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全国学会 > 学会领导

他燃尽生命最后8年,为5400名清华学生打开诗词美的大门|缅怀王步高教授
【时间:2021/11/2 】 【来源:清华大学/乐学 2021.11.1 】 【作者: 陈敬瑜等】 【已经浏览2044 次】
https://mp.weixin.qq.com/s/yBSp3g0OJCb2NpE28ZPCpQ
 
“寒雀声声皆染透,愁思点点未从藏”;
“秋风题一叶,孤雁渡三湘”;
“散尽芳菲秋亦去,君别后,几重霜”;
“楼头冷寂百千重,孤鸿随落日,离恨咽长风”
......
 
上述诗词选自《清华学生诗词选》,这部作品是王步高老师主编的古诗词集,收录了他在清华开设的“诗词格律与创作”课上的优秀学生习作。2016年,这本书在“清华大学学生原创作品支持计划”的支持下出版,凝聚了莘莘清华学子情思,亦是王步高老师八载清华执教心血的结晶。斯人已去,如今翻开此书,一位老师、一群学生的故事,仿佛在深秋的清华园重映。
 
 
爱古诗词的同学
 
110周岁的清华园,从不缺乏手把诗书、寻章摘句的文艺青年。2001年,李石等人创办了“火石新诗社”,汇聚了一群爱新诗的同学,并定期出版社刊《火石诗歌》。“诗言志,歌咏言”,在2010年的春天,另一群热爱古诗(指“近体诗”)的同学们创办了“清莲诗社”,让古诗词创作之风在清华园中兴起。
 
夏虞南是人文学院09级本科生,是“清莲诗社”创始人及首任社长。当时,负责文化素质教育的程钢老师和中文系的赵丽明老师找到夏虞南和马延辉,希望这些爱古诗的同学们凝聚成团体,便于各类诗词创作和吟诵活动。诗社起初名为“清莲吟诵诗社”,主要活动为古诗词吟诵,后来演化为以创作与鉴赏为主的“清莲诗社”。诗社活动丰富,定期组织雅集,交流读诗写诗心得;社友们相约成群,邀请资深创作人交流古诗词学术;发布社题征集作品,汇总后社员间相互评价学习。
 
王步高老师是“清莲诗社”的贵人。就在诗社成立的前一年,从东南大学退休的王老师应程钢老师邀请,来清华讲授文化素质核心课。其中“大学语文”和“诗词格律与创作”每学期都开设,“唐宋词鉴赏”和“唐诗鉴赏”春秋学期交替开设,课程一经推出,便燃起了很多同学鉴赏、创作古诗词的兴趣,王老师常在课上帮诗社招新宣传,也常作为指导教师参与诗社活动。
 
 
秦杰锐是15级本科生,他大一时选修了王老师的“诗词格律与创作”,如今在钟振振老师开设的这门课上担任助教,曾经的他是个“创作小白”,是纯粹的兴趣驱使他选修了这门课。他在课上收获颇丰,也因此加入诗社,结缘志同道合的诗友。夏虞南也坦言,虽然自幼背诗、写诗,但来清华前却并未受过系统的格律训练,是王老师的课领她走上了真正意义上的格律诗词创作道路。后来的她作为王老师连续多年的助教,参与了《清华学生诗词选》的编撰工作,帮助了更多爱好诗词的初学者从诗词小白蜕变成经历切磋的美玉。
 
可以说,清华格律诗词创作的兴起和“清莲诗社”繁盛始终被王老师温柔的双眸所注视,更离不开他古诗词课程的无形助力。
 
“爆款”课的背后
 
王老师的“诗词格律与写作”课容量曾一再扩充,仍一座难求,同学们只能在1:7甚至1:10的概率中抽签,8年来,王老师一共授课45门次,选课人数累计5400多人,有些学生抢不上课,就站在走廊听。
 
在第一节课上,王老师会先来一个“下马威”,告诉大家这门课不是“水课”的同时,也鼓励同学们勇于尝试,体验“从黄连里嚼出甜味来”的感觉。作为一门文化素质课,“诗词格律与创作”是同学们口中“能学到东西的硬课”:每节课后都会布置作业,课上花大量时间用于点评同学习作;课程经常因内容充实而拖堂;课件全部使用繁体字;学生须学习入声字,严格遵循格律传统进行创作。
 
在给学生提出高要求的同时,王老师亦严格要求自己的教学。他的课件引经据典,资料详实,所有观点均有出处;遇到入声字还会贴心地标记出来,方便大家识记。按学校规定,文科教师每年开课96学时就算完成教学工作量,但王老师开4门课,每年授课288学时,且门门都是国家级精品课,在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估中常年排在前5%。
 
课堂上聚精会神的同学们
 
王老师师从词学大师唐圭璋先生,与恩师一样,他延续了清代乾嘉学派和晚清词学的学术传统,更保有着传统文人学者的严谨认真。所谓“寻章摘句老雕虫”,他注重对仗、声韵等基本功的训练,授课时一再强调格律规范对于新人创作的重要性。此外,他认为诗词的创作须基于扎实的考据,以考据成果为基础再进行模仿创作。例如,若要模仿杜甫,首先要读他的诗集,对其生平、志趣、人格有了基本了解,方能开始创作。他告诫学生,创作“一忌俗,二忌熟”;但对于新人,应先做到格律规整的“不俗”,再追求语言立意推陈出新的“不熟”。
 
“清华的学生是我舍不得离开的主要原因,他们基础好,爱学习,也爱老师。”王老师每每提及清华学生,总不吝惜赞誉之辞。在《清华学生诗词选》的跋中,王老师希望“这些后生站在我辈肩膀上,更上一层,乃至绍唐越宋,开创中华诗词的新天地”。这样一位文人学者,在暮年站上讲台,把古诗词学问的火炬递给了下一代青年。
 
“展眉”与“横眉”
 
面对学生与家人,他是“展眉”的真情老人。本应颐养天年的王老师来到清华,成了一名独居老“北漂”,学生知道此事,便常陪他一起过节。2009-2012三年间,共有二十八位同学的除夕夜在王老师家中度过。在平时,王老师也会和课上的同学或诗社学生一起包饺子,吃饺子,聊诗词,玩飞花令,其乐融融,老师讲述的年少故事让大家听得津津有味,久久难忘。
 
在《我在清华园里教国文》文中,王老师清楚地记录着:夏虞南等学生给他总共送了五把伞,2013年元旦和学生们共吃掉15斤橘子,记得雕塑系的女生和她男朋友说要给他塑一座铜像,铜像一词末尾备注着“未完成”。
 
王步高老师和夫人的感情很好,二人自初中结识,迈过门不当户不对的坎,历经长期异地的磨练,度过“文革”难关,长相厮守了一辈子。晚年他客居北京,二人再度异地,他难掩思妻之情,每晚必和夫人通电话。他很喜欢元稹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这一句中对亡妻的浓浓爱意,曾在课上深情地吟诵,寄托他对相隔异地的妻子的思念。他常提“诗中须有人”,即好的诗句须饱含诗人情感;而他的生活就是一首好诗,饱含对学生与家人的感情。
 
面对人生的风刀霜剑,他是“横眉”的傲骨文人。回想起“文革”期间遭受的不公经历,他看淡苦难,只是表达了对故人际遇的怀念。“横眉拍案向公侯”,是对“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和“横眉冷对千夫指”的致敬,表现了他的处世原则。一日晚上,王老师梦到与一个官僚起了冲突,自己义愤填膺,以手拍案,醒来竟发现手上果真有伤痕。遂作诗一首:
 
下心抑制几春秋,
坎坷半生今白头。
尚得梦中存浩气,
横眉拍案向公侯。
 
时间来到2017年的春天,秦杰锐等人赴南京看望卧病休养的王老师,那时王老师状态尚且不错,有说有笑,亲切地问学生们最近作了什么诗,还说等他病情好转要继续回清华上课。他还与同学们规划着要抱病完成课程慕课的录制,然而未能遂愿。到了秋天,王老师的癌细胞已经转移,夏虞南、张洵恺等人过去时,看到王老师原本圆润的脸变得枯瘦蜡黄,交谈的话题并未有意避开病情,但他言语中却从未流露对死亡的恐惧。
 
王国维说“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王老师觉得自己算不上有成就的词人,但“百凶”算是历遍了。对于迈过种种人生坎坷的勇士,病魔不过是生死边缘的最后一道坎而已;和往常一样,他“横眉”迈了过去。
 
清华人的诗与情
 
斯人已去,空留此书。小小一本《清华学生诗词选》,凝聚了王老师执教清华的心血,也汇聚了一群清华学子赤诚的情思。
 
渺空烟雨洒,映堂前红烛泪垂花。看孤村寂寞,半江萧瑟,两岸人家。想见音容声咽,难报素恩嘉。酌酒欢颜殁,冷碎清茶。
潮水流星对月,弄梅三更瘦,点点寒鸦。对重门尽锁,叹昔日年华。忆重慈、女墙吹角,喟曹娥、绝袂古今夸。争知我,醉阑珊处,伤逝无涯。
——夏虞南的《八声甘州》
 
“诗中须有人”,诗是诗人情感的出口。上文的词是夏虞南在2011年冬为悼亡外祖母而作,对眼前意象进行朴素的描绘,无辞藻雕饰,流淌着纯粹而真挚的情绪;十年后重读此作,朴实的文字直击心灵,她仿佛重返那个冬日,感受与家人诀别的悲怆。秦杰锐也回忆到,本科时的自己心头积压着郁结的心情,正是通过古诗词创作宣泄了出来。清华学子从不是才情匮乏、感情迟钝的“工科男”、“工科女”,他们有自己的情思,需要合适的表达方式更加隽永含蓄地表达,对其中一部分人而言,古诗词无疑就是最好的情感载体。
 
诗人梁东为《清华学生诗词选》作序,他评价清华学生的诗词“力求面向世界、贴近生活、有思想、不跟风”。有的作品关注国计民生,对环境挑战、社会不平等、教育制度等社会问题表达了人文关切;有的作品描写亲情孝道、思乡怀归、相思离别等传统题材,同样品位高,诗味浓。王老师看到一些学生佳作,也会感慨“自愧不如”。
 
在清华的校史中,不乏王国维、俞平伯、徐志摩、林徽因等诗人词家;而今之清华,在王步高老师的春风化雨下,新一轮诗歌创作风尚正在兴起。又一年秋日,凉风荡漾、缱绻柔云、飒飒落叶与古朴建筑相融相和。
 
诗词始终萦绕在这座古朴的园子里,像过去百年的时光一样,让我们凑近去聆听吧!
 
 
王步高(1947~2017),江苏扬中人,中国著名古典诗词研究学者、《大学语文》系列教材主编,师从唐圭璋教授。2009年,从东南大学退休,并接受清华大学邀请,为清华师生开设诗词格律与写作、大学语文等课程。
 
“清华大学学生原创作品支持计划”旨在支持学生在人文、艺术等领域原创作品的创作和推广。自2010年4月启动以来,相继支持了《土门日记》《星旅人》《微观清华》《清华学生诗词选》等十余部学生原创作品的出版。
 
感谢夏虞南、秦杰锐与“清莲诗社”接受我们的采访
 
文案 | 陈敬瑜 王喆隆 汲欣愉 张佳钰
排版 | 李冠泓
审核 | 林子秋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54833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