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站长教材 > 教案导读

《宋词四首》教学参考
【时间:2014/5/29 】 【来源:本站 】 【作者: 何二元】 【已经浏览3169 次】

  一、语文知识与训练

 

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宋词,最好是读选本。既然我们的标准是“不隔”,就不要用一整堂课来分析一首宋词,“不隔”就是没有阅读障碍,可以大量阅读。当然,今人读宋词,完全不隔是不可能的,关键是要弄清楚“隔”在哪里,“隔”的程度,类似前面课文的提出“译与不译”,探讨一下“讲与不讲”的分寸。

 

1.隔与不隔

宋词入教材,历来有不同的标准,有史的标准,就是各个阶段都来一点;有流派的标准,兼顾豪放婉约;有“好”的标准,古代称绝妙好辞,今人称“好文章”,比如南开陈洪教材就用这个标准选了张元幹的《贺新郎·送胡邦衡谪新州》、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秦观的《踏莎行·郴州旅舍》、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苏轼的《临江仙·夜归临皋》、周邦彦的《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辛弃疾的《贺新郎·把酒长亭说》。但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好”的观念,没有人会把认为不好的作品选入教材,所以这一个标准等于还是没有标准。本教材标举“语文”的标准,所以提出了王国维的“隔与不隔”标准,王国维的诗歌标准是“有境界”,这是一个文学标准,但是他在讲这一个标准时,又牵出了“隔与不隔”,这可以算是一个语文的标准,或者说我们可以把它改造成一个语文的标准,用来贯彻我们“活在现代汉语中的古代汉语”的理念。

王国维“隔与不隔”的理论属于创作论,我们主要讲鉴赏论,就是选择阅读欣赏中“不隔”的作品,而这个“不隔”又是国学大师王国维判定的,这样我们的教材选篇就有了一个比较权威的标准。用这个标准选的作品,理论上讲应该是教师不用讲解,学生(读者)与作者可以直接交流。但是完全不讲也是不现实的,于是有下一个问题:讲与不讲。

 

2.讲与不讲

国学大师靳极苍(网上这样说,我觉得称其阐释学家更合适)说:“中国的注释学可分古今两派,古派起自西汉,基本方法是注出各词语典事的最古使用处和它们的最古释义;今派据说是创自1983年的《唐诗鉴赏辞典》。”这个说法并不流行,但非常值得注意,今天语文课堂(也包括各类文学欣赏课)流行的讲课方法,确实和《唐诗鉴赏辞典》这类书很有关系,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这本“辞典”一炮打响,于是趁热打铁,做成系列,仅我收集到的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鉴赏辞典”电子书就有:《唐诗鉴赏辞典》、《诸子百家名篇鉴赏辞典》、《唐宋词鉴赏辞典》(上下)、《古代小品文鉴赏辞典》、《分类名联鉴赏辞典》、《明清传奇鉴赏辞典(上下)》、《古代小说鉴赏辞典(上下)》、《宋词鉴赏辞典》、《现代散文鉴赏辞典》、《元明清词鉴赏辞典》、《先秦诗鉴赏辞典》、《新诗鉴赏辞典》、《元曲鉴赏辞典》、《古文鉴赏辞典(上下)》、《元明清诗鉴赏辞典》(上下)、《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唐诗鉴赏辞典[修订版]》、《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四书五经鉴赏辞典》、《国学名篇鉴赏辞典》、《名联鉴赏辞典》、《微型小说鉴赏辞典》,计29种。这些辞书的共同特点,就是不问“隔与不隔”,一律详细讲解。以《宋词鉴赏辞典》为例,我们课文第一首《苏幕遮》中“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这样通俗具象的诗句,也被讲成:

 

“叶上”句,清新而又美丽。“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则动态可掬。这三句,实是交互句法,配合得极为巧妙,而又音响动人。是写清圆的荷叶,叶面上还留存昨夜的雨珠,在朝阳下逐渐地干了,一阵风来,荷叶儿一团团地舞动起来,这像是电影的镜头一样,有时间性的景致啦。词句炼一“举”字,全词站立了起来。动景如生。

 

前面我们讲“译与不译”时讲过,翻译会解构本该进入学生语库的精彩语汇,现在这种“鉴赏辞典”也在做这样解构的事情,用二三流的现代语言解构一流的古代语言,其中“交互句法”一语,更把本来明明白白的诗句,“鉴赏”得不知所云。所以我觉得不如回到1983年以前去,例如1982年文学所编的《唐宋词选》,讲解这整首词,也不过用了如下篇幅:

 

雨后初晴的仲夏景色,久客异乡的思乡情绪,是这首词表现的内容。上片末三句写荷叶亭亭出水,迎风摆动的姿态如画。王国维《人间词话》说它“真能得荷之神理”。结尾三句写他梦魂回到故乡,用轻灵的笔触写出思议中的江南风光。

 

再以课文中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为例,《宋词鉴赏大辞典》作如下“就鉴赏”:

 

苏词向以豪放著称,但也有婉约之作,这首《水龙吟》即为其中之一。它藉暮春之际“抛家傍路”的杨花,化“无情”之花为“有思”之人,“直是言情,非复赋物”,幽怨缠绵而又空灵飞动地抒写了带有普遍性的离愁。篇末“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实为显志之笔,千百年来为人们反复吟诵、玩味,堪称神来之笔。

上阕首句“似花还似非花”出手不凡,耐人寻味。它既咏物象,又写人言情,准确地把握住了杨花那“似花非花”的独特“风流标格”:说它“非花”,它却名为“杨花”,与百花同开同落,共同装点春光,送走春色;说它“似花”,它色淡无香,形态细小,隐身枝头,从不为人注目爱怜。

次句承以“也无人惜从教坠”。一个“坠”字,赋杨花之飘落;一个“惜”字,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无人惜”,是说天下惜花者虽多,惜杨花者却少。此处用反衬法暗蕴缕缕怜惜杨花的情意,并为下片雨后觅踪伏笔。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三句承上“坠”字写杨花离枝坠地、飘落无归情状。不说“离枝”,而言“抛家”,貌似“无情”,犹如韩愈所谓“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晚春》),实则“有思”,一似杜甫所称“落絮游丝亦有情(《白丝行》)。咏物至此,已见拟人端倪,亦为下文花人合一张本。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这三句由杨花写到柳树,又以柳树喻指思妇、离人,可谓咏物而不滞于物,匠心独具,想象奇特。

以下“梦随”数句化用唐人金昌绪《春怨》诗意:“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借杨花之飘舞以写思妇由怀人不至引发的恼人春梦,咏物生动真切,言情缠绵哀怨,可谓缘物生情,以情映物,情景交融,轻灵飞动。

下阕开头“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作者这里以落红陪衬杨花,曲笔传情地抒发了对于杨花的怜惜。

继之由“晓来雨过”而问询杨花遗踪,进一步烘托出离人的春恨。“一池萍碎”句,苏轼自注为“杨花落水为浮萍,验之信然。”以下“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这是一种想象奇妙而兼以极度夸张的手法。这里,数字的妙用传达出作者的一番惜花伤春之情。至此,杨花的最终归宿,和词人的满腔惜春之情水乳交融,将咏物抒情的题旨推向高潮。篇末“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一句,总收上文,既干净利索,又余味无穷。它由眼前的流水,联想到思妇的泪水;又由思妇的点点泪珠,映带出空中的纷纷杨花,可谓虚中有实,实中见虚,虚实相间,妙趣横生。这一情景交融的神来之笔,与上阕首句“似花还似非花”相呼应,画龙点睛地概括、烘托出全词的主旨,给人以余音袅袅的回味。

 

一千余字,没有提供多少有效信息,我不相信学生读了这样的“鉴赏”文字,会比直接诵读、背诵原作更有益。当然我不反对必要的讲解,那么那些内容是应该讲解的呢?我们且看原作: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

 

诵读几遍,再对照“鉴赏”,就会发现它疏忽了标题“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的解释,不讲这个内容,学生就是把苏词背得滚瓜烂熟也仍不能自得。章质夫何许人?自然须讲一讲,但这并非真正重要,重要的是“次韵”,何谓“次韵”?次韵就是依次用所和诗中的韵作诗,也称步韵。这就要顺藤摸瓜,查出所和诗作,于是必须找出章质夫杨花词,查看词中所用之韵。

 

水龙吟

章楶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霑琼。绣床旋满,香球无数,才圆却。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

 

两相对照,这才能明白,苏词亦步亦趋地用了章词韵脚(见加底色处),虽是步韵,却好像是自己这首词恰好要用到,用得比章词还自然。然后才可能让学生明白何谓“次韵”,也才可能明白王国维为何说“东坡《水龙吟》咏杨花,和韵而似元唱。章质夫词,原唱而似和韵。才之不可强也如是!”假如不拈出章词,而一味批评章词才力不及苏词,对古人也未免不公。(这很像当代“大批判”文章,被批者的原文往往是看不见的。)

当然,苏词中也暗藏一些典故,也可略微讲一讲,比如“似花还似非花”,是不是暗用了白居易的“花非花,雾非雾”?“无情有思”是不是暗用了韩愈的“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或者杜甫的“落絮游丝亦有情”?“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是否暗用了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等等。但是即使我们不知道这些典故,也丝毫不会影响欣赏效果,这正是王国维“不隔”理论的最高境界。

 

 

二、文本详析

 

1.上面其实已经涉及“文本详析”,区别是主要侧重于语文角度的分析。考虑到多数老师还习惯于文学欣赏的方法,我们也将提供这种“文学鉴赏辞典”的文章,这些内容过于庞杂,就不放在这本教参中,另有附件提供。

 

2.或许我们的课堂分析可以比“鉴赏辞典”更详一些,因为我们引进了王国维《人间词话》的开放性批评,例如苏轼《水龙吟》,《人间词话》说:“咏物之词,自以东坡《水龙吟》为最工,邦卿《双双燕》次之。白石《暗香》、《疏影》,格调虽高,然无一语道着,视古人‘江边一树垂垂发’等句何如耶?”这就引入了与史祖达、姜夔词和杜甫诗的比较,由此拓展一点讲,也许可以传达更多的信息。

 

3.还想介绍一种点评式的鉴赏方法,宋元单元的导读用的是周国平《闲情的力量》中的话,这本书中《宋人弦歌》部分,就是对于宋词的点评(是作者为北京国际音乐节节目《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宋人弦歌》所写的解说词),如评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元宵节,中国古代的狂欢节,以闹灯为中心,又称灯节。宋代其况最盛,正月十五前后,五昼夜狂欢不止,满城张灯结彩,鼓吹喧天,人潮如涌,热闹非凡。家家倾巢出动,看花灯,看焰火,看百戏,总而言之是看热闹,而看热闹的实质是人看人。在那个男女授受不亲的时代,元宵节的人看人又别有一番情趣。彩灯明月诚然可观,最可观的却正是那观灯赏月之人。平日幽居深院的闺秀仕女,此时暂获开禁,三五成群出游,成为节日最亮丽的风景。于是,在热闹的掩护下,或眉目传情,或私订幽会,或暗结同心,演出了无数爱情的喜剧和悲剧。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节庆热闹而欢腾,可是,有谁知道热闹反衬下的寂寞,欢腾映照下的孤独?眼看花枝招展的游女们嬉笑着走过,一队队都消失在灯火辉煌的背景中了,那个寻找了一百次、一千次的人仍然没有出现。无意中回头,却发现那个人茕茕孑立,站在灯火最冷清的地方。

 

那个人是谁?有人说,是作者的意中人,一位脱俗的女子。有人说,是作者自况,寄寓了高洁的怀抱。其实,无论哪一说成立,作品的意蕴是一致的,都是对孤高人品的赞美。我们也许可以引伸说,不管人世多么热闹,每一个人都应该保持一个内在的宁静的“自我”,这个“自我”是永远值得“众里寻他千百度”的。

 

这种点评式鉴赏方法,显然比“鉴赏辞典”那样的方法更能够吸引学生。而且,因为“不隔”,所以可以无障碍阅读,实现我们关于大学生要读整本的书的目标,比如读完《宋人弦歌》这一部分,就等于读了近50首宋词,再扩大一点,就可以读宋词的各种选本。

 

4.写作

点评的方法很容易模仿,可以选几首“不隔”的宋词,让学生也来点评一下,完全是即兴的,随笔性质的,点到即止。甚至考查或考试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使用我们教材的老师们可以做做这样的实验。

 

 

三、思考与练习提示

 

1.诵读这七首词,体会王国维说的“隔”与“不隔”究竟是什么意思。

王国维《人间词话》说唐诗宋词元曲都有“隔”与“不隔”,他的话含有这样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古人的作品,今人仍然能够理解,不但能够理解,而且还非常亲切,“语语都在目前”,这样的作品就是“不隔”。我们大学语文的学习目的是为了提升大学生母语水平,当然应该首选这样的作品,也就是我们教材说的“活在现代汉语中的古代汉语”。第二层意思是,不但古今之间会有“隔”与“不隔”,就是作品创作当时,就已有了“隔”与“不隔”的分别,那些“不隔”的作品,往往是不用或少用“替代词”,“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词脱口而出,无娇揉妆束之态。”《人间词话》作于五四之前,所以这“隔”与“不隔”的标准,也可说是五四运动提出的做白话文、少用典的“前传”,今天看起来,典故自有其传承文明密码的价值,不可尽废,但是尽量少用过于冷僻的材料,这一点始终是应该强调的,比如汉赋大量使用冷僻字词典故,今天已经很少有人再写这样的东西了,就是唐诗宋词元曲今天仍然能够为人们喜爱的,也都是这样“不隔”的作品。

 

2.你能再说出几首你认为“不隔”的宋词来吗?写下来。

这一题老师应该先做一下,然后可在课堂讨论,最后应在课后作业,也可上教学网交流,要求每个同学最少举出两首。(在网上做)

 

3.《人间词话》“三境界”所引用的三句词本义是什么?王国维为什么说“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人间词话》第二十六则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这第一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晏殊的《蝶恋花》,表现的是女主人公在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第二天起来眺望远景所引起的惆怅。第二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出自柳永的《凤栖梧》,写主人公思念所爱的人,为愁思所折磨,即使渐渐形容憔悴、瘦骨伶仃,也决不后悔。第三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写主人公在观灯人群中寻找自己的意中人,几乎绝望之际忽然在灯火暗淡处发现她的的踪影,惊喜之情难以言表。这三句词本来都和做学问毫不相干,被王国维先生拿来串联在一起,形象贴切地说出了做学问过程中的甘苦和欣喜,但是这个说法恐怕晏殊、柳永、辛弃疾等人不会马上同意,因为他们写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这一层意思。

 

 

资料

《唐宋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电子书)

《宋词鉴赏大辞典》,中华书局2011(电子书)

《宋人弦歌》,(周国平博客资料)

宋词鉴赏(电子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44936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