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二元教学 > 杭师大语

《心灵的灰烬》教案(音教版)
【时间:2008/10/6 】 【来源:本站 】 【作者: 何二元】 【已经浏览13040 次】

心灵的灰烬
傅  雷

    一九五四年十月二日
    聪,亲爱的孩子。收到九月二十二日晚发的第六信,很高兴。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我在第八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耽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我预料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ruin[创伤,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铬心的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那末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
    说到音乐的内容,非大家指导见不到高天厚地的话,我也有另外的感触,就是学生本人先要具备条件:心中没有的人,再经名师指点也是枉然的。

    傅雷的这封家书,中学语文也选入过。但是大学语文和中学语文是根本不同的,不知道两者的区别,就难免夹杂不清,给人重复炒冷饭的错觉。这里,我们借这篇课文,作一彻底了断——

一、中学的学习方法

    中学老师的授课,因人而异,不能说明普遍的问题。所以,这里选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师教学用书,其中有《傅雷家书两则》(网络检索http://www.pep.com.cn/200406/ca426662.htm),从中可以见出中学语文教学一种普遍的模式。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第一封家书,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劝慰他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融汇、贯穿于两封信中的主旋律,都是要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了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
    第一封信的开始,傅雷首先宽慰儿子:不必担心父母会因为知道了孩子的精神消沉而烦恼或不安。而且,孩子向父母诉苦,在家信中发泄,乃是情理之中的事。接着告诉儿子:人生必定充满了情绪上的起伏跌宕,惟有庸碌的和超然的人才不会浮沉。那么,应该如何面对情绪上的跌宕呢?首先,应该对这一切泰然处之,尽量让心理保持平衡,不至于受伤。“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他还用“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的比喻,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其次,“慢慢”“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情”,即冷静、客观地分析前因后果,吸取教训,引为借鉴。“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从而越来越坚强。对于感情的创伤,要“当做心灵的灰烬看”,就“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凭吊古战场时,烈火硝烟散尽,只余断壁残垣,金戈铁马、血肉厮杀都已被岁月的黄沙掩埋。这时候,即使亲历过战斗的人,纵有万千感慨,也不会再像当初那样身不由己、欲死欲活。这个比喻,十分真切地表达出所有“过来人”回首“过来事”的心情──苍凉而平静,沉郁而超然。
    二、问题研究
    对于"坚强",应怎样完整而深刻地理解?
    这是本文的一个难点,也是贯穿两封信的内在精神。傅雷对儿子说:“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可见坚强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坚强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即使孤独也不怕"(见第二封信),并且"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对于感情的创伤,要"当做心灵的灰烬看"(见第一封信)。二是"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永远保持"对艺术的谦卑"。这两方面合起来,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胜不骄,败不馁",就是宠辱不惊,得失泰然。第一封信里所讲的"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第二封信所说的不怕矛盾,相信"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也都是这个道理。
    练习说明
    一、阅读课文,说说傅雷希望儿子成为怎样的一个人。(此题意在让学生弄清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含义。)
傅雷希望儿子能够正确地对待情绪上的消沉和低落,学会用达观的态度泰然处之,保持心灵的平衡;进而能够冷静、客观地分析事理,正视现实,吸取前车之鉴。
    二、傅雷在给儿子的另一封信中曾经说过:"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从这两封信来看,这种"父子如朋友"的境界体现在哪里? (此题意在让学生体会傅雷与傅聪的父子深情,理解"朋友"的真正含义。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回答这一问题。有些方面还可以从《傅雷家书》的其他篇章中寻找例子。)
    “朋友”的意义,首先在于感情上、精神上的互相理解与慰藉。当傅聪情绪消沉时,可以毫无顾虑地向父亲倾诉,而父亲并没有高高在上、横加训斥,或者说些教条式的训诫。相反,他能够充分理解儿子的痛苦,首先尽力地安慰他,让儿子觉得温暖、放心;然后娓娓而谈,以十分平等的口气给他提出一些人生的忠告。朋友的境界,还在于志同道合,互为知音。傅雷与傅聪对音乐艺术有许多共同的感受可以交流,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借鉴,这也是“父子如朋友”的体现。
    三、结合上下文,品味下面两句话的意思,回答括号中的问题,并从课文中再摘抄几句含义深刻的语句。
    1.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到过感情的ruin,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是怎样一种情绪?)
    这句话意在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对于感情的创伤,要"当做心灵的灰烬看",就"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凭吊古战场时,烈火硝烟散尽,只余断壁残垣,金戈铁马、血肉厮杀都已被岁月的黄沙掩埋。只余下万千感慨,苍凉而平静,沉郁而超然。这就是我们对待往事应有的心态。
    四、写信是人与人之间传递感情、展开深层次心灵交流的常见方式,它与面对面的交谈有着不同的效果。请你也试着就某一话题,跟父母进行一次朋友式的通信交流。
    此题意在促进学生与父母的心灵交流;同时练习用书信的方式表情达意。

二、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比较

    上面看到,中学语文无论是课文分析,或是问题设计(标准答案),主要手段一是复述,把课文里的话重复一遍;二是按常理想象,也就是想当然。
    比如“阅读课文,说说傅雷希望儿子成为怎样的一个人”(此题意在让学生弄清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含义)。
答案是:傅雷希望儿子能够正确地对待情绪上的消沉和低落,学会用达观的态度泰然处之,保持心灵的平衡;进而能够冷静、客观地分析事理,正视现实,吸取前车之鉴。
    再比如“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是怎样一种情绪?
    答案是:这句话意在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对于感情的创伤,要"当做心灵的灰烬看",就"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凭吊古战场时,烈火硝烟散尽,只余断壁残垣,金戈铁马、血肉厮杀都已被岁月的黄沙掩埋。只余下万千感慨,苍凉而平静,沉郁而超然。这就是我们对待往事应有的心态。
    这种分析或问答基本上没有提供比课文更多的信息。
    大学语文要求采取研究的态度,对所作的分析,所下的结论,都要有事实和资料的依据(也就是始业课说的思想和论点也要有据)。
    比如,课文只是录取了《傅雷家书》的一则,如果就此一则作分析下结论,难免就成为断章取义,所以,应该尽量通读家书,对《傅雷家书》有一整体的了解。第二,书信是双向的,正象我们听人谈话,假如只听一面之词,难免会不知所云。比如课文开始就说:“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傅聪给父亲的信中说了些什么?为什么担心父母亲读了会“烦恼或是不安”?这都不能凭想象来分析,而应该把傅聪的信找来对照着读。第三,《傅雷家书》发表后,影响了数百万读者,这些读者发表了很多感想的文章。另外,很多的学者、研究者,研究或纪念傅雷,也写了很多文章以及传记,也应该尽量找来参考,这比自己一个人冥思苦想想当然要有益得多。
    比如,中学课文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傅雷在给儿子的另一封信中曾经说过:‘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从这两封信来看,这种‘父子如朋友’的境界体现在哪里?”
    提供的参考答案是:“朋友”的意义,首先在于感情上、精神上的互相理解与慰藉。当傅聪情绪消沉时,可以毫无顾虑地向父亲倾诉,而父亲并没有高高在上、横加训斥,或者说些教条式的训诫。相反,他能够充分理解儿子的痛苦,首先尽力地安慰他,让儿子觉得温暖、放心;然后娓娓而谈,以十分平等的口气给他提出一些人生的忠告。朋友的境界,还在于志同道合,互为知音。傅雷与傅聪对音乐艺术有许多共同的感受可以交流,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借鉴,这也是“父子如朋友”的体现。
    可是,我们如果能听听当事人自己的说法,就会发现上面的回答真是皮相得很。
    傅聪曾经回答这个问题说:“他苦闷极了。那时他成了右派,朋友都不敢来看他了,他基本上没有人可以交流,只能给我写信,就这么简单。他把我当成朋友进行交谈。”
    我们再读一封傅聪母亲给他的信:
    一九六一年四月二十日  亲爱的聪,接到你南非归途中的长信,我一边读一边激动得连心都跳起来了。爸爸没念完就说了几次Wonderful! Wonderful! (令人惊奇的,令人愉快的)孩子,你不知给了我们多少安慰和快乐!从各方面看,你的立身处世都有原则性,可以说完全跟爸爸一模一样。对黑人的同情,恨殖民主义者欺凌弱小,对世界上一切丑恶的愤懑,原是一个充满热情,充满爱,有正义感的青年应有的反响。你的民族傲气,爱祖国爱事业的热忱,态度的严肃,也是你爸爸多少年来从头至尾感染你的;我想你自己也感觉到。孩子,看到你们父子气质如此相同,正直的行事如此一致,心中真是说不出的高兴。你们谈艺术、谈哲学、谈人生、上下古今无所不包,一言半语就互相默契,彻底了解;在父子两代中能够有这种情形,实在难得。我更回想到五六、五七两年你回家的时期,没有一天不谈到深更半夜,当时我就觉得你爸爸早已把你当做朋友看待了。
    读了这封家书,我们对这个问题就绝不会仅是“父子如朋友”的泛泛理解。

三、关于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始于一九五四年一月十八日,止于一九六六年六月三日。共三百多封。一九五四年一月十七日,傅雷全家在上海火车站送傅聪去北京,傅聪从北京赴波兰参加第五届萧邦国际钢琴比赛并在波兰留学。第二天晚上傅雷就写了这封信。一九六六年六月三日的信是家书中的最后一封,信中提到当时国内“文化大革命闹得轰轰烈烈”。一九六六年九月二日夜傅雷夫妇在自己家中双双自杀。两年后,傅聪才从国外得知这一不幸的消息。
    链接:《傅雷家书》

    傅雷与夫人朱梅馥
    作者简介(戈宝权)
    傅雷(1908-1966),文学翻译家。字怒安(取"文王一怒而天下安"之义),号怒庵。上海市南汇县人。20年代初曾在上海天主教创办的徐汇公学读书,因反迷信反宗教,言论激烈,被学校开除。"五卅"运动时,他参加在街头的讲演游行。北伐战争时他又参加大同大学附中学潮,在国民党反动派逮捕的威胁和恐吓之下,被寡母强迫避离乡下。1927年冬离沪赴法,在巴黎大学文科听课;同时专攻美术理论和艺术评论。1931年春访问意大利时,曾在罗马演讲过《国民军北伐与北洋军阀斗争的意义》,猛烈抨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留学期间游历瑞士、比利时、意大利等国。1931年秋回国后,即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与介绍工作,译作丰富,行文流畅,文笔传神,翻译态度严谨。"文化大革命"期间,因受政治迫害,夫妇二人于1966年9月含冤而死。
    傅雷翻译的作品,共30余种,主要为法国文学作品。其中巴尔扎克占15种:有《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罗曼·罗兰4种:即《约翰·克利斯朵夫》及三名人传《贝多芬传》《弥盖郎琪罗传》《托尔斯泰传》。此外还译有丹纳的《艺术哲学》等。他的全部译作,由安徽人民出版社编成《傅雷译文集》,从1981年起分15卷出版,现已出齐。《傅雷家书》(1981)整理出版后,影响了中国几百万读者。
    链接:傅雷别传

    傅聪小传
    傅聪:1934年生于上海,翻译家傅雷之子。九岁拜李斯特的再传弟子、意大利钢琴家梅百器为师。1955年在华沙举行的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上名列第三,同时获"玛祖卡"最佳表演奖。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尔曼·黑塞在听过傅聪演奏的肖邦作品后说,傅聪是"真正的肖邦,是华沙时的肖邦,海涅时的肖邦。"
    1958年开始,傅聪一直定居英国,在世界各地巡演,并定期回国授课兼演出。英国《泰晤士报》曾评论:"傅聪是当今世界乐坛最受欢迎和最有洞察力的莫扎特作品的演奏家。"德国媒体认为"傅聪确是一位艺术大师,无论他演奏舒伯特、贝多芬、还是莫扎特,他总能找到最适合这位作曲家音乐的音响效果。"美国《时代》周刊誉他为"当今时代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

四、《心灵的灰烬》分析

    聪,亲爱的孩子。收到九月二十二日晚发的第六信,很高兴。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我在第八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

    这是傅雷一九五四年十月二日写给儿子的信。傅聪大约是一九五四年七月下旬离国去波兰参加比赛的(傅雷在一九五四年七月二十七日的信中说"你车上的信写得很有趣")。当时傅雷收到儿子九月二十二日发的第六封信,从傅雷说的"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可以推断傅聪在第五封家书中是向自己父母倾诉了一些事的,之后担心会给父母带来什么烦恼或是不安,于是又写了第六封信表示歉意。可惜傅聪的这两封信现在我们都见不着。不过从傅雷说的"我在第八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可以找到一些线索。
    傅雷给儿子的第八封信是一九五四年三月二十四日上午写的,全信如下:
    “在公共团体中,赶任务而妨碍正常学习是免不了的,这一点我早料到。一切只有你自己用坚定的意志和立场,向领导婉转而有力的去争取。否则出国的准备又能做到多少呢?--特别是乐理方面,我一直放心不下。从今以后,处处都要靠你个人的毅力.信念与意志--实践的意志。
    “另外一点我可以告诉你:就是我一生任何时期,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却对学问的忠诚。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这是我至此为止没有变过的原则。你的情形与我不同:少年得志,更要想到"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更要战战兢兢,不负国人对你的期望。你对政府的感激,只有用行动来表现才算是真正的感激!我想你心目中的上帝一定也是Bach[巴哈],Beethoven[贝多芬],Chopin[萧邦]等等第一,爱人第二。既然如此,你目前所能支配的精力与时间,只能贡献给你第一个偶像,还轮不到第二个神明。你说是不是?可惜你没有早学好写作的技术,否则过剩的感情就可用写作(乐曲)来发泄,一个艺术家必须能把自己的感情"升华",才能于人有益。我决不是看了来信,夸张你的苦闷,因而着急;但我知道你多少是有苦闷的,我随便和你谈谈,也许能帮助你廓清一些心情。”

    看来傅聪是在闹恋爱了。在一篇题为《傅聪的钢琴人生》的网络文章中,有一段题为"随风而逝的初恋"的文字,介绍说傅聪在出国前有过一段初恋,两人青梅竹马。据说后来在傅聪卧室的床头,还一直挂着一幅初恋女友的素描画像,那是早年傅聪前往波兰学习时,女友亲笔画好后送给他的。1954年他被文化部选中派往波兰深造,被迫告别恋人。不久,命运的旋律急转直下,傅雷被划为"右派",傅聪怕受父亲牵连,1958年12月从波兰出走英国,从此有国难回,他的初恋也就此告吹。傅聪的恋爱是否指这段恋情?但是这篇文章又提到,在从波兰出走英国前,傅聪又曾经爱上一个波兰女孩。据说,傅聪就是在她的帮助下成功出走的。又有没有可能是这段恋情?
    一年多后,傅雷在一九五五年十二月十一日夜给傅聪的信中又提到了这个问题,他说:
    “……批评与自我批评最需要的是勇气,只要存着一丝一毫懦怯的心理,批评与自我批评便永远不能作得彻底。我并非说有了自我批评(即挖自己的根),一个人就可以没有烦恼。不是的,烦恼是永久免不了的,就等于矛盾是永远消灭不了的一样。但是不能因为眼前的矛盾消灭了将来照样有新矛盾,就此不把眼前的矛盾消灭。挖了根,至少可以消灭眼前的烦恼。将来新烦恼来的时候,再去消灭新烦恼。挖一次根,至少可以减轻烦恼的严重性,减少它危害身心的可能;不挖根,老是有些思想的、意识的、感情的渣滓积在心里,久而久之,成为一个沉重的大包袱,慢慢的使你心理不健全,头脑不冷静,胸襟不开朗,创造更多的新烦恼的因素。这一点不但与马列主义的理论相合,便是与近代心理分析和精神病治疗的研究结果也相合。
    “至于过去的感情纠纷,时时刻刻来打扰你的缘故,也就由于你没仔细挖根。我相信你不是爱情至上主义者,而是真理至上主义者;那末你就刻用这个立场去分析你的对象(不论是初恋的还是以后的),你跟她(不管是谁)在思想认识上,真理的执著上,是否一致或至少相去不远?从这个角度上去把事情解剖清楚,许多烦恼自然迎刃而解。你也刻想到,热情是一朵美丽的火花,美则美矣,无奈不能持久。希望热情能永久持续,简直是愚妄;不考虑性情、品德、品格、思想等等,而单单执著于当年一段美妙的梦境,希望这梦境将来会成为现实,那么我警告你,你可能遇到悲剧的!世界上很少如火如荼的情人能成为美满的、白头偕老的夫妇的;传奇式的故事,如但丁之于裴阿脱里克斯,所以成为可哭可泣的千古艳事,就因为他们没有结合;但丁只见过几面(似乎只有一面)裴阿脱里克斯。歌德的太太克里斯丁纳是个极庸俗的女子,但歌德的艺术成就,是靠了和平宁静的夫妇生活促成的。过去的罗曼史,让它成为我们一个美丽的回忆,作为一个终身怀念的梦,我认为是最明哲的办法。老是自苦是只有消耗自己的精力,对谁都没有裨益的。孩子,以后随时来信,把苦闷告诉我,我相信还能凭一些经验安慰你呢。爸爸受的痛苦不能为儿女减除一些危险,那末爸爸的痛苦也是白受了。…… ”


    不但重提“初恋”话题,而且连一些语言也和课文中的几乎一模一样。比如:“批评与自我批评最需要的是勇气,只要存着一丝一毫懦怯的心理,批评与自我批评便永远不能作得彻底。”而课文中也说:“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比如:“挖了根,至少可以消灭眼前的烦恼。将来新烦恼来的时候,再去消灭新烦恼。挖一次根,至少可以减轻烦恼的严重性,减少它危害身心的可能;不挖根,老是有些思想的、意识的、感情的渣滓积在心里,久而久之,成为一个沉重的大包袱,慢慢的使你心理不健全,头脑不冷静,胸襟不开朗,创造更多的新烦恼的因素。”这段话也和傅雷要求儿子把过去的感情挫折当作“心灵的灰烬”的说法相同。
所以,可以比较肯定,傅聪在为初恋而痛苦烦恼,写信向自己的父母倾诉。而傅雷这封回信中之所以见不到太多关于“恋爱”“初恋”的字样,当然是在顾及儿子的面子啦。
    但是不能排除还有其他的因素,比如傅雷一九五四年九月二十一日晨的信说:“十二日信上所写的是你在国外的第一个低潮。这些味道我都尝过。孩子,耐着性子,消沉的时间,无论谁都不时要遇到,但很快会过去的。游子思乡的味道你以后常常会有呢。”因此,傅聪的精神消沉恐怕还有乡愁的因素。不过假如真的是思念祖国,傅雷就应该在信中大大褒奖儿子一番,而不会让他把这些情绪当成“心灵的灰烬”。所以仍不能定论。

    资料:儿子烦恼多为恋爱

    一九五四年四月二十日
    孩子:接十七日信,很高兴你又过了一关。人生的苦难,theme[主题]不过是这几个,其余只是variations[变奏曲]而已。爱情的苦汁早尝,壮年中年时代可以比较冷静。古语说得好,塞翁失马,未始非福。你比一般青年经历人事都更早,所以成熟也早。这一回痛苦的经验,大概又使你灵智的长成进了一步。你对艺术的领会又是可深入一步。我祝贺你有跟自己斗争的勇气。一个又一个的筋斗过去,只要爬起来,一定会逐渐攀上高峰,超脱在小我之上。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所以孩子,我很高兴你这种蜕变的过程,但愿你将来比我对人生有更深切的了解,对人类有更热烈的爱,对艺术有更诚挚的信心!孩子,我相信你一定不会辜负我的期望。

    一九五四年七月十五日*(母亲的信)
    望你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问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当然,那是要靠你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非克服不可。对于你的感情问题,我向来不参加任何意见,觉得你各方面都在进步,你是聪明人,自会觉悟的。我既是你妈妈,我们是休戚相关的骨肉,不得不要唠叨几句,加以规劝。......现在你也长大成人,父母对儿女的终身问题,也常在心中牵挂,不过你年纪还轻,不要操之过急。
 
   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耽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

    这几句更让人隐隐约约觉得父子俩谈的就是初恋问题。所谓“过来人”,是指已有过某种人生经历的人。所谓“大惊小怪”,更不可能是指乡愁,因为乡愁太平常了,根本说不到大惊小怪。傅雷年轻时出国留学也闹过异国初恋,而且那时候是有了苦闷无处可以发泄,他的父亲早亡,他的母亲由于老一代人的生活背景,也绝不会接受儿子带回来一个“番女”,所以那时候傅雷是非常痛苦的。

    资料:傅雷的初恋
    1927年,傅雷来到法国巴黎留学,经过短期的语言补习,顺利考入巴黎大学文科,就在那时,他结识了美丽的法国女郎玛德林·贝尔。玛德林热情似火,她又很热爱中国文化(他俩的结识还是因为玛德林要买一幅中国的古画),而傅雷也为巴黎的艺术所吸引,于是他俩常常在一起谈中国春秋时代的圣贤,谈古希腊的哲人,谈文艺复兴,谈约翰·克利斯朵夫、冉·阿让跟欧也妮·葛朗台。傅雷很快堕入爱河。他在出国前,母亲已经为他定下一门亲事,女方是他的表妹,也就是后来他的终身伴侣朱梅馥。于是,他决定悔婚,他给母亲写了一封信,托刘海粟代寄,幸好刘没有给他寄出。果然后来傅雷和玛德林出现分歧,傅雷抱着中国传统观念认为爱情最终要通过婚约来固定,而玛德林却坚持恋人双方都是自由的,于是不断的争吵,终于导致分手。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

    应该说,傅雷开导儿子的方法是十分高明的,他把儿子生活中出现的这种波动浮沉,说成是因为他不是一个“庸碌”的人,既顾全了儿子的面子,也增加了儿子的自信。“极高的修养”一句,与我们学过的《逍遥游》的意思相同,儿子当然还达不到这种程度,所以有浮沉,有烦恼反而是正常的了。
    不过他也告诫儿子,这种“高潮-低潮”中的浮沉不能太过分,更不能因此颓废。接着,他用了“太阳太强烈”等两个比喻,希望儿子保持心理平衡,不至于受伤。
    紧张、颓废、受伤,这些父子间的隐语,更令人要猜想到他们是在谈论与恋爱有关的事。

    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我预料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

    于是又提到了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是他们父子俩共同的偶像,永恒的话题。仅在家书前半部分,我们能看到的就有:
    一九五四年一月三十日晚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
    一九五四年六月二十四日下午
    ……孩子,别烦恼。我前信把心里的话和你说了,精神上如释重负。一个人发泄是要求心理健康,不是使自己越来越苦闷。多听听贝多芬的第五,多念念克利斯朵夫里几段艰苦的事迹(第一册末了,第四册第九卷末了),可以增加你的勇气,使你更镇静。……
    (第一册包括“黎明”“清晨”“少年”三卷,第一册末了也就是“少年”卷的末了,讲的是克利斯朵夫经过一年的荒唐的恋爱,开始醒悟。第九卷“燃烧的荆棘”,末了写到克利斯朵夫又经历了一场及其强烈而危险的爱情,然后从音乐创作的激情中找到了解脱。)
    一九五五年一月二十六日
    ……音乐院长说你的演奏像流水,像河;更令我想到克利斯朵夫的象征。天舅舅说你小时候常以克利斯朵夫自命;而你的个性居然和罗曼罗兰的理想有些想象了。
    一九五五年四月二十一日夜
    ……我知道克利斯朵夫(晚年的)和乔治之间的距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是免了的。我还不甘落后,还想事事,处处,追上你们,了解你们,从你们那儿汲取新生命,新血液,新空气,同时也想竭力把我们的经验和总代表的理智,献给你们,做你们一支忠实的手杖!万一有一天,你们觉得我这根手杖是个累赘的时候,我会感觉到,我会销声匿迹,决不来绊你们的脚!(乔治,即克利斯朵夫-奥里维-乔治,是克利斯朵夫好友奥里维的儿子。)
    一九五六年二月二十九日夜
    ……大多数从事艺术的人,缺少真诚。因为不够真诚,一切都在嘴里随便说说,当作唬人的幌子,装自己的门面,实际只是拾人牙慧,并非真有所感。所以他们对作家决不能深入体会,先是对自己就没有深入分析过。这个意思,克利斯朵夫(在第二册内)也好像说过的。
    卷四“反抗”:
    为了苏解他的饥渴,他想漂灵于已经获得的泉源,把他从前的作品来安慰一下……可是那种饮料简直受不了!他喝了第一口便连咒带骂的唾了出来。怎么!这不冷不热的东西,这种乏味的音乐,便是他的作品吗?——他把自己的曲子重新看了一遍,心里说不出的懊丧:他莫名片妙,不懂当初怎么会写出来的。他脸红了。有一次,看到特别无聊的一页,他甚至转过身去看看室内有没有人,又去把脸埋在枕上,好似一个害臊的儿童。又有几次,他的作品显得那么可笑,以至他竟忘了是自己的大作……
    这些作品里使他最起恼的是谎话。没有一点东西出于真正的感觉。只是背熟的滥调,小学生的作文:他谈着爱情,仿佛瞎子谈论颜色,全是东摭西拾,人云亦云的俗套。而且不只是爱情,一切的热情都被他当作高谈阔论的题目。——固然,他一向是力求真诚的,但光是想要真诚还不够:问题是要真能做到;而一个人对人生毫无认识的时候,又怎么能真诚呢?靠了最近六个月的经历,他才能发觉这些作品的虚伪,才能在现在和过去之间突然看出一条鸿沟。如今他跳出了虚幻的境界,有了一个真正的尺度,可以测验他思想真伪的程度了。

    一九五七年三月十八日深夜于北京
    ……希望你坚强,想想过去大师们的艰苦奋斗,想想克利斯朵夫那样的人物,想想莫扎特,贝多芬;挺起腰来,不随便受环境影响!别人家的垃圾,何必多看?更不必多烦心。

    傅雷巧妙地用克利斯朵夫的例子来谈论儿子闹恋爱这多少有点尴尬的话题,并以克利斯朵夫最终能够正确处理恋爱和音乐关系为例,希望儿子也能如此,既委婉,又有说服力。

    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

    艺术家多是偏重感性的,这是他们的长处,然而在生活中也可能变成短处,尤其是艺术家闹起恋爱来更容易丧失理性,所以傅雷在欣赏儿子的艺术灵气的同时,也经常告诫儿子要理智地对待生活。这是傅雷夫妇一贯对儿子的要求,尤其是在儿子恋爱的问题上,比如:
    一九五四年七月十五日*(母亲)
    望你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问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当然,那是要靠你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非克服不可。对于你的感情问题,我向来不参加任何意见,觉得你各方面都在进步,你是聪明人,自会觉悟的。我既是你妈妈,我们是休戚相关的骨肉,不得不要唠叨几句,加以规劝。……现在你也长大成人,父母对儿女的终身问题,也常在心中牵挂,不过你年纪还轻,不要操之过急。
    一九五七年三月十八日深夜于北京
    平衡身心,平衡理智与感情,节制肉欲,节制感情,节制思想,对像你这样的青年是有好处的。

    傅雷更把这一问题上升到人生哲学来谈,他在一九六一年八月一日的信中说:
    近代有名的悲剧演员可分两派:一派是浑身投入,忘其所以,观众好象看到真正的剧中人在面前歌哭;情绪的激动,呼吸的起伏,竟会把人在火热的浪潮中卷走……一派刻划人物惟妙惟肖,也有大起大落的激情,同时又处处有一个恰如其分的节度,从来不流于“狂易”之境。心理学家说这等演员似乎有双重人格:既是演员,同时又是观众。演员使他与剧中人物合一,观众使他一切演技不会过火(即是能入能出的那句老话)。因为他随时随地站在圈子以外冷眼观察自己,故即使到了猛烈的高潮峰顶仍然能控制自己。以艺术而论,我想第二种演员应当是更高级。观众除了与剧中人发生共鸣,亲身经受强烈的情感以外,还感到理性节制的伟大,人不被自己情欲完全支配的伟大。这伟大也就是一种美。感情的美近于火焰的美,浪涛的美,疾风暴雨之美,或是风和日暖、鸟语花香的美;理性的美却近于钻石的闪光,星星的闪光,近于雕刻精工的美,完美无疵的美,也就是智慧之美!情感与理性平衡所以最美,因为是最上乘的人生哲学,生活艺术。

    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ruin[创伤,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铬心的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那末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

    这里出现了全信最重要的一个意象,就是要把感情上的创伤当作“心灵的灰烬”看,“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这也就是借了时间的作用对感情进行冷处理,以便更客观理智地看待过去的事情(也就是上面说的第二种演员能够跳到圈子外面冷眼观察自己)。傅雷这样说的时候当然完全是处于保护儿子不使其受伤的慈父心情。而傅聪也没有让父母失望,他很好地处理好感情的事情,投入刻苦的学习和练习,终于在几个月后的比赛中一举获得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第三名和"玛祖卡"最佳表演奖。

    说到音乐的内容,非大家指导见不到高天厚地的话,我也有另外的感触,就是学生本人先要具备条件:心中没有的人,再经名师指点也是枉然的。

    这一段后面其实还有一段:“为了你,我前几天已经在《大英百科辞典》上找Krakow[克拉可夫]那一节看一遍,知道那是七世纪就有的城市,从十世纪起,城市的历史即很清楚。城中有三十余所教堂。希望你买一些明信片,并成一包,当印刷品(不必航空)寄来,让大家看看喜欢一下。”教材略去,其实这一段也可一并略去的。
 
    所以,这篇课文的主题,不是中学教参所说的“劝慰儿子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要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了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其弦外之音倒是希望儿子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处理好恋爱和工作学习的关系,永远做到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恋爱第二。

    余论:不祥的谶言
    把感情上的创伤当作“心灵的灰烬”看,“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说说容易,做起来却是难上加难。傅雷父子都具有一种艺术家和知识分子的刚烈性格,永远象一团燃烧着的烈火,而不是什么“心灵的灰烬”,永远是冲锋陷阵的战士,而不是什么古战场的凭吊者。当感情上的创伤真的成为“心灵的灰烬”的时候,恐怕已是心死如灰了。从傅雷夫妇最后的双双自尽,我们可以知道是这样的。读他们临终前留下的遗书,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心灵的灰烬”。
    人秀:
    尽管所谓反党罪证(一面小镜子和一张褪色的旧画报)是在我们家里搜出的,百口莫辩的,可是我们至死也不承认是我们自己的东西(实系寄存箱内理出之物)。我们纵有千万罪行,却从来不曾有过变天思想。我们也知道搜出的罪证虽然有口难辩,在英明的共产党领导和伟大的毛主席领导之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决不至因之而判重刑。只是含冤不白,无法洗刷的日子比坐牢还要难过。何况光是教育出一个叛徒傅聪来,在人民面前已经死有余辜了!更何况像我们这种来自旧社会的渣滓早应该自动退出历史舞台了!
    因为你是梅馥的胞兄,因为我们别无至亲骨肉,善后事只能委托你了。如你以立场关系不便接受,则请向上级或法院请示后再行处理。
    委托数事如下:
    一,代付九月份房租55.29元(附现款)
    二,武康大楼(淮海路底)606室沈仲章托代修奥米茄自动男手表一只,请交还。
    三,故老母余剩遗款,由人秀处理。
    四,旧挂表(钢)一只,旧小女表一只,赠保姆周菊娣。
    五,六百元存单一纸给周菊娣,作过渡时期生活费。她是劳动人民,一生孤苦,我们不愿她无故受累。
    六,姑母傅仪寄存我们家存单一纸六百元,请交还。
    七,姑母傅仪寄存之联义山庄墓地收据一纸,此次经过红卫兵搜查后遍觅不得,很抱歉。
    八,姑母傅仪寄存我们家之饰物,与我们自有的同时被红卫兵取去没收,只能以存单三纸(共370元)又小额储蓄三张,作为赔偿。
    九,三姐朱纯寄存我们家之饰物,亦被一并充公,请代道歉。她寄存衣箱贰只(三楼)暂时被封,瓷器木箱壹只,将来待公家启封后由你代领。尚有家具数件,问周菊娣便知。
    十,旧自用奥米茄自动男手表一只,又旧男手表一只,本拟给敏儿与×××,但恐妨碍他们的政治立场,故请人秀自由处理。
    十一,现钞53.30元,作为我们火葬费。
    十二,楼上宋家借用之家具,由陈叔陶按单收回。
    十三,自有家具,由你处理。图书字画听候公家决定。
    使你为我们受累,实在不安,但也别无他人可托,谅之谅之!
    傅雷 梅馥
    一九六六年九月二日夜

   
网络资料:有这样一位读者

    回顾这段往事的时候,有一个不能不提的名字:江小燕。
这个傅译名著的普通爱好者,这个与傅家非亲非故的无名女子,只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在钢琴老师的家里,获悉了傅雷夫妇愤然弃世的消息,就立刻变得内心不安起来。当她从傅家保姆周菊娣那里得知,凡自杀身亡的"黑五类",一律不准存留尸骨,就毅然决定了自己的营救行动。她瞒过父母,一脸忧戚,冒险来到了寄存骨灰的万国殡仪馆。那里的工作人员被这个从天而降的傅雷"干女儿"的泪水打动,答应把骨灰交给她。可等到一堆鳞片样的尸骨端到她面前时,她才发现自己根本没有钱为傅雷夫妇买一个骨灰盒。于是从殡仪馆的登记簿上,她查到了朱人秀的地址,在朱的帮助下,她买了一个大塑料袋,将傅、朱的骨灰装好,并以"怒安"为名,寄存于上海永安公墓。
    焚香举哀,以礼敬拜,一切安顿就绪,她回到家中,提笔给中央领导写了一封信,详细地报告了傅雷夫妇负屈身亡的经过,希望能昭雪英魂。可信一寄出,她就立即因替"老右派"鸣冤叫屈被打成"反革命",十几年来,一直过着含辛茹苦、宵衣旰食的悲惨生活。
    一个20来岁的姑娘,一个普通的文学爱好者,她知道什么叫"右派"呢?难道她比我们的"学者"、"作家"和"领导"更能明白巴尔扎克以及"资产阶级文学"翻译的价值么?肯定不是。指引她的仅仅是一种内心深处的善良天性。换句话说,在黑暗到来的一瞬,她听从的仅仅是一种良知法庭的命令。
    1979年4月,傅雷夫妇的骨灰盒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移入上海革命烈士公墓。一别祖国20多年的傅聪,第一次回国就赶上了父亲的追悼会,百感交集之余,得知父母的遗骨能奇迹般地保存下来,全仰仗于一个陌不相识的"干妹子",就和胞弟傅敏四处打听。见到江小燕后,他们一再表示要"有所谢意",但这个婵娟式的女子只是淡然一笑。出于礼貌,她只接受了傅聪音乐会的一张入场券,一俟音乐会结束,她就默默地离去了。像一滴水融入大海,像一片树叶落入深秋的荒原,从此再也没有找过傅氏兄弟。

五、家书中的民族文化与传统美德

 1

    《心灵的灰烬》作为一篇课文,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费了很多力,破译了真实内容,类似探人隐私。其实傅雷家书中有很多好的内容可以入选,比如其中一个内容,就是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儿子。1956年傅聪离开上海时,父亲临别赠言说: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做钢琴家。所以家书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怎样做人。
    在一封信里傅雷写道:“亲爱的孩子,六月十八日信今晨收到。……最高兴的是你的民族性格和特征保持得那么完整,居然还不忘记‘一箪食(读如嗣)一瓢饮,回也不改其乐’。唯有如此,才不致被西方的物质文明湮没。”(《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乐是一种超越的精神状态,所谓“安贫乐道”,所谓“乐天知命”,所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是说以贫穷为乐,而是说贫也好富也好不能改变因学习而来的快乐。所以傅雷高兴地夸奖儿子“你的民族性格和特征保持得那么完整”。
    傅聪在国外能够做到这一点,和从小的家教不无关系。他回忆说,小时候父亲教我第一课里就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就想,这不是我一生的写照吗?
    这几句话我们也许体会不深,但是想想傅聪,一生中对于音乐的刻苦学习,至今已是七十高龄,每天练琴仍要在10小时以上,没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精神,能做到吗?常年身在国外,思念祖国亲人,一旦"有朋自远方来",能(不)"不亦乐乎"吗?为了躲避政治迫害,毅然出逃它国,人说他是叛国,连父亲临死前也自责"教育出一个叛徒傅聪",假如没有"人不知而不愠"的精神,如何还有勇气继续生存?
    在另一封家书中傅雷又叮嘱儿子:“身在国外,靠艺术谋生而能不奔走于权贵之门,当然使我们安慰。我相信你一定会坚持下去。这点儿傲气也是中国艺术家最优美的传统之一,值得给西方做个榜样。可是别忘了一句老话:岁寒而后知松柏之后凋;你还没有经过‘岁寒’的考验,还得对自己提高警惕才好!一切珍重!千万珍重!”

2

    傅雷很注重培养儿子的文化素养,他认为有了较高的文化素养,弹出琴来才有品位。因此家书中经常引用中国的一些经典名作。
    比如:“一切艺术品都忌做作,最美的字句都要出之自然,好象天衣无缝,才经得起时间考验而能传世久远。比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不但写长江中赤壁的夜景,历历在目,而且也写尽一切兼有幽远、崇高与寒意的夜景;同时两句话说得多么平易,真叫做‘天籁’!”
    傅雷在这里提到的《赤壁赋》,也是傅聪经常用来理解音乐的。他在分析莫扎特作品时说:“莫扎特的音乐与中国文化的相通之处,远不止在于双方所追求的朴素、天真、诗意、平和的境界,还在于那种天生的,乐天知命的气质;那种永远以乐观、达观的态度来面对生命中的种种挫折和不幸;那种为‘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目之所遇而成色,耳得之而为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无尽藏也’的旷达心境。"
    傅雷还希望儿子能实践中国文化中的精神,他说:“你既憧憬希腊精神,为何不学学古希腊人的榜样呢?你既热爱陶潜、李白,为什么不试试去体会‘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境界(实地体会)呢?你既从小熟读克利斯朵夫,总不致忘了克利斯朵夫与大自然的关系吧?”
    在傅雷的熏陶下,傅聪也学会用中国诗人诗作来理解西方作品,他和别人说:“我一说起来就好象每一个作曲家都跟中国的诗有关系,比如说陶渊明就很象舒伯特,贝多芬和巴赫就少一些,但是贝多芬在‘苦’这个程度上跟杜甫有点相象。”
    有时候傅雷也会用中国古代的作品来向儿子解说非常深奥的音乐理论,他说:“中国任何艺术品都有一部分含蓄的东西,在文学上叫做言有尽而意无穷……绘画、雕塑、戏剧等等,都有此潜在的境界。不过音乐所表现的最是飘忽,最是空灵,最难捉摸,最难肯定,弦外之音似乎比别的艺术更丰富,更神秘,……真正的演奏家应当努力去体会这个潜在的境界(即淮南子所谓“听无音之音者聪”,无音之音不是指这个潜藏的意境又是指什么呢?)而把它表现出来。”
    网络资料:入静

3

    在父亲的熏陶下,傅聪很小就表现出把中国诗词和音乐结合起来的天赋。有一次,傅聪在练琴,父亲在旁边哼古诗《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身向榆关那畔行,聒碎多心梦不成,夜深千帐灯,故园无此声。”傅聪即兴就用钢琴弹了出来,使父亲大为惊讶,后来,父亲还把儿子弹的曲子用谱记了下来,命名为《春天》(?)。
    现在我们从傅聪的谈话中,讲课中,处处可以感受到这种诗歌与音乐的奇妙结合。比如他说:“我说要看中国文化就看中国的文字,从中国的文字就可以看出中国人的智慧。中国的文字完全是莫扎特式的,如“明”吧,一个太阳一个月亮,三岁孩子就知道,看来很天真很稚气,可也是最高的诗意,最富象征性的东西。我所以称它为莫扎特式的,就是最朴素、最天真、最富有想象力、最有诗意的,不过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老早就达到了这种境界,而欧洲艺术史上只有几个高峰才达到,就象莫扎特。”
    有人感到奇怪,说在他的演奏中,你会感受到里边有唐诗宋词。傅聪演奏的是纯西化的音乐,他是怎么把东方的文化化进去的呢?傅聪说:“我并不是故意这么做的!一个人的气质,内心的修养,是无形中存在的。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身上有了中国人的文化修养,在演绎西方音乐时,就多了一个角度去理解西方音乐,这给了我一种想象力,或者说是一种境界。
    当傅聪年近古稀时,更表现出一种对于中国文化的反朴归真,演奏了现居纽约的华裔作曲家宋抚元的四首“琴诗”组曲,包括《咏怀》、《松下问童子》、《荆轲渡易水》和《思乡》。
    他还对国内学习音乐学习钢琴的人提出希望,他说,中国人的音乐感好到不得了,中国人在演奏技巧上无以伦比,但要取得西方音乐的精髓,被称为真正的艺术家,谈何容易。好的艺术一定要经过千锤百链,好的音乐一定要下苦功。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人学西方音乐,要首先学好自己本国的文化。
    他还对时下一些现象提出批评,说:“现在的音乐人,心绪都比较浮躁,哪个赚钱就弹哪个,走商业化的路子,我看恐怕跟这个时代有关。我们这个时代的人,越来越变成生活的奴隶、商业化的奴隶,追求金钱价值。像我这种人现在是古董,我真的是古董。前一代音乐家,比如说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在西方音乐里头,这些人的精神境界对我来讲就像我们中国人讲老子、庄子、杜甫一样,是一样的高。”
    他认为现在国内的学生,他们很有才华,但是没有文化--他们很少看书,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知道的太少。即使就音乐本身而言,他们也没文化--很多只是知道自己学的乐器本身,但音乐上的其他方面就不了解了。又说,“现在好多年轻人,技术好得吓死人,但他们的功夫都在手上,只是娱乐人,不是艺术,艺术是精神境界的接触。”
    所以他用当年父亲给他的赠言来转赠今天的学生:“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做钢琴家。”他说:艺术家的意思就是要通,不光是音乐,整个艺术,包括哲学、宗教、绘画、文学等一起都要通。做人,这里头包括了基本的精神价值。

4

    傅聪以参加国际萧邦钢琴大赛一举闻名,此后一生都在努力演绎萧邦,同时又是在以中国诗词演绎萧邦。他说:
    ——演绎肖邦我说不上是权威,我不过是他一个忠诚的追随者。"熟读后主词",就基本上是肖邦的精神。肖邦的音乐最主要的就是"故国之情",还深一些的,是一种无限的惋惜,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哀,一种无穷尽的怀念!这种无穷尽的怀念不光是对故土的怀念,那种感情深入在他的音乐里,到处都是一个"情"字啊!这是讲肖邦音乐的那种境界,他其实是一个根植得很深的音乐家。
    ——为什么人们都说肖邦是"钢琴诗人"?他的音乐真是最接近于诗!肖邦的音乐跟诗那么接近,好象他在跟你说话。有一首他的E大调夜曲作品62,第一次接触它时,最后那一段我就感觉真是"泪眼望花花不语,乱红飞过千秋去"(欧阳修词《蝶恋花》)!"乱红"颜色的感觉真实极了!每次我弹这个曲子就真是那个感觉--泪眼望花花不语!肖邦的音乐那个感人啊!每个人都会感觉到他在对你说话!肖邦真的跟诗是最接近的!
    ——肖邦的音乐真是跟我们中国人的文化很接近很接近,所以这次波兰肖邦钢琴比赛,最让波兰人震撼的并不是某个人得奖的问题,而是整个中国代表团给他们的印象非常深刻,他们认为这些中国人基本上都有那种肖邦的感觉。

(完)

资料:读家书,想傅雷

    这本新的《傅雷家书》收集了傅雷夫妇在1954年至1966年间写给傅聪傅敏的204封信。虽然是父母二人为两个儿子所写,但大部分的信是傅雷亲写,而主要收信人则是傅聪。作为钢琴家的傅聪,因为长年漂泊在外,这样的境遇,使得傅雷夫妇信的内容格外丰富,信件的往来也格外频繁。他们仿佛像是一对骑手,以信为缰,试图遥控和调整驰骋在外的傅聪这匹烈马。为此,信中所涉及的内容从艺术到人生,从做人到做事,从生活起居到开会旅游,从亲朋好友到领导同事,从教导子女到反省自己,从婚姻恋爱到养儿育女,从穿衣戴帽到烧饭炒菜,如此等等,凡生活中所遇到的所看到的所想到的所经历过的,几乎无不入信。因为这个,这本书就没办法用三言两语说得清楚,没办法告诉你,这些信的主题是什么,这本书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因为信无主题因为傅雷什么都告诉我们了。傅雷对音乐富于穿透力的诠释,对中国文化清澈的认知,对美术作品深刻的理解,对人生几近苛刻的执着,等等,等等。除非你亲去阅读,你亲去感受文字间的深刻和温暖,你才能真正体会到这本书它会教会你很多。教会你如何为人父母为人子女,教会你如何生活得雅致而富有品位,教会你如何理解音乐如何对待艺术,教会你去读哪些中国古典图书能更快地吸取其精华,教会你接人待物的礼貌,甚至还会教会你做一两个小菜。最最重要的是,它教会你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应该怎么样做人。
    ——方方(著名作家)
   
    辑印在这本小书里的,不是普通的家书。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范用(著名出版家)
   
    《傅雷家书》的出版,是一桩值得欣慰的好事。它告诉我们:一颗纯洁、正直、真诚、高尚的灵魂,尽管有时会遭受到意想不到的磨难、污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齿于人群的绝境,而最后真实的光不能永远掩灭,还是要为大家所认识,使它的光焰照彻人间,得到它应该得到的尊敬和爱。
    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这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傅雷艺术造诣极为深厚,对无论古今中外的文学、绘画、音乐的各个领域,都有极渊博的知识。他青年时代在法国学习的专科是艺术理论,回国以来曾从事过美术考古和美术教学的工作,但时间都非常短促,总是与流俗的气氛格格不能相入,无法与人共事,每次都在半途中绝裾而去,不能展其所长,于是最后给自己选择了闭门译述的事业。在他的文学翻译工作中,大家虽都能处处见到他的才智与学养的光彩;但他曾经有志于美学及艺术史论的著述,却终于遗憾地不能实现。在他给傅聪的家书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在音乐方面的学养与深入的探索。他自己没有从事过音乐实践,但他对于一位音乐家在艺术生活中所遭到的心灵的历程,是体会得多么细致,多么深刻。儿子在数万里之外,正准备一场重要的演奏,爸爸却好似对即将赴考的身边的孩子一般,殷切地注视着他的每一次心脏的律动,设身处地预想他在要走去的道路上会遇到的各种可能的情景,并替他设计应该如何对待。因此,在这儿所透露的,不仅仅是傅雷的对艺术的高深的造诣,而是一颗更崇高的父亲的心,和一位有所成就的艺术家,在走向成材的道路中,所受过的陶冶与教养,在他才智技巧中所积累的成因。
    ——楼适夷《读家书,想傅雷》
   
   傅雷有渊博的艺术修养,他对西方文艺作品翻译工作的贡献,已被公认是第一流的;他对西洋音乐的知识和理解,也是少有的(因此他能够培养出一个傅聪来)。在《家书》中,傅雷经常对傅聪谈论音乐、美术、外国文学和中国古典文学。他的知识丰富,深入浅出,读了令人不忍释手,读了《家书》,他的热情和博识又在我面前发出炫目的光芒,傅聪兄弟公开了这些家书,做了一件有益的事。傅雷的学问、风度、修养、思想,通过卓越的艺术语言出现在人们面前,使读者感到一位和蔼、热情和严肃的学者在和你促膝谈心。我觉得《家书》是很值得今天的文艺青年认真地阅读的好书,他会使你感到无穷乐趣。
    ——黄苗子《读〈傅雷家书〉》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父亲,每一个父亲都爱自己的孩子,可是像傅雷先生那样严格、那样细致、那样富有原则性、倾注那么多心血教育子女的父亲,却是世上不常有、不多见的。
    《傅雷家书》是一部很特殊的书。它是傅雷思想的折光;甚至可以说是傅雷毕生最重要的著作。《傅雷家书》百分之百地体现了傅雷的思想。尤其是本来并不准备出版用的,是父亲写给儿子的一封又一封家书,是写在纸上的家常话,他无拘无束,心里怎么想的,笔下就怎么写,用不着担心“审查”,也用不着担心“批判”。正因为这样,《傅雷家书》如山间潺潺清溪,如碧空中舒卷的白云,如海上自由翱翔的海鸥,如无瑕的白璧,如透明的结晶体。感情是那样的纯真,那样的挚朴。没有半点虚伪,用不着半点装腔做势。《傅雷家书》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傅雷家庭的范围。
    哲学家可以从《傅雷家书》中研究傅雷的思想、哲理,教育家可以从中研究教育子女的方法,人才学家从中研究人才培养的规律,文学家从中研究散文笔法,艺术家从中汲取音乐、美术的营养,历史学家从中探索20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广大读者则把《傅雷家书》作为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傅雷家书》,赢得了众多的读者。
    ——叶永烈《傅雷之死》

相关链接:

· 傅雷家书
· 傅雷之死
· 傅雷别传
· 约翰·克里斯朵夫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2974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