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写作 > 应用写作

孙俊秀等:写作学科建设的新进展——从复旦大学增设“文学写作”硕士点谈起
【时间:2012/8/11 】 【来源: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年第1期(总第140期) 】 【作者: 内蒙古师范大学 孙俊秀 杜娟】 【已经浏览5770 次】

  [摘 要]长期以来,我国写作学科的学术地位不肯定、不明确;写作学科(包括文学写作)没有专门、独立的硕士点。近两年来,复旦大学经专家论证和国家学位主管部门审核备案,增设了作为二级学科的“文学写作”硕士点。这对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写作学科建设来说,是一次突破性的新进展,势必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写作学科;复旦大学;文学写作;硕士点


  2006年4月以来,《文学报》、《文汇报》、《中华读书报》、《工人日报》、《文摘报》等新闻媒体上出现了一个热点,就是复旦大学增设了“文学写作”硕士点,下设小说创作研究及实践、散文创作研究及实践与大学写作学研究三个方向,从2007年开始招生。对此,学界见仁见智,褒贬不一,每有郑重之论。在检阅了有关的信息资料,回溯了写作学科的演变历程,并访问了多位写作学者之后,笔者感到这不是一个偶然、孤立的事件。从新兴的写作学科建设角度来看,它乃是一次突破性的新进展,势必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回眸新时期以来的写作学科建设,它经历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矛盾过程。我国本是古老的文章大国,创造了光辉灿烂、无与伦比的写作实践成果,厚积着极为丰富的写作实践经验,形成了弥足珍贵的写作理论遗产。但在长期的社会变革中,由于新旧文化的相互撞击,某些文家思想观念的偏移,传统的写作论著,有的被扭转角度,有的被断章取义,有的则被视为陈旧的、形式主义的糟粕,致使写作学科迄今未能在较高层次上获得名正言顺的、与同类学科并驾齐驱的学术地位。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期,虽然当时各高等学校都较为普遍地分别开设了基础写作、文学写作或应用写作课程,但在数千名写作教师中,竟没有一位正、副教授;数百所高等院校中,没有一个写作学科的硕士点和研究生;全国没有一份写作学科的学术刊物,甚至连作为教材的出版物,也少得可怜。与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中的各个学科相比较,这是绝无仅有的一种特殊现象。长期以来写作学科的地位是不为学界所重的。

    据中国写作学会前副会长、福建师范大学林可夫教授讲,“在中国写作学科的建设史上,1980年12月中国写作学会的成立是一座里程碑,它标志着写作学者的集体觉醒,它预示着写作学——这一受到社会各界广泛重视、却长期遭到学术界冷落的学科——终将冲破世俗的樊篱,自强自立于社会科学之林。1981年7月《写作》杂志创刊,学科有了自己的一面旗帜,学会有了自己的喉舌,会员有了自己的阵地。”[1]此后20余年间,“中国的写作学从困顿中摆脱出来,在改革开放的政治气氛和社会环境中重新焕发了青春活力”,“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局面”[2],数以千百计的写作教师相继晋升为正、副教授,成为学有专攻的学者、专家,编撰、出版了一大批具有开拓性的专著、教材,形成了基本稳定的学科体系和学术范型,由较浅显的、普及性的“作文法”、“作文指导”、“写作知识”,提升到了较深刻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写作概论”、“写作原理”、“写作学”的高度。写作学科虽仍未能列入有关主管部门规定的学科分类目录,但在一些学校、一些地区,写作学已被打造成为“精品课程”或“优秀学科”;写作学的一些论著,如《写作学高级教程》等,也被作为国家社科规划项目,获得了原国家教委颁发的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写作学科的地位正在发生着变化。

    但在写作学科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也遭到了一些严峻的挑战。一位著名的语言学家,在中国写作学会举办的写作教师讲习班上尖锐地指出,大学写作课程“都是空洞的”、“没有什么效果”;“写文章没有那么多道理,或者道理很多,是我们讲不出来的”[3]。另一位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则发表文章把大学写作课程定性为“补课的性质”,说“大学里的写作课,如今虽然还处于增长的趋势中,将来总得取消”[4]。这就是引起了写作学界强烈反应的“无用论”、“补课论”、“取消论”。现在看来,它们都未能经住写作学科建设和发展实践的检验,却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影响,成为人们“冷落”写作学科的主要理据。

    幸而写作学界集中了一批执著敬业、锲而不舍的教师和学者,他们在邓颖超老人的题词“振兴写作学科,为四化建设服务”的鼓舞下,增强了使命感和责任感,奋然坚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写作学科”,“走现代科学宏观综合之路”,迎来了写作学科建设硕果累累的“黄金季节”。写作学科的教材、专著、参考书、工具书,基础理论、文体理论、技法理论,已兼及古今中外,配套成龙,正逐步地走向完善和成熟。

    斗转星移,水涨船高。随着写作学科建设的迅速发展,中国写作学会的创业者们在举办一系列助教进修班、讲师研讨班、写作讲习班的基础上,积极准备创建写作学科的硕士点,并向学位主管部门提出了申请。据北京师范大学一位曾参加学位评审会的著名教授说,文科学位点评审组的主持人,恰好是曾认为大学写作课程“没有什么效果”的那位语言
学家。他以“教写作课还不需要硕士研究生”为由,未及研讨就把写作学科的申请压下了。这使写作学科的教授和学者们既大惑不解,又无可奈何。但为了写作学科的未来,为了在更高层次上培养专业的青年写作教师和学者,他们不得不忍辱负重、含辛茹苦,辗转着“挂靠”于其他学科的硕士点,作为其他学科的“附属”部分,来招收写作学科的硕士研究生。据不完全统计,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全国有数十所高等学校、近百名学者采取了这种办法。如写作学界老一辈学者东北师范大学李景隆教授“挂靠”于语言文字学,招辞章学硕士生;南京大学裴显生教授“挂靠”于新闻学,招写作学硕士生;中山大学刘孟宇教授“挂靠”于文艺学,招文学创作硕士生。此外,武汉大学周姬昌教授、四川大学李保均教授、福建师范大学林可夫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王凯符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凌焕新教授等,也遥相呼应,产生了连锁反应。现在,他们所培养的硕士研究生,以及他们所带领的中青年教师,已相继成为写作学科建设的骨干力量,担负起了硕士研究生导师的职责,数以千计的硕士研究生充实了写作学科,提高了写作教师和学者的学历、学位层次。而如果不是如此,真让人不敢想象那位语言学家所谓的“不需要论”的可悲后果了。

    历史已经铸就了,鲜明的事实就摆在面前。可是,写作学科的学术地位还是不肯定、不明确。这集中地表现在写作学硕士点的建立上。许多院校的领导和写作学界的老中青三代学者,矢志不渝,百折不挠,多年为之奔走、呼吁;每次学术年会,都念念不忘,千方百计,反复研议,却迟迟不得准复。直到2005年1月间,复旦大学学术评定委员会第62次会议,将已通过的“写作学”硕士点上报备案时,得到的答复仍是“暂不批准”。

    正是在上述的背景和氛围中,复旦大学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审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批准”,并经“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的专家对‘文学写作’的国际经验与发展历史进行了探讨”,又“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备案”,反复周折,历时两年有余,终于增设了作为二级学科的“文学写作”硕士点,肯定、明确了它的地位,这是新兴的写作学科建设中一次极为重要的、突破性的新进展。而事实上,在复旦大学增设“文学写作”硕士点的同时,南开大学即在招收“高级写作与编辑”硕士研究生的基础上新增了“文学评论与创作”硕士点;武汉大学亦由新华社报道了首设“写作学”硕士点的消息。由此可以想见,复旦大学增设“文学写作”硕士点,不是一个孤立、偶然的个别事件,它标志着“补课论”、“取消论”、“无用论”、“不需要论”等等的影响和印象,正在逐渐地被淡化、被消除;写作学科在现代社会中专门、独立的价值和意义,正在多层次上取得合乎学术发展规律的共识。

    需要说明的是,复旦大学增设之“文学写作”硕士点,与写作学科建设密切关联。这不仅表现为它特设了一个专门的“大学写作学研究”方向,而且如前所述,“文学写作”硕士点申报的基础就是“写作学”。

    历史地看,复旦大学既具有厚实的文学写作传统,办过文学创作专业,培养了诸多知名作家,又对写作学科建设做出过重要贡献,拥有一大批学养深厚、广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如著名的老一辈语言学家、教育家陈望道,权威的文学批评史家郭绍虞,先后到复旦大学执教,早在20世纪20~40年代,即分别有《作文法讲义》、《修辞学发凡》和《学文示例》等写作学的论著传世。60年代初又有胡文淑等集体编写的《写作基础知识》出版,连续印行了8次。70年代则有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合编的《写作漫谈》(后更名为《写作知识漫谈》),并内部铅印了《文学创作》一书作为文学创作专业的教材。新时期到来以后,复旦大学的有关教师和学者积极投身于写作学科建设,胡裕树、翁世荣、张德明等学者分别主编、参编了《大学写作》、《文学写作教程》、《中国写作学大词典》等著作,后来又有《报告文学的艺术》、《电影文学的技巧》、《现代秘书学》等论著出版。而曾任复旦大学中文系写作教研室主任的于成鲲教授,则是中国写作学会的主要发起人之一,长期担任《写作》杂志的副主编,在应用写作教学和研究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海内外均有良好的声誉。近几年来,复旦大学中文系在陈思和教授主持下,锐意改革,重视写作,既聘请有丰富创作经验的作家如王安忆等兼任教授,又拥有了一批教学与创作并举的“两栖”型学者,如梁永安、王宏图、龚静、李祥等,这都为新增“文学写作”硕士点打下了基础。由此可见,复旦大学“文学写作”硕士点的增设,与其一贯的教学、研究,以及写作学科建设是一脉相承、浑然一体、息息相通的。发展地看,复旦大学增设“文学写作”硕士点的影响,绝不仅限于文学创作本身。

    一则,在“文学写作”的学术地位得以明确、肯定之后,将促使现有的招收写作学科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和方向得到规范。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虽有多所高等学校陆续地招收了写作学科的硕士研究生,但它们挂靠专业不一,方向名称不一,考试科目不一,课程设置不一,培养目标也不一,处于分散、无序、各自为战的状态。今后,将有可能以经过正式审议、论证、表决、批准、备案的“文学写作”硕士点为依据,评估、整合写作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使之能按照一定的准则,分门别类、各得其所,纳入正常发展的轨道。同时,将带动有关高校增设一批写作学科的硕士点,为写作学科的发展和提高,开拓更为广阔的道路,也为写作学科博士点的建立奠定层楼更上的基础。

    二则,“文学写作”硕士点的增设,写作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整合、规范和发展,将有利于高等学校写作学科师资队伍的稳定和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等学校教师的学历、学位水平不断地得到提高。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主要是本科生; 8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主要是硕士生;最近几年,则主要是由博士生来补充了。写作学科当然也在与时俱进,但由于没有自己的博士点,而招收自己硕士生的专业和方向,不仅数量少,供不应求,且学术地位偏低,没有对口的专业和循序渐进的阶梯,因而写作学科的师资队伍较难得到补充。如今,“文学写作”的学术地位肯定了、明确了,写作学科建设有了新的进展,写作学科的教师和学者,看到了前程和希望,有了可以追求的理想和目标,这就必将巩固他们的专业思想,增强他们献身写作学科建设的信心,从根本上解决师资队伍的补充、稳定和提高问题,保证写作学科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则,随着“文学写作”硕士点的增设及其影响的扩大,将可能建构起一批高层次的、理论与实际密切联系的、学术研究的新平台,充分体现出写作学科的特点。如复旦大学中文系所设想的那样,聘请学者型的作家和有创作背景的教授作导师,招收、培养优秀作家和爱好文学的本科毕业生,各自发挥优势,取长补短。一方面,研究、总结作家的创作实践经验,使之检验、印证、充实、发展创作理论;另一方面,则要学习、借鉴鲜活的创作理论,指导创作实践活动,利用高等学校的学术资源,古今相参,中外对应,辨正然否,综合归纳,掌握文学创作的普遍规律。进而改变作家理论知识不足,教授脱离实际,学生操作、创新能力差的状况,并形成现代化、科学化、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文学创作理论的完整体系,使之能够卓立于世界文学创作实践与文学创作理论研究之林。

    四则,“文学写作”硕士点和“写作学”硕士点的增设和发展,将为爱好写作和写作理论研究的大学生们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加速写作专门人才的培养。

    此外,“文学写作”硕士点的增设,还将有助于理顺各有关学科、专业之间的关系。多年前,一些艺术院校即招收与文学创作相近的硕士研究生了。如北京电影学院有“电影剧本创作及电影剧作理论”方向;中央戏剧学院有“戏剧编剧及编剧理论”方向;中国戏曲学院有“戏曲文学创作”方向;中国传媒大学则有“电影电视剧创作”方向。而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的中国语言文学系,却没有“文学创作及文学创作理论”的硕士研究生专业和方向。这在学理上、逻辑上都是不谐调的。复旦大学增设“文学写作”硕士点,填补了这个空白,使之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对等了、平衡了。这就必将促进其他学科、专业之间相互关系的调整。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5]在我国人民按照科学发展观,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突破障碍,幸运诞生的“文学写作”硕士点以及写作学科的其他硕士点,将不会辜负时代的赐予,而要再接再厉,为提高全民的人文素质,发展教育、文化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林可夫.现代写作学——开拓与耕耘[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裴显生. 21世纪写作学文库总序[A].王志彬,万 奇,徐新民.20世纪中国写作理论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朱德熙.写作与写作教学[A].写作论[C].北京:北京师大出版社,1984.
    [4]叶圣陶.关于师范教育[N].中国教育报, 1984.
    [5]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时序[M].北京:中华书局,1986.

    [责任编辑:联 群]

    [作者简介]孙俊秀(1977~),女,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杜 娟(1978~),女,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91143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