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二元教学 > 杭师大语

《墨池记》教案三
【时间:2008/9/29 】 【来源:本站 】 【作者: 何二元】 【已经浏览6705 次】

让思想回到正确的起点

——从《墨池记》说开去之二

    曾巩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史记:曾巩"生而警敏,读书数百言,脱口辄诵。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既如此,为何还会在《墨池记》中犯这种低级错误?原因不在文学,而在思想。曾巩是一位儒学思想家,他的文章,儒家正统气味较重。《宋史》曾指出他的文章“本源六经”,“先道而后文”,“先道德而后辞章”,这是曾巩的一贯主张。所以视书法为小道(“一能”),正符合他的一贯思想。“先道而后文”又难免发展为主题先行,加上应酬之作,本有主题先行的俗套(主人出题,作者附和,主客兼大欢喜),所以会说出王羲之凭勤奋就成为书圣,有人不如王羲之是因为不如其勤奋这样的话来。

    这其实就是今天议论文的套路,只不过把主客关系变成了师生关系而已。

一、议论文“三要素”批判

    在我国学校议论文教学中有所谓“三要素”的说法,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是论述的中心,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材料,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和过程。写议论文首先要确定一个正确的观点,然后围绕论点找材料,最后用论据把材料和论点联系起来。

    于是就发生了疑问:人的思想应该从哪里开始?

    毛泽东同志说:“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首先是社会实践向我们提出了问题,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去收集材料,然后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得出结论,解决了问题。这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论点——论据——论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然而长期以来,我国语文教育界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一悦埽挂槁畚摹叭亍钡乃捣ǔて诘貌坏角逅恪?/P>

    “三要素”的说法是从哪里来的?

    中国自古就有“议论文”这一文章体裁,然而从无议论文“三要素”说法,推测起来,当产生于引进西方文体分类法之后。而论点、论据、论证兼为逻辑学里的提法,然而,当我们把逻辑学的概念借用到文章学时,遗漏掉一个最重要的要素,这就是“论题”。论题即“论证中需要确定其真实性的判断”,所以论题通常在论证开始时提出,而在论证终结时确定其真实性。

    所以如果完整地概括议论文的要素,不应该是“三要素”,而应该是“四要素”,即论题、论据、论证、论点。写议论文首先要有一个论题,为了证明(或反驳)这个论题就需要去收集材料,然后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分析最终得出论点。这才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样简单的道理,长期来不被人注意,原因就是我们的所谓作文常常只是纸上谈兵,假如我们能够回到实际生活中去,事情就会非常清楚。比如在法律活动中,对犯罪嫌疑人立案起诉,指控他犯了某某罪行,这是立论,也就是提出论题;围绕这一案件调查取证,这是收集论据;为了确认证据的真实性,需要开庭审理,展开法庭辩论,这是论证过程;最后法官作出判决,宣判被告有罪或无罪,这才是论点。所以不能一开始就称被告为“罪犯”,即使犯罪事实已经非常清楚(比如在犯罪现场当场抓获),在未经审判之前也只能称其为“犯罪嫌疑人”。

    回到《墨池记》来,假如真的要做一篇认真的说理文,而不仅仅是应酬之作,那么就应该首先提出王羲之为什么会成为“书圣”的这个问题,然后围绕这个问题收集有关王羲之的资料,于是发现王羲之:1、有显赫的家世和比较顺畅的仕途;2、有豁达的襟怀和热爱山水的情志;3、重视书法的时代风气和书法世家的熏陶影响;4、书法方面的天赋(七岁善书,十二岁窃读蔡邕笔论)和临池学书的勤奋;5、得名师指教,又能转益多师,更能从自然中体悟;……于是,我们就绝不会得出王羲之成为“书圣”仅仅是靠勤奋,后人没有成为“书圣”都是因为不如王羲之勤奋这样荒谬的结论来了。而我们可以学习王羲之的,也不会仅仅是临池学书,还可以从培养豁达的胸襟、热爱山水、向名师学习、转益多师、到自然中去体悟等等方面来入手。

二、高考作文批判

    高考是指挥棒,指挥的是中学生,一直读完中学也没人来清算,于是又带到大学,成为大学生潜意识底下的指挥棒。观察大学生热中于的那些演讲、辩论,都可以看见这个指挥棒的影子。比如“新大学形象”。

    高考是指挥棒,我们恐怕不敢想象,这根指挥棒也会常常出错。(最近传出11月26日的公务员考试有“为什么南极没有熊?鳄鱼遇到食物掉眼泪是怎么回事?英国二战时为何停止天气预报?这些稀奇古怪的题目。)

    比如那年关于“诚信”的命题。提供的材料说: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

    这里,命题专家们的观点似乎是不言而喻的,应该丢弃的是“健康”、“美貌”、“机敏"、“才学"、"金钱"、"荣誉"等等,甚至连同这个年轻人的生命,但是绝不能丢弃“诚信”。这个观点当然是非常正确的——谁敢说不对呢?然而,假如我们能够跳出应试的狭隘眼界,真正关心一下国家的命运,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国家刚刚进行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折,几千年来金钱万恶的观念刚刚开始动摇,人们终于可以不再羞羞答答而是理直气壮地谈钱了的时候,当国人的生活刚刚有所好转,健康、美貌、机敏、才学、金钱、荣誉等等好东西不再只是少数人的专利了的时候,这样的命题到底意味着什么?为什么非要把好的东西彼此对立起来让人作非此即彼的“抉择”呢(这使人想起当年“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命题)?

    为此我曾写了一篇“大话高考作文”的寓言,进行质疑——

    从前有两块大陆,一块在东方,一块在西方。两块大陆中间是宽宽的海峡。有一个年轻人,他拥有年轻人的一切优点:健康、美貌、机敏、才学,唯一缺憾的就是缺少钱。不光是他缺少,周围的人似乎也都没有什么钱,因为他们一直住在东方大陆。那里实行计划经济,人们干什么活,挣多少钱,一开始全都计划好了,很少出差错,所以那里人们都不缺少“诚信”。对于特别诚信的人,比如光干活不拿钱,做生意总是乐意吃亏,对于那样的人,政府就发给荣誉证书,所以那里的人也不缺少“荣誉”。

    可是年轻人心思活络,总觉得这样的日子还缺些什么。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西方大陆来做生意的人那里听到了完全不同的生活。那里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人人都在拼命赚钱。那里有富人有穷人,穷人都想要变成富人,富人呢就想着变成更大的富人。年轻人虽然还不能完全想象那里的生活,但总觉得心里痒痒的,很想过去看看。于是他开始准备行装。他准备得很齐备,除了固有的“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荣誉”外,他还费尽心思收集了一些钱,因为他要去的地方,据说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

    也许是携带的行装太多了,当他登上渡船的时候,觉得船开始摇晃,不过他并没在意,因为艄公的技术很好,很快就控制住了平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些行李方可安度难关。”年轻人就依次丢掉了“健康”、“美貌”、“机敏”、“才学”、“荣誉”,最后他只剩下“诚信”和“金钱”两件行李了,可是船还在摇晃,艄公催他再丢弃一个。这下他可犹豫了:“诚信”是东方大陆做人的命根子,而“金钱”则是去西方大陆万万不可缺少的,年轻人就这样在东方大陆和西方大陆之间的大海上进行人生的抉择。最后,小船眼看就要倾覆,在艄公的再三催促下,年轻人忍痛将“金钱”抛进了海里。

    说也奇怪,金钱一抛下,大海便风平浪静了,小船平安了。然而年轻人长叹一声,对艄公说:回去罢!幸亏“诚信”还在。

    在这个寓言里我想说明的只是:不但是议论文的论据要有据,就是作文命题也要有“据”,不但要有传统伦理道德的“据”,还要顾及国家政策的“据”。国家政策不是简单的事,既然连高考命题专家都会出错,那么最好不要做学生作文的题目。

    我们还是做实在一些的题目,比如我们这学期的题目,记一堂课,评一幅作品,都是我们生活中的。生活中的题目不一定就简单,比如美国的小学生写“我的爸爸”,这个题目由于涉及对爸爸的评价,也就包含了议论的要素。他们老师不要学生直接发表意见,因为他看到的还只是爸爸的一个侧面,爸爸在家庭在社会还有多种角色,所以要求他先采访爸爸的爸爸(爷爷),爸爸的妻子(妈妈),爸爸的邻居,爸爸的同事等等,听听他们的观点,让他们谈谈他的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报告。当然,最后也允许加上孩子自己的一点评价,但那必须是参考了爸爸的爸爸,爸爸的妻子,爸爸的邻居,爸爸的同事的观点之后的。这样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孩子多方面看问题,使他们从小就懂得发表观点要有根据。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记一堂课这个题目,也有同学反对,认为对老师不了解,那就正需要你下一番如美国小学生那样的工夫。(还有一个同学一连气抄袭了三篇文章,但是第四篇她不抄袭了,因为是写自己的课堂。)

三、公布第三个作业题

    我不赞成动辄让学生做“心灵的抉择”这样的题目(此前还有关于登山的那个生死抉择的题目),如果我出题,就会让考生谈谈对专业和学校的选择。哪一位参加高考的学生,在进入考场之前对这个问题没有自己的思考呢?即使自己不思考,他们的父母、亲朋、老师、同学,也会在他耳边喋喋不休地谈论这个问题,这样,当他拿起笔来表述自己的观点,希望进哪所学校,学习何种专业,为什么这样选择——这时候,他还会没有真话可写吗?

    现在要公布的本学期第三个作业题就是这个题目。虽然现在做已经晚了一点,但是“距离产生美”,距离也让我们的思想更加清醒。再扩展一点:三年后的今天你对这个专业有了哪些新的认识?你觉得三年前的选择是你人生中的幸运还是失误?为什么?

 

上一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47345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