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二元教学 > 杭师大语

《墨池记》教案二
【时间:2008/9/28 】 【来源:本站 】 【作者: 何二元】 【已经浏览9768 次】

人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从《墨池记》说开去

 

    每个文件都涉及大量信息,其中“资料”一个文件,就有25000多字。我上课讲的东西就是从这些信息来的。

    按:学生并不应照搬我的方法,因为我是专教大学语文的,应该而且可能做到用一星期时间来准备一篇课文,但是同学们要学的课程很多,不可能象老师这样用一周时间来研究一篇课文,你们只要能听好一节课,然后学有余力,再看看网站上教案中提供的链接内容,差不多也就够了,也就掌握了老师要传授给你们的知识的精华部分了。每个老师都倾其一周时间来备一次课,同学们则在课堂上掌握每个老师讲授的精华,你们就等于在一周时间里掌握了须无数周的研准备才能得来的知识,这就叫做“借脑”——网络时代最重要的一个概念。

    本次课要解决的是同学们的思想问题,下面以曾巩的《墨池记》为例,研究一下大学生的思想应该从哪里来。

    《墨池记》这篇课文最大的问题有两个,一是认为书法小道,二是认为勤奋出天才。书法小道的问题,我在网站论坛上开辟了专题,大家自己去讨论。假如这类涉及自己专业评价的问题,也懒得讨论,或者没有能力讨论,那么我建议大家就不必再举办那种大而无当的演讲、辩论之类的活动,比如我适应社会还是社会适应我呀,还有什么新大学形象呀——你连自己专业的形象都不能维护,还奢谈什么“新大学形象”是吧?不过我可以提示大家,讨论这个问题需要收集大量的资料(信息)。

    今天课堂我们只讨论第二个问题,即“勤奋出天才”。这是一个大路货的问题,似乎不成问题的问题,但是其实非常成问题。

    曾巩说:“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 羲之之书晚乃善,这是对的,我的网站有“王羲之书风五期说”的资料。但是接下来的推断就有问题了,“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这是一个推理,包含着一个三段论,而其中的大前提是错误的。

大前提:凡天才必然是小时即善
小前提:羲之之书晚乃善
————————————————
结论:王羲之非天才(天成)也

    中国画坛上,很多大师级人物都是大器晚成,齐白石30岁才学画,衰年变法,才奠定自己的地位。吴昌硕50岁了还没有什么名气,也是衰年变法后才大获成功的。黄宾虹60岁前学古人,60岁到70岁游历名山大川,70岁后才自创面目,形成自己的风格。印象派画家塞尚一辈子都不成功,直到晚年才被人承认。澳洲妇人吉娜儿,丈夫得了老年痴呆症,为了解除苦闷,70岁开始学绘画,四年之后名声大振,作品在澳大利亚各大美术馆展出。美国著名原始派画家摩西奶奶,77岁开始作画,她对自己的农场生活驾轻就熟了如指掌,她用明快的色彩画出欢乐的场面,如今她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博物馆展出。

链接:摩西奶奶在21世纪

    所以曾巩的大前提是错误的,天才应该有小时了了与大器晚成等多种类型,不能因为“羲之之书晚乃善”便否定他是一个天才。

    曾巩的这个错误里还有一个潜台词,那是一个更大的错误,即把天才(天成)和勤奋(以精力自致)对立起来,就象我们辩论赛里的“成功靠天才还是靠勤奋”,其实天才也是要勤奋的,不勤奋天才就浪费掉了。同样,也不能因为他没有成为一个天才,就否定他曾经很勤奋。很多人都勤奋,但是天才总是很少的。

    曾巩虽然没有直接提出“勤奋出天才”的命题,但是在他的潜台词里面已经有这个意思。他说:“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后世再没有能及王羲之的,是因为后世人都不如他勤奋,假如后世人都能象王羲之那样勤奋,那么个个都能成为“书圣”。

    其实不仅是曾巩,我们很多人都喜欢这样说,比如老师们经常出这个题目让学生作文。而学生也很少有人提出质疑,他们要做的,只是搜集论据:某某人勤奋,他成了天才;某某人不勤奋,他没有成为天才。可是,稍微有头脑的人就应该表示疑问:我学习很勤奋,为什么没有变成天才?他学习很勤奋,为什么也没有变成天才?中国的学生从整体上来说,都是很勤奋的,可是中国的天才为什么如此之少?

    所以,我们拿“勤奋出天才”做论点之前,一定要认真考察一下这句老话的真实含义。原来,“勤奋出天才”这句话的意思,不过是说天才们都是很勤奋的。但是,假如因此认为只要勤奋就一定会成为天才,那就犯了逻辑上的错误。

    逻辑上有三种条件关系,一种是必要条件,“无甲必无乙”,如不勤奋就不能成为天才。一种是充分条件,“有甲必有乙”,如摩擦生热。还有一种是充分必要条件,“无甲必无乙,有甲必有乙”,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勤奋出天才”这一观点,只有把它当作必要条件时才是对的,前面所说的错误在于把它当成了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只是条件之一,那么要想成为天才,还需要其它什么条件呢?这一问,思路就开阔了。于是我们发现,要想成为天才,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条件。首先,天才需要先天条件,这就引出优生优育的话题。其次,天才需要好的家庭环境,中国古话说三代书香门第才可能出一个文才,这就引出家教家学的话题。第三,天才应该得到较好的教育,应试教育绝对培养不出天才来。这就引出素质教育的话题。第四,天才往往是有些怪癖的人,他们尤其需要好的人际环境,周围的人应该懂得欣赏天才,宽容天才,而不是相反。第五,天才还需要国家政策的倾斜,假如他们也要按钟点签到,开会写汇报,一起吃大锅饭,那么他们就成不了天才。第六,天才还需要必要的客观条件,有的中国人学成很想回国搞科研,可是国内没有他所需要的实验室,只好不回来,如果回来,也可能搞不成科研,也就成不了天才,或者不被人承认是天才……类似的条件我们还可以不断地想下去。最后,天才的产生还需要一定的基数,不是每一个条件具备的人都能成为天才,这里有一个概率问题,这就要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总之,天才问题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从政府到社会,从学校到家庭多方面努力,这样来讨论问题才有实际的价值。

    下面,我们用这样的思路再来研究一下王羲之,看看他究竟是怎样“书圣”的。

    1.家世与仕途  王羲之(约321-379),字逸少,东晋琅琊临沂人。他的家族自东汉起就是一个势力强大的地方豪族,到了晋代,更是屈指可数的豪门大士族。他的祖父王正官至尚书郎,父王旷为淮南太守,曾倡议晋室渡江,江左称制,建立东晋。伯父王导是东晋丞相,历事元帝、明帝、成帝三朝。另一位伯父王敦是东晋的军事统帅。王家更因拥立司马睿登基,建立东晋王朝,而名重一时,有“王与马,共天下”之称。

    资料:唐代诗入刘禹锡《金陵怀古》:“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就是当时王家与谢家(即淝水之战中一举大败前秦的百万大军的谢安)居住的地方。

    王羲之“少有美誉”,又有这样的出身,朝廷屡次征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等职,他都坚辞不受。永和四年(348年)殷浩参综朝政,委任王羲之为护将军。据《王羲之评传》一书记载:“羲之既少有美誊,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复授护军将军,又推迁不拜。”经过殷浩劝说,他最后还是担任了这一重要官职。(此为孤证,考旁证?)

    魏晋以后,设护军将军或中护军,掌军职的选用,与领军将军或中领军同掌中央军队,为重要军事长官之一。护军经常要出差办事,四处奔波,非常辛苦,于是王羲之要求辞去这一职务。永和七年(351)改授于会稽内史(职如郡太守),右军将军。

    王羲之虽不喜做官,但仍能认真对待政事,在护军任上,他深入调查,力纠营中弊端,发布《临护军教》。在会稽内史任上,他针对吏治腐败与赋役黑暗,努力推行慎选吏与均平赋役之策。朝廷赋役繁重,吴会忧甚,羲之每上疏争之。在连年大旱、民生困顿之际,他不等朝廷下令,果断开仓赈灾,救民于危难。

    他的家世与仕途决定了他的书法的内涵,绝不至于小家子气。

    2.襟怀与志向  王羲之又有潇洒脱俗的一面,他为人任性真率,胸怀豁达,“时人目王右军,飘如游云,矫若惊龙”,被目为"国举"。晋代玄学盛行,崇尚老庄哲学,因此,他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思考当然受其影响。晋室南渡之初,他见会稽有佳山水便有终老之志。辞官归隐后,山阴道上行,山川相映发,自然有应接不暇之感。他又泛舟大海,远采药石,在他的心胸中涤除尘虑,接纳自然万物之美,去发现宇宙的深奥精微。

    《世说新语》里载有王羲之“坦腹东床”的美谈。晋大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见《雅量》)

    资料1  东汉书法家蔡邕《笔论》说:“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王羲之坦腹东床的人生态度,不能说和日后的书法成就没有某种内在联系。

    资料2  《庄子·外篇二十一》:“宋元君将画图(1),众史皆至,受揖而立(2),舐笔和墨,在外者半(3)。有一史后至者,儃儃然不趋(4),受揖不立,因之舍(5)。公使人视之,则解衣般礴羸(6)。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

    但是王羲之的出处进退很有分寸,他与谢太傅共登冶城,谢悠然远想,有高世之志。王谓谢曰:“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王旰gan4食,日不暇给。今四郊多垒,宜人人自效;而虚谈费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晋书·谢安传》)

    3.世风与家学  书法乃琅邪王氏家族世代相传之艺术。王羲之的父亲王旷善行、隶书,从伯王敦、王导,叔父王廙yi4等,都有书名。尤其是他的叔父王廙,高朗豪率,性情倨傲,“工书画,善音乐、射御、博奕、杂伎”(《晋书·王廙传》)。他的山水画,开启东晋山水画风气的先河,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说王廙“过江后,为晋代书画第一”。他的书法,直接影响了王羲之,王僧虔《论书》记载:“王平南廙是右军叔。自过江东,右军之前,惟廙为最。画为晋明帝师,书为右军法。”王氏族中子弟能相与切磋书艺的也很多,其兄王籍之年长羲之较多,在他还幼小时,籍之已先后为太子文学、侍中,他对王羲之的书艺是有帮助的。同王羲之一起被誉为“王氏三少”的王应和王悦,也是同辈中书法的佼佼者。王羲之的从弟王洽,书法成就更大。他们在书法上互相陶染,对王羲之书艺提高很有帮助。

不但王家如此,魏晋时书风大盛,善书者不乏其人,甚至各有“家法”。比如王羲之岳父郗 xī 鉴一家俱善书法,“草书卓绝,古而且劲”(唐张怀瓘guàn《书断》)。其子均受家学,王羲之娶郗璇为妻时,其书艺并不在郗氏之上(璇书法卓然独秀,被称为“女中笔仙”)。另外,王羲之还与庾亮、庾翼、谢尚、谢安、谢万等交往甚密,他们都出生于书法世家。

    4.勤奋与天赋  正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王羲之的书法才能得到来自各方面的帮助与影响。王羲之从小就受到王氏世家深厚的书学熏陶,七岁善书,十二岁从父亲枕中窃读蔡邕《笔论》,父亲认为他还小,长大后再读不迟,王羲之回答说:“今借而用之,侍成人晚矣”。父亲觉得有理,就答应了,于是王羲之终日揣摩学习,“不盈期月,书便大进”。他学习“草圣”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留下多处“墨池”。他连走路、休息也不放过练习写字,心里揣摩着字的写法,手指就在自己的身上划着,天长日久,连衣服都被他划破了。有时练字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家人只好把饭送到他写字的桌上,由于全神贯注,他居然拿馒头蘸了墨汁往嘴里送。

    5.师从与体悟  王羲之从小爱好书法。幼年时他曾跟随姨母,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卫夫人名卫烁,师承魏晋书法家钟繇yáo,钟繇曾称颂卫夫人的书法说:"碎玉壶之冰,烂瑶台之月,婉然若树,穆若清风。"唐人评曰:“卫夫人书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沼浮霞。”今人沈尹默分析说:"羲之从卫夫人学书,自然受到她的熏染,一遵钟法,姿媚之习尚,亦由之而成。”

卫夫人《近奉帖》    链接:中国书画家网·卫夫人

    王羲之又能转益多师,在后来的游历中,他见到了李斯、曹喜等人的书法;到许昌,见到了钟繇、梁鹄的书法;到洛阳,见到了蔡邕的书法;在朋友家,又见到了张芝的书法。从此。他改变了只学卫夫人一家的学习方法,博采众人,专心研究,终于形成一种自成一家的书法格局,使书法界之为之耳目一新。

    王羲之还能从自然中观察、体悟书法的道理,最有名的故事就是他对于鹅的喜爱。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



南宋·马远《王羲之玩鹅图》

    6.机缘与灵感  除了上面这些因素外,兰亭序的创作成功还有机缘凑合的因素。概括起来,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都达到最佳的状态。从天时说,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从地利说,会稽山阴之兰亭风景优美,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从人和说,参与修禊活动的四十一人都是名重一时的贤士。孙统“家于会稽。性好山水,乃求为鄞令,转为吴宁。居职不留心碎务,纵意游肆,名山胜川,靡不穷究”(房玄龄:《晋书·孙统传》孙绰“居于会稽,放牧山水,十年余年”(房玄龄:《晋书·孙绰传》,孙绰文采,当时人称横绝一世。支遁,东晋僧人。隐居余杭山间,25岁出家。以好谈玄理而闻名当世。曾在白马寺与刘系之等论《庄子·逍遥游》,群儒旧学莫不叹服。他虽为僧人,却具有名士风度,《世说新语》记载他曾养马养鹤。他擅长草书隶书,诗也写得不错。名士谢安,风度优雅流畅,能写一手漂亮的行书。朝廷多次征召他做官,他都推辞了,后来,干脆隐居到会稽东山。后来终于出山为官,做了宰相,并在淝水之战中一举大败前秦的百万大军,创下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佳例。 

    就这样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这样的天时地利条件下,流觞曲水,一觞一咏,42人中,12人各赋诗二首。九岁的王献之等16人拾句不成,各罚酒三觞。最后,兴致达到高潮,众人推举王羲之为这些诗写一篇序言,王羲之身为会稽内史,兰亭雅集的发起人,当仁不让,趁着酒兴、诗兴和雅兴,提笔一挥而就,写成这篇千古名篇。日后王羲之想将草稿再正式写一回,然而“书百数十本无如祓禊所书之者”。所以今人书法家书论家沈尹默说“当时逸少本天全”,指出了《兰亭序》的杰出有其不可重现的机缘。

清·樊圻《兰亭集序图》

 

链接:

王羲之的书艺成因  
人的思想从哪里开始? 
议论文的论点也要有“据” 

上一篇    下一篇

 

    这个题目是毛泽东提出来的,毛泽东说:“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这篇文章中学语文选过,但是很多人读了未必真正领会。

    有同学在网上问我:你上课时讲的那么多东西是从哪里来的?我的回答没有毛泽东那么宏观,我只能讲自己的体会。第一,我的思想来自于我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对于世界的根本看法,一个树立了世界观的人,当然事事都会有自己的看法。不过仅仅靠实践可能还不足以树立世界观,总还要系统读点哲学、社会科学之类的书,这正是大学生的优势。(当然,若说读书也是一种实践,那就没有异议了。)毛泽东说,人到了18岁就会确立自己的世界观,其实未必,一则是现在的人没有这么早成熟,18岁可能还是小孩子。二则不是人人都能树立自己的世界观,那些人云亦云、沉迷八卦新闻的人,可能一辈子也树立不起来自己的世界观。不过假如是一个大学生,读了一回大学最终还不能树立世界观,就有点说不过去。(参:教材109页 或本站链接 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

    按:今天谈世界观确实有点奇怪,世界上多数国家的世界观靠宗教解决,我国以前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解决,如今还能依靠什么呢?确实是个问题。不过我觉得同学们若能从自己的专业学习入手,比如从艺术哲学的学习、艺术观的培养入手,从而树立艺术人生的态度,可能不失为一个好的途径。

    第二,我的思想来源于大量的信息。备课要收集处理大量信息,比如《看蒙娜丽莎看》一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43854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