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二元教学 > 杭师大语

《兰亭集序》教案
【时间:2008/9/28 】 【来源:本站 】 【作者: 何二元】 【已经浏览7951 次】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讲解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癸gui3丑:永和九年的干支纪年。暮春之初:阴历三月初。

    会gùi稽山阴之兰亭:会稽,当时郡名,郡治在山阴县,即今浙江绍兴市。

    修禊(xì)事也:修,举行。禊,祭典活动,古人常在春秋两季至水边用香熏草药洗濯,以祓除不祥。

    (祓fú,古代习俗,为除灾去邪而举行的一种仪式。)后来逐步演变为到水边宴饮、郊外游春一类活动。
群贤,指孙绰、谢安、支遁等当时名士共41人。谢安,东晋政治家,曾在淝水之战大破前秦军。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映带:景物相互辉映衬托,彼此关连。

    引以为流觞曲水:引清流激湍以为流觞曲水。觞,酒杯。流觞,把漆制酒杯盛酒放在曲水上,循流而下,杯子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即兴赋诗,取杯饮酒。

    一觞一咏,一杯酒,一首诗。做不成者罚酒。据记载,当时九岁的王献之等16人拾句不成,各罚酒三觞。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仰观""俯察"是中国古代哲人、诗人观照世界的特殊的方式。《易·系辞上》:"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许慎《说文解字》论述文字的产生,说:“古者庖牺氏(庖牺氏,中国神话中人类的始祖,与女娲为兄妹)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

    游目骋怀,极目远眺,驰骋胸怀。这是在对自然仰观俯察中所取的一种潇洒态度,不仅是对自然的客观把握,而且是一种精神的感悟。

    道法自然,因此对自然的仰观俯察也就是悟道,中国文字就是从悟道中产生,中国文字的书写从一开始就是书法、书道。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人生在世(相处于世),俯仰之间便是百年。或欢聚于一室之内,或浪迹于山水之间,虽然形式不同,但有一点是一样的,即这些快乐都是暂时的,不知不觉间,人生就走到了尽头。

    这是一种深沉的人生感,魏晋时期弥漫于士人间的一种普遍的忧患意识——

    时光流逝、人生苦短的咏叹,是当时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话题。如“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等到人所追求的已经达到,情随事迁(事过境迁),当初那么执着追求的事物忽然感到全无了意义,这时候人生到底是为了什么的疑问就浮现了出来,不能不感慨系之了。更何况生命尽管有长有短,但到了最后结局总是一样的。古人说,死生是最让人想不通的一件事。一想到这些,岂不让人悲痛不已吗?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每每看到古人文章中对死生问题发出的这些感慨,和我上面的那番感慨真是一模一样呀(和符契那样相合),就没有一次不对着这些文章叹息悲伤,不能释怀。庄子说死与生本是一回事,寿命的长短也没有什么区别,这真是虚妄荒诞的话呀。今天我等为古人感慨,将来后人也会为我等感慨。无论古今,人生总归是一个最大的感慨。真令人伤感呀!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所以一一记下当时参加兰亭集会的人的名字,抄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编成诗集。虽然时代不同,世事会发生变化,但对于死生问题而产生感慨,应该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将来有人读到这本诗集,也会对我的这番话有所感慨。(人生恐怕也就是这样,在永恒的话题中获得永恒的吧?)
 

    评:

    王羲之这篇序文,其核心是体悟生死之道,追寻人生的意义,思考永恒的途径,这是世间之大道。古人云:书者如也,抒也,散也。有追寻大道的胸怀,乃有表现胸怀的书法,王羲之的序文,乃成为大道的最完美的载体。唐太宗赞叹"点曳之工,裁成之妙",黄庭坚称道"反复观之,略无一字一笔,不可人意。"董其昌说:"右军《兰亭叙》,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正因为书法成为道的载体,书法也由此成为书道。"道"无小大,弱水三千,我取一瓢,一瓢即三千,一滴水中见太阳。其实曾巩的意思还不止是说书法"小道",根本是仅把它当作"一技"、"一能",而且是永远不可能"进乎道"的"技"与"能",这就是《墨池记》的浅陋之处。
 
    讨论:王羲之是怎样成为“书圣”的以及他是怎样写出兰亭序的?

    曾巩《墨池记》认为王羲之不是天才,仅是刻苦成才而已。又说后世不能达到他的成绩,是因为不如他刻苦,言外之意,只要能够象王羲之这样刻苦练习书法,人人都可以成为王羲之。这种说法是违背关于天才的基本常识的。

    回顾:第一课我们讨论过“勤奋出天才”的问题,证明了勤奋不是成为天才的充分条件,而只是必要条件之一。当时我们设想:

    要想成为天才,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条件。首先,天才需要先天条件,这就引出优生优育的话题。其次,天才需要好的家庭环境,中国古话说三代书香门第才可能出一个文才,这就引出家教家学的话题。第三,天才应该得到较好的教育,应试教育绝对培养不出天才来。这就引出素质教育的话题。第四,天才往往是有些怪癖的人,他们尤其需要好的人际环境,周围的人应该懂得欣赏天才,宽容天才,而不是相反。第五,天才还需要国家政策的倾斜,假如他们也要按钟点签到,开会写汇报,一起吃大锅饭,那么他们就成不了天才。第六,天才还需要必要的客观条件,有的中国人学成很想回国搞科研,可是国内没有他所需要的实验室,只好不回来,如果回来,也可能搞不成科研,也就成不了天才,或者不被人承认是天才……类似的条件我们还可以不断地想下去。最后,天才的产生还需要一定的基数,不是每一个条件具备的人都能成为天才,这里有一个概率问题,这就要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总之,天才问题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从政府到社会,从学校到家庭多方面努力,这样来讨论问题才有实际的价值。

    下面,就循着同样的思路,来研究王羲之之所以成为王羲之的原因。

    王羲之(约321-379),字逸少,东晋琅琊临沂人。他的家族自东汉起就是一个势力强大的地方豪族,被称为瑯琊王氏。到了晋代,仍是屈指可数的豪门大士族。他的祖父王正官至尚书郎,父王旷,历官淮南丹阳太守、会稽内史。伯父王导是东晋的丞相,历事元帝、明帝、成帝三朝,官至太傅。另一位伯父王敦是东晋的军事统帅。王导、王敦由于拥立司马睿登基,建立东晋王朝,名重一时,有"王与马,共天下"之称。

    王羲之因为这样的出身,受到朝廷重臣们的极高重视,多次推荐他出任朝廷的高官,可是,王羲之抱着北伐的理想,宁愿出任军职,先后任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会稽是北伐的重要根据地。在护军任上,他深入调查,力纠营中弊端,发布《临护军教》。在会稽内史任上,他针对吏治腐败与赋役黑暗,努力推行慎选吏与均平赋役之策。朝廷赋役繁重,吴会忧甚,羲之每上疏争之。在连年大旱、民生困顿之际,他不等朝廷下令,果断开仓赈灾,救民于危难。

    王羲之又有潇洒脱俗的一面,他为人任性真率,胸怀豁达,“时人目王右军,飘如游云,矫若惊龙”,被目为"国举"。晋代玄学盛行,崇尚老庄哲学,因此,他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思考当然受其影响。晋室南渡之初,他见会稽有佳山水便有终老之志。辞官归隐后,山阴道上行,山川相映发,自然有应接不暇之感。他又泛舟大海,远采药石,在他的心胸中涤除尘虑,接纳自然万物之美,去发现宇宙的深奥精微。

    王羲之从小不慕荣利,不拘礼节。《世说新语》里载有王羲之"坦腹东床"的美谈。晋大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见《世说新语·雅量》)

    东汉书法家蔡邕《笔论》说:“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王羲之坦腹东床的人生态度,不能说和日后的书法成就没有某种内在联系。

    但是王羲之的出处进退很有分寸,他与谢太傅共登冶城,谢悠然远想,有高世之志。王谓谢曰:“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给。今四郊多垒,宜人人自效;而虚谈费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晋书·谢安传》)

    书法乃琅邪王氏家族世代相传之艺术。王羲之的父亲王旷善行、隶书,从伯王敦、王导,叔父王廙yi4等,都有书名。尤其是他的叔父王廙,高朗豪率,性情倨傲,"工书画,善音乐、射御、博奕、杂伎"(《晋书·王廙传》)。他的山水画,开启东晋山水画风气的先河,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说王廙"过江后,为晋代书画第一"。他的书法,直接影响了王羲之,王僧虔《论书》记载:"王平南廙是右军叔。自过江东,右军之前,惟廙为最。画为晋明帝师,书为右军法。"

    魏晋时书风大盛,善书者不乏其人,各有所长,异彩纷呈。在王羲之成长过程中,同辈中人互相切磋,兼容并蓄,对书艺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能与王羲之切磋书艺的,首先是王氏族中子弟。其兄王籍之年长羲之较多,在他还幼小时,籍之已先后为太子文学、侍中,他对王羲之的书艺是有帮助的。同王羲之一起被阮裕誉为'王氏三少'的王应和王悦,也是同辈中书法的佼佼者。王羲之的从弟王洽,书法成就更大。他与羲之在书法上互相陶染,俱变古形,成就卓著。对王羲之书艺提高有帮助的,还有他岳父郗xi1鉴一家。郗鉴为东晋重臣,善书法,"草书卓绝,古而且劲"(唐张怀瓘guan4《书断》)。其子均受家学,王羲之娶郗璇为妻时,其书艺并不在郗氏之上。

    正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王羲之的书法才能得到来自各方面的帮助与影响。王羲之从小就受到王氏世家深厚的书学熏陶,七岁善书,十二岁从父亲枕中窃读前代《笔论》。他学习“草圣”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留下多处“墨池”。他连走路、休息也不放过练习写字,心里揣摩着字的写法,手指就在自己的身上划着,天长日久,连衣服都被他划破了。有时练字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家人只好把饭送到他写字的桌上,由于全神贯注,他居然拿馒头蘸了墨汁往嘴里送。

    王羲之早年从卫夫人学书。卫夫人名卫烁,师承魏书法家钟繇yao2,钟繇曾称颂卫夫人的书法说:"碎玉壶之冰,烂瑶台之月,婉然若树,穆若清风。"唐人评曰:"卫夫人书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沼浮霞。"今人沈尹默分析说:"羲之从卫夫人学书,自然受到她的熏染,一遵钟法,姿媚之习尚,亦由之而成。"


    卫夫人《名姬帖》

    王羲之又能转益多师,在后来的游历中,他见到了李斯、曹喜等人的书法;到许昌,见到了钟繇、梁鹄的书法;到洛阳,见到了蔡邕的书法;在朋友家,又见到了张芝的书法。从此。他改变了只学卫夫人一家的学习方法,博采众人,专心研究,终于形成了一种追张芝的自然草书,随钟繇正书之功夫,并结合自己体会推陈出新的一种书法格局,使书法界之耳目为之一新。

    王羲之还能从自然中观察、体悟书法的道理,最有名的故事就是他对于鹅的喜爱。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


    除了上面这些因素外,兰亭序的创作成功还有机缘凑合的因素。概括起来,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都达到最佳的状态。从天时说,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从地利说,会稽山阴之兰亭风景优美,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从人和说,参与修禊活动的四十一人都是名重一时的贤士。孙统“家于会稽。性好山水,乃求为鄞令,转为吴宁。居职不留心碎务,纵意游肆,名山胜川,靡不穷究”(房玄龄:《晋书·孙统传》孙绰“居于会稽,放牧山水,十年余年”(房玄龄:《晋书·孙绰传》,孙绰文采,当时人称横绝一世。支遁,东晋僧人。隐居余杭山间,25岁出家。以好谈玄理而闻名当世。曾在白马寺与刘系之等论《庄子·逍遥游》,群儒旧学莫不叹服。他虽为僧人,却具有名士风度,《世说新语》记载他曾养马养鹤。他擅长草书隶书,诗也写得不错。名士谢安,风度优雅流畅,能写一手漂亮的行书。朝廷多次征召他做官,他都推辞了,后来,干脆隐居到会稽东山。后来终于出山为官,做了宰相,并在淝水之战中一举大败前秦的百万大军,创下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佳例。

    支遁爱马图 清 任颐

    谢安

    就这样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这样的天时地利条件下,流觞曲水,一觞一咏,42人中,12人各赋诗二首。九岁的王献之等16人拾句不成,各罚酒三觞。最后,兴致达到高潮,众人推举王羲之为这些诗写一篇序言,王羲之身为会稽内史,兰亭雅集的发起人,当仁不让,趁着酒兴、诗兴和雅兴,提笔一挥而就,写成这篇千古名篇。事后,王羲之想将草稿再正式写一回,却无论如何也达不到草稿的程度。所以今人书法家书论家沈尹默说"当时逸少本天全",指出了《兰亭序》的杰出有其不可重现的机缘。


相关链接:

·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 王羲之
· 王羲之的书艺成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92131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