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站长教材 > 教案导读

《世说新语十七则》教学参考
【时间:2014/5/29 】 【来源:本站 】 【作者: 不详】 【已经浏览3911 次】

《世说新语十七则》教学参考

 

 

一、语文知识与训练

 

1.魏晋玄学是对汉代繁琐经学的反拨,表现在文学语言上,也摆脱了汉大赋的沉重,出现《世说新语》这样轻松活泼的笔记体。在魏晋文学中,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语言本身就是一种艺术,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习欣赏语言艺术。

以往教学中,对古代汉语不加区别的机械翻译,影响了我们对古文的欣赏,其实古代语言有很多仍活在现代汉语中,可以直接成为今天欣赏的对象,所以本课又提出文言教学“译与不译”的命题。

如课文导读分析第一则:“王武子、孙子荆各言其土地、人物之美。王云:“其地坦而平,其水淡而清,其人廉且贞。”孙云:“其山嶵巍以嵯峨,其水 渫而扬波,其人磊砢而英多。”导读分析说:“其地坦而平,其水淡而清,其人廉且贞”,多么通俗有味,后面一句虽然有两三个字今天已不用,但是凭了汉字的构字特点,不难意会,挖掘一下,或许还能充实现代汉语的语库。

这里实际提出了“译与不译”的命题。以往的文言教学往往像外语教学那样逐字逐句翻译,而忽视了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的传承关系,比如上一例,按以往的教学,可能翻译成:

 

王武子、孙子荆各自谈论家乡土地、人物的美好。王武子说:“我们那里的土地很平坦,河水很清澈,那里的人又廉洁又坚贞。”孙子荆说:“我们那里的山险峻而巍峨,那里的水汹涌浩荡而扬起碧波,那里的人才华超群而又杰出众多。”

 

其实这一则中,真正需要翻译的仅有两个词,一个是“嶵巍”,主要是“嶵”字已不多见,很可能就是今天的“崔巍”,“嶵”与“崔”形部相同,声部都是“uī”,也可以视为六书中的“转注”,即“嶵,崔也”,“崔,嶵也”,所以只须用“崔巍”取代“嶵巍”,也就算是译过了。第二个词是“ 渫”,本义是波浪重叠相连的样子,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确实已不可抢救,“ ”字电脑字库中也找不到,所以必须翻译一下了,那么这一则文言,只须翻译如下:

 

王武子、孙子荆各言家乡土地、人物之美。王云:“其地坦而平,其水淡而清,其人廉且贞。”孙云:“其山崔巍而嵯峨,其水叠浪而扬波,其人磊砢而英多。”

 

这样的翻译(基本不译),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坦而平”、“淡而清”、“廉且贞”、“崔巍”、“嵯峨”、“磊砢”、“英多”这些词汇,能够让学生最大限度吸收活在现代汉语中的古代汉语。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许多好的古代作品的语汇,至今活在我们的言语中,尤其是像《世说新语》这样的作品,本来就是记录真实的口头语言,笔记体也是一种通俗易懂的文体,所以很容易进入现代汉语,丰富现代语言生活的语库。而翻译是一枚双刃剑,一方面能够帮助现代人阅读文言作品,另一方面,翻译也是对传统语言的解构,不加区别的翻译,使很多本来可以进入现代汉语的词汇一律被排除,这也是现代汉语语汇日渐贫乏的一个原因。所以本课提出“译与不译”的命题。同时这也可以更灵活地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文言词汇掌握得好的同学,可以尽量少译,让古代汉语词汇直接进入他们的语汇;而暂时还掌握不太好的同学,则可以多译一些。而且译与不译也不是绝对的,开始时候可以多译,随着学习的提高,可以渐渐少译和不译,以前那种从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凡遇文言一概翻译的做法,肯定是不符合教学规律的。

 

 

二、文本详析

 

这课的注释教材上已经很详细了,这里只提供参考译文(注:参考译文按照以往的全译,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程度,确定译与不译。)

 

■ 王武子、孙子荆各自谈论家乡土地、人物的美好。王武子说:“我们那里的土地坦而平,那里的水淡而清,那里的人廉洁又坚贞。”孙子荆说:“我们那里的山险峻而巍峨,那里的水汹涌浩荡而扬起碧波,那里的人才华超群而又杰出众多。”

 

■ 到江南来避难的那些人士,每逢风和日丽的日子,总是互相邀请来到新亭,坐在草地上饮酒会宴。武城侯周顗席间叹息说:“风景倒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山河起了变化!”在座的人相互对视,流下了眼泪。只有丞相王导突然变了脸色说:“大家正当同心协力扶助王室,收复中原,哪至于像囚徒似的相对哭泣!”

 

■ 桓温北伐时经过金城,见到先前担任琅邪内史时种下的柳树,都已有十围粗细了,感慨地说:“树木尚且这样,人怎么能经得住岁月的销磨呢!’’攀住树枝,抓着柳条,流下泪来。

 

■ 顾悦和简文帝司马昱同岁,但是头发早早白了。简文帝问他: “你头发为什么比我先白呢?”顾悦回答说:“蒲柳的资质差,临近秋天就凋落了;松柏的质地坚挺,经历秋霜更加茂盛。”

 

■ 简文帝司马昱进入华林园,回头对身边的人说:“令人心神交融的地方不一定在远处,树木蔽空,林水交映,就自然会有濠梁、濮水上那种逸情雅致,觉得鸟兽禽鱼会来亲近人。”

 

■ 司州刺史王胡之到吴兴的印渚去观赏风景,赞叹说:“不只是让人心情开阔清净,也觉得日月更加明朗。”

 

■ 征西大将军桓温把江陵城修建得非常壮丽,当他会集宾客和僚属到江边渡口眺望城景时,说道:“如果能对这座城品评得好的,有赏赐。”顾长康当时是客人,正在座中,评论说:“遥望层城,丹楼如霞。”桓温当即赏给他两个婢女。

 

■ 顾长康从会稽回来,人们问他那里山水的秀丽,顾长康说:“千峰竞相比美,万壑争相奔流,花草树木笼罩其上,真像是彩云兴起,霞光流动。”

 

■ 王子敬说:“在山阴的道路上行走,山川景色交相辉映,使人目不暇接。如果是在秋冬之交,就更加美得令人难以禁受了。”

 

■ 郑玄家中的奴婢都读书。郑玄曾经使唤一个婢女,不合自己的心意,将要鞭打她。婢女正要分辩,郑玄发怒,让人把她拉到泥水里去。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个婢女过来,问道:“胡为乎泥中?”她回答说:“薄言往诉,逢彼之怒。”

 

■ 褚季野对孙安国说:“北方人做学问,深厚渊博而且融会贯涌。”孙安国回答说:“南方人做学问,清朗通达而且简练扼要。”支道林听后,说道:“对于圣贤之人,本来就无须评说。从中等才质以下的人来看,北方人读书,好像在显亮之处看月亮;南方人做学问,如同从窗户里面看太阳。”

 

■ 镇西将军谢尚年轻时,听说殷浩善于清谈,特意去拜见他。殷浩没有过多地阐发,只是向谢尚揭示各种道理,讲了数百句话,既有优美的旨趣,同时条分缕析的言辞丰富多采,很能使人惊心动听。谢尚全神贯注,倾心向往,不觉汗流满面。殷浩从容地吩咐侍从:“拿手巾来给谢郎揩脸。”

 

■ 王逸少担任会稽内史,刚到任,支道林也在这里。孙兴公对王逸少说:“支道林的见解能够标新立异,心里所考虑到的实在美妙,你想见见他吗?”王逸少一向就有卓越的才气,很轻视支道林。后来孙兴公和支道林一同乘车到王逸少那里去,王逸少完全是故作矜持,不和他交谈。不一会儿支道林就告辞了。后来有次正遇上王逸少将要外出,车子已经停在门口,支道林对王逸少说:“您不能走,我想和您略微谈几句话。”于是就谈论到《庄子?逍遥游》。支道林谈了洋洋数千言,才气辞藻新奇不凡,有如繁花灿烂,相映生辉。王逸少宽衣解带(脱下外套),留住脚步,忘记要出门的事。

 

■ 支道林、司徒掾许询等人共同在会稽王司马昱书房里宣讲佛经,支道林当法师,许询当都讲。支道林每阐发一条义理,满座的人没有谁不心服;许询每提出一个疑难,大家也无不拍手称快。在座的人只是一齐赞颂两家谈论的美妙,并不去辨别两家的义理反映在哪里。

 

■ 谢安趁着子侄们聚会在一起时,问道:“《毛诗》里哪一句最好?”谢玄说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谢安说:“訏谟定命,远猷辰告。”他认为这一句最有高尚人士的深远情致。

 

■ 支道林、许询、谢安等人都有美好的德行,共同聚集王濛家中。谢安环顾四座对大家说:“今天可以说是群贤聚会。时光既不可留住,这样的聚会当然也难常有,大家应当共同谈论吟咏,来抒发自己的情怀。”许询便问主人是否有《庄子》,拿来后,正好翻到《渔父》一篇。谢安看看题目,便叫大家各自阐发义理。支道林先讲,说了七百来句话,陈说事理精妙优美,才情辞藻奇妙脱俗,大家全都称好。于是在座的人各自讲了自己的心得,谢安问道:“各位讲完了没有?’’大家都说:“今天的谈论,很少有尚未尽意的了。”谢安然后大略地提出一些疑难问题,随后叙述了自己的意见,洋洋一万余言,文才高妙秀逸,已是难以企及,加上情意别有寄托,洒脱自如,满座的人无不心满意足。支道林对谢安说:“您尽情抒发,紧紧围绕主题,确实美妙啊!”

 

■ 殷仲堪说:“三天不读《道德经》,就会觉得舌根处僵硬。”

 

(录自《〈世说新语〉全译》,柳士镇、刘开骅译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

 

 

三、思考与练习

 

1.课外完整阅读《世说新语》的“言语”和“文学”这两部分。(略)

2.收集校园或班级的趣事,尝试写成一则一则的“笔记”。

如有好的作业,请各校老师们提供,以丰富我们的教参内容。

 

 

资料

《世说新语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电子书)

《中华经典随笔:世说新语》(插图本),中华书局 2007(电子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2872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