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汉字文化 > 2018年

王婷:浅析《兰竹图》与《十四朵向日葵》
【时间:2018/8/29 】 【来源:汉字文化 2018年第15期 】 【作者: 王婷】 【已经浏览1994 次】

  【提  要】在世界绘画艺术宝库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的西洋绘画和东方绘画风格各异,变化万千。本文试图通过比较西方荷兰梵高的《十四朵向日葵》和中国清代郑燮的《兰竹图》,从美学、色彩、画面布局三个角度来展现中西绘画的差异性与特色性。
  【关键词】中西绘画  《十四朵向日葵》与《兰竹图》  差异性浅析

  绘画是一种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自原始社会,人类诞生以来,绘画就以十分简单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如画图计数或者制作刻有简易图案的小装饰品以及后来许多文字的雏形,都跟绘画有着紧密的联系。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绘画逐渐演变成一种专门的艺术形式,有着自己的体系、风格和特色。在当今繁多的绘画体系中,最有影响的是两大绘画体系,即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绘画和以欧洲意大利为代表的西洋绘画。中国画重意境,西洋画重写实。中国画的代表是国画,它是用毛笔和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上作画,题材主要有人物、山水、花鸟,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两种,富于传统特色。油画是西洋画的主要画种,它是用油质颜料在布、木板或厚纸板上画成,其颜料色彩丰富鲜艳,能够充分表现物体的质感,使描绘对象显得逼真可信,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总的比较来看:中国绘画尚意,西方绘画尚形;中国绘画注重表现、注重情感流露,西洋绘画注重再现、注重理性思维;中国绘画盛用线条勾勒以形成整体轮廓,西洋绘画则主要运用光和色的配合来表现物象;中国绘画时空自由,视角宽泛,西洋绘画则时空受限,视角相对固定。这两种绘画风格各具特色,各有所长,都留下了许多优秀珍贵的作品。本文试将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的《十四朵向日葵》和中国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的《兰竹图》这两副作品从不同角度进行比较,进一步具体地展现中西绘画的差异和特色。

  一、美学角度下《十四朵向日葵》与《兰竹图》的不同

  中西传统美学巨大的差异是“神人合一”与“天人合一”。在古希腊神话中,往往将神赋予人的特性,神和人是共存的。“神人同源”、“神人同形同性”,神具有人的体魄和思想感情。在西方美术史中,以文艺复兴时期创作的一大批优秀的上帝、圣母画像为典型代表。然而,中国绘画的社会功能渗透着儒家思想,审美方面则以道、释的思想为指导,用道、释的宇宙观去领悟自然。中国绘画的审美心理要求所绘之物直接诉诸人的感官,诉诸人的情感和想象,人与物在精神上达到共通,高度回归自然的状态,这即所谓的“天人合一”。在《十四朵向日葵》和《兰竹图》两幅绘画中,前者属于后印象主义画派作品,它除了仍然追求形准和立体的真实感、空间感,也注重自我表现,强调从“模仿”中彻底解放。

  在《十四朵向日葵》中,一朵朵花就像一团团灿烂的火焰,散发着秋天的成熟,也狂放地表现出梵高对生活的热烈渴望与顽强追求,体现他火热的感情和强烈的艺术气质。在这幅画中,梵高既力求真实,用绚丽的黄和深沉的绿绘出形象生动的向日葵,又勇于表现自我。他将自我与向日葵合二为一,透着希望和幻想气息的向日葵,明快中带着疯狂,就如他本人一样,是其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向日葵的黄代表太阳的颜色,阳光又象征着爱情。画中姿态各异的向日葵就像梵高在真实生活中的不同状态,折射出他对生命的无限珍惜,对生活的无限渴望以及对未来的无限向往。在《兰竹图》中巨大的倾斜峭壁占据了半幅画面,壁上有数丛幽兰和几株箭竹,同根并蒂相参而生。其兰叶短而力、花劲而逸,其竹姿态各异、苍劲挺拔。郑板桥的兰竹画是寄托思想情绪和抒发胸臆的途径,是他身处逆境中所保持的坚韧性格的写照。清代诗人蒋士铨有诗赞郑燮的画:“板桥写兰如作字,秀叶疏花见姿致。”

  二、《十四朵向日葵》与《兰竹图》的色彩分析

  西洋画善用色彩,而中国画善用水墨。前者善于用色彩去表现物体的色、质、光、形和空间等,并且色彩丰富自然,物象美丽生动。西方油画主要是由光影阴暗色调组成,它运用光线、阴影和层层覆色,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人物肌肤细腻的色彩变化。暗部或阴影中的物象能产生稳定、深邃的体积感和空间感,增加画面色彩的饱和度。油画以光影韵律为其形式美特征,追求阴暗光影感。光的具体化就是色彩,它是重要的造型手段和表现手段。印象派画家强调在获得对客观物象色彩的鲜明、强烈的感受和整体的色调认识后,要积极主动、有所追求地去表现色彩,体现色彩的想象力。

  《十四朵向日葵》花瓶中实有十五朵向日葵:含苞待放的向日葵呈以褐黄花体、绿色中心;盛开的向日葵呈以棕色花瓣、橘黄花蕊;结子的向日葵则呈以棕黄花瓣、橘黄花蕊与黑色葵仔。花与花之间以绿色花萼与绿色花茎相区隔。整幅画采用黄色格调:铬黄的背景,棕黄的桌面,由铬黄与棕黄构成的花瓶及棕黄、褐黄、橘黄共同组成的花束。但黄色的完全运用并未将画面引入混沌。背景以冷调柠檬黄和绿色的枝叶作村托,冷暖对比,十分谐调。墙体、桌面、花瓶与花束之黄在梵高简洁的构图处理与色彩分配下各自分明,彼此烘托。黄色又是阳光的颜色,代表着梵高精神上的追求和希望。那画布上流动着的金色阳光与向日葵的勃勃生机,尽情地散发着热量,辉煌灿烂。用柠檬黄、铬黄、土黄色调画的《向日葵》,就是梵高所追求的“黄色之音”。郑燮的《兰竹图》中,兰花叶丛茂密,花朵疏散,仿佛透出无形的香气。其竹情态各异,形神兼备,石则以丑为美、以怪为美。竹、兰所倚之石块为背景,以遒劲之态增添画之气势,又反衬竹、兰之生机;石上新竹俏丽、兰草清新,增添了石趣,也赋予其生命之感。浓墨劈兰撇竹,兰叶竹叶相互交错,互为穿插,气韵俨然,疏枝劲叶,十分醒目。其次用笔用墨用水,也恰到好处地显示了元气凝结的峭岩体势。郑板桥画兰、竹、石,既承接了古人作品中的峭拔、潇洒和沉雄秀发,又形成了自己苍劲挺拔、清秀脱俗的独特风格,给人一种自然天成、清高拔俗的趣味。

  三、《十四朵向日葵》与《兰竹图》的布局特点

  在西洋画幅中,画面景物充实,按自然秩序布满画面,呈现出自然的真实境界,但在中国画中往往不画背景,画中留有大小不同的空白处,构成中国画空灵的特点。西方绘画的虚实变化,一般靠明暗层次的表现来处理亮处,有形处实,无形处也可以实。例如通过客观物系的距离、色彩的明暗、空间的分割、光影的变幻等来体现虚实之间的变化。“空白”是中国画形成美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方法。它也是一种“藏境”的手法,常起着“此处无形胜有形”的效果。具体的物象和空白之间的呼应体现了中国画中“虚”与“实”的关系:艺术形象为“实”,空白所引发的想象景象为“虚”,由形象(实)产生的意象(虚)境界就是虚实结合。此外西洋画常常为单纯的人物或景物形象,使画中形象自己讲出生动的故事。但中国画往往是将诗、书、画、印相结合,把绘画、书法、诗与雕刻几种艺术融为一体,互相辉映,既丰富了画的内容,也扩大了画的境界,给人更丰富的审美感受。

  《十四朵向日葵》整幅画采用黄色基调,用不同明度、不同纯度的铬黄、棕黄、褐黄、橘黄等进行点缀和描绘展现出虚实之间的变化,使得铬黄的墙体、棕黄的桌面、铬黄与棕黄相接的花瓶与棕黄、褐黄、橘黄共同组成的花体相互呼应,相互衬托,更加突出瓶中十五朵姿态各异的向日葵。画中鲜明的层次感透着那么多相似,使得画面流动着波涛起伏的金色光晕,体现出辉煌而有气势的色彩。整体画面感充实,并无留白之处。其次该画色彩运用的大胆与笔触的自由奔放,在花朵部分的厚涂,使画面上产生了向日葵如按上去的浮雕一样的效果,使其质感、量感同时并具,异常美丽。这幅《向日葵》不同于梵高向日葵系列的其他作品,这是他最成功也是最著名的一幅绘画,除了仍然围绕对向日葵的各种尽情描摹,他还在该幅画的花瓶中签下了“vincent”的字样,这体现了他于画中找到了自己,并认为这是其向日葵系列作品中最符合他心意的画作,是最高程度展现其精神意志的绘画。在《兰竹图》这幅画中,从上至下是一块巨大的倾斜峭壁,壁间兰竹相间而生,姿态各异。兰竹所倚生的石头苍峻有力,石间的兰竹挺拔朝气。画面左上角和右上部以及峭岩周围部分均采用空白,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展现出广袤天空下,生长于峻岩石缝之中的兰竹勃勃生机、经冬不凋的特征,营造出一种高远、宁静之感。右下角洋洋洒洒、苍劲有力的书法字迹是一份题跋,这表明该幅画是送给老者的寿辰之礼。提拔旁边还附有郑燮的红色印章,代表这是他的画作之一。作者把中国的绘画、书法、印章融为一体,他把书法用笔与绘画用笔巧妙地结合起来,以草书中竖长撇法运笔,秀劲绝伦,塑造了生动的艺术形象,达到了神形兼备的效果。

  四、结语

  本文分别从美学角度、色彩运用及画面布局等三个方面来比较西方梵高的《十四朵向日葵》和中国郑燮的《兰竹图》,以此展现中西绘画的各自特点与差异。但是由于对绘画知识的了解不够深入以及选择作品的单一,以上叙述并不能完全概括中西绘画的特色与差异性。不过,本人仍希望能通过这两幅画作的比较,一定程度上反映中西绘画艺术各自的风格特色。

  参考文献

  聂世忠2005《论中西传统美术的差异》,《艺术设计史论》第5期。

  宇克伟2009《浅谈中西方绘画色彩差异》,《艺术研究》第7期。

  赵牧2011《关于梵高<向日葵>的审美解读》,《文艺争鸣·视像》第9期。

  左庄伟1994《论中西绘画之特征》,《艺苑》(美术版)第1期。

  瞿文明2010《人生要知道的100幅中国名画》,中国华侨出版社。

  张旺2010《梵高与向日葵》,《魅力中国》(上)第4期。

  刘桂珍《解读梵高<向日葵>之艺术美》,《芒种·美苑趣谈》。

  时涛、王洪广2009《顶级名画鉴赏》(中国卷),长安出版社。

 

  (通信地址:710062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54628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