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二元教学 > 杭师作业

《看蒙娜丽莎看》06美院版教案
【时间:2007/7/18 】 【来源:本站 】 【作者: 何二元】 【已经浏览12257 次】

关于论文写作

早就有同学要求讲讲论文写作,这次结合《看蒙娜丽莎看》这篇课文讲一讲。

今年夏天,网络和媒体上流传着这样一条信息:上海师范大学2002级油画本科班12名学生论文被集体“枪毙”,原因就是毕业论文不合格。这个班指导老师出的论文题为《大学里认识的一些人》,有的同学这样写:“教经济学的老师,上课就给我们念课本,我们用不着那样的老师,学校里有很多‘废物’老师。教法律的老师,他表达得很清楚,上课时,要求我们坐得端正,还抽查笔记,还注视着谁没在做笔记,目露凶光。”

还有的同学在论文中提到了自己的女朋友:“妈妈问我为什么不在上海师大找个女朋友,我说她们没文化,虽然高考很牛,但都很傻,教育制度把她们都搞傻了。”他认为在杭州教书时认识的女朋友“有文化”,“虽然她高考文化课七百五的总分,才考了三百出头。”

什么是论文?论文和个人写作(比如博客写作)肯定不是一回事,这一点大多数人都清楚,上海师大的事不是因为不懂这个道理,而是刻意创新,出了问题。有时候,涉及自己前途的事情,比如高考、毕业论文,是不能拿来做试验的。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论文和议论文也不是一回事,这是我们要重点讲的。

中学讲议论文,有议论文三要素说法,即论点、论据和论证。写议论文先要有一个正确的观点(论点),然后围绕观点收集材料(论据),最后用材料证明自己的观点。这不符合唯物主义思想方法,不能回答“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人头脑中固有的吗”?这只适合于形式上的写作练习,也就是如何把不言而喻的思想用文字表达得好一些。

论文写作适用于另一条原则,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开头并没有“正确的观点”,开头只有问题,有问题需要解决,这就要去研究,为了研究,就要去收集材料,经过研究,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时候才有了“正确的观点”。以我们学生的学力,在有限的时间里,不是什么问题都能够解决的,最终的结果,也可能你不能解决所提出的问题,那么你把研究的过程写出来,把最终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出来,同样是有价值的。在学术研究中,指出一条路可走固然有价值,指出此路不通同样很有价值。——忘记说了,论文写作是一种学术研究,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是最初步的学术研究。

作为最初步的学术研究,选题一定要小,要量力而行。我指导的中文系学生,他们开始选题时不是论阅读,就是论写作,我说语文总共就“听、说、读、写”四个字,你们这样研究,全中国只要有四个人就够了。我让这个同学缩小到研究教育部推荐的30部文学名著的阅读情况,写了一万多字,不过刚开了一个头,这一届的同学我让她接着这个题目继续研究。

美术专业也有这个问题,题目太大,而且好像根本就没有问题,还没研究呢,答案早已不言而喻。比如《论书法学研究的发展趋势》、《由魏晋风骨的迷失看当代书法的价值取向》,这些题目都太大,国家级的,仍然是当成议论文在那里练笔,自己也未必指望这篇论文真能对当代书法的价值取向发生任何意义。假如我写论文,一定小,而且从问题出发,比如就只研究一个词:“书法”。袁宏道说徐渭书不能论“书法”,要论“书神”,日本人和我们文化同源,也是不论“书法”而论“书道”,那么为什么我们会如此“取法乎下”呢?在书法史上是怎么一个来龙去脉?这可能涉及古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转换问题,现代汉语以双音节为主,古汉语中的单音节概念都要再给它配上一个字,古代只叫“书”的,现在叫“书法”。但是为什么配上“法”而不是“道”?这似乎又涉及到近代工具主义影响,不但是书法,古代的“艺”,现在不是叫“艺术”吗?这是一个重“法”“术”的时代。当然,这个题目对于大学生来说,还是大了一点,研究的结果很可能只是“此路不通”,然而,这也起码比想要挽救“当代书法的价值取向”更有价值的多。

还有一篇学生的学年论文,发表在我的网站上的,题目是《有虔秉钺,如火烈烈——对商代青铜器兽面纹的研究》,对商代各个时期的各种类型的青铜器兽面纹进行研究,其实只要选取一件青铜器,能够研究出一些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就非常难得了。

所以本学期最后的两篇课文,我就用研究的态度来示范一下,如何提出问题,如何收集证据,如何形成自己的观点。

看蒙娜丽莎看

研究一:关于题目

这个题目就很吸引人。它形成一种互动,一种循环。看,看什么?看蒙娜丽莎。看蒙娜丽莎什么?看蒙娜丽莎的看。蒙娜丽莎在看什么?蒙娜丽莎在看那些看蒙娜丽莎的人……

这使我想起卞之琳的一首诗,《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看者成了被看者。然而熊秉明的题目似乎更玄妙,它不是看者与被看者又被第三者摄入风景,它是看者与被看者的互动,不断转换摄入与被摄入的角色,形成一种连环套,好象用镜子照镜子,层层叠叠纵深地照进去,以至于无穷。好象庄子说鱼呵多快乐,他的朋友说你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快乐,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快乐……

熊秉明是喜好这种文字游戏的,他做过一首《静夜思变调》(之四)的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明明月/低头思故思故思故乡/床前光/地上霜/望明月/思故乡/月光/是霜/望月/思乡/月/霜/望/乡

他在临死前还特别推崇了台湾诗人林亨泰的一首诗,题目是《二倍距离》:

你的诞生已经
诞生的你的死
已经不死的你
的诞生已经诞
生的你的死已
经不死的你

一棵树与一棵
树间的一个早
晨与一个早晨
间的一棵树与
一棵树间的一
个早晨与一个
早晨间
那距离必有二倍距离
然而必有二倍距离的

资料:超现实主义绘画摄影  蒙娜丽莎的身边还有一名裸身男士。这致使观者的视觉中心点在两人身上游离,而无法确定谁应该被观看。也许这是摄影者略施的小小诡计,让观者重新审视男性观看、女性被看的传统观念。


资料2:老套做法:“看”与“被看”被置于同一平面

 

研究二:“看画”,西方与东方

熊秉明说“看画”,然后列举:大自然的山水、鸟兽、草木,人间的英雄与圣徒、好女与孩童、爱情与劳动、战争与游戏、欢喜与悲痛;想象里的鬼怪与神祗、天堂与地狱、创世纪和最后审判;非想象里的抽象的形、纯粹的色、理性摆布的结构、潜意识底层泛起的幻觉……

我们当然看的出,他说的是西方的油画。加入换成中国画怎么说呢?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说南宋小品:深堂琴趣、柳溪归牧、寒江独钓、风雨归舟、秋江暝泊、雪江卖鱼、云关雪栈、春江帆饱……

这些西方的和东方的画,都有具体的例证。学美术专业的同学,不能停留在抽象的词语中,而要把它们转换成具体的作品,试试看,每一词语都应该找的出许多对应的画作。尤其是中国画专业的同学,能否把这篇文章转换成“中式”的?

这一项不算研究,只算是研究的训练。


研究三:“蒙娜丽莎”与安格尔、提香、林布兰特(伦勃朗)作品比较

“蒙娜丽莎”是世界绘画史上最著名的一幅画,卢浮宫把她作为镇馆之宝,美国总统将她奉为西方文明的最高象征,认为她体现了人类文明的中心思想。课文中为了强调蒙娜丽莎的“看”的神奇,熊秉明先生甚至不惜把同样是艺术大师的安格尔、提香、林布兰特贬斥得那么厉害。

“像安格尔的那些贵妇与绅士,端坐着,像制成标本的兽,眼窝里嵌着瓷球,晶亮、发光,很能乱真,定定地瞅过来,然而终于只是冰冷的晶亮的瓷球。这样的空虚失神的凝视当然不给我们什么威胁。”

安格尔(Ingres 1780- 1867) 19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代表。安格尔一生向往古典主义,追求古典理想化的平静肃穆的美,1856年象征“清高绝俗和庄严肃穆的美”的最杰出的作品《泉》的诞生,标志着安格尔艺术达到光辉的顶峰。
http://ccd.zjonline.com.cn/sjmh023.htm
http://www.renwen.cn/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854
http://www.yml.hsyfg.net/ReadNews.asp?NewsID=251



泉   法国  安格尔 (1780—1867)油画

年轻的裸女拿着壶罐让水倒出来,其肌肉因安格尔美丽柔缓的曲线而更具魅力。色彩运用非常柔和而富于变化。表现清高绝俗和庄严肃穆的美。这幅《泉》早在安格尔在佛罗伦萨期间就开始酝酿,事阁三十多年以后才最终完成。

熊秉明所指的,应该是下面这类作品。

“像提香的威尼斯贵族男子肖像,眼瞳里闪烁着文艺复兴时代贵族们的阴鸷zhi4和狡诈,目光像浸了毒鸩zhen4的剑锋,象你挑战。他们娴于幕前和幕后的争权夺利,明枪暗箭,在瞥视你的顷间,已估计了你的身世、才智、毅力、野心以及成败的机会率。”

提香·韦切利奥[Tiziano Vecellio] (1478-1576年)   (Titian 1488/1490~1576)?  意大利画家,出生在威尼斯北部风景秀丽的区小镇卡多莱,12岁时父亲带他游历威尼斯,后来提香再次来到威尼斯便进了乔凡尼·贝利尼的工作室学画,从此几乎一生都没有离开过威尼斯。提香的艺术风格体现了威尼斯艺术的成熟,他被称为西方油画之父。上帝在创造他的时候既赋予他超人的天才,也给了他常人的弱点。他贪得无厌,为了金钱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他在38岁时,获得了威尼斯共和国首席画家的地位,后来又被封为伯爵,是教皇和国王的座上客。有人说他像法国的伏尔泰一样,对权势躬身下拜,在皇室贵族的微笑中享受恩赐。也许正是这种评价,使熊秉明在他的画中“看”出了上述内容。

提香  执政安德烈亚·格里蒂

提香作品集
http://www.yongle.com.cn/inside/pp/printpage.asp?ArticleID=389
http://www.hfcas.ac.cn/tuanw/wwwroot/spzou/%D2%D5%CA%F5%D0%C0%C9%CD/%BB%E6%BB%AD/%CE%F7%D1%F3%BB%E6%BB%AD/%CC%E1%CF%E3/%CC%E1%CF%E3%C4%BF%C2%BC.htm

“像林布兰特的人物,无论是老人、妇人、壮者以及孩子,他们往往也是看向观赏者的。他们的眼光像壁炉里的烈焰,要照红观者的手、面庞、眼睛、胸膛,照出观者腑脏里潜藏着的悲苦与欢喜。把辛酸燃烧起来,把欢乐燃烧起来,把观者的苍白烘照成赤金色……”

(林布兰特,今译为伦勃朗。)



林布兰特自画像

林布兰特曾被形容是17世纪荷兰画派最伟大的艺术家,他把他这一生对生命的理解,融会贯通进宗教作品中。在他的作品中,特别是他的黄金时期(1606-1642年)的作品中,有一种照向神圣事件、或主角人物身上的金色光源。(熊秉明是否因此才说“他们的眼光像壁炉里的烈焰”?)

林布兰特的艺术激情与信仰心灵
http://life.fhl.net/Art/lin/lin.html
http://www.ls11.com/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9963
http://cnszdesign.com/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851

这三个例子讲的是画与观画者的交流。第一个例子,安格尔,当然不能和观画者形成交流。第二个例子,画中的人物象观画者施加压力,一种不友好的、咄咄逼人的压力。第三个例子,画中人物向观画者投射过多的热情。这后两个例子,虽然和观画者形成交流,但都是单向的投射。而蒙娜丽莎不是,“她看向你,她注视你,她的注视要诱导出你的注视。那眼光像迷路后,在暮色苍茫里,远远地闪起的一粒火光,耀熠着,在叫唤你,引诱你向她去。而你也猝cu4然具有了鸱枭chixiao的视力,野猫子的轻步,老水手观测晚云的敏觉。”(获得了敏感的艺术领悟力)


研究四:少女的诱惑和少妇的诱惑

少女的美,是一种机体发育的美,作者使用了有关线与面的绘画的语言。少女的诱惑是由自身而来的,所以一旦自觉,自己也要吃惊、羞涩、不安、歉意。而更多的时候是不自觉的,因此是肆无忌惮的。

少妇的身体仍然是美的,但已是一种成熟的美。少妇的诱惑,更来自心灵的成熟,作者强调了那心灵的爱和智慧,宽容和认真,温柔与刚毅,对声明的洞识和执着。少妇的诱惑已不同于少女的无意识,而更是自觉的掌握,能够控制,能够权衡,这样,当她看你时,眼睛里就有了探测和估量,探测你的反映,估量你值不值得她的诱惑,值不值得向你交付她的生命。

所以,在少女的诱惑面前,我们会感到安全,自得,甚至还有一点点优势。可是,在少妇面前,这种优势荡然无存了。

那不是一种肉体的诱惑,而是一种精神上的诱惑。看你有没有同样的精神高度,是否经得起这种诱惑。于是我们感到不安了。正如我们对自己的长相越是信心不足,越是忍不住要去照镜子。蒙娜丽莎的眼睛成了我们的镜子,我们越是害怕从她的眼睛里看出自己的浮夸、轻薄、怯懦,越是忍不住要从她的眼睛里多看几眼。我们像通常在镜子面前所做的那样,整理衣冠,打起精神,面带笑容,装出一副不在乎的样子,其实心里紧张的要命。我们甚至想入非非地想去诱惑这位美人,想让爱情蒙蔽了她的眼睛,放过我们的种种缺陷,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面对的不是一个少女,而是一个少妇。我们白忙活了半天,“她终不置可否”,“似乎已经猜透你的浮夸、轻薄、怯懦,似乎已经察觉你的不安、觉醒,以及奋起,以及隐秘暗藏的抱负——于是嘴角上隐然泛起微笑”。

这就是作者对于蒙娜丽莎的微笑所作的描写。他不是用生理解剖的技术来分析这种微笑,尽管他作为一个著名的艺术家,在这方面很在行。与此相比,很多其它人甚至包括一些艺术家所作的分析就很浅陋了。

一种说法是达·芬奇为了唤起这位贵妇人发自内心的情感,请钢琴师为她演奏、丑角为她表演,但是都没有用,直至有一天这个贵妇人翻阅到达芬奇画的飞行器草图,觉得很好玩,才发出了些许微笑,被达·芬奇捕捉到,并成功地塑造了出来。

另一种说法,比如美国耶鲁大学解剖学教授谢文?纽兰德声称,他已经发现了蒙娜丽莎微笑背后的真正秘密!蒙娜丽莎脸上之所以永远带着那种神秘的微笑,是因为画中主人公当年在做达?芬奇的模特儿时,正好怀了身孕,是一个母亲对新生命即将诞生的喜悦让她脸上产生了那种神秘的微笑!(皮肤鲜嫩,双手交叉着放在腹部)

有的人认为蒙娜丽莎刚得过一场中风,请看,她半个脸的肌肉是松弛的,脸歪着所以才显得微笑。

还有的人推测:蒙娜丽莎刚刚经历了性高潮,所以才表现出令世人倾倒的微笑。

某个无聊的人甚至从旋转90度后从镜中看蒙娜丽莎抿着的笑唇,看出恰好是一个背部线条分明的结实男性脊背以及左臂和肘部的一角。

在《达芬奇传》中,那个所谓喜爱艺术的法王是这样厚颜无耻地“看”蒙娜丽莎的:“娘儿们的事情,你很内行。那双肩!那酥胸!还有那个看不见的地方。——一定是更美的吧?……”他仔细看这画像,他的神气好像一个人把女人浑身脱光了,不顾羞耻地尽情地抚摸。这就不奇怪,当他得到这副名画后,居然会把它挂在浴室里。

一些艺术家则从艺术角度研究,说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暗的阴影时隐时现,为她的双眼与唇部披上了一层面纱。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现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界线,因此才会有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

还有艺术家从这幅画的背景研究,说左边的风景有将左眼向下拉的倾向,而右边的风景却有将右眼往上推的态势。这种视觉上的拉和推在蒙娜丽莎画面中央会合,致使观众眼睛产生错觉,“看”到画像嘴角的一丝颤动。这个颤动给人一种感觉,彷佛她即将要突然笑开来!

而熊秉明先生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超越这种种形而下的猜测,直接从精神也就是眼睛入手。眼睛是人灵魂的窗户,“看蒙娜丽莎看”也就是直接与蒙娜丽莎的灵魂对话,从而引领我们达到一种形而上的精神高度。

研究五:达芬奇与蒙娜丽莎

达芬奇是创造蒙娜丽莎的“看”的人,他第一个从画中看蒙娜丽莎(那和现实生活中的“看”不同,正如人们看了印象派画家莫奈的画,才知道伦敦的雾是有颜色的),同时又第一个将自己置于蒙娜丽莎的“看”之前,达芬奇和蒙娜丽莎,他们共同构成了“看蒙娜丽莎看”的第一轮回。

这里,熊秉明先生又显示了他的与众不同。达芬奇与蒙娜丽莎的原型“卓孔达夫人”的恋爱是写进达芬奇传记里的故事,熊秉明先生也不回避这一点,他用了“诱惑”一词。但是这种“诱惑”已经和性别分离开来而成为“纯诱惑”,一种超越了肉欲的形而上情感,为此,他要写出达芬奇是怎样的一个人。

达芬奇是一个勇于探索世界的人。

“世界上的一切,对芬奇来说,都一样是吸引,激起他的惊异,挑起他的探索,是对他的能力的测验、挑战。”
“向高空飞升,自高空而降的陨落;水的浮,水的流;火的燃烧,火的爆炸力跨过齿轮,穿过杠杆……”
“他剖开人体,看血管密网的株式分布,白骨的黄金分割,头颅脑床的凹形,心脏的密室……”

这几段并非艺术夸张,而是实写达芬奇的科学探索成就。他一生除了创作了许多艺术作品外,还留下了大量科学研究手稿,内容涉及数学、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人体解剖学、工程机械、军事技术等广泛领域。这些研究不少都远远超过了他的时代,反映了人类现代科技进步的最初步伐。比如这一则涉及的强弩、飞翼、潜水衣、下水道、聚光镜、人体解剖、胎儿、屠杀武器……

最令人感兴趣并堪称神奇的发明,是达芬奇设计的直升机。一系列草图勾画出飞机的整体构造及其各主要部件的设计。它包括船形机身、发动机、蝙蝠形机翼、扁平的机尾和动力传输装置。其发动机由旋转轴和大螺旋构成,可以用人腿踏蹬与大螺旋相连的脚蹬,控制飞机的升降。达芬奇相信,如果“螺旋桨”的旋转能够达到足够的速度,飞机就能升空。

达芬奇设计了一部手摇式“汽车”。它由两个弹簧发动机驱动,以结构复杂的部件和不同方位的齿轮传输发动机的能量。

在一页手稿上,达芬奇设计了由链条和齿轮传动的两轮自行车,与现代自行车几乎一模一样。而世界上的第一部自行车直到300年后的1817年才告诞生。

甚至还有计算机和机器人。   

他剖开人体,看血管密网的株式分布,白骨的黄金分割,头颅脑床的凹形,心脏的密室。他画过尚在子宫里沉睡的胎儿,他发现老人的死亡是由于血管的硬化,还发现了类似胆固醇的堵塞物。

   

同样,他也为君王们设计过杀人武器(强弩、装甲车、火炮),可投射50公斤重石块的弩。运用几乎同样的原理,却设计出杀人的战车和救人的救生艇,所以作者说他是个“浮士德式的人物”。

在对于达芬奇的研究中,也有类似对蒙娜丽莎的那种形而下研究,“他不能真地去拥抱女人。恋母情结牵引起来的变态心理。他只能把女性放在远处去观照。他不肯把歌赞、爱慕兑换为肉体的接触。”熊秉明的这段话,就是指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在《列奥纳多·达·芬奇和他童年的一个记忆》中的分析,他认为列奥纳多童年时代由于是私生子而被迫由他的母亲单独抚养。他的母亲由于享受不到丈夫的爱,而给了列奥纳多过多的“补偿的爱”,以至于过早地使他性早熟。由于列奥纳多始终在无意识中摆脱不了恋母情结,所以成年后陷入了同性恋。直到他50岁时,模特吉奥孔多又一次唤醒了他童年时代的记忆,于是将他对母亲那种复杂的感情,融入了蒙娜丽莎的微笑中。

熊秉明先生的高明之处,就是能够跳出这众说纷纭的形而下研究,始终牢牢把握住形而上的高度,引领我们更专注于达芬奇与蒙娜丽莎之间的“看”与被“看”,关注于这世界上最伟大的两扇灵魂的窗户之间的默契和交流。蒙娜丽莎就是达芬奇的世界,他用探索整个世界的热情来探索蒙娜丽莎的眼光,那是一种终极的探索,他一步一步地逼近他的目标,但是注定终其一生也不可能完成这种终极探索——这就是课文后半部分的内容,无论怎样讲,也没有熊秉明先生的原文讲的好,所以还是去读原文吧!

但丁《神曲》中贝阿特丽切引领但丁到达天堂(图略)

因为只有一次课的时间,只能讲到这里,希望同学们学到的是研究问题的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45705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