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百科 > 高教研究

关海庭:在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展现个性与特色
【时间:2012/3/20 】 【来源:北大教学论坛 2009.03.26 】 【作者: 北京大学教务部 关海庭】 【已经浏览4333 次】

    都说北大净出大师级的人物。这些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有个性。关于这一点,我想从北大的传统说起。关于北大的传统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网络上说法不一,而有些老教授则建议北大应该像老北大那样。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口号?因为老北大老师的个性都比较强。我经常喜欢读五四前后北大的一些教学、历史上的著作,五四前后的老北大有很多故事。比如判卷,传说有的老师把考卷向桌上一扔,扔得最远的打90分,依次递减。《北大日刊》上还登过,有的老师判卷采用循环判分法,分数为60、70、80,再回过头来,80、70、60。这些故事反映了大家对个性的渴望,那么为什么现在的北大就没有那么多故事了呢?所以今天我选择了“关于如何体现课堂个性”这个题目。
 
    自我入学当老师后,个性的问题就一直困扰着我。诚然,学生喜欢有个性的老师和教学方式,但老师个性的发挥也受种种教学条件的限制,比如教学评估、应试教育的培训模式的影响等。关于老师应该如何发挥个性,争议很大。今天上午有一个学生的讲演邀请我去当评委,当我阐述了我的想法后,他们也是有不同意见的。今天选择这个题目的指导思想,还是希望在北大的教学过程中每个老师能充分发挥个性。
 
    下面我就围绕这个中心说几个问题。
 
    一、如何体现个性
 
    我给个性的定义是“在保证课堂体系完整性的前提下,以多种手段和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精神”。很显然,这是一个具有中间性质的定义。如果问学生,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和不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回答可能会惊人得一致:喜欢有个性、有特点、有激情的老师,不喜欢念讲稿、照本宣科的老师。学生更倾向于个性,这我想这其中也存在片面性。学生喜欢的个性更多的是一种自由性,但我理解的个性不是想讲什么就讲什么,不要忘了这是一门课,而不是学术报告,也不是随便聊天,以下几点千万不能忽略:1:大师的经验,对大师的正确理解。下面举几个大师的例子:
 
    比如胡适开始在北大讲课时并不受欢迎。之所以不受欢迎的原因是胡适在讲中国哲学史的时候提出了一套全新的体系。通常讲中国哲学史都是从传说(即黄帝、炎帝时期)引入,只有胡适把考证引入学术研究中来。他从先秦、孔子开始讲起,不讲没有被证明的内容,只讲可考证的知识。可是当时的学生并不接受胡适的这种新体系,甚至有学生带头造反,想把他轰下去。有两个学生,即傅斯年和罗家伦站出来,指出胡适先生讲的有道理,鼓励同学让胡适讲完再发表评论。胡适的体系逐渐的被大家接受,甚至后来胡适讲课时过道上都挤满了人。由此可以看出胡适是有个性的,他提出了一套新体系。
 
    第二个是朱自清。听过朱自清上课的人都知道,他上课最大的特点是板书写得特别好。有一次,朱自清来到课堂就开始抄书,抄完后对学生说把这些东西都抄下,抄完就下课。可能那时没有现在这么好的打印、复印等条件,朱自清就通过板书向学生讲授教学的重点,学生也认为朱自清的这些板书确实很有价值。这也是一种个性的教学方式。
 
    第三个例子是俞平伯上课。俞平伯研究《红楼梦》,讲求创新,原则是每次上课都必须要有新意,对自己要求非常苛刻。有一次上课他夹着包进屋,在黑板上写到“今日无新意,停课一次。”
 
    下面再举个陈庆华的例子。我听过陈庆华的“晚清政治”这门课。第一次上课时教室坐满了人,但是几次课后人越来越少,甚至最后一次课只有五个人。但是陈庆华这个人非常镇定,他在讲台一站,不管下面有多少学生,只管讲自己的。而且陈庆华讲课的内容确实很深刻,比如他讲到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的争论,我想没有一个老师讲得过他。
 
    再说个李希凡讲课的例子,我听过他来北大讲《红楼梦》。李希凡上课就是念讲稿,但他念讲稿的水平无人能及。他的讲稿全部都是新的内容,没有一句重复,念到一定程度停下来,解释一两句,接着向下念。整个一堂课鸦雀无声,让人很难忘。他的讲稿非常有系统,念讲稿能达到这个水平,也是一种了不得的个性。
 
    最后讲个罗荣渠的例子。罗荣渠上课的重点特别突出,讲到重点就重复一遍,再接着向下讲。
 
    我认为以上这些人讲课都是有个性的。总结这些人的个性,每个人都有突出的特点,这种特点不是不负责,而是他们利用他们多年来形成的个性把课讲透了。从这个角度看,他们的个性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对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然我们也应注意对个性的片面理解问题。举个例子,以前学生反映意见,说某个教员一学期连绪论都没有讲完。当我找他谈话时,他说绪论是最重要的内容,要想讲完一句话就完,否则永远也讲不完。我建议他既然学生有反映,能不能改变一下教学方法,既把绪论讲完,也讲一下后面的重点内容,让学生有整体感。后来这个教员听了我的意见,调整了课程体系。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大师都是在保证课程体系的前提下进而突出个性的,这个重要的前提不能违背。
 
    下面来讲第二个小问题,谈个性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现实的背景。大学教学之前,学生都是经过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我没有调查过五四时期的学生,但现在的学生和五四时期肯定不一样。现在北大的学生都是通过高考考上来的,即使个别参加奥林匹克竞赛的,也是应试教育的模式培养出来的。由应试教育到创新,我觉得中间的大学教育要兼顾两方面。既不能走得太快,步子太大,否则学生接受不了;也不能离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强这个目标,否则目的就不明确了。两个方面,片面强调哪个方面都是不对的。
 
    我们接下来谈谈存在的问题。我在教务部工作的时候听了北大的很多课,也评估了很多别的学校的课程,感觉教学普遍存在三个问题:
 
    1、硬知识含量不够,东拉西扯。比如我听过一门别的学校的“国际危机管理”课。老师给同学们讲了很多内容,比如国际危机管理的定义、特点、分类、意义等等。学生只坐在下面记笔记,这样培养的学生只能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市场经济以来,相当多课程的知识量是构不成一门课的,只要办知识讲座,或开专题就行了。在当今广播电视如此发达的背景下,学生宁愿去听一场论坛,也不愿意听重复的课程。
 
    2、课堂教学缺少必要的环节,导入机制不够。我认为所有课都需要一个导入机制,要追求那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一点点导入进来。一旦导入进来,学生就会很感兴趣。
 
    3、交流互动不够。如何鼓励学生提问题,如何设计一堂课,如何让学生参与进来,这方面的重视不够。
 
    二、课堂教学中强调个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从宏观上讲,是北大如何培养拔尖人才。我到很多重点大学做评估的时候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特别希望看到北大的毕业生,可是事实上人数很少。我把建国后北大培养的学生大概划分了三个时代:
 
    第一个是改革开放前的时代,即以王选为代表,包括西南联大的杨振宁、李政道等人的一代。网上公布的数据显示,1955年北大培养的院士大概有130多名,全国最多。清华和协和一共有110多人,复旦、浙大约有六七十人。可以说老一代学者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北大的领先优势非常明显。
 
    第二个时代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北大有优势,但优势不明显。北大毕业生在美国当教授的人数最多,但优势不明显。
 
    第三个时代是八九十年代,我们的势头还可以,但前景不好说。2004年北大的出国人数是400多人,2005年是500人,2006年是600人,2007年是700多人,预计2008年会在600-700人之间浮动。
 
    三个时代,除第一代还可以,剩下的两代都有待于检验。三个时代的共同规律是入学时北大的学生都是最优秀的,是各个地区最拔尖的同学。但是冲到最后,我们的人数越来越少,西方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就比较多了。从微观上讲,我们做过一个调查,同学对20%左右的课程不满意,问题的原因就在于缺少个性、照本宣科,因而我们必须提倡个性教学。我们从小就是应试教育,个性和创新精神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将这都归咎于大学教育本身是不公平的。但是我们要注意这个问题,要有紧迫感。作为教学管理人员,我一直在思考应该怎样保持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我今天的题目也暗含这样的思考,希望大家也能一起思考这样的问题。
 
    三、我想从理论上概括个性的内容
 
    我认为个性大概包括五方面内容:
 
    1、要保证课堂体系的完整性。一个课程要包含7个要素,即讲授、互动(可以是课后或网上沟通)、专题讨论、教材、教学大纲、参考书、考试。一门课首先应该保证课程的完整性。
 
    2、要有一、两个方面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多种角度、多个层次、多种方法分析一个理论问题。有一些理科的老师上课时讲到诗歌,以诗歌为起点,最后回归到理科的专业知识,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教授什么课程的老师,都可以在讲清一个理论问题的支撑点上,讲授一、两方面自己有深入思考的内容。
 
    3、要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创新精神,比如有些老师的煽动性应该得到支持,这是必要的。
 
    4、要尊重学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这是一个正确的理念。老师要像照顾小苗一样扶植学生成材,要有爱心地经营教育。
 
    5、要通过课堂讨论、小组研讨、演讲、辩论等方式进行合作学习,这是北京大学课堂教学重要的一个方面。北大的老师把给学生上课特别是给本科生上课当作一种荣耀,因为我们有最好的学生。
 
    四、我的做法
 
    下面我想和大家沟通一下我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做法。我从1984年留校后一直没有离开本科教学,几乎每年都会给本科生上课。我回想自己留校做教学工作以来的一些个人做法和体会,主要有十个要素和环节,仅供大家参考。
 
    1、充分了解学生。老师要通过前两次课向学生说明想讲的内容以及如何讲的问题。每门课,当上完第二次课后,我都会通过发问卷来了解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对老师设想的意见。整理同学的问卷有助于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想法,但同时也应该有自己的分析,不是学生想听什么就讲什么,但必须要知道他们的想法。同时,老师的讲稿也不能一成不变。有一次我讲课讲到四人帮,一个学生就问我什么是四人帮。这在以前的教学中都是不需要解释的,可是现在却出现了问题。于是我意识到年代不同了,讲稿也需要立即调整。
 
    2、要有自然的导入。我在讲“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史”这门课时,每次课上用10-20分钟讲一个和讲课内容有关的故事或案例,做到自然的导入。比如讲到中共的政治动员时,我就先讲《雪白血红》中东北民主联军如何扩军,或者通过以《暴风骤雨》导入后再讲政治动员。当年林彪带领东北民主联军进东北时只有十万人,刚进山海关时还遭遇炮弹袭击马翻人倒,3年后出关时变为100多万人,把落后的农民动员进来成为革命分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样先讲一个故事,再讲理论,凭借故事可以自然导入理论。
 
    3、每堂课讲清一个理论问题,课程一定要有一个整体布局。一门课程的布局就好比一部电影,一个好的电影有导入、高潮、收尾,课程也是这样。整体布局中理论部分最为重要,我的每次课都要讲清一个理论问题。记得1985年我第一次讲课时,课后一个同学提出:1927年蒋介石搞经济建设,毛主席捣乱,蒋介石经济建设没搞成,毛主席就成功了。我当时对他说,你这个问题太原则了,我以后再回答你。课后我就思考应该如何证明蒋介石那一套改革不能引导中国走向光明。后来我看到一篇讨论台湾土地改革问题的文章,受到启发,于是写了一篇“台湾土地改革述评”,既承认台湾土地改革的成功,同时证明了为什么蒋介石在大陆就不能进行这种改革。这门课结束的时候,我专门用一堂课分析国共两党在大陆造成天翻地覆变化的原因,将其归结土地问题。包括那个同学在内的所有学生对我的理论还是比较满意的。就像刚才介绍胡适讲课的例子,如果没有理论、体系和研究,永远也出不了个性,片面追求个性顶多是哗众取宠。
 
    4、通过案例来论证理论观点,使课堂效果达到高潮。现在讲课有一个变化,即要求案例的完整性。案例的布局和理论观点的布局是一样的,一般一门课需要10个比较完整的案例。我有5个最理想的案例:第一个是毛主席的诗词,主要讲政治家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第二个是美国的新经济,通过美国新经济的过程,证明创新的重要性;第三个是台湾的土地改革,证明土地政策的重要;第四个是张正隆的《雪白血红》这本书。张正隆是沈阳军区的参谋,利用业余时间废寝忘食地采访老同志,用5年时间写了辽沈东北解放战争过程。这说明了毅力和恒心是成才的必要条件;第五个案例是红卫兵运动的过程。五个案例都有针对性,也比较完整,对学生都有帮助。
 
    下面我重点讲一下第一个案例。一般政治发展史讲到30年代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时候我总是要讲一下毛泽东。我主要通过《沁园春•雪》这首词的来龙去脉来讲作为政治家的毛泽东。这首词写于1936年1月,中共处在最困难的时期,张国焘把大部分红军带到南边企图分裂。毛泽东1935年10月到达陕北时共有九千多人,和第十五军团会和后共有一万多人。1936年1月又恰逢陕北几十年不遇的大雪,同时延安又被张学良占领。毛主席住在瓦窑堡的一个小山村里面,在散步的时候写了这首词。上半阙写自然风光,下半阙写“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在最困难的时期依旧有这样的一种气魄是很难能可贵的。1945年5月毛泽东与柳亚子到重庆谈判,应柳亚子的要求,毛泽东把《沁园春•雪》抄给了柳亚子。柳亚子看了之后连呼三声“大作”,并回了一首词。毛叮嘱柳亚子不要传出去,但还是传到了蒋介石那里。蒋介石叫来陈布雷问他对《沁园春•雪》的看法,一开始陈布雷不说话,后来蒋介石说你怎么想就怎么说嘛,陈伯雷说写得气吞山河。蒋介石很生气,说难道真的没有问题吗?陈伯雷说“这首词的思想有问题”。蒋介石说发动舆论批判。于是国民党中宣部组织文人发动舆论批判,以东鲁词人的笔名在《国民党中央日报》发表一首词来批判毛主席,……这首词写得也不错,但格调和毛主席的就没法比了。郭沫若看后很气愤,也写了一首很不错的词。1954年有人给毛主席写信,问风流人物是谁。毛主席回答说是无产阶级,把这个过程做了一个了结。我把这四首词作为一个完整的案例讲下来,目的在于给学生一种大气的诗的感受,同时将毛主席作为政治家越挫越奋的性格表现出来。
 
    5、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我在讲“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史”一课时,自己编写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政治发展》小册子。摘录了伟人、大师们有关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论述的重要段落,共涉及三十多本学生以后必读的书目。学生大学学习期间时间有限,可以先阅读摘录的重要段落,以后有时间再阅读这些书目。同时,我还让助教指导学生编写《西方传统文化与中国政治发展》,探讨西方文化对中国政治的影响。最后学生每人拿到两本参考资料,即“中国传统文化与政治发展”和“西方传统文化与政治发展”,对以后的学习有很大帮助。动手能力不一定指社会实践或调查,因为考虑到社会风气和社会环境的限制,到偏远地方进行实践还存在一定安全问题,老师需要利用各种方法启发学生动手去做,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6、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即课堂讨论。当然,课堂讨论前的充分准备最为重要,如果准备不成熟就宁可不要讨论。特别对新生,一定要做充分准备后再开展讨论,同时讨论过程中要设计比较好的思考题。
 
    7、课后系统的准备:要有一批骨干队伍,经常同学生聊天,发现骨干,让他们起带头作用。我在教学过程当中养成一个习惯,会提前半个小时到课堂,利用这段时间同学生聊天。有些对这门课程感兴趣的同学会主动找老师聊天,要记住这些同学,让他们成为骨干,在课堂上起带头作用。
 
    8、发挥助教的作用,建立沟通系统。每门课学校都配有助教,我的课聘了三个助教,负责把学生分成三个班,每班大概20余人。每个助教建立自己的专门邮箱,和同学进行沟通和提高。
 
    9、推荐好书并进行专门讲解,同时推荐一些对这些书有研究的老师进行讲解。我认为老师很乐意有学生来提问,这也是他的天职。
 
    10、重视第一堂课和最后一堂课的重要性。特别是第一堂课一定要精心准备,把这堂课要作为一个经典来讲授。我每次讲第一堂课都要备好几天课,举什么例子、说明什么理论观点等问题,都要反复考虑。我一般在第一堂课上展开讲几个精心考虑的问题,即知识体系、理论基础、政治经验、研究方法等,通过这些告诉学生以后应该如何学习。
 
    根据我的经验,我认为以上这十个办法都比较成功。学生觉得我的课讲授得比较系统,老师具备了起码的责任心,想法设法把这门课讲好。我认为也是一种个性。
 
    最后,我想再总结几句。我的理念带有一种中间的性质,不要刻意去追求个性,而要在系统讲授的过程中体现个性,这包括对北大传统的继承,也包括对有些问题的扬弃。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做不到像五四时期的老师那样有激情,而只能走一条中间道路,在保证课程体系完整的前提下,尽量保证老师的个性。我一般不干涉老师讲课的内容,只干涉教师迟到早退、停课太多、不负责任等问题,也就不存在对个性的扼杀问题。当然,处理这些问题要特别谨慎,不能影响老师发挥个性。
 
    最后一个问题我还没有想好,我想把题目留给大家,大家共同探讨,即如何从学校和管理的角度鼓励老师发挥个性的问题。这个问题由于政策性较强,涉及很多比较深奥的理论问题,我就不多讲了。
 
    留几分钟时间,大家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讨论一下?
 
    提问1:新东方的俞敏洪曾经在北大任教过一段时间。我看到他有一个观点说,大学里的老师只要能把学生糊弄住,学生满意不造反,就万事大吉了。您对他的观点是什么看法?
 
    回答:我肯定不赞成这个观点。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的出发点在于要对学生有一个深刻的了解。我们的学生是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普遍比较正统、听话,这是最基本的前提。仅仅把学生糊弄住是不行的,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要发挥他们的创造精神。仅把学生糊弄住,很可能学生就沿着应试教育走下去,以后冲不到最高处。我个人是针对的是现在的这些学生,也许俞敏洪那个时代学生有自己的考虑,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不同年代的学生背景也不一样,这是考虑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提问2:学习有所谓认知风格问题。学生的个性在您的教学中如何体现?

    回答:我并没有涉及到学生的个性,而是想通过老师的个性来影响学生,老师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起到表率作用。对于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这个问题太复杂了,我们有限的理性没有办法进行把握,搞不好就会扼杀学生的个性。我的基本观点是对于学生的个性千万不要过多干涉,要顺其自然,老师起带头作用,我认为这就是个性。比如我们院的学生给我编顺口溜,像我的口头语“成大才”等等,我觉得这样挺好,学生愿意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像80、90后的学生,个性比较复杂,对于他们上网聊天等行为,老师只要进行必要引导就可以了,尽量避免发生直接冲突。
 
    提问3:您刚才提到教学最重要的是对教学的重视问题,实际就是态度问题,北大很多老一辈的老师也都有这个观点。对教学本身重视的老师才会想方设法去研究教学,也会主动向别人学习。给人的感觉是60、70年代以前的老师普遍对教学比较重视,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个性。现在由于各种原因,对教学的重视程度下降,有一部分老师对教学工作比较忽视。请问您怎么看待这个现状,以及有没有比较好的措施来解决?
 
    回答:这个问题比较复杂。目前我们只能呼吁,通过政策导向来重视教学。我个人认为解决这一问题更重要的是发扬传统。一个学校的传统是很难改变的,北大的传统是重视本科教学,这个传统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发扬。您说的普遍现象,应该是整个社会都存在的现象,只能通过政策导向、说服教育、发扬传统来改变,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坦白说我认为这一点北大在全国各高校做得比较好,比如今天这个论坛,就是通过各种途径来发扬、论证教学工作的神圣,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个交流思考的平台。
 
    今天就到这里吧。欢迎大家课后与我继续交流看法。再次感谢大家来关注今天的讲座。
 
——————————————————————————————————————————
 
    本文根据关海庭老师在“第二届北大教学论坛”上的讲座编辑整理而成。
    讲座时间:2008年4月29日,下午2:40-4:30
    编辑整理:李燕红,赵舒萌,郭九苓。
    讲座视频:rtsp://162.105.14.149/forum/10.rm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52371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