩论,没有置身事外的人;40%以上学员在进行论证时开始学会分要点阐释,条理清晰,有逻辑层次;多数学员开始尝试用事例论证的方式来反驳,事例多来源于书本之外,体现出学员的课外阅读水平见长。
 
四、结  语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在习主席提出“文化自信”的号召下,作为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培养学员尚武精神战斗精神的重要场所,语文教育将愈加凸显其重要作用。重新审视教学模式,结合当下教学对象的特点,基于“翻转课堂”的创新教学模式是对大学语文课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改革和探索,也是我院大学语文组全体教员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及成果。
 
  参考文献
  [1]高俊虹2014《可汗学院学习支持服务的特色探析及对我国远程教育的启示》,《海外英语(上)》。
  [2]陶西平2014《“翻转课堂”与“生成课程”》,《中小学管理》。
  [3]程亚星2015《翻转课堂本质探讨》,《亚太教育》。
  [4]张新明、何文涛2016《翻转课堂的网络教学系统模型探究》,《现代教育技术》。
  [5]陈世杰2016《大学语文专题式教学的课堂翻转探索——以《屈原》专题为例》,《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6]张海凌、陈君丽《军校大学语文课人文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实践》,《教育与职业》。
 
(通信地址:510500  陆军特种作战学院基础部科学文化教研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3629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