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站长教材 > 教案导读

《元曲十二首》教学参考
【时间:2014/5/29 】 【来源:本站 】 【作者: 何二元】 【已经浏览3151 次】

 

一、语文知识与训练

 

诗贵雅,曲贵浅,我们不要把元曲讲雅了,讲繁了,所以我们要继续(接着上一课宋词)探寻简单切实的教学方法。

语文和文学不同,文学史上的元曲,有很多内容好讲,语文选元曲,只看重它是“活在现代汉语中的古代汉语”,可以用作今天“听说读写”的训练。最近看到陈平原《“文学”如何“教育”》一文,似乎就把文学与语文的区别讲清楚了:

 

我想说一点,如果说晚清以前和晚清以后的文学教育有什么不同的话,最大的特点是我们已经从技能训练的辞章之学,转化为知识积累的文学史。所谓技能训练意思是说晚清以前我们学文学,学完唐诗希望你写唐诗一样的诗,学完古文,希望你写古文一样的文章,是一种技能训练。而晚清以后今天的大学中文系,没有说学完元曲就写元曲,学完唐诗就写唐诗。对于我们来说唐诗、宋词、元曲是一种知识,而不是一种技能。

 

所谓“辞章之学”就是语文,中国现代学科的起点“癸卯学制”的前面,还有过一个夭折的“壬寅学制”,就是把语文(国文)课命名为“辞章”的。“辞章之学”即后世语文课和文学的根本区别就是:文学是一种知识,而语文必须有能力训练。

 

1.元曲包括剧曲与散曲,散曲又分小令、套数和带过曲,作为一次课的教学安排,我们只能讲小令,本课所谓元曲,主要就是这样狭义的概念。从语文“听说读写”训练目标看,也只有元曲小令比较适合安排,这是我们教材选篇时的考虑,讲课时也没有必要扩大到元曲的方方面面。

 

2.上一课讲了“隔与不隔”,元曲是比宋词更加“不隔”的文体。中国诗歌有一个由雅向俗的发展趋势,发展到元曲,已经无以复加,再俗,就是现代白话诗了。现代白话诗的成绩尚未定论,所以元曲在俗文学史上的地位就更有不一般的意义。

元曲的俗,不是庸俗,而是通俗,就是便于诵读,便于上口,在教学中就没有必要一堂课分析一首元曲,搞得复杂化,所以本课仍然沿用周国平《闲情的分量》一书关于元曲的点评,而不用“鉴赏辞典”那种繁琐分析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快速阅读,大量阅读,达到由读文到读书的转变,比如读《元曲选》、《元曲三百首》。周国平说他接到写作任务后,把隋树森编的《全元散曲》从头到尾读了一遍,又把找到手的各家选本琢磨了一通,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断肠人在天涯》的写作(包括一百多首散曲的点评)。《全元散曲》有近两千页,再加上“各家选本”,这样的阅读就必然是快速的,甚至是浏览的,我们要允许学生也用这样的方法读书,当然开始是读选本。

 

3. 上面讲的是“读”,再讲讲“写”。课文没有按常规从《元曲全集》、《元曲选》之类的正规途径选篇,而是依旧从周国平《闲情的分量》中选,选的就是他那样的点评方法。并非这种方法有多么好,而是这种方法实在简单,便于模仿,课文导读中说:

 

我们读《断肠人在天涯——读元曲随想》,觉得实在平常。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本该是全篇的文眼,你看他写的两句话:“读者看到的是一幅美丽的剪影。唯有那位流落天涯的主人公,才真正知道断肠的滋味。”谁不会写呀。不过,作者实在也没有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他说:“其实,许多读者都习惯在笔记本里抄录自己喜欢的作品,又写下自己的感想。天下有许多这样的笔记本,我只是把其中的一本发表了出来罢了。”同学们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笔记本呢?不妨也拿出来发表一下,或许写得比周国平还好呢。即使没有也没关系,现在就可以开始写。

 

这个练习我们安排在“思考与练习”第二题,希望大家尝试一下。

 

4.甚至还可以进行散曲“创作”。赵朴初说,散曲、套曲与诗词不尽相同,曲这个东西,可俗可雅,可以融入白话,依然不失韵味,很可能是旧体诗词改革的方向。这就启发我们可以在写作训练中尝试一下元曲这个形式。

元曲是元代都市文化的产物,披阅散曲,俗语、蛮语(少数民族之语)、谑语(戏谑调侃之语)、磕语(唠叨琐屑之语)、市语(行话、隐语、谜语)、方言常语纷至沓来,比比皆是,这非常像今天大众文化、网络文化的样子,这种文化必然是鱼龙混杂的,所以我们更有引导的必要。由于元曲的短小通俗,及戏谑性,很容易成为一些网络段子,比如我们在校园网上看到的一则“创作”:

 

昨夜校园漫步,看见青蛙装酷。呕吐,呕吐,只能拿头撞树。

昨晚球场摆酷,忽闻恐龙撞树。恐怖,恐怖,可怜那棵小树。

 

套用的是宋词曲牌,风格却是元曲的,也体现了学生们的善于模仿,可以算是一种轻松的语文学习,关键是要有引导,不要让通俗变成庸俗甚至恶俗。校园里有很多事情是可以用散曲这种形式来表现的,不文明事件的批评、突发事件的报道、生活学习中的种种趣事,都是可写的材料,比如有同学写“杭州湾掠影”这个题目,说杭州湾的风把我们吹得像狗一样,女同学无论怎么精心化妆,没走到教室便都被吹回原形。即使是对学校、老师、领导的批评,也不必禁止,子曰诗可以怨,怨而不怒,古人都知道给一个宣泄的途径比长期积压酿成事故要好。至于曲的格式,不必计较平仄格律,大致模拟即可。例如有人写女孩长青春痘:

 

今晨梦醒额难受,摸摸竟是青春痘,来得真是无症候,梳妆对镜伤心透。气死人也么哥,气死人也么哥,今儿施粉须些厚。

 

后面我们还会推荐一些,另外不知有没有校园文化方面的散曲创作,老师们有知道的请推荐,假如有自己教学中尝试的例子则更好。

 

 

二、文本详析

 

这里说的“文本详析”,是指“文学鉴赏辞典”那样的了,考虑到一些老师可能还是喜欢这样的讲解,教参也予以提供,由于篇幅关系,这里只举一个例子,其余放在附件里。

 

【中吕】山坡羊

陈草庵

晨鸡初叫,昏鸦争噪,那个不去红尘闹。路遥遥,水迢迢,功名尽在长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旧好;人,憔悴了。

课文点评:人活着难免有欲望。红尘中自有种种快乐,未必只在功名一途。不过,记住人迟早会憔悴,闹红尘也可以闹得洒脱一些。

 

“鉴赏辞典”就比较详细:

 

这是陈草庵写的调寄[中吕]《山坡羊》的二十六首小令中的第十五首。近人隋树森所辑《全元散曲》和陈乃乾所辑《元人小令集》,以“无题”或“失题”处之,而《乐府群珠》和《雍熙乐府》却均题作“叹世”。若就这组小令的思想内容来看,题作“叹世”倒是切近作者原意的。

这首小令头三句,描写社会上一般人从早到晚前往喧嚣尘世吵吵嚷嚷的情景。“噪”,鸟叫;“红尘”,飞扬的尘土,形容都市均繁华热闹。三句句句押韵,句式错综,句意连贯:第一句写清晨公鸡刚叫的时刻,极言其早,第二句写黄昏乌鸦聒噪的时刻,极言其晚,第三句写其间没有人不到繁华热闹场所大声喧扰的情况。“那个不去”,用反问句式出之,实指人人都去,“那”同“哪”,再着一“闹”字,则把人们有如中邪一样地吵闹搅扰的神态勾画山来。字里行间已经充溢了“叹世”之意。

接着四句,描写人们不管路远水长、纷纷奔赴京城博取功名富贵而终此一生的情景。“功名”,建功立名之谓,这儿兼指设科取土的科第;“长安道”,去京城的路,“长安”为国都的通称。如果说前三句是从由早到晚的一天情景着笔的话,这四句则从由少年到老年的一生情景入手。“路遥遥,水迢迢”,描写人们为了博取功名不惜奔波万里的辛劳情形。“功名尽在长安道”,活画出人们从四面八方向京城聚集以求建功立名的图景,其中“功名”二字,又点明这些跋涉于长安道上的人们,都是想通过科举考试而求得一官半职的封建知识分子。“今日少年明日老”,意谓他们就在这样辛劳奔波、宦海浮沉中度过了一生,“少年”与“老”尖锐对照,“今日”与“明日”,极言其快。作者就这样对那些沉迷在功名富贵美梦中的人们作一当头棒喝,“叹世”之情已经溢于词表。

结尾四句,分作两组:一写“山,依旧好”,一写“人,憔悴了”(“了”是“尽”的意思)。这儿采用强烈对比的手法,一方面突出大自然的山山水水始终是那么清丽关好,青春永在,一方面突出追名逐利者的心神体力却已经憔悴不堪,奄奄待毙。言外之意是:如此大好河山不去欣赏,而为功名二字弄得心力交瘁,值得吗?这就把作者对功名富贵的厌弃之情,对沉溺于功名富贵之中的封建知识分子的棒喝之意,全部倾发而出。我们把这种“叹世”之辞,放在元蒙统治的厉史环境看,它是有一定的批判精神和现实意义的。

(《唐宋元小令鉴赏辞典》,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李德身)

 

 

三、思考与练习

“语文知识与训练”已基本涉及,此处略。

 

 

四、教师阅读

 

校对一则:《【中吕】阳春曲·知己》应为——【中吕】阳春曲·知几》,是周国平搞错的。

 

把散曲写作融入语文教学很有必要

杨海信(陕西)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是一种可以独立存在的文体。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以鲜明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既有一定的格律,又吸收了口语灵活自由的风味,比起诗词更加耐人寻味,体现了普及与提高的统一。它将传统诗词、民歌和方言俗语揉为一体,形成了诙谐、洒脱、率真的艺术风格,对诗词的创新和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具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具有着相当迷人的艺术魅力。王国维说:“元曲之佳处何在?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已矣。”这种不事雕琢,言为心声,真实活泼的审美特征正是目前我们作文教学中的明显漏洞,那种矫揉造作,牵强附会,胡编乱造的不良文风正是我们的教学现状,也应该引起我们的充分关注。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对元曲不断学习、借鉴并加以继承和发扬。

笔者在这里,主要就语文教学中对于散曲的认识和体会谈一点拙见,请教于大方之家。

散曲被元人称为“乐府”或者“今乐府”,由此可以看出这种文体自然的具备着浓厚的民间特点。其体制包括小令和套数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带过曲等几种。它短小精炼,富赡雍容,伸缩自如的句式,以俗为尚和口语化散文化的语言风格,明快显豁酣畅淋漓的审美取向,这些因素使得它表现出特别的表现功能。所以就有人得出了“诗不如词,词不如曲,故是渐近人情”的结论。我们在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那些散曲确实引人入胜啊!

郭预衡老师在《认真学点语文》中说,鲁迅先生主张作文用口语,这是自“五四”以来曾经广泛宣传过的。当然口语也有个提炼的问题,那种“油腔滑舌”和“贫嘴”的文章是要不得的。我们呼唤“从活人的嘴上,采取有生命的词汇”。目前担任中国作协主席的铁凝在《用自己的语言说话》中也说,作文训练最终应该呼唤出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用与众不同的想象力来表达对生活和事物的看法,从而达到生活世界、知识世界和心灵世界的和谐发展,这种和谐发展不仅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目的,也是完善人性,激发创造力的重要前提。而这些观点也在散曲中得以充分体现。

然而,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从小学乃至到大学,诗词的比例要比曲大得多,其他文体就更不可比拟。就笔者所知道的而言,仅有张养浩的(〔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王磐的(〔中吕·朝天子〕咏喇叭),马致远的(〔越调·天净沙〕秋思)(初中教材)和张可久的(〔正宫·醉太平〕感怀),关汉卿的(〔南吕·一枝花〕不伏老)(高中教材),另外被人们称道但没有收入教材而且许多学生甚至许多语文教师也不知道的还有张可久的(〔中吕·卖花声〕怀古)“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烧了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灵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乔吉的(〔中吕·满庭芳〕渔父)“秋江暮景,胭脂林障,翡翠山屏。几年罢却青云行,直泛沧溟。卧御榻弯得腰痛,坐羊皮惯得身轻。风初定,丝纶慢整,牵动一潭星。”还有元好问、白朴、杨果等人散曲也很有艺术趣味。只可惜我们知道得少之又少。

我们都知道,山西的临汾、太原、大同等地是说唱艺术的发源地,这样的艺术样式和散曲有着必然的联系。同样,陕西的西北民歌也是散曲形成的一个重要源头。所以,当《中华诗词》在2005年提出“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当代诗人在钟情创作诗词作品的同时,也积极从事曲的创作,写出心系民族兴衰,反映民生苦乐的佳作,使这一民族奇葩更加光彩夺目”之后,随着散曲的逐渐升温,《陕西诗词》和《当代散曲》把散曲创作逐渐推向热潮。我们看到了这两个文化大省涌现出了徐耿华、常箴吾、折电川等致力于振兴散曲,倡导并写作散曲的老前辈。在此,笔者对已故的四川省散曲大家萧自熙老先生深表哀悼之情。他们的努力为当代散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笔者不妨以徐耿华老师的两首(〔正宫·叨叨令〕思妇爱恨歌)与各位同仁共享“桑梓连理笼苍翠,枝头喜鹊成双对,七夕牛女银河会,阿哥不想居家妹?恨死人也么哥,恨死人也么哥,孤灯独对啥滋味!打工在外多劳累,常吃肉菜别嫌贵,挣钱多少无所谓,亲情要比钱财贵。爱死人也么哥,爱死人也么哥,今宵想你心儿碎”。可以看出,这样的情趣与《西厢记》中的崔莺莺的“到京师服水土,趁程途节饮食,顺时自保揣身体。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何其相似。这样的语言完全似从生活中的真人口中道出,近于原始形态,令人叫绝。同样,我们也可以欣赏一下折电川老师的一首(〔南南吕·一剪梅〕致友人)“一树花开满苑春,北也飞芬,南也飞芬。山青水碧鸟啼晨。梅在东村,影在西村。 一笔描来万里云,画内乾坤,画外乾坤。天香国色半溪魂。舞在昆仑,笑在昆仑”这样的遣词造句也是别有洞天。

我们不能否认,由于种种原因,散曲的价值并没有被真正地得以体现。甚至有些所谓的文人雅士还对散曲嗤之以鼻,认为这种文体不能登大雅之堂。我们的课本上并没有把散曲提升到应有的地位,也没有对散曲进行必要的宣传和讲解,我们的课外活动更是把散曲打入冷宫。为此,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学生能够背诵一定数量的唐诗宋词,可是对于雅俗共赏的散曲恐怕只能背诵出马致远的那个“秋思”了,甚至根本不知道还有宫调和曲牌。尽管高中教材中有了《窦娥冤》和《西厢记》的节选内容,但是许多学生也包括许多教师都是“说不出个所以然”,要说尝试着写作更是无所适从无能为力了。笔者曾经向几位同事提议练习写作散曲,但是没有人表示响应,更不要说如何引导学生练习了。

对于优秀的文化遗产我们必须发扬光大,作为语文工作者担负着这一神圣的使命。我们欣喜的看到,山西省徐沟中学在散曲的学习方面走出了一条值得我们借鉴、仿效的成功之路。这种“曲进校园”的做法,是推广散曲的有效途径。我们也为那些师生的散曲作品击节叫好。如果我们的许多学校也能够掀起学习散曲的高潮,能够使学生真正地感悟到散曲的亲和力,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的丰富和提高,散曲一定会谱写出灿烂的乐章。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我们也希望中国散曲研究会以及各地的爱好散曲的作者经常深入校园,给广大师生讲授散曲的“语文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散曲这一朵奇葩真正地融入语文教学,揭开素质教育的新篇章。

最后,谨以常箴吾老师的一首(〔双调·增句殿前欢〕听歌最是榆林好)作为我的结束语“路迢迢,通幽曲径梦魂销,听歌最是榆林好。散曲儿如潮,民歌逐浪高,和声妙,合韵同流江河俏。黄河未老,长江乐了,江流情趣知多少。多娇妙曲,妙曲多娇”。

 

 

资料

《元曲三百首》,解玉峰译注,中华书局2009(电子书)

周国平《断肠人在天涯》(《周国平文集》第264-80页)(电子书)

元曲十二首赏析文章(电子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43162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