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站长教材 > 教案导读

《苦闷的象征》导读
【时间:2014/5/29 】 【来源:本站 】 【作者: 何二元】 【已经浏览2898 次】

 

1923年日本关东发生大地震,日本文艺批评家厨川白村在地震中遇难。震后,他的夫人和学生在废墟下掘出一个包裹,这就是《苦闷的象征》遗稿,后经他的学生整理于第二年出版。这是一部文艺论文集,全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创作论,第二部分鉴赏论,第三部分关于文艺的根本问题的考察,第四部分文学的起源。至于书的主旨,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生命力受了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柢,而其表现法乃是广义的象征主义”。课文选了第一部分前两节,虽然不到两千字,却比较集中地体现了这一主旨。

鲁迅在本书出版当年即着手翻译,书中提到的柏格森的意识流、叔本华的意志说、尼采的超人哲学、弗洛伊德的释梦、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以及作者提出的广义象征主义,至今仍是时髦的话题,书中采用的个案分析——莫泊桑的《项链》,今天也仍选入语文课本。这不但体现了作者厨川白村的前卫思想,也体现了译者鲁迅的前卫眼光。鲁迅一生翻译了300多万字的作品,一些作品如《月界旅行》、《地底旅行》、《一个青年的梦》、《桃色的云》、《死魂灵》,以及《苦闷的象征》、《出了象牙之塔》等,仅看书名便让人感到趣味。今天有人说鲁迅乏味,鲁迅落伍,应该退出语文教材,其实他们未必比鲁迅更加前卫。

不过本课的重点还不在证明这一点,假如鲁迅的翻译仅仅是给我们介绍一些异域故事,或者文艺理论,那么我们有可能在中文系的外国文学课上,或者在文学理论课上读到这些作品,而不是在语文课上读到这些作品。鲁迅的译介,于语文建设也是有深远的意义的。我们知道,现代汉语的形成,除了采用百姓日用口语和古代白话文学作资源,还有一个重要资源,就是外国文学的翻译,对此鲁迅是清醒的,他说:翻译“不但在输入新的内容,也在输入新的表现法。中国的文或话,法子实在太不精密了,……要医这病,我以为只好陆续吃一点苦,装进异样的句法去,古的,外省外府的,外国的,后来便可以据为己有”。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他提出直译甚至是“硬译”的翻译理论,主张“宁信而不顺”,也就是说,宁可不太顺口一点,也务必要忠实于原作。比如,他宁可采用“上了走向那大而黑暗的都市即人性和他们的悲痛之所在的艰难的路”这样冗长而且费解的译法,而不用“上了艰难的路,这路是走向大而黑暗的都市去的,而这都市是人性和他们的悲痛之所在”这样的短句,“因为倘一解散,精神和力量就很不同”。(见《〈小约翰〉引言》)为了学习欧化文法的精密,他对于译文中的结构助词用“的”还是“底”都逐字进行推敲。他在《苦闷的象征·引言》中说:“文句大概是直译的,也极愿意一并保存原文的口吻。……其中尤须声明的,是几处不用‘的’字,而特用‘底’字的缘故。即凡形容词与名词相连成一名词者,其间用‘底’字,……形容词之由别种品词转来,语尾有-tive-tic之类者,于下也用‘底’字……”。这种做法开始未免让读者感觉别扭、不顺,甚至还发生过针对鲁迅“硬译”的批评和争论,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现代汉语规范的逐渐建立,“欧化文法”已经成为我们母语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比如《苦闷的象征》第一句:

 

有如铁和石相击的地方就迸出火花,奔流给磐石挡住了的地方那飞沫就现出虹采一样,两种的力一冲突,于是美丽的绚烂的人生的万花镜,生活的种种相就展开来了。

 

在主语“两种的力一冲突”前面加上“有如铁和石相击的地方就迸出火花”,“奔流给磐石挡住了的地方那飞沫就现出虹采一样”这样长的两个修饰句,今天读来已经一点不感到别扭了。

再联系教材第一单元《西湖的雪景》,开头一句“从来谈论西湖之胜景的,大抵注目于春夏两季;而各地游客,也多于此时翩然来临,——秋季游人已暂少,入冬后,则更形疏落了”,也是这样的长句子,我们大概也早已感觉不到这是一个多么欧化的长句,这说明经过鲁迅等人的大力倡导,经过近一个世纪几代翻译工作者的努力,汉语已经能够融汇这样的“欧化”句式,我们的母语已经有了更大的包容能力。

 

【思考与练习】

1、仔细阅读课文,体会鲁迅的“硬译”风格。

2、细读《苦闷的象征》第一句,画出句子的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思考前面两个修饰语的作用。

 

有如铁和石相击的地方就迸出火花,奔流给磐石挡住了的地方那飞沫就现出虹采一样,两种的力一冲突,于是美丽的绚烂的人生的万花镜,生活的种种相就展开来了。

 

3、自己再从课文中找出几个这样的长句子,并试做分析。

4、欧化的长句子能够表达精密的思想,同学们在中学时学过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其中有一个著名的长句(多重复句):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现在我们再来仔细品味一下这个句子,是否能比中学时有更多的体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8475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