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站长教材 > 复旦教参

诗经三首教学参考
【时间:2008/9/1 】 【来源:本站 】 【作者: 何二元】 【已经浏览18273 次】

 复旦大学出版社《大学语文实验教程》教师手册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诗就是我们的母语,回归诗性,是创造

优质汉语的正确途径。

 

 

 

《黍离》《蒹葭》《采薇》读解

 

 

一、注释、翻译

 

      诗歌是难讲的,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尤其难讲。好在由于时代久远,一些字面的意思模糊起来,于是有了讲解的可能,讲解的方法,一是注释,二是翻译。我们也先来随一下这个俗。

 

      1、黍离(王风)

 

      “王风”,《诗经》分风、雅、颂,风为风土之意,这里指各地民谣,又以发生地而分为十五国风,十五国主要都是些诸侯国,但是“王”是指王都,周平王迁都洛邑后,王室衰微,天子位同列国诸侯,其地产生的诗歌便也被称为“王风”。

      《诗经》里的诗都是有感而发,不同于后世的先拟一个题目再做诗,所以是没有诗题的。“黍离”是后人代拟的一个题目。代拟诗题通常取诗的开头两字,如下面两首的“蒹葭”、“采薇”。但这首诗有点特别,它的第一个字“彼”是个虚词,没有太实际的意思,所以跳过这一字而取“黍离”,“黍离”其实不是一个词,甚至不是很通,不过诗本无题,这里不过是取二字为代号,以区别于他诗,所以不必过于计较。

      “黍”“稷”都是谷物名,碾磨后就是小米,两者区别仅在于前者粘,后者不粘。“黍”“稷”是中国古代主要的粮食作物,乃至于后以“社稷”代指国家。“离离”不用讲,我们早就从“离离原上草”知道了它的意思。“行迈”,“迈”即“行”,同义反复。“靡靡”,步行迟缓貌。“靡”本为倒下的意思。“中心”即心中。“摇摇”,一说“摇”通“愮”,“愮”有忧虑、恐惧、迷惑的意思。“噎”,孔颖达注:“忧深不能喘息,如噎之然”。“此何人哉”,一说“人”即“仁”,古字通。问苍天何仁,等于是说“昊天不惠”。

      翻译。我们用余冠英的《诗经选译》。余冠英是中国古典文学专家,也是《诗经》研究专家,他的《诗经选译》是很有影响的一种译本。

 

      黍子齐齐整整,高粱一片新苗。步儿慢慢腾腾,心儿晃晃摇摇。知道我的说我心烦恼,不知道的问我把谁找。苍天苍天你在上啊!是谁害得我这个样啊?

      黍子排成了队,高粱长出了穗。步儿慢慢腾腾,心里好像酒醉。知道我的说我心烦恼,不知道的问我把谁找。苍天苍天你在上啊!是谁害得我这个样啊?

      黍子整整齐齐,高粱长足了米。步儿慢慢腾腾,心里像噎着气。知道我的说我心烦恼,不知道的问我把谁找。苍天苍天你在上啊!是谁害得我这个样啊?

 

2、蒹葭(秦风)

 

      《蒹葭》属秦风,秦地包括现在陕西关中到甘肃东南部一带。

      “蒹葭”,即芦荻、芦苇。“苍苍”“萋萋”“采采”,其第一义都是“盛貌”,即繁茂的样子,不必望文生义地把它解释为绿色,其实“苍”既可以是青绿色,也可以是灰白色(苍白),用于芦苇(或芦花)都是可以的。“溯洄”sǜhuí,《康熙字典》引《尔雅》旧说:“逆流而上曰溯洄”,“顺流而下曰溯游”。但也有人认为“溯”不能解释为“顺流”,“溯”都是逆流而上,关键在于“洄”和“游”字,分别为曲折回环的河流和较直的河流,所以“溯洄”表示逆着曲折回环的河流而上,“溯游”表示逆着比较直的河流而上。“晞”xī,干。“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表示时间的推移。“湄”,孔颖达《释水》曰:水草交接处为湄。它不是水岸分明的地形,而是水岸之间隔着水草(芦苇)。“涘”sì,水边,河岸。跻jī,登、升。由于是逆流而上,地势渐高,需要登、升。“右”,《郑笺》:“言其迂回也”。“坻”chí:水中小沙洲。“沚”zhǐ,水中小块陆地。

      余冠英今译:

  

  芦花一片白苍苍,清早露水变成霜。心上人儿他在哪,人儿正在水那方。逆着曲水去找他,绕来绕去道儿长。逆着直水去找他,像在四边不着水中央。

  芦花一片白翻翻,露水珠儿不曾干。心上人儿他在哪,那人正在隔水滩。逆着曲水去找他,越走越高道儿难。逆着直水去找他,像在小小洲上水中间。

  一片芦花照眼明,太阳不出露水新。心上人儿他在哪,隔河对岸看得清。逆着曲水去找他,曲曲弯弯道儿拧。逆着直水去找他,好像藏身小岛水中心。

 

 3、采薇(小雅)

 

      诗经分风、雅、颂。“雅”诗是周王畿的诗歌,大部分是贵族阶级所作。内容为反映“王政之所由废兴”。政事有小有大,所以有“小雅”“大雅”之分。

       “薇”,豆科植物,野生,可食。植物学上名大巢菜,又名“救荒野豌豆”。《说文解字》说“薇,菜也,似藿。”三国时吴国的陆玑作《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说“ 薇,山菜也,茎叶皆似小豆蔓生。其味亦如小豆藿,可做羹亦可生食。今官园种之,以供宗庙祭祀。”

      “亦”,语助词。“止”,也是语助词(后面还有“曰”“载”“维”“思”等)。《诗经》多为四字句,有时意思已尽字尚不足,便以语助词补足。“作”,生出。后面的“柔”指柔嫩;“刚”指粗硬,这三个词讲薇的生长过程,借指时间流逝。“曰”,语助词,也有解释为“说”的。“莫”,通“暮”。岁暮,一年将尽的时候。后面的“阳”,指农历十月。从“莫”到“阳”,借指时间年复一年地过去。“靡”,无。“靡室靡家”,即等于今口语之舍家撇业,言戍卒们终年在外,有家等于无家。“玁狁”,族名,居周之北方,东周时称玁狁,春秋时代称狄,战国、秦、汉称匈奴。“遑”,闲暇,空闲;“不遑”就是无暇。“启”,端坐(跪);“居”,安坐。此泛指休息。后面的“启处”义同。“烈烈”,火势凶猛的样子,忧心烈烈,即今之忧心如焚。“靡”,没有。“使”,信使。“归”,带回。“聘”,问讯。没有信使给我带回家信。从上一句的意思看,也是因为“我戍未定”,所以无法和家人联系。[]张仲素有《秋闺思》诗:“欲寄征人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盬”ɡǔ,停息。“孔”,很;“疚”,痛心,痛苦。“孔疚”,很痛苦。“来”,慰劳,当读第四声。“我行不来”,即没有人慰劳我。

      “尔”,《说文》引作“薾”,花繁盛貌。“常”,即棠棣,一种花树。“华”,同“花”。此句以棠棣之花起兴,引出军威雄壮的描述。“路,车高大貌。“君子”,主帅。“戎车”,兵车。“牡”,雄马。“业业”:马匹高大的样子。“捷”,《毛传》:“胜也”。也有解释为短兵相接的“接”。“骙骙”kuíkuí,强壮貌。“依”犹“乘”。“腓”féi,庇护,掩护。《毛传》:“腓,辟(避)也。”陈奂《传疏》:“小人谓徒兵。辟,避于车下也。”“翼翼”,《诗集传》:“翼翼,行列整治之状。”“弭”mǐ,弓两端缚弦的地方叫做“弭”。“象弭”就是用象牙装饰弓的两端。“服”通“箙”,箭袋。陆玑疏:“鱼服,鱼兽之皮也。似猪,东海有之。一名鱼狸,其皮背上斑文,腹下纯,今以为弓鞬步叉者也。”不一定确切,要之是形容装备之精良。“日戒”,日日戒备。“棘”同“急”。“雨”yǜ,动词,降(水)。“雨雪”即下雪。“霏霏”,雪飞貌。

      余冠英今译

 

      大巢菜采了又采,大巢菜冒出芽尖。说回家哪时回家,转眼间就到残年。谁害我有家难奔,还不是为了玁狁;谁害我腚不着凳,还不是为了玁狁。

      大巢菜采了又采,大巢菜多么鲜嫩。说回家哪时回家,心里头多么忧闷。心忧闷好像火焚,饥难忍渴也难忍。驻防地没有一定,哪有人捎个家信。

      大巢菜采了又采,大巢菜又粗又老。说回家哪时回家,小阳春十月又到。当王差无穷无尽,哪能有片刻安身。我的心多么痛苦,到如今谁来慰问?

      什么花开得繁盛?那都是常棣的花。什么车高高大大?还不是贵人的车。兵车啊已经驾起,高昂昂公马四匹。哪儿敢安然住下,一个月三次转移。

      驾起了公马四匹,四匹马多么神奇,贵人们坐在车上,士兵们靠它隐蔽。四匹马多么雄壮,象牙弭鱼皮箭囊。怎么不天天警戒?那玁狁实在猖狂。

      想起我离家时光,杨柳啊轻轻飘荡。如今我走向家乡,大雪花纷纷扬扬。慢腾腾一路走来,饥和渴煎肚熬肠。我的心多么凄惨,谁知道我的忧伤!

 

      两点说明:

 

      1、注释

 

      以上提供了比较详细的注释,但是实际课堂教学不可能这样讲,没有这么多的教学时间。这三首诗在中学也已经学过,所以也不必要再这样细讲。这些注释主要提供教师备用,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准备讲的内容,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可能问的内容。

 

      2、翻译

 

      这里虽然提供了翻译,但是我实际上并不赞成对古诗进行翻译。现在的风气,许多人学习古诗往往止于翻译,以为会翻译,甚至只是读了翻译文字,就以为学懂了这首诗。打个比方,这就好比学唱歌,把一首歌词拿来读上一遍,就以为已经学会这首歌了。《诗经》中的诗今天虽然已不能唱了,但是韵律还在,种艺术情调还在,这些非反复吟味不能轻易感悟,所以仅有翻译是不够的。况且,诗歌真的能翻译吗?翻译外国诗,那是不得已的事,不翻译一般人根本就不能读。但是中国的古诗也能翻译吗?这又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诗的语言文字与今天的现代汉语已完全不同,不翻译就读不懂,这种作品,我想可以由汉语言文学专业,甚至只是古汉语文学专业的同学去学习,大学语文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外专业的公共课,没有必要学习这一类作品。另一种是仍然“活着”的古代诗歌,其语言文字至今活在现代汉语中,而且成为我们母语中最精华的部分,这一类作品稍加注释不翻译也看得懂,这类作品假如硬要翻译,那么就只是用粗鄙的语言来解说最精华的语言。上面提供的翻译是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和诗经研究专家的手笔,但是我们比较原诗读一读,还能读出优美的诗味吗?因此,很多大家都并不赞成翻译古诗,比如朱光潜在《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一文中说:

 

      就大体论,散文的功用偏于叙事说理,诗的功用偏于抒情遣兴。事理直截了当,一往无余,情趣则低徊往复,缠绵不尽。直截了当者宜偏重叙述语气,缠绵不尽者宜偏重惊叹语气。在叙述语中事尽于词,理尽于意;在惊叹语中语言是情感的缩写字,情溢于词,所以读者可因声音想到弦外之响。换句话说,事理可以专从文字的意义上领会,情趣必从文字的声音上体验。诗的情趣是缠绵不尽,往而复返的,诗的音律也是如此。举一个实例来说,比如《诗经》中的四句诗: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如果译为现代散文,则为“从前我走的时候,杨柳还正在春风中摇曳;现在我回来,天已经在下大雪了。原诗的意义虽大致还在,它的情致就不知去向了。义存而情不存,就因为译文没有保留住原文的音节。实质与形式本来平行一贯,译文不同原诗,不仅在形式,实质亦并不一致。比如“在春风中摇曳”译“依依”就很勉强,费词虽较多而含蓄却反较少。“摇曳”只是呆板的物理,“依依”却含有浓厚的人情。诗较散文难翻译,就因为诗偏重音而散文偏重义,义易译而音不易译,译即另是一回事。这个实例很可以证明诗与散文确有分别,诗的音律起于情感的自然需要。

 

      从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和学习对象来说,应该学习的就是这一类不必翻译也不能够翻译的作品。

 

 

二、兴、观、群、怨

 

      如果不在注释和翻译上下工夫,那么大学语文还能讲什么?下面着重讨论这个问题。《诗经》可讲的内容很多,比如《诗经》风、雅、颂的内容,赋、比、兴的创作方法;《诗经》的语言特点;以及关于具体篇目的思想主题、艺术特点的讨论等等。而我认为从大学语文的学科性质说,我们更应该研究《诗经》对于母语学习的意义。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这是最后一次在课堂学习中接触《诗经》了,假如这一堂课只是让学生学习了“诗三百”中的三首诗(况且还是中学已经学过了的),我想这堂课并没有太大意义,重要的是要教给他们一种母语学习的方法,这才能让他们受用终生。这样来思考,我觉得孔子关于《诗经》的“兴、观、群、怨”的论述,或许是值得一试的一个切入角度。

      《论语·阳货》中记载了孔子这样一段话,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兴、观、群、怨”四个字几乎概括了语言的全部功能,所以孔子又说:“不学诗无以言”。当然,这种概括是一种诗性的概括,也说明我们母语一开始就和诗纠缠在一起了,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大学语文就找到了一个重新发现母语的绝佳视角。下面就从这个视角来尝试解释这四个字。

 

      1、兴

 

      “兴、观、群、怨”的“兴”,古人的解释是“引譬连类”(孔安国);“赋、比、兴”的“兴”,古人解释为“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朱熹)。由此可见,两者是可以相通的。本课所选的《诗经》三首,都用了这样的创作方法,比如《黍离》先言“彼黍离离,彼稷之苗”,然后引起“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的悲哀之词。《蒹葭》先言“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然后引起对“伊人”的追求之词。《采薇》先言“采薇采薇,薇亦作止”,然后引起戍卒的怨悱之词(中间又有以棠棣之花的热烈,引起对军威的炫耀之词)。“赋、比、兴”又不是截然分开的,有时是不可分析的,这三首诗就是这样。“彼黍离离”既是起兴,也是诗人徘徊于荒芜的宫室宗庙不忍离去的如实叙述;“蒹葭苍苍”既是起兴,也是故事发生地真实环境的描写;“采薇采薇”既可能是诗的起兴,也完全有可能是戍卒一边挖野菜一边唱出的凄凉的歌。“比”也是这样,自然地结合于“兴”、“赋”之间,如对于“所谓伊人”的追寻,也可以理解为追求美好理想的一种比喻和象征。

      诗人的作诗之法,也可以转换成读者的读诗之法和用诗之法,当时及后来的人就常以《诗经》中的诗句作为起兴,用以引出自己要说的话语。比如孔子善于用《诗经》中的句子启发学生,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说明做学问的工夫,用“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来说明人文修养所需要的基础。这里的“比”也许还是“兴”,也许倒是这些美好的诗句才引出孔子的这些议论。用“黍离”起兴的就更多了,历史上甚至形成一个著名的命题,叫做“黍离之悲”。我最近看到瞿秋白《多余的话》,开头就是“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对于学生而言,琼瑶小说《在水一方》也许是更为贴近的一个例子,经小说改写了的《蒹葭》的歌词,为小说及后来改编成的电视剧提供一种优美凄迷的氛围——也就是“兴”所制造的意境。

      “兴”又从作诗之法和用诗之法引申开去,成为文艺创作的普遍手段,一个有名的例子,就是毛宗纲评改《三国演义》,拿了明朝诗人杨慎的《临江仙》作开篇词,为小说提供了一个慷慨大气的起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2、观

 

      “观”就是“观风俗之盛衰”(郑玄语)。古代朝廷有“观民风”的制度,《孔丛子·巡狩篇》说:“古者天子命史采诗谣,以观民风。”《国语·周语上》也记载了上古时代的献诗制度,说:“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诗经》很可能就是这种制度的产物。《诗经》在当时确有很重要的“观风俗”的价值,《左传》记载了“季札观乐”的故事,季札通过观赏《诗经》中各种作品的演唱,观察到了各地的风土人情乃至为政得失。(网络链接:季札观乐http://www.eyjx.com/eyjx/1/ReadNews.asp?NewsID=2340)对于后世的读诗人来说,《诗经》也为我们提供了“观风俗”的窗口。读《黍离》,让我们看到周平王迁都洛邑后,王室衰微,西周宗庙宫室坍塌毁弃,杂草丛生这样一幕乱世景象;《采薇》真实反映了《诗经》时代我国的边境形势,甚至连将士们的装备都历历在目。按照“诗言志”的说法,这个“观”还包括“观志”的内容,就是观察到诗人的内心世界。读《黍离》,我们观察到诗人强烈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在后世就被称为“黍离之悲”;读《蒹葭》让我们看到诗人美好的精神世界;读《采薇》则让我看到更深刻的东西,我觉得这是一个最早的知识分子的作品(“小雅”的作者应该是贵族中的知识阶层),这首诗既不对国家开疆辟土的行为盲目颂扬,也不取完全平民式的反战立场,诗人看到驻戍边防的必要,也不回避这种戍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这是中国知识分子从古到今难以摆脱的深刻矛盾,这种矛盾形成强烈内心冲突和痛苦,正因如此诗人才能够在诗的结尾写出那样的千古绝唱。因此,观世与观志是读诗的两个重要方面,敏感的读者甚至可以由此反躬自察,从自己的作品或言行中读出“志”来,从而获得反省。

 

      3、群

 

      “群”,就是“群居相切磋”(孔安国语)。当人聚集到一起的时候,总要有所交流,这时候《诗经》就提供了一种高雅的切磋话题,古人这方面的记载非常多,比如孔子和他的学生在一起的时候,就经常切磋诗艺,或以《诗经》中的诗句引起高雅的话题。后世的《世说新语》也有这样的记载:

 

      谢公因子弟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公曰:“訏谟定命,远猷辰告。”谓:“此句偏有雅人深致。”

 

      两种意见哪种更有见地?这里并不重要,单看谢公叔侄们聚集在一起讨论毛诗何句最佳,就让人感动。这是魏晋时代的一种风尚,文人经常聚在一起“雅集”,一个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兰亭,通过这样的“雅集”形成一种高雅的人际关系。诗词文字又有超越时空的功能,“群”不仅限于同时代人,也可沟通古今,王羲之《兰亭集序》结尾说:“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就是明确无误地向我们后人发出信息。今杭州孤山上的西泠印社有一幅对联,云:“以文会友,与古为徒”,就是这样的一种号召。

 

      4、怨

 

      “怨”,古人的解释是“怨刺上政”(孔安国)。《黍离》中,诗人呼号:“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就是一种“怨”;《采薇》中,诗人沉吟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也是一种“怨”。据说《诗经》里的“怨”还有一种好处,叫做“哀而不伤”“怨而不怒”,诗这种语言艺术既提供了宣泄“怨”的渠道,又以艺术的形式将“怨”局限在“不怒”的范围,这对于稳定社会局势,建设和谐社会无疑大有好处。前面课文我们讲到过的“顺口溜”,其实也是诗的一个变种,其主要的功能就是“可以怨”。

      正因为《诗经》有这样“兴、观、群、怨”的功能,所以连主张暴力革命的毛泽东也并不反对,大家都熟知1957年毛泽东给时任《诗刊》主编的臧克家写的一封信,提出不宜在青年中倡导古体诗词云云,也许就以为毛泽东是反对古典诗歌的,其实毛泽东事后还有一个说明,他说,给臧克家的那封信,“那是针对当时的青少年说的,旧体诗词有许多讲究,音韵,格律,很不易学,又容易束缚人们的思想,不如新诗那样自由。但另一方面,旧体诗词源远流长,不仅像我们这样的老年人喜欢,而且像你们这样的中年人也喜欢。我冒叫一声,旧体诗词要发展,要改造,一万年也打不倒。因为这种东西最能反映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特性和风尚,可以兴观群怨嘛!哀而不伤,温柔敦厚嘛!”(《毛泽东与梅白谈诗》,1987326日《文摘周报》

      所以我觉得这一堂课如果只是讲解了三篇学生中学就已经学过的《诗经》作品,那是没有多大意义的,但是如果能由此了解“兴、观、群、怨”的读诗用诗方法,并把这个方法从《诗经》扩大到所有古典诗歌,甚至是所有文学作品的阅读上去,那么意义就大了。这对于提升自己的母语品位都大有好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个说法,也是可以延伸至母语学习的,语言的功能难道不也就是“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吗?这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诗经》就已经提升了我们母语的品位,使我们的母语成为一种最具诗性的语言,其后两千年里,中国能够成为一个“诗国”,绝非是偶然的事。但是到了现代,由于西方文化的冲击,由于我们自己对母语的不尊重,我们的语言渐渐失去了这种诗性,变得粗鄙化了,所以,今天大学语文要“重新发现母语”,就要从回归语言的诗性入手,而最好的切入口,我看就在这“兴、观、群、怨”四个字。人们说话,固然可以“开口见喉咙”,但那往往会显得过于突兀,让人难以接受,所以要有“兴”。实际上人们说话都会不自觉地用到“兴”,就是起个话头,即使丢掉了《诗经》,“兴”总还是有的,比如文革中人们说话都以“最高指示”起兴,,当然这有雅俗之分。说话写文章还要能“观”,“可观”,甚至“观止”,那就要学习《诗经》以来的语言传统,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人们在一起就是“群”,“群”就要有话题,台湾学者龙应台说她和内地学者吃了几十顿饭,发现他们很可怜,总在谈论孩子、房子、车子,没有知识分子话题。其实孩子、房子、车子还算是人生的话题,更有一种“失语”的现象,就像韩少功说的那个“文明时代的野蛮人”,看看今天以麻将、饭局维系关系的人群,他们是否已经失去了语言交际的能力?最后是“怨”,这既是一种情感宣泄,也是一种语言能力,没有这个能力的人他只会“怒”,不会“怨”,我们只须到网络上去看看,那些无聊的口水仗,不就证明了这一点?所以我们要“重新发现母语”,真的很有必要从这四个字入手。一堂大学语文课当然不会即刻提升我们的母语能力,但是用一堂课的时间,告诉学生如何提升自己的母语能力,这一点则是完全做的到的。

 

 

三、多识鸟兽草木之名

 

      孔子关于“兴、观、群、怨”的那段话,其实还没有引完,还有后面半句:“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由此可见孔子对于语言,也并非一味高蹈,他也很注重“鸟兽草木” 之类形而下的问题。《诗经》对于这类名词的表达,非常细腻,非常丰富,比如:谷子又分为“黍”和“稷”,这一点很多现代人都已经分不清楚了。“薇”是一种可以救荒的野豌豆,这一点很多现代人也不清楚了,在网上还有把“薇”和“蕨”两种植物混淆的。谷子有生苗、抽穗、结实的过程;“薇”刚生长的时候是“柔”的,到开花结果的时候就变“刚”了,这时候不独嚼不动,而且吃了会慢性中毒。“蒹葭”这个名字假如没有《诗经》给我们传下来,今天的人大概早就不知道了,“蒹葭”和“芦苇”这两种叫法,无论从视觉上,从听觉上,真有雅俗之别。形容蒹葭的繁茂,同一个意思,可以有“苍苍”、“萋萋”、“采采”等词汇。还有那些和河流有关的名词,“湄”是水草交接处,“涘”是河岸水边,“坻”是水中小沙洲,“沚”水中突起的小块陆地。还有关于马匹的词汇,雄马为“牡”,“业业”是马匹高大的样子;“骙骙”是马匹强壮貌;“翼翼”是马匹排列整齐。假如这些“鸟兽草木”你叫不上名,那么“兴”就困难了,因为“兴”就是托诸“草木鸟兽以见意”(郑众语);《诗经》最常用的回环往复的章法你也学不到了,因为那要善于用不同的语词来指称同一对象,最能看出一个人的语汇是否贫乏。最后,能否掌握“鸟兽草木之名”的问题,实际上也是反映古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反映出今人与自然的疏离,所以并非是个小问题。


 

棠棣之花

 

 

四、练习题提示

 

  1.《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中国成语绝大部分是四言的,你在说话写文章的时候喜欢用四言句式或者四字词语吗?请根据所选《诗经》的三首诗歌谈谈你对四言句式和四字词语的理解。

 

      提示:四言句式,四字词语,是汉语的一个特色,很多人写文章喜欢用四字句式或者四字词语。四字句式四字词语常常显得整齐有致,气势很足,但是也会有呆板之感。

 

  2.请例举《诗经》中运用赋、比、兴手法的句子各三句,并谈谈你对赋、比、兴的理解。

 

      提示:赋: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氓》)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黍离》)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兼葭》)

 

  比:

       彼其之子,美如玉。(《汾沮洳》)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硕人》)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淇奥》)

 

  兴: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雎》)

  兼葭苍苍,白露为霜。(《兼葭》)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采薇》)

 

      补充作业:

 

      3、到校园里转一转,看看有多少种花草树木,其中多少种你叫得上名,还有多少种你叫不上名,想办法了解清楚,最好还能配上照片,附以简单文字,发到教学网站的论坛上进行交流。

 

 

    网络链接:

 

经典常谈·诗经

http://www.cenre.com/cenre/product/1-6zhenghe/200303/GZYW0303/CONTENTS/main/lm06/index.htm

轻松学诗经网 http://yw.hazx.cn/ebook/gdwx/1xq/sj/qsxsj/

 

 

 

附:诗经三首光盘资料

 

 

 

 

诗经综述

 

《诗经》说略(褚斌杰)    《诗经选》(余冠英)    20世纪《诗经》研究综述(檀作文)

经典常谈•诗经第四(朱自清)    钱钟书先生全球视野下的《诗经》研究

 

诗经三首赏析

 

《采薇》鉴赏(姜亮夫)    《蒹葭》鉴赏(尹建章)    《黍离》赏析(吴文治、朱崇才)  

 《黍离》赏析(扬之水)     令人遐想,美不胜收──我读《秦风•蒹葭》(陶涛 

  诗经注析•蒹葭(程俊英)    《蒹葭》注释辨正(程鹏)    试以游泳为题材解读《秦风•蒹葭》

 

诗经三首翻译

 

诗经专题:兴观群怨

 

兴观群怨(敏泽)    对“兴观群怨”的重新检讨(张小平)    钱钟书:《诗可以怨》(节录)

 认识植物与先民对话

 

大学语文教材比较

 

《诗经·蒹葭》辑录  《诗经•采薇》辑录  《诗经•黍离》辑录

徐中玉第九版《蒹葭》(PPT(见光盘)

 

大中比较

 

中学教案-蒹葭    中学教案-黍离

 

多媒体资料(见光盘)

 

图片    二胡独奏-在水一方(视频)    褚斌杰:诗经简介(视频)

 

网络链接

 

国学·诗经    轻松学诗经网    诗经植物图鉴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44660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