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一国文 > 港台海外

周芬伶:反讽与倒写——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
【时间:2007/10/25 】 【来源:[台]東海大學中文系网站 】 【作者: [台]東海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周芬伶】 【已经浏览8406 次】

文學講壇

寫小說除了寫活人物:照顧情節:寫活對話;選擇叙述觀點;佈置場景,如何進一步深化小說的戲劇性張力?利用對比設計以加強諷刺性;以及利用倒寫以顛覆性別刻板印象,可說是較複雜的技巧。

凡人都不喜歡單調平直,對比設計是打破單調的重要方法:簡單的對比如好人與壞人;英雄與魔鬼;美女與巫婆;王子與乞丐,都能形成對比設計產生戲劇性張力。

而諷刺技巧又分為反諷(irony)、嘲諷(satire)、譏刺(sacrism)。其中反諷為最高級的諷刺技巧,它是語言的諷刺,常以反語或雙?語出之。如我們對倒霉的人說:「你的運氣未免太好了!;又如杜甫諷刺當時社會貪富不均說:「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嘲諷也是在語言上,但那是較露骨直接的諷刺,如白居易寫長恨歌諷刺唐玄宗:「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從此君王不早朝。」「但使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譏刺多半是情境或動作上的諷刺,常出現尖酸刻薄的情境或突梯可笑的場面,如《儒林外史》描寫范進中舉種種誇張可笑的情節。

反諷(irony)作为非常重要的諷刺技巧,常與對比設計有关;如莎士比亞<威尼斯商人>中慳吝刻薄的猶太人和有情有義的男主角,反諷商場上的利益至上;又如<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和豬八戒,反諷人性之矛盾。

以張愛玲之<紅玫瑰與白玫瑰>為例,文中以男性的觀點寫「振保生命裏兩個女人,一個是聖潔的妻子,一個是熱烈的情婦……,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成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朱砂痣。」這句話對於傳统的男人確有幾分真實。他們把女人分為貞女與妓女兩種,這種簡單刻板的二元分立,由女性的筆寫出就充滿反諷的意味;同時它也是倒寫,即表面同意,事實上是加以拆解的過程。

文中一再強調振保是個「好人」,所謂的好又是反語,在一個不講求兩性相互尊重與理解的制度下,男性被製進成追求成就,捍衛家族利益的無情怪物,正因為內心乾枯,才會將自身的情慾投射到女人身上,而人的內心有天使與魔鬼,面具與陰影,經由他內心折射出來的女人也只有兩種,一種是無私自我奉獻的聖女,一種是淫蕩無恥的妓女,前者無性,後者多慾。

振保輕率地離開熱烈愛他的紅玫瑰,娶了看似貞潔的白玫瑰,情慾無法滿足,落得以嫖妓度日。當他多年後再見到紅玫瑰,看她生活美滿,不禁淚流滿面,那並非懺悔的眠淚而是失敗的眼淚。

振保最大的痛苦在於價值系统的崩潰,他努力地做一個好人,認為感情的失敗不算失敗,不妨礙作為一個好男人,但他知道自己的內心逐漸空洞與腐敗。他同時錯看了女人,原來玫瑰之白非白,紅非紅,白會變紅,紅也會紅白,就像浪漫的紅玫瑰變成貞潔的妻子:貞潔的白玫瑰?紅杏出牆。女人既不純然是紅玫瑰也不純然是白玫瑰,而是變色的玫瑰。

作者表面上同意父權社會對女性的二元分立,事實上紅與白不是絕對的,而是可以互換,既然可以互換,那麼原來的假設就被拆解了。更進一步說,女人是花嗎?男性常以花比擬女人,就像張愛玲另一篇小說<花凋>中早夭的川嫦,她的墓碑上刻著:「川嫦是一個稀有的美麗女子……,十九歲畢業於宏濟女中,二十一歲死於肺病……,回憶上的一尕花,永生的玫瑰。」這麼詩意的文字出現在墓碑上,正說明女人的一生是多麼諷刺的子虛烏有。花,看來好像是具備生命的象徵,事實上,加在女人身上的符號,常是脫離泥土無根的花尕,只具備花的表象,而不具備植物野性的生命力。

第一個將女人形容為花的,或許是女人自己,圓形輻射狀的圖象接近星辰,代表女人對宇宙天體及生命的冥冥感知,在《詩經》中,那些植物與女人多麼親近且富於生命!那是一個男獵女子採集野菜野桑野花的時代,而女性植物根植於大地,並非離根離土的瓶中花。當男人將女人形容為花尕時,常是無生命的意象。因此才有振保將女人分為兩種,一為紅玫瑰,一為白玫瑰,諷刺的是,我們在小說中一點也聞不到女性花尕的芳香,只聞到女人枯死的腐臭,在美麗的標記之下,不正蘊藏恐怖的死亡嗎?

女性作家顛覆女性神話的書寫策略,有時以改寫名言或典故為主,如蘇青將「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重新標點,改寫為「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張愛玲改寫「節烈」為「振保的生命裡有兩個女人,他說一個是他的白玫瑰,一個是他的紅玫瑰,一個是聖潔的妻,一個是熱烈的情婦——普通人向來是這樣把節烈兩個字分開來講的。」

張愛玲另一書寫策略是倒寫傳奇結構。傳奇的?事特徵是曲折離奇,戲剖下的故事情節,它的特質與西方的羅曼史相近,強調二元對立的衝突性(善/惡,男人/女人,聖女/妓女,光明/黑暗,美/醜),以及充滿疑問語碼(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因為太強調善惡分明,男女之別,常使人性的描寫不夠深刻,或流入機械性重覆性的「懸疑」當中。從女性主義的角度來看,言情小說的缺陷不在「愛情」,而在刻意強化男尊女卑的不平等關係。然而張愛玲的愛情傳奇,在表面上承襲鴛鴛蝴蝶派小說的架構,骨子裡却包含著多樣的改寫策略,而出現「羅曼史」、「反高潮」、「反二元對立」的反叛精神。如<傾城之戀>,表面上具有言情故事的架構,我們卻看不到愛情的描寫,只看到男女之間的挑逗、謀咯及計策,這種「無愛」的愛情故事尚有<留情>、<等>、<茉莉香片>、<沉香屑-第一爐香>、<沉香屑-第二爐香>,這些以「傳奇」為名的愛情故事,十分諷刺地並不存在浪漫的愛情因子。

「反高潮」亦是張愛玲喜歡採用的小說手法,這種低調壓抑的手法大大降低情節的戲劇性,而增添了真實性。在<小艾>中,前半篇極力描寫小艾被虐侍的痛苦遭遇,後半篇卻沒有循著通俗小說「苦盡甘來」、「惡有惡報善有善報」的邏輯發展,甫得婚姻幸福的小艾馬上面臨病痛、貧困與丈夫分離的痛苦,虐侍過她的五老爺、五太太、憶妃老九雖也沒什麼好下場,但小艾的一生就像她的破棉被一樣黯淡不堪,最後也終要面對自己的早逝。而在《半生緣》中因誤會分離的愛侶世鈞與曼楨,相隔十四年再相逢,相對無語,作者沒有寫他們的激動與復合,只寫斜陽,寫歲月的無情,使讀者在心理上閃現空白,失落之感油然而生。

張愛玲小說技巧如此複雜,寫小說的人如何模仿學習呢?

首先我們來談女性書寫。不僅女性女性作家有女性書寫,男作家也有女性書寫。許多男作家描寫女性十分成功,如白先勇筆下的女人,王拓筆下的「金水嬸」,不都是成功的例子?林黛玉,薛宝釵,史湘雲不也是男人創造的?張愛玲不也寫活自私傳记的振保?

最重要的是打破性別的神話和界限,並具有性別意識。我有個學生才大一就在《文學台灣》上登小說。她寫一個對性無知恐懼的純情少女,每當男友想與她作愛,男友露出恐怖猙獰的嘴臉,自私地需索,並強調這是理所當然之事。兩人的感情不斷因此發生衝突與觸礁。最後一次男友百般哄騙,她終於脫離魔掌,並不斷清洗自己的身體。

董啟章擅以女性發?,令人莫辨雌雄,反而具有酷異魅力。《安卓珍尼》裏面尋找雌雄同體蚚蜴「安卓珍尼」的女子,逃離丈夫到深山中,又受到另一男子威脅,最後發現自己就是安卓珍妮。性別的顛覆書寫在這個世紀選會延續發燒。

至於對比設計與反諷,只要在刻劃人物時,突破單一人物,選取一組構成對比的人物(勇敢與膽小,天真與世故,善良與邪惡…‥),相信小說的戲劇性張力更強。

我在文學獎中看到一篇印象極深的小說,裏面的叙述者是個功課好離鄉讀書的大學生,他叙述小學好友是個駝背又沒有朋友的人,他家又是開棺材店的,沒有人敢去他家。只有「我」偶爾會和他玩,他很會作草笛也很會吹。長大後花大錢才娶到一個老婆,那個老婆不但偷人,還連同姦夫害死丈夫。入殮時,因駝背的人躺不平,姦夫淫婦一個壓頭,一個壓脚,不知為什麼竟坐了起來。活活嚇死那兩個人。結尾是「我」在參加喪禮之後那個晚上,彷彿又聽到好友吹樹笛的声音。

如果這篇小說只以駝背仔的作主角,那至多是鄉野傳奇或靈異故事,加上另一個正常的知識份子形成對照,更具戲劇性效果。

延伸閱讀
一、張愛玲,《張愛玲全集》,皇冠,一九九四。
二、董啟章,《安卓珍尼》,聯合文學
三、周芬伶,《?遇-張愛玲與中國文學》,元尊,一九九九。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43592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