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站长教材 > 教案导读

《西湖的雪景》教学建议
【时间:2011/7/6 】 【来源:本站 】 【作者: 何二元】 【已经浏览3856 次】

  【教学目的】
  中学语文也有这一篇课文,其教学目标如下:1、认识钟敬文笔下“幽静冲淡”的山水雪景,理解文章中自然景色与人内心审美情趣和谐统一的艺术特征。2、品味描写“雪”的多视角多变化的笔法,感受钟文中纯美清幽的雪景与幽远脱俗的诗情共同营造的美好意境。3、认识文中所引的古诗文在描摹画境、平添情趣、画龙点睛、升华主旨等作用。
  这三条看起来很美,操作起来却实属不易。艺术感受本来因人而异,难以言传,非要条分缕析,就成了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属中文系专业课。湖南理工大学从文艺鉴赏入手改良大学语文课程,结果搞出一门“文艺鉴赏学”的精品课程来,反而成为对大学语文课的解构。
    中学语文课文分析的一个弊病,就是凭空想象,不注重寻求真实资料的支持,类似于脑筋急转弯。比如“自然景色与人内心审美情趣和谐统一”,钟敬文的“内心审美情趣”是什么样的?出这题的人似乎并没有考虑。这篇文章写于1929年1月,想想看那是什么样的年月?连作者自己都在骂自己:“我真打不起这样欺罔人类的勇气”(见《西湖边上的隐士——论钟敬文》)。当然作者并没有真的把“内心审美情趣”和“幽静冲淡”的山水雪景完全统一起来,而是不断关心着天寒地冻下穷人的生存状况,所以他也不必过于自责。
  第二点也同样,“感受钟文中纯美清幽的雪景与幽远脱俗的诗情共同营造的美好意境”,把“幽远脱俗”这个评语放在一代民俗大师头上,真是滑稽。虽然成为民俗大师是后来的事,但就在一年前,作者初次涉猎民俗,把一些民俗的东西编进大学教材,便遭致道学校长的排挤,丢了饭碗,这才有了后来的隐居西湖。何况,只要认真读一读课文,也能看到多处关乎民俗的笔墨,比如对路边“野人”生活的关怀,对灵隐山门小贩的叙说,对平日在湖滨陶醉的少男少女老爷太太的讥刺,都是有着民俗的意义的。课文的优点不在于“脱俗”,而在于把风景画和风俗画自然地结合起来。当然我们不必在一篇纪游作品中过多分析这些内容,以免扫了今天读者的雅兴,但是无论如何我们也应该恰当选择用于赞美的语词。
  第三点也是如此,“描摹画境、平添情趣、画龙点睛、升华主旨”说起来挺顺溜,落实起来恐怕有些繁琐:究竟是如何的描摹画境?如何的平添情趣?如何的画龙点睛?如何的升华主旨?恐怕很难在诗句中作具体分配,现代散文中的古典诗词,“描摹画境、平添情趣”的诗句,难道就没有“画龙点睛、升华主旨”的作用?反之亦然。不如只是提示学生注意这些古诗文,自己去玩味其中的好处。
  以上对中学语文的批评并无恶意,钟敬文在全国大学语文第三届年会上说:“我希望你们研究会在研究‘大学语文’教学的同时,也可以根据现在考入大学的学生在语文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些分析研究,提供给中小学语文教学同行参考”。现在我们即使不能跨越行业界限去指导别人,起码也应该以此自警,不要把大学语文讲成“高四语文”,也不要上成“文艺鉴赏学”,为“大学语文取消论”又增加一个口实。
  我们的教学目的相对比较务实,集中在文体的提示:
  1、作为记叙文,重点提示游记的要素与普通记叙文六要素的区别,也是体现本教材要把抽象的教学文体还原为真实文体的一种目标。
  2、记叙文又分艺术类与实用类,本课和下一单元的实用类记叙文《杭州西湖导游词》形成的规范与变通的关系,虽然不直接点明,但要预先留下伏笔。
  3、关于“美文”的概念。本篇属于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美文,这一类作品(最典型的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只有在其推动白话文运动取得成功的意义上才获得价值,否则容易得出作者消极躲避社会现实的结论(详见教材《美文》一课)。

  【作家作品】
  钟敬文,详见“国学大师钟敬文”
  时代背景,“美文”有一种超越时空的性质,所以能成为传世的名作。有时多讲时代背景,反而破坏了作品的美感。本教案设计两套插图课件,通过比较自然而然地凸显出作品的时代背景。

  【课文讲解】
  一、采用“现代版”课件。这是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一套《现当代名家游记散文摄影珍藏版丛书》中的一种,书名即《西湖的雪景》,课文为该书第一篇。由于相距作品年代较远,编写人员估计以年轻人为主,编写的目的又在于为今天的旅游业挖掘资源,所以就造成这部丛书的“新”的特点。且不说插图多为今天的摄影,较少历史老照片,配合照片的一些文字(往往游离于作品之外)也以抒发今天人们的愉悦心情为主,虽略嫌肤浅,却符合今天休闲时代的格调。比如在讲到“自宋朝以来,平章西湖风景”一语,不但照片是今天的新西湖,而且插入的一段文字也属今人的奢靡情感:

  我拨开清晨第一缕纱,看到你在薄雪轻柔妙曼的抚摸中醒来,仿佛为了响应冥冥中的一种召唤,你睁开眼睛等待阳光照进来。

  在向学生展示这一课件的时候,可以提示学生留意这些附加的文字,但不必多加批评,只留做讲解下一课件的伏笔。但是,这一版本有很多的文字错误,请老师们不要当作版本问题,肯定就是文字校对的低级错误,要鼓励学生发现。可以我们教材为准,因为在发现了一些“现代版”的文字问题后,我们专门调用了最早发表此文的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七集(散文二集)影印本进行的校对,因此比较可信。
    二、采用“民国版”课件再讲一遍。民国年间的西湖老照片,虽然有些煞风景(俗话说看景不如听景,读者心目中的印象肯定要比这些老照片好得多),但是起码可以避免这样两个弊端:1、避免像上面这个“现代版”那样,剥除了作品的时代感;2、避免像中学语文那样,“提纯”了作品风景,而忽略了社会风俗画面。

  【思考练习】
  1、阅读课文,注意记叙文的要素在游记作品中是如何体现的。
  这一点在课文导读中已做了充分的讲解,老师不必再讲,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
  2、在书上划出课文引用的古典诗词和典故,注意它们在课文中的作用(设想假如没有这些内容,课文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现在使用电脑可以很方便地修改文本,教参提供一个删去了古典诗词典故部分的文本,原文的4300字经删节后剩下3000字,可以让学生读一读,看看丢失了什么东西。

  从来谈论西湖之胜景的,大抵注目于春夏两季;而各地游客,也多于此时翩然来临。——秋季游人已渐少,入冬后,则更形疏落了。这当中自然有以致其然的道理。春夏之间,气温和暖,湖上风物,应时佳胜,都是要教人眷眷不易忘情的。于此时节,往来湖上,沉醉于柔媚芳馨的情味中,谁说不应该呢?但是春花固可爱,秋月不是也要使人销魂么?四时的烟景不同,而真赏者各能得其佳趣;不过,这未易以论于一般人罢了。
  西湖的雪景,我共玩了两次。第一次是在此间初下雪的第三天。我于午前十点钟时才出去。一个人从校门乘黄包车到湖滨,下车,徒步走出钱塘门,经白堤,旋转入孤山路,沿孤山西行,到西泠桥,折由大道回来。此次雪本不大,加以出去时间太迟,山野上盖着的,大都已消去,所以没有什么动人之处。现在我要细述的,是第二次的重游呢。
  那天是一月念四日。因为在床上感到意外冰冷之故,清晨初醒来时,我便预知昨宵是下了雪。果然,当我打开房门一看时,对面房屋的瓦上全变成白色了,天井中一株木樨花的枝叶上,也粘缀着一小堆一小堆的白粉。详细的看去,觉得比日前两三回所下的都来得大些。因为以前的,虽然也铺盖了屋顶,但有些瓦沟上却仍然是黑色,这天却一色地白着,绝少铺不匀的地方了。并且都厚厚的,约莫有一两寸高的程度。日前的雪,虽然铺满了屋顶,但于木樨花树,却好象全无关系似的,此回它可不免受影响了,这也是雪落得比较大些的明证。
  老李照例是起得很迟的,有时我上了两课下来,才看见他在房里穿衣服,预备上办公厅去。这天,我起来跑到他的房里,把他叫醒之后,他犹带着几分睡意的问我道:“老钟,今天外面有没有下雪?”我回答他说:“不但有呢,并且颇大。”他起初怀疑着,直待我把窗内的白布幔拉开,让他望见了屋顶才肯相信。“老钟,我们今天到灵隐去耍子吧?”他很高兴的说。我“哼”的应了一声,便回到自己的房里来了。
  我们在校门上车时,大约已九点钟左右了。时小雨霏霏,冷风拂人如泼水。从车帘两旁缺处望出去,路旁高起之地,和所有一切高低不平的屋顶,都撒着白面粉似的,又如铺陈着新打好的棉被一般。街上的已大半变成雪泥,车子在上面碾过,不绝的发出唧唧的声音,与车轮转动时磨擦着中间横木的音响相杂。
  我们到了湖滨,便换登汽车。往时这条路线的搭客是颇热闹的,现在却很零落了。同车的不到十个人,为遨游而来的客人还怕没有一半。当车驶过白堤时,我们向车外眺望内外湖风景,但见一片迷蒙的水气弥漫着,对面的山峰,只有一个几于辨不清楚的薄影。葛岭,宝石山这边,因为距离比较密迩的缘故,山上的积雪和树木,大略可以看得出来;但地位较高的保俶塔,便陷于朦胧中了。到西泠桥前近时,再回望湖中,见湖心亭四围枯秃的树干,好似怯寒般的在那里呆立着心里不觉漠然了一会。
  车过西泠桥以后,车暂驶行于两边山岭林木连接着的野道中。所有的山上,都堆积着很厚的雪块,虽然不能如瓦屋上那样铺填得均匀普遍,那一片片清白的光彩,却尽够使我感到宇宙的清寒、壮旷与纯洁!常绿树的枝叶后所堆着的雪,和枯树上的,很有差别。前者因为有叶子衬托着之故,雪上特别堆积得大块点,远远望去,如开满了白的山茶花,或吾乡的水锦花。后者,则只有一小小块的雪片能够在上面粘着不堕落下去,与刚著花的梅李树绝地相似。实在,我初次几乎把那些在路旁的几株错认了。野上半黄或全赤了的枯草,多压在两三寸厚的雪褥下面;有些枝条软弱的树,也被压抑得欹欹倒倒的。路上行人很稀少。道旁野人的屋里,时见有衣饰破旧而笨重的老人、童子,在围着火炉取暖。看了那种古朴清贫的情况,仿佛令我忘怀了我们所处时代的纷扰、繁遽了。
  到了灵隐山门,我们便下车了。一走进去,空气怪清冷的,不但没有游客,往时那些卖念珠、古钱、天竺筷子的小贩子也不见了。石道上铺积着颇深的雪泥。飞来峰疏疏落落的着了许多雪块,清泠亭及其它建筑物的顶面,一例的密盖着纯白色的毡毯。一个拍照的,当我们刚进门时,便紧紧的跟在后面,因为老李的高兴,我们便在清泠亭旁照了两个影。
  好奇心打动着我,使我感觉到眼前所看到的之不满足,而更向处境较幽深的韬光庵去。我幽悄地尽移着步向前走,老李也不声张的跟着我。从灵隐寺到韬光庵的这条山径,实际上虽不见怎样的长;但颇深曲而饶于风致。这里的雪,要比城中和湖上各处的都大些。在径上的雪块,大约有半尺来厚,两旁树上的积雪,也比来路上所见的浓重。曾来游玩过的人,该不会忘记的吧,这条路上两旁是怎样的繁植着高高的绿竹。这时,竹枝和竹叶上,大都着满了雪,向下低低地垂着。
  在冬天,本来是游客冷落的时候,何况这样雨雪清冷的日子呢?所以当我们跑到庵里时,别的游人一个都没有,——这在我们上山时看山径上的足迹便可以晓得的——而僧人的眼色里,并且也有一种觉得怪异的表示。我们一直跑上最后的观海亭。那里石阶上下都厚厚地堆满了水沫似的雪,亭前的树上,雪着得很重,在雪的下层并结了冰块。旁边有几株山茶花,正在艳开着粉红色的花朵。那花朵有些堕下来的,半掩在雪花里,红白相映,色彩灿然,使我们感到华而不俗,清而不寒。
  登上这亭,在平日是可以近瞰西湖,远望浙江,甚而至于缥缈的沧海的,可是此刻却不能了。离庵不远的山岭、僧房、竹树,尚勉强可见,稍远则封锁在茫漠的烟雾里了。
  本来拟在僧房里吃素面的,不知为什么,竟跑到山门前的酒楼喝酒了。老李不能多喝,我一个人也就无多兴致干杯了。在那里,我把在山径上带下来的一团冷雪,放进在酒杯里混着喝。堂倌看了说:“这是顶上的冰淇淋呢。”
  半因为等不到汽车,半因为想多玩一点雪景,我们决意步行到岳坟才叫划子去游湖。一路上,虽然走的是来时汽车经过的故道,但在徒步观赏中,不免觉得更有情味了。我们的革履,踏着一两寸厚的雪泥前进,频频地发出一种清脆的声音。有时路旁树枝上的雪块,忽然丢了下来,着在我们的外套上,我迟回着我的步履,旷展着我的视域,油然有一脉浓重而灵秘的诗情,浮上我的心头来,使我幽然意远,漠然神凝。
当我们在岳王庙前登舟时,雪又纷纷的下起来了。湖里除了我们的一只小划子以外,再看不到别的舟楫。平湖漠漠,一切都沉默无哗。舟穿过西泠桥,缓泛里西湖中,孤山和对面诸山及上下的楼亭、房屋,都白了头,在风雪中兀立着。山径上,望不见一个人影;湖面连水鸟都没有踪迹,只有乱飘的雪花堕下时,微起些涟漪而已。
  舟将驶近断桥的时候,雪花飞飘得更其凌乱。我们向北一面的外套,差不多大半白而且湿了。风也似乎吹得格外紧劲些,我的脸不能向它吹来的方面望去。因为革履渗进了雪水的缘故,双足尤冰冻得难忍。这时,从来不多开过口的舟子,忽然问我们道:“你们觉得此处比较寒冷么?”我们问他什么缘故。据说是宝石山一带的雪山风吹过来的原因。我于是默默的興想⑿到智识的范围和它的获得等重大的问题上去了。
我们到湖滨登岸时,已是下午三句余钟了。公园中各处都堆满了雪,有些已变成泥泞。除了极少数在待生意的舟子和别的苦力之外,平日朝夕在此间舒舒地来往着的少男少女、老爷太太,此时最少也靠在腾着血焰的火炉旁,陪伴家人或挚友,无忧虑地在大谈其闲天,以享乐着他们幸福的时光,再不愿来风狂雪乱的水涯,消受贫穷人所应受的寒冷了!
  这次的薄游,虽然也给了我些牢骚和别的苦味,但我要用良心做担保的说,它所给予我的心灵深处的欢悦,是无穷地深远的!可惜我的诗笔是钝秃了,否则,我将如何超越了一切古诗人的狂热地歌咏着它呢!
  好吧,容我在这儿诚心沥情地说一声,谢谢雪的西湖,谢谢西湖的雪!
  (一八年一月末日写成。)

  3、课文语言中有很多文言成分,然而又和白话部分契合无间,请从课文中找出一两个这样的语段进行分析。
  导读中分析了课文第一个句子:“从来谈论西湖之胜景的,大抵注目于春夏两季;而各地游客,也多于此时翩然来临。——秋季游人已渐少,入冬后,则更形疏落了。”这种分析的目的在于提示学生:(1)“美文”的美之所在,文言文尚活在现代汉语中的部分是“美文”的重要亮点;(2)引导学生多读读这样文白相间的美妙语句,能够改善我们的欣赏品味,提升我们的母语水平。
  此题可以让学生自己做。如果学生不会分析,那么摘抄这样的句子也可以达到作业的目的。

  【课堂提问】
  中学语文很注重老师问学生,比如这篇课文的教参设计:
  ——题目叫“西湖的雪景”,写了哪几处雪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参考答案:从白堤、西泠桥,到灵隐寺、韬光庵,最后泛舟过断桥,直至登岸。文章以游踪为线索,采取移步换景的手法。
  ——这之前的段落又写了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开首两段将春夏与秋冬游览西湖的不同作对比,反衬冬季游湖的妙处,抒发与多数人不同的情怀;4-6段写游湖的缘起和途中景色,为后文堆玉积翠地描写雪景作了铺垫。
  ——第1段中,“四时的烟景不同,而真赏者各能得其佳趣”“揽景会心,便得真趣”中的“趣”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趣?文章哪里体现出来了?
  参考答案:趣在这里暗示出作者偏爱寂寥清幽的雪湖,这与一个乱世文人所持有的超逸尘俗、追求心灵宁静安谧的人生态度是一致的,表现了他这时期的作品流露出的闲适冲淡的审美情趣。
  ……
  我们不要这样的问答,我们要让学生问老师。
  这一课内容似乎不大好提问,假如按课堂设计,第一遍读现代版,第二遍读民国版,第三遍读删节版(删除古诗词),时间大概也差不多了。但是这一课又必须提问。上一课连战北大演讲刚刚确定下来的上课模式,不能第一炮就放了哑炮。
  这个教材刚开始用,我们还较难想象学生会提什么样的问题,老师应该比较全面地熟悉一下教参光盘提供的资料,如果学生问题太偏,老师回答不出来也不要紧,可以鼓励学生上教学网站发帖子。下面设想一个好问题和一个笨问题。
  好问题是:明代高濂字深甫,课文却说是“高深父”,是否作者笔误?这个问题我们也查不到答案,但是提出这个问题的学生肯定是仔细读书的,应该加以肯定。
  笨问题是:我也写雪景,为什么写不出文章中的感觉呢?
  老师可以回答:写不出很正常的,文学创作需要天分,语文课不是培养文学家的,其实很多语文界前辈都强调过这一点,语文教材中的美文主要还是用于提供阅读,提升母语质量,而不是做写作的范文。
  再建议两个问题:
  一是延续第一课始业课的问题,也就是关于大学语文课面临的种种问题,这在任何一次课里都可以不断进行讨论。
  二是老师可以留一个问题:假如是一篇西湖导游词,那么这篇课文里哪些是可以写,哪些是不必要写的?有时间展开课堂讨论,没时间权当为下一课的导游词写作留一个伏笔。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2434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