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站长教材 > 教案导读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参
【时间:2014/5/27 】 【来源:本站 】 【作者: 不详】 【已经浏览3464 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参

一、语文知识与训练

    《论语》是儒家经典,按现代学科分类,属于哲学著作。大学语文课要防止把《论语》讲成政治课、哲学课。
这篇课文中学语文已经出现过,可以温故而知新,但要明确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防止简单重复。重点是《论语》的“语录体”知识,引导学生尝试做“语录体”的课堂笔记。

    1.大中衔接

    本篇课文中学已经学过,选为教材第一课,第一个目的当然是“大中衔接”,第二个目的则是在第一堂课就向学生提出“语录体”的课堂笔记要求。

    关于“大中衔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一册有这篇课文,并有如下三道练习题:

    (一)熟读课文,研讨下列问题。
    (1)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各有什么志向?从他们的言谈、动作和神态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又怎样的性格特点。
    (2)孔子对四个弟子的谈话作了什么评价?

    (二)辨析下列加点词语的不同意思。
    如
    (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3)宗庙之事,如会同
    方
    (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2)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3)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4)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与
    (1)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2)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3)遂与外人隔绝
    (4)唯求则非邦也与

    (三)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孔子的各句话,然后谈谈孔子对“知”的看法。
    (1)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除了课文内容复述,主要是字词句方面的基础知识。知道中学已经讲过这些,大学语文教学就应该有所取舍,把重点放在大学生应具有的语文素质和能力方面。

    2.大学语文“听说读写”的重点

    本课落实在“语录体”知识与训练。“语录体”最早的意思是圣人的名言警句,其后经过中国书院制度的发展,教师讲课的提纲曰“讲义”,学生记录整理教师的讲课要点皆可曰“语录”,也就相当于今天我们听课所做的课堂笔记。所以说,《论语》就是孔门弟子(及再传弟子)共同整理的一份课堂笔记。以此为契入点,提出大学语文课堂笔记的要求,并贯穿全学期。

    注:课堂笔记训练包括“听”与“写”两个部分,不再是中学语文那种机械的听,机械地抄黑板,老师也不会“用记录速度朗读”,必须要靠同学自己善于听,抓住老师讲课要点、精彩语录,同时进行记录,可以速记,字迹可能潦草一点,课后另行整理。老师要做这样的指导,开始时候在关键地方速度可稍放慢一点,稍作重复,一课结束,略加总结,检查一下所记内容是否恰当,争取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让学生能够掌握这样的课堂笔记方法。

    3.效果

    我在上学期尝试了这样的方法,初见成效,学生们记录下我的一些“语录”,比如:“语文是一门形式训练课,它没有自己的内容,它以其他所有学科的内容为内容,凭借这些内容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训练”(注:这一条多数同学都误记成“语文是没有内容的”);“天下文章一分为二,一位艺术文,一为实用文,语文教学就是用实用文学习母语规范,用艺术文学习母语艺术,是规范与艺术的统一”,等等。有的同学把“子曰”改为“师曰”,如:

    师曰:“信息时代不缺少信息,缺少的是检索信息的能力”。
    师曰:“我们要学习活在现代汉语里的古代汉语”。
    师曰:大学生说话写文章要多用学过的典故和资料,要让人见出你是读过书的,有学问的。某生考试作文反驳说,说话作文不能卖弄。师叱之曰“胡说”,然亦不扣分,因为他说语文是一门形式学科,不能单以内容扣分。

    这是我教学中收集的一些资料,请老师们都来提供自己教学中的故事。


二、文本详析

    1.参考译文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四个人陪着孔子坐着。
    孔子説道:“因爲我比你们年纪都大,[老了,]没有人用我了。你们平日説:‘人家不瞭解我呀!’假若有人了解你们,[打算请你们出去,]那你们怎么办呢?”
    子路不加思索地答道:“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局促地处于几个大国的中间,外面有军队侵犯它,国内又加以灾荒。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光景,可以使人人有勇气,而且懂得大道理。”
    孔子微微一笑。
    又问:“冉求,你怎么样?”
    答道:“国土纵横各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家,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光景,可以使人人富足。至于修明礼乐,那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
    答道:“不是説我已经很有本领了,我愿意这样学习:祭祀的工作或者同外国盟会,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司仪者。”
    又问:“曾点!你怎么样?”
    他弹瑟正近尾声,铿的一声把瑟放下,站了起来答道:“我的志向和他们三位所讲的不同。”
    孔子道:“那有什么妨碍呢?正是要各人説出自己的志向呵!”
    曾晳便道:“暮春三月,春天衣服都穿定了,我陪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在沂水旁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歌,一路走回来。”
    孔子长歎一声道:“我同意曾点的主张呀!”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都出来了,曾晳后走。曾晳问道:
    “那三位同学的话怎样?”
    孔子道:“也不过各人説説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晳又道:“您爲什么对仲由微笑呢?”
    孔子道:“治理国家应该讲求礼让,可是他的话却一点不谦虚,所以笑笑他。”
    “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吗?”
    孔子道:“怎样见得横纵各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土地就不够是一个国家呢?”
    “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吗?”
    孔子道:“有宗庙,有国际间的盟会,不是国家是什么?[我笑仲由的不是説他不能治理国家,关键不在是不是国家,而是笑他説话的内容和态度不够谦虚。譬如公西赤,他是个十分懂得礼仪的人,但他只説愿意学着做一个小司仪者。]如果他只做一小司仪者,又有谁来做大司仪者呢?”

(译文选自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2.课文简析

    本文通过记述孔子和四个弟子言志的一次谈话,反映了儒家“足食足兵”“先富后教”“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及孔子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孔子说过:“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论语•颜渊》,国家粮食充足,军备充足,百姓就对政府有信心了)“既富矣”,再“教之”。(《论语•子路》,意思是说先要使百姓富裕起来,然后去教育他们)“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凭借道德来诱导他们,用礼教来使他思想行为一致,人民就会有廉耻,而且人心归服)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言志的具体内容虽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先富后教,礼乐治国。孔子对他们三人的志向都是肯定的。哂笑子路,不是认为他的政治主张不对,而是用委婉的态度批评“其言不让”。曾皙的话似乎与政治无关,但他描绘的是一个太平社会的缩影,即形象化了的礼乐之治的盛世,所以深受孔子的赞扬。
孔子的政治思想,既有其保守的一面,如他的“礼乐治国”实际上是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如“足食足兵”“先富后教"的思想,就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因素。我们对于孔子的政治思想,既不可不加分析地全盘继承,也不可不加分析地全盘否定。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教育家。本文第一段中孔子对学生的几次回答,以亲切和蔼的长者作风,给谈话带来轻松和谐的气氛,表现了他教育学生时循循善诱的教学态度。第二段中孔子对学生言志的评论,各有其侧重之点,反映出了他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本文虽然是语录体,但人物的语言能鲜明表现其性格特征,少量的行动描写,也能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神情。孔子的谦和,子路的粗豪率直,冉有和公西华的谦谨,曾皙的雍容飘洒,都跃然纸上。


三、思考与练习提示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记录的是孔子教学的一个片段,这个片段记录了教学活动的哪几个侧面?
    记录了四个方面内容:(1)孔子首先提出讨论题目:“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如果有人赏识你,让你去治理国家,你们将怎么做?(2)子路等弟子分别述说自己的志向,孔子简略点评。(3)最后孔子回答曾皙的提问,对讨论作总评。(4)此外,还记录了教学活动的一些细节,如“夫子哂之”,写孔子微妙的表情;曾皙“鼓瑟希,铿尔”,写学生的动态。

    2-4.略,就是上面说的语录体课堂笔记训练。

    5. 阅读下面的《论语》八章,你还能从《论语》中找出这样的段落吗?
    这是拓展阅读,举一反三(此处是举一反八),真正的目的是要引导学生以课文为线索,扩大阅读范围,继而阅读整本原著。下面译注选自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论语》八章译注

    1.贫而无谄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1.15)
    [参考译文]
    子贡说:“贫穷却不巴结奉承,有钱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纵有钱却谦虚好礼哩。”子贡说:“诗经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先开料,再糙锉,细刻,然后磨光。’那就是这样的意思吧?”孔子道:“赐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告诉你一件,你能有所发挥,举一反三了。”
    [注释]
    何如:论语中的“何如”,都可以译为“怎么样”。
    贫而乐:皇侃本“乐”下有“道”字。郭玄注云:“乐谓志于道,不以贫为忧苦。”所以译文增“于道”两字。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两语见于诗经卫风淇奥篇。
    赐:子贡名。孔子对学生都称名。
    告诸往而知来者:“诸”,在这里用法同“之”一样。“往”,过去的事,这里譬为已知的事;“来者”,未来的事,这里譬为未知的事。译文用意译法。孔子赞美子贡能运用诗经作譬,表示学问道德都要提高一步看。

    2.巧笑倩兮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3.8)
    [参考译文]
    子夏问道:“‘有酒涡的脸笑得美呀,黑白分明的眼流转得媚呀,洁白的底子上画着花卉呀。’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孔子道:“先有白色底子,然后画花。”子夏道:“那么,是不是礼乐的产生在[仁义]以后呢?”孔子道:“卜商呀,你真是能啓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注释]
    倩:面颊长得好。
    盼:黑白分明。
    绚:有文采,译文为着协韵,故用“画着花卉”以代之。这三句诗,第一句第二句见于诗经卫风硕人。第三句可能是逸句,王先谦三家诗义集疏以为鲁诗有此一句。
    礼后:“礼”在什么之后呢,原文没说出。根据儒家的若干文献,译文加了“仁义”两字。
    起:友人孙子书(楷第)先生云:“凡人病困而愈谓之起,义有滞凝隐蔽,通达之,亦谓之起。”说见杨遇夫先生汉书窥管卷九引文。

    3.各言尔志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5.26)
    [参考译文]
    孔子坐着,颜渊、季路两人站在孔子身边。孔子道:“何不各人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道:“愿意把我的车马衣服同朋友共同使用坏了也没有什么不满。”颜渊道:“愿意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向孔子道:“希望听到您的志向。”孔子道:“[我的志向是,]老者使他安逸,朋友使他信任我,年青人使他怀念我。”
    [注释]
    侍:论语有时用一“侍”字,有时用“侍侧”两字,有时用“侍坐”两字。若单用“侍”字,便是孔子坐着,弟子站着。若用“侍坐”,便是孔子和弟子都坐着。至于“侍侧”,则或坐或立,不加肯定。
    盍:“何不”的合音字。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这句的“轻”字是后人加上去的,有很多证据可以证明唐以前的本子并没有这一“轻”字。详见刘宝楠论语正义。这一句有两种读法。一种从“共”字断句,把“共”作谓祠。一种作一句读,“共”字看作副词,修饰“敝”字。这两种读法所表现的意义并无明显的区别。
    施:淮南子诠言训“功盖天下,不施其美。”这两个“施”字意义相同,礼记祭统注云:“施犹著也。”即表白的意思。
    信之、怀之:译文把“信”和“怀”同“安”一样看做动词的使动用法。如果把它看做一般用法,那这两句便应该如此翻译:对“朋友有信任,青年人便关心他”。

    4.求仁得仁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7.15)
    [参考译文]
    冉有道:“老师赞成卫君吗?”子贡道:“好罢;我去问问他。”子贡进到孔子屋里,道:“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孔子道:“是古代的贤人。”子贡道:“[他们两人互相推让,都不肯做孤竹国的国君,结果都跑到国外,]是不是后来又怨悔呢?”孔子道:“他们求仁德,便得到了仁德,又怨悔什么呢?”子贡走出,答覆冉有道:“老师不赞成卫君。”
    [注释]
    为:动词,去声,本意是帮助,这里译为“赞成”,似乎更合原意。
    卫君:指卫出公辄。辄是卫灵公之孙,太子蒯聩之子。太子蒯聩得罪了卫灵公的夫人南子,逃在晋国。灵公死,立辄为君。晋国的赵简子又把蒯聩送回,藉以侵略卫国。卫国抵御晋兵,自然也拒绝了蒯聩的回国。从蒯聩和辄是父子关系的一点看来,似乎是两父子争夺卫君的位置,和伯夷、叔齐两兄弟的互相推让,终于都抛弃了君位相比,恰恰成一对照。因之下文子贡引以发问,藉以试探孔子对出公辄的态度。孔子赞美伯夷、叔齐,自然就是不赞成出公辄了。

    5. 闻斯行诸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11.22)
    [参考译文]
    子路问:“听到就干起来吗?”孔子道:“有爸爸哥哥活着,怎么能听到就干起来?”冉有问:“听到就干起来吗?”孔子道:“听到就干起来。”公西华道:“仲由问听到就干起来吗,您说‘有爸爸哥哥活着,[不能这样做;]’冉求问听到就干起来吗,您说‘听到就干起来。’[两个人问题相同,而您的答覆相反,]我有些糊涂,大胆地来问问。”孔子道:“冉求平日做事退缩,所以我给他壮胆;仲由的胆量却有两个人的大,勇于作爲,所以我要压压他。”
    [注释]
    兼人:孔安国和朱熹都把“兼人”解为“胜人”,但子路虽勇,未必“务在胜尚人”;反不如张敬夫把“兼人”解为“勇为”为适当。

    6. 樊迟问仁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gāoyáo,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12.22)
    [参考译文]
    樊迟问仁。孔子道:“爱人。”又问智。孔子道:“善于鑑别人物。”樊迟还不透澈瞭解。孔子道:“把正直人提拔出来,位置在邪恶人之上,能够使邪恶人正直。”樊迟退了出来,找着子夏,说道:“刚才我去见老师向他问智,他说,‘把正直人提拔出来,位置在邪恶人之上’,这是什么意思?”子夏道:“意义多么丰富的话呀!舜有了天下,在众人之中挑选,把皋陶提拔出来,坏人就难以存在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之中挑选,把伊尹提拔出来,坏人也就难以存在了。”
    [注释]
    乡:去声,同“嚮”。
    皋陶:音高摇,舜的臣子。
    远:本是“离开”“逋逃”之意,但人是可以转变的,何必非逃离不可。译文用“难以存在”来表达,比之拘泥字面或者还符合子夏的本意些。
    汤:卜辞作“唐”,罗振玉云:“唐殆太乙之諡。”(增订殷虚书契考释)商朝开国之君,名履(卜辞作“大乙”,而无“履”字),伐夏桀而得天下。
伊尹:汤的辅相。
    “举直”而“使枉者直”,属于“仁”;知道谁是直人而举他,属于“智”,所以“举直错诸枉”是仁智之事,而孔子屡言之(参 2.19)。

    7. 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3.3)
    [参考译文]
    子路对孔子说:“卫君等着您去治理国政,您准备首先干什么?”孔子道:“那一定是纠正名分上的用词不当罢!”子路道:“您的迂腐竟到如此地步吗!这又何必纠正?”孔子道:“你怎么这样卤莽!君子对于他所不懂的,大概採取保留态度,[你怎么能乱说呢?]用词不当,言语就不能顺理成章;言语不顺理成章,工作就不可能搞好;工作搞不好,国家的礼乐制度也就举办不起来;礼乐制度举办不起来,刑罚也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会[惶惶不安,]连手脚都不晓得摆在哪里才好。所以君子用一个词,一定[有它一定的理由,]可以说得出来;而顺理成章的话也一定行得通。君子对于措词说话要没有一点马虎的地方才罢了。”
    [注释]
    卫君:历来的注释家都説是卫出公辄。
    正名:关于这两个字的解释,从汉以来便异説纷纭。皇侃 义疏引郑玄的注云:“正名谓正书字也,古者曰名,今世曰字。”这説恐不合孔子原意。左传成公二年曾经载有孔子的话,説:“唯器(礼器)与名(名义、名分)不可以假人。”论语这一“名”字应该和左传的这一“名”字相同。论语中有孔子“觚不觚”之叹。“觚”而不像“觚”,有其名,无其实,就是名不正。孔子对齐景公之问,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正名。韩诗外传卷五记载着孔子的一段故事,説,“孔子侍坐于季孙,季孙之宰通曰:‘君使人假马,其与之乎?’孔子曰:‘吾闻:君取于臣曰取,不曰假。’季孙悟,告宰通曰:‘今以往,君有取谓之取,无曰假。’孔子曰:‘正假马之言而君臣之义定矣。’”更可以説明孔子正名的实际意义。我这里用“名分上的用词不当”来解释“名不正”,似乎较爲接近孔子原意。但孔子所要纠正的,只是有关古代礼制、名分上的用词不当的现象,而不是一般的用词不当的现象。一般的用词不当的现象,是语法修辞范畴中的问题;礼制上、名分上用词不当的现象,依孔子的意见,是有关伦理和政治的问题,这两点必须区别开来。
    错:同“措”,安置也。

    8. 割鸡焉用牛刀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17.4)
    [参考译文]
    孔子到了[子游作县长的]武城,听到了弹琴瑟唱诗歌的声音。孔子微微笑着,说道:“宰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治理这个小地方,用得着教育吗?]”子游答道:“以前我听老师说过,做官的学习了,就会有仁爱之心;老百姓学习了,就容易听指挥,听使唤。[教育总是有用的。]”孔子便向学生们道:“二三子!言偃(子游的名,子游是字)的这话是正确的。我刚才那句话不过同他开顽笑吧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93400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