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汉字文化 > 2018年

张绍斌:《道德经》文本解读三则
【时间:2018/12/28 】 【来源:汉字文化 2018-21 】 【作者: 张绍斌】 【已经浏览1825 次】
  【提  要】流传两千六百多年的《道德经》,在其传抄刻印过程中时有讹脱错简等情况,也有后人增删、臆改,从而形成了《道德金》一书极其复杂的版本问题。历史上又有以庄解老、以儒解老、以佛解老、以易解老、以西方哲学解老等不同解读立场,因此,今日老子研习者不得不面对各执所解、歧说难评的窘境。个人以为,要辨别各版本中文字差异、解决经义解读分歧的问题,有必要坚持“以老解老”原则,但同时还要尊重《道德经》是一部严谨、系统的哲学文本的属性,要考虑到其善用文学修辞表达严谨逻辑的语言风格,也要与各民族古老经典和现代科学哲学等参互印证。综合运用诸种必要条件,才能更深刻理解老子。本文提供几例与习惯理解稍异的经义解读和原文辨析的案例。
  【关键词】老子 道德经 以老解老
 
一、解读老子首章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关于首章的辨析,在老学研究中是经久不息的热点话题,各家观点各异。鉴于首章在八十一章中的重要地位,这里还是要说说个人的理解。个人以为,首章首句讲的是“名与实”或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或曰语言中的概念、判断的真理性或有效性问题。这种立场非本人首创,也并非学界主流观点,但是深以为是。老子通篇都在讲如何超越世俗而道法自然,结论是“美言不信”、“善者不辩”等,其核心要义是让人弃尘俗而求上善,超越现象看本质,不执迷于言语叙述本身;或曰要避免经验主义、本本主义、教条主义,要避免绝对、僵化、教条式思维,要善于洞察主客观的“玄之又玄”,用历史的、辩证的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这与佛学所说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见一切相非相即见如来”等命题含义是类似的,与古希腊哲学家、修辞学家高尔吉亚的三个著名命题也精神想通,与《旧约》中亚当夏娃因吃了“分辨善恶树”的果子而犯下“原罪”的寓意也是一致的。其中奥义本来难解,故而仅仅是凭借有限的个人经验去解读老子的做法是不可靠的。
 
  2.“无,名天地之始……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天地之始”和“万物之母”都指涉不可验证的存在,可以理解为老子的夸张譬喻,而不是实指,是用来论证首句的。因此针对这两个名词短语的判断——“无”和“有”也就失去了有效性,则相关的“道”自然成了“非常道”了。我们不能离开概念和判断,但要明确洞察概念和判断的有效性边界。“常无、常有句”,老子或意指——相对立的两种判断,其最大效用或许仅仅是提供两种看问题的角度或立场,都不完全是信实的存在。(这样分析,也就排除了另外一种常见的句读的合理性——“故常无欲,以观……”。同理,“无名,天地之始……”这种断句方式也似乎不妥。)既然只是两种看问题的角度或立场,因此逻辑上就可以有“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的总结陈词了。也就是说,无论用什么观点或立场看问题,其中最关键处是把握“玄”,即变化。掌握事物运动变化的全过程,是产生真理性认识的必要条件——“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总结上文,首章包含两个核心内容,其一是我们语言中的概念和判断并不可靠;其二是在其一的前提下,我们不能离开概念和判断,但是要历史的、辩证的和发展的看问题,把握事物的终始变化,才能超越语言表象而把握本质。这样的解读,基本符合老子全文的内在逻辑,符合老子学说的地位高度。由此,可以说流毒中外的“可说之道就不是恒常大道”之类的白话翻译,既缺少“以老解老”的文本系统观,又没有将老子文本和其它经典比较的意识,既没有对“道”的概念的深入解析,又缺乏对该白话文翻译的文法不通的自觉,客观上阻碍了众多老子初学者的问道之路。
 
二、解读老子第二章
 
  承首章文义,第二章主要是强调对某一具体事物的判断标准,如善恶美丑等众妙都是玄之又玄的。即使“天下皆知”,我们也可能要不断对其进行怀疑和重新评价。第二章既讲“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又在讲时移世易,是支持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观点的论据。可是有人把这两句话解释为“天下都知道美之为美,就变成丑了。”怎么变丑的呢?一般也语焉不详。陈鼓应认为“老子的原意不在于说明美的东西变成丑,而在于说明有了美的观念,丑的观念也同时产生了”,是“说明相反相因的观念”,“后面有无相生等六句,都在于说明观念的对立形成,并且在对立关系中彰显出来。”陈鼓应的说法将对立概念的产生归之于人的主观区分,也值得商榷。本人以为,“天下”句讲的是“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故有无相生……前后相随”是指伴随事物发展变化的复杂的主客观环境因素,人的立场观点随时会变异。也就是说,我们对事物的判断,不该一刀切,应该运用科学思维,与时俱进与时俱化,才能进入“众妙之门”。
 
三、关于老子第四章的“象帝之先”
 
  本章用了“或”、“似”、“似若”、“不知”等一系列的表示怀疑、推测的词语,是老子对“道”存在的假说或假设命题。从传统上看,对本章解读的歧见集中在最后四字“象帝之先”。
  关于“象”,陈鼓应提供两种解释:其一可释为命名、称呼。其二可释为比拟、比喻。同时陈先生又存有王安石对“象”的解说:“象”者,有形之始也;“帝”者,生物之祖也。以上解释,本身即是悖论。老子应不会赋“象”两义。以中国传统文论语境观之,“象”成为基础范畴,其起源正是老子和《易经》。从“以老解老”的角度看,“象”在老子全文中多次出现:“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执大象,天下往”,“大象无形”等;河上公本第六章命名为“成象”,第二十五章被命名为“象元”。以上列举都证明“象”应是名词,而绝非是“比拟、比喻”。王安石所说“象者有形之始也”的说法倒是可以采纳。“象”在老子文本中,含义应是征兆,也即事物萌生、初始而未为人觉的阶段。“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在道生德蓄之时,在物形势成之前,事物就是处在它的“象”的阶段。老子认为圣人无为而无不为、为无为、执大象、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等,都是在强调对“象”阶段事物的把握,即预则立不预则废、防患于未然的意思。
  关于“帝”。陈鼓应将“帝”解说为神或上帝的,将“谷神不死”中的“神”也作类似解说,在学界有点代表性。按照王力先生《同源字典》里面汉字音近义通、形近义通的原则,“帝”与上帝、取缔、缔造、花蒂中的同音字、同偏旁部首字意义应该想通,即皆有初始、基础、关键等义。也就是说,“象帝之先”应理解为“象”的“初始”产生之前。“初象”之前,在逻辑或事实上应是超越人的认识范畴的“无”,即“不知谁之子”、“无源”,有人称之“玄而又玄”的“道”。王弼解老“贵无”或是此意。“有生于无”、“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抱一为天下式”等句也与此有直接关涉。
 
  以上案例皆是日常教学中积累的末微之见,敬请同仁指正!
 
参考文献
陈鼓应2006《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
王  力2014《同源字典》,中华书局。
(通信地址:300270  天津外国语大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92658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