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百科 > 翻译文学

杨联芬:母语还是翻译?——谈海外华人文学的写作语言
【时间:2010/3/26 】 【来源:华文文学2006.1.(总第72期) 】 【作者: 杨联芬(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已经浏览3332 次】

    哈金因其英文写作而在美国频频得奖的事件,似乎更加印证了这个事实:英文写作,是华人文学进入西方主流文化的通行证。这个情形,在学术研究中也非常明显。美国的华人学者,其学术研究的声誉,是在英语世界中赢得的。他们的学术研究若要在中国传播,则需要翻译。这就出现一道非常有意思的风景线:华人学者(通常汉语言训练有素,写得一手漂亮汉语文章),其研究中国文学的著作,却必经别人翻译成母语,一如西方学者的专著,冠以“××翻译”字样。这种情形,难免令人产生一种荒谬的感觉。西方文化主导世界的现实,以及中国文化在世界格局中的弱势地位,导致了这种滑稽。也正因此,董鼎山先生才以英文写作的目标激励北美华人作家,敦劝大家向哈金学习用英文写作。他说:“毕竟,汉语读者只是一个很小的范围,中文空间比较不重要;重要的读者空间在英文世界。”董先生这番真率的话,尽管不合情理,却揭示了世界文化权力关系的真相。一个占世界近五分之一人口的民族,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化,竟至于成为世界文化中“较小”的和“比较不重要”的存在!

    “荒谬”的体验,使我的言论似乎有点像“东方主义”;而我实际并不欣赏东方主义,也不认同后殖民理论以“西方”为对手的基本立场。我认为,“东方”与“西方”,作为不同的文化,原本是不存在优劣和等级关系的,两种文化间也无不可逾越的鸿沟;只是,在经济与政治发展的巨大悬殊中,迄今为止的东西方文化的交往,实际存在着不平衡与不对等。

    晚清以降,中国知识分子对本体文化的信念开始发生动摇。19世纪末延续至五四的启蒙运动,从严复、梁启超到五四一代,其思想启蒙言论的基本指向,大致是以西学改造甚至代替传统中国文化。当然,五四一代走得更远。1918年钱玄同曾经提出“废除汉字”的主张,而1922年至1923年(《晨报副刊》上展开“国语运动”大讨论时,汉字拼音化的主张仍然是非常强烈的一种声音。

    现代中国思想文化的“西化”倾向,其实不是哪一家学说、哪一个学派可以单独负责的。严复、梁启超、胡适后来都有矫正先前激烈言论的举动,但“激进”的声浪在20世纪中国始终前赴后继,这也许是一百年来乃至一百年后现代中国在西方强势文化语境下的宿命。

    当代华人作家、学者用英语代替母语而获得“世界”身份的现状,无可厚非。作为向西方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他们的功绩是值得称赞的。而我只是忧虑,如果“走向世界”,只有卸掉汉语言“包袱”之后才有可能,那么,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学,还是中国文学吗?

    民族,作为一种“想象的共同体”,它的存在,是依靠语言来建构的。很难设想,如果没有《诗》三百,没有孔孟老庄先秦诸子,没有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没有司马迁、曹雪芹,我们靠什么建立“中华”的历史记忆与文化认同?中国人的经验与生命体验,只存在于汉语言文学(泛文学)形式所创造的审美形式及其所包容的历史人文精神谱系中。哈金用英文叙述中国的故事,文革、抗美援朝、八十年代初……英文可以讲述故事,但英文能否准确而生动地传达出充满中国人集体记忆的历史情绪,以及在集体记忆中被抹杀、压抑和忽略的个人的生命体验?我感到怀疑。而哈金获奖小说《等待》的汉译本,如果不称其为失败,至少也是一本缺乏个性、叙述语言比较苍白的小说。

    很多人相信:诗(文学)是不可翻译的。这种言论尽管并不能阻止文学作品在世界各民族语言之间源源不断地翻译和转换,但是它基于对语言与审美直觉之间相互依存的深刻认识,揭示了一个人类无法超越的问题——文学的情感、意义与美,存在于语言所建构的那个不可易移的唯一的生命形式中。

    语言与思想、语言与艺术表达之间的这种“唯一”性,造成翻译的某种危险:作者自己的“翻译”,或可最低限度地减低语言转换所带来的原有思想与审美性的丢失;但这样的“翻译”,其实已经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了,它更是作者使用母语所进行的一次重新思考、体验与表达。而他人的翻译,原著的审美性,乃至原著的意义,都存在着“不雅”、“不达”的可能。这个道理,高行健有一段话也可作为旁证:

    “当一个人用双语创作时,就会明白每一种语言有其感知和表述的方式,我无法用法文写中国的事情。即使是我的中文作品如果要自己翻译成法语版,我觉得非常困难,还不如交给别人翻译。但是如果我用法文写剧本,完成后,就另外再写个中文版,但这就不是翻译了。”(高行健《有人写作,文学就不死》)

    当代海外的华人作家,由于所处的特殊位置,以及生命体验所发生的双重语境,也许,双语的写作,是一条艺术的通途。不过,这需要作家付出更多的辛苦和努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3783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