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站长教材 > 人民教材

《山楂树之恋》导读
【时间:2014/5/29 】 【来源:本站 】 【作者: 何二元】 【已经浏览2671 次】

 

《山楂树之恋》最初是一篇网络小说,小说中描写的故事并不鲜见,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文革”时期,静秋是个漂亮的城里姑娘,但是由于家庭成分不好,一直很自卑。后来下乡体验生活,认识了英俊并富有才华的军区司令员儿子老三。老三爱上了静秋,甘愿为她做任何事,而静秋对老三的爱却一直怀疑,躲闪,犹豫,但是老三一如既往地爱着静秋,他等着静秋毕业,工作,转正,在背后默默支持她,最后却得白血病去世了。课文节选的是小说结尾,看过这篇小说的自然知道是怎么回事,没有看过的同学也可以由结尾回溯上去,补足整个故事,这也是一种阅读方式。

需要说说的是网络小说的特点。网络小说就是首先在网络上发表的小说,由此可见,它和纸媒小说(且杜撰这个词语)的区别并不在内容,甚至也不在形式,而在传播平台。但是传播平台也会影响小说的内容和形式,这也许是当今传播学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首先,因为在网络上发表小说或其它文字,门槛低,甚至完全没有门槛,只要能上网,谁都可以成为作者,这就使网络写手人数远远多于纸媒小说作家,作者水平稂莠不齐,鱼龙混杂,缺点是缺少专业训练,优点是很多作品更多了一份真实。比如《山楂树之恋》的原作仅仅是一个二十岁的女孩在一个非常粗糙的本子上写下的非常粗糙的东西,小说作者艾米也不是一个专业作家。这就少了一些端起架子来写的东西,比如不但没有作者的议论,连作品人物也很少发表议论。

其次,由于网络不设门槛,没有编辑部录用主管部门审查这些关口,作品质量也必然参差不齐,这就需要同学们自己给自己把关,要有所谓的“定力”。评论家的引导也很重要,标准虽然还是真善美,但掌握分寸并不容易。比如对《山楂树之恋》的评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爱情干不干净不是看动作,而是看动机,而这个评论显然指向“无性”,结果反而招致“禁欲主义”、“性压抑”之类的反批评。同学们上网阅读,选择的标准应该是健康向上,读了能给人以正能量。

第三,网络小说的阅读没有纸媒小说那样从容,对着电脑看书也比较费眼,所以网上甚至不叫“阅读”,而是“浏览”,所以网络小说必须照顾到读者的这一阅读状态,必须更加注重情节的流动,较少停下来做横截面的议论描写,比如《山楂树之恋》的主题意象“山楂树”,就缺少具体的描写,主人公第一次看到山楂树,只有这样一点描写:

 

静秋顺着张村长的手望过去,看见一棵六七米高的树,没觉得有什么特殊之处,可能因为天还挺冷的,不光没有满树百花,连树叶也还没返青。

 

再后面就连这一点描写也没有了。是啊,网络时代谁还会停下来欣赏一棵树呀。相比之下,纸媒小说的描写就更细腻,例如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里不断写到一棵老栎树(复旦版大学语文教材就以“栎树”为题节选了这一内容):

 

路边屹立着一棵栎树。这棵栎树大概比林子里的桦树老十倍,树干粗十倍,树身高一倍。这是一棵巨大的栎树,粗可合抱,长有折断已久的老枝,盖着疤痕累累的树皮。它像一个苍老、愤怒和高傲的怪物,伸出不对称的难看手臂和手指,兀立在笑脸迎人的桦树中间。只有它不受春意的蛊惑,不欢迎春天,不想见阳光。

“春天哪,爱情啦,幸福啦!”老栎树仿佛在这样说。“这种年复一年的无聊骗局,难道你们还不腻味吗?老是这样的骗局,这样的骗局!既没有春天,也没有太阳,也没有幸福。你们瞧,那些受挤的杉树老是这样死气沉沉。再瞧瞧,我伸出残缺不全的手指,背上一根,腰间一根,到处乱伸。我生下来就一直这样站着。我不相信你们的希望,也不相信你们的骗局。”

安德烈公爵穿过树林,几次回顾这棵老栎树,仿佛希望从它身上看到什么。栎树下长出了野花和青草,可它始终木然屹立在它们中间,阴沉、丑陋而顽固。

“是的,这棵栎树是对的,永远是对的,”安德烈公爵想。“让年轻人去受骗上当吧,我们可懂得生活了,我们的生活已经完了!”

 

像这样的描写在网络小说中很难找到,网络小说的语言总是太流畅,太顺溜,它以叙述语言为主,人物总在滔滔不绝地说话,作者和作品人物自己似乎都很享受这样的语言,但能给读者留下称得上语言艺术的东西却很少。当然也不全是这样,譬如网络小说《甄嬛传》,作者据说是借鉴了《红楼梦》的语言,让人耳目一新,甚至在青少年中风靡起一种“甄嬛体”,不过这也恰恰说明传统文学语言的优势。总之从目前来看,假如我们只是为了读故事,网络小说也能满足我们的需求,但是假如想从中得到语文方面的阅读训练,那么还是要多读经典的纸媒小说。

 

【思考与练习】

1.你都读过哪些网络小说?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2.也许导读中对网络小说语言的评价不太公允,那么,你知道有哪些网络小说语言比较好,请推荐一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45260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