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站长教材 > 教案导读

《笑谈大先生》教学参考
【时间:2014/6/2 】 【来源:本站 】 【作者: 何二元】 【已经浏览3156 次】

 

一、语文知识与训练

 

图文单元的重点是学习语言表达图像的能力,也就是文字构建“意象”的过程,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课文比较长,建议重点选取前一部分,即鲁迅的“好看”,这是本单元“读图与读文”的主旨所在。至于第二个内容,鲁迅的“好玩”,可以让学生自己看。需要向学生指出的是,这里的“好玩”,应该是一个文学理论的、美学理论的命题,即上一单元《苦闷的象征》中提到过的“游戏说”:人生的最高、最完美的境界是游戏,只有当人在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整的人。这是关于艺术起源的重要学说之一。

这还是一篇讲演词,可以继续训练现场问答的能力。

 

1.本篇课文和上一篇《看蒙娜丽莎看》都是“读图”,但又有区别,上一篇是读世界名画,本篇是读照片。假如设计写作训练,要注意这个区别。

 

2.要注意“大中区别”,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的比较研究课题包括“大中衔接”、“大中比较”、“大中提升”。人们常说大学语文不能上成“高四语文”,这不能成为一句空话,要具体研究,比如设计写作训练,如何与中小学简单的“看图作文”有区别?这篇课文就有很好的提示,中小学的“看图作文”只就图说图,很少顾及图片背后的资料,所以可以命题作文,当堂交卷,而从我们这两篇课文看,更高层次的“读图”应该注意其蕴含的丰富信息,要能够知人论世,然后调动自己的丰富感想,以读照片为例,阅读时应该注意这样几个方面:

1)照片中的人是谁?当然是鲁迅。但是作者不直说鲁迅,而是说“大先生”,当然也是实话实说——鲁迅家里排行老大,仆人等都称他“大先生”。问题是鲁迅的母亲对别人说起鲁迅时也称“大先生”,这就成了一个非常亲切的称谓。再扩大一下,作者心里是不是把鲁迅也视为现代中国的“大先生”?有没有这个可能?

2)这个人长得怎么样?这是用文字描述画面,就要看你的文字功力了。就一张照片来描述,可能说不了多少话,作者引进了比较,把鲁迅和民国的其他文人比较,和当代文人比较,和外国作家比较,这样可写的东西自然就多起来,而读者得到的印象也逐渐立体起来。

3)你和这个人的关系怎么样?这是你要写他的理由,所以一定要说一说。所谓关系,不是一定要认识交往,比如作者和鲁迅就不可能有交往,但是作者从一个读者的身份,一直是喜欢鲁迅书的,这样一种读者和作者的关系来写,当然也是可以的。假如让今天的学生自由命题,他们可能会写某个明星,这就是粉丝与偶像的关系,当然也是可以的,但是档次就远在读者作者关系之下了。

4)作为大学生的作文,你还要知人论世,要知道这个人的身世,知道他所处的时代情况,要知道他的行状,最好还有一点轶闻,另外,假如他是一个作家,你当然要读过他的书,这些信息掌握得越多,你就可能写得越好,所以这篇作文最好不要是课堂作文,要给学生收集资料的功夫——但是问题又来了,现在的学生有了这样的机会,往往就会去网上下载,甚至抄袭,这是要想个对策的。

 

3.鲁迅是一个正面的形象,我们现代文学史上能够获得世界级尊敬的作家,大概也只有鲁迅,这一点想否定也否定不了,不信换了周作人、林语堂、张爱玲等人试试,看能不能为我们民族赢得这样的尊敬。但是现在网上媒体上抹黑鲁迅的东西很多,有的是八卦阴私,更多的其实是一种反弹,几十年来一直把鲁迅当神,抬高到不近常理,同时把反对过鲁迅、批评过鲁迅,甚至只是有过小小过节的人,打压得太狠,禁他们的书,不让他们说话,这就像一段摄像监视,剪掉了打架的另一方,只剩下鲁迅自己在施以拳脚,自然给人霸道的印象,本意想要抬举鲁迅,实质正像鲁迅说的是“捧杀”。我们老师自然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学生不一定知道,看了网上乱七八糟的东西,假如讨论、写文章,或者发问(本课是讲演词,可以训练学生提问),可能会有偏激,老师们要预先有准备。

还有就是课文的原文我们做了删节,作者说了一些别人不敢说的话,这些话未必没有道理,但是要跟学生说,还是早了一点,鲁迅都说三十岁前不要读他的书,谈论鲁迅,三十岁前和三十岁后大概也要有点不同。这个分寸希望老师们把握,教材和专著不同,专著上可讲的话未必课堂上就可讲,某种《大学人文》教材的被禁就是教训。

 

二、文本详析

 

1.注释

1)按照爱默生的定义:“一个好的怀疑主义者是个坏公民。”这一句话网上有人在问究竟是谁的话?因为在20074月出版的《退步集续编》中,陈丹青说“一个好的怀疑主义者是个坏公民”这句话是胡塞尔说的。但到了20111月出版的《笑谈大先生》一书中,先生却说这句话是爱默生说的。我想知道,这句话究竟是何人何时在何文章或著作中说的?

有人回答说是德国哲学家胡塞尔说的。

2)我知道自己是在“鲁迅”这两个字上“落了枕”的人。“落”念lào,睡觉没睡好,拧了脖子,这大概是暗示他谈论鲁迅的话,常常会犯禁。

3)……然后读到他死掉——尸体找到了,在河水中“直立着”——心里难过起来。这是指鲁迅小说《范爱农》(不知道算小说还是散文),里面写道:不久,忽然从同乡那里得到一个消息,说他已经掉在水里,淹死了。我疑心他是自杀。因为他是浮水的好手,不容易淹死的。……一天,几个新的朋友约他坐船去看戏,回来已过夜半,又是大风雨,他醉着,却偏要到船舷上去小解。大家劝阻他,也不听,自己说是不会掉下去的。但他掉下去了,虽然能浮水,却从此不起来。第二天打捞尸体,是在菱荡里找到的,直立着。

4)鲁迅在中国被弄成一块大牌坊。指鲁迅被神化。

5)王朔同志批评鲁迅的文章。指王朔的《我看鲁迅》等文章。

6)五十年代官方钦定的顺序排列:“鲁、郭、茅,巴、老、曹”。指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

6)司汤达,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著作为《红与黑》、《巴马修道院》等。

7)巴尔扎克,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一生创作了91部小说,合称《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8)哈代,英国诗人、小说家,一生发表了近20部长篇小说,其中最著名的当推《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

9)狄更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主要作品《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双城记》等。

10)歌德,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作品充满了狂飙突进运动的反叛精神,作品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诗剧《浮士德》等。

11)席勒,德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人物,作品有剧本《强盗》、《阴谋与爱情》,诗歌《欢乐颂》等。

12)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13)陀思妥耶夫斯基,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文学批评家,作品有小说《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罪与罚》、《白痴》等。

14)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飞鸟集》、《园丁集》、《新月集》等。

15)萧伯纳,英国剧作家,评论家,192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有《茶花女》、《鳏夫的房屋》等剧本,控诉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帝国主义侵略政策的不义, 1933年曾访问中国,与鲁迅会面。

16)于右任,我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和书法家,早年系同盟会成员,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是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等中国近现代著名高校的创办人。

17)张群,国民党元老,曾任上海市长,湖北省主席,国民政府外交部长、行政院副院长等职。

18)吴稚晖,反清革命的主要人物之一,一生追随国民党革命却不入官门,196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文化学术伟人”荣誉称号,成为20世纪获此殊荣的首位中国人。

19)沈钧儒,著名爱国民主人士,中国法学家,政治活动家,曾任民盟中央主席,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等职。

20)胡适,现代著名学者,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提倡白话文、新诗,推翻文言文,与陈独秀同为五四运动的轴心人物。曾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国立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

21)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曾任北京大学、大夏大学、南京中央大学教授,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

22)邵洵美,新月派诗人,散文家,翻译家,诗集有《天堂与五月》、《花一般的罪恶》等,译有马克·吐温、雪莱、泰戈尔等人的作品。

(注:课文后半部分鲁迅的“好玩”注释略)

 

2.作者介绍

陈丹青是个有个性有故事的人。1978年,他以外语零分、专业高分被中央美术学院录取。1980年以《西藏组画》轰动中外艺术界。绘画之余,出版文学著作十余部。2000年,陈丹青从美国纽约回国,随即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但是连续几年,都因考生英语、政治不够分而招不到一个学生,其中有一年一位考生绘画成绩位居第一,却因英语和政治各差一分落榜。这样的招生制度让陈丹青愤慨不已,最后于2004年末愤然辞职。

《笑谈大先生》汇编了陈丹青关于鲁迅先生的七篇讲演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这七篇讲演分别是《笑谈大先生》、《鲁迅与死亡》、《鲁迅是谁?》、《上海的选择》、《民国的文人》、《文学与拯救》、《鲁迅与美术》。该书出版推荐中写道:“本书收录作者近年来关于鲁迅的七次演讲文稿。虽不过数万言,却在浩瀚的鲁迅研究的边上,辟出新的境界。论者或称它‘还原’了鲁迅,或称它‘唤回’了鲁迅;而对于作者,这样的公开谈论大先生,或许更类似于一种还愿。” 

 

三、思考与练习提示

 

12题略

 

3.作者说:“你看鲁迅先生描述他那些死掉的朋友:范爱农、韦素园、柔石、刘半农等等,就比别人回忆鲁迅的文字不知道精彩多少。”读一读这几篇文章。

这几篇文章分别在《朝花夕拾·范爱农》、《且介亭杂文·忆韦素园君》、《二心集·柔石小传》、《且介亭杂文·忆刘半农君》。

 

4.你认为能不能“以貌取人”?为什么?

参《锵锵三人行·从面相来看人》(窦文涛、陈丹青、曾宝仪),视频。

 

资料

陈丹青《笑谈大先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电子书)

《锵锵三人行:从面相来看人》(窦文涛、陈丹青.曾宝仪)(视频)

《南方人物周刊·鲁迅》201033期(电子刊物)

鲁迅忆亡友:《朝花夕拾·范爱农》、《且介亭杂文·忆韦素园君》、《二心集·柔石小传》、《且介亭杂文·忆刘半农君》(电子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43784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