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论坛 > 大语危机

郝日虹:理性看待大学语文的“边缘”状态
【时间:2019/8/10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在线 】 【作者: 郝日虹】 【已经浏览1905 次】
2013-11-25 13:39:34 中国社会科学在线  郝日虹
 
  作为我国高校三大公共课之一,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变动总能引起一定的社会反响。有些人对于当前语文教育,尤其是大学语文教育“边缘化”境遇倍感担忧;而有些人则认为这种变化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需要。担忧也好,乐观也罢,大学语文被“边缘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种反差折射出哪些问题?我们应当如何理性看待?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学者。
 
  大学语文应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
 
  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山东大学文科一级教授温儒敏认为,除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多重因素影响之外,课程定位不甚清晰也是大学语文被“边缘化”的症结所在。
 
  温儒敏告诉记者,有些大学开设大学语文的想法很实际,就是为了给语文基础比较薄弱,特别是中学阶段读写能力即有所欠缺的理科生,解决写作不过关的难题。然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大学语文预期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也混淆了与中学语文教学的界限,使之没有“大学”的味道,逐渐衰落也不足为奇。
 
  “大学语文应当是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具,且要求不宜过高,重要的是把被应试教育败坏了的"胃口"调适过来,激发学生对民族语言、文学、文化的兴趣,培养对民族语言文化的亲近感,力求在较高层次上让学生对中国文化有更系统的了解,那么读写能力的提升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温儒敏说。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戴建业也赞同大学语文应当兼备工具性、实用性和审美性。“我觉得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应该主要限定在语言、文体、文风三个方面,即语言表述达到准确生动,并通过品味和欣赏各种文体风格,培养细腻敏锐的审美感受能力。”戴建业说。
 
  与此同时,戴建业还强调,大学语文在定位时要谨守自己的本分,不应越俎代庖地承载过多文化重任或被寄予一些不切实际的希望。
 
  通识教育或难替代大学语文
 
  尝试将大学语文归入通识教育大讲堂课程群是目前很多高校的做法,并认为这并非降低母语教学的地位,而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对此,有学者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吴天明认为,研发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群的确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然而,这种做法也面临着一些考验:语文真正的特色在于通过对具体篇章的感性讲解,使之内化为思想、感情、价值观;而替代课程可能会因为时间有限,偏重于梳理抽象的理论知识,疏于“以情动人”,那么内化效果就会受限。
 
  戴建业对大学古代文学教学现状的反思实际上也道出了吴天明的担忧:偏重于给学生进行文学史线索的梳理,相对忽视了对文学作品的讲习;偏重于对文学史常识的灌输,相对忽视了对作品的精微体悟。这样是无法让学生掌握中国文学乃至文化精髓的。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会长谭帆则主张,即便是将大学语文纳入通识教育,也不应当撼动其核心地位。“若想真正提高人文素养,增加阅读量才是关键。姑且不论通识课程,大学语文在带动学生阅读方面的积极作用是不可否认的。”谭帆说。
 
  学者普遍认为,不论是明晰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还是尝试运用通识课程群强化母语教学,摒除教学“功利心”,才能最终使大学语文获得应有的地位与尊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38905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