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各地大语 > 上海大语

复旦大学“大学语文研讨会”会议纪要
【时间:2008/4/4 】 【来源:复旦大学 】 【作者: 不详】 【已经浏览9019 次】

    8月12日,复旦大学中文系和复旦大学出版社联合召开“大学语文教学研讨会”,来自全国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下面是会议记录。



徐中玉(中)、陈思和(右)、贺圣遂(左)

    一、复旦大学出版社贺圣遂社长致词

  贺社长首先对到会的专家学者和各位参会的老师不远千里赶来出席大学语文教学研讨会表示衷心的感谢,随后简要介绍了复旦大学出版社的总体情况,并重点介绍了《大学语文实验教材》的建设情况,也对总主审陈思和先生、主编张新颖等教授表示感谢,也希望亲临本次会议的大学语文界前辈徐中玉先生对本教材做出批评指正,更希望各位工作在第一线的高校教师共同关心这本教材,希望该教材能对中国高等教育、对大学语文教学有所贡献。



复旦大学出版社贺圣遂社长致词


    二、专家发言纪要

    (1)徐中玉(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名誉系主任、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名誉会长)

  徐中玉教授主要谈了三方面内容。
  首先是社会观念的问题。他反对社会上“有些问题在中学里应该解决,大学里就不用再学了”等看法,并表示语文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一门学科。以前的年代,不叫大学语文,而是称“大学国文”,中文系的学生是读名著选段类的,只有非中文系的学生才读“大学国文”。要办好一所文科大学,应该学点理;要办好一所理科大学,更应该学点文。
  其次是要教学方式的问题。徐先生特别强调“教材编的好,不一定保证教学效果好”,还介绍了美国教学的可借鉴之处,即“在预习的基础上,先由学生提出问题,老师给予解答”的上课方式,并表示一个优秀的教师是要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感悟,让学生多读好书、多思考。
  最后,徐先生对当今社会的“国学热”表示欣喜,同时也认为大学语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重视,有了教育部领导们的大力支持,大学语文一定能蓬勃发展起来。
  另外徐先生还从“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的篇幅选择比例”、“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教材的核心内容”等方面,给复旦版《大学语文实验教程》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



94岁高龄的徐中玉先生发表重要讲话

    (2)郭惠民(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

  郭惠民教授首先表示听到前辈们的指教深感受益匪浅,随后简要谈了一下自己读书期间的体会。作为文革复校后的第一届学生,他谈到感觉当时的老师自始至终都要学生学习语文,也希望当今的“大学语文”教材能越发博采众长、推陈出新。
  关于复旦版《大学语文实验教程》,郭惠民教授给与了高度评价,认为是一本非常有特点的大学语文,符合当前学生的实际状况,值得大力推广。

    (3)傅杰(复旦大学中文系副系主任)

  傅杰教授的发言主要从语文在技术层面和情感层面上所起的作用这两方面展开。谈到技术层面时,傅杰教授引用了南大程千帆教授的早些年以前的一番肺腑之言“现在的教育部规定大学生英语四六级不过就不能毕业,但很多大学生在自己的母语使用上却是错别字百出、文句不通……”并表示非常认同此观点,希望大学语文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在谈到情感层面的问题时,傅杰教授认为当今社会存在不少“有知识没有文化”、技术能力高超、人文情怀一片空白的年轻人,在这点上,大学语文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最后,傅杰教授针对复旦版《大学语文实验教程》有“译文”篇章的选择表示极大的欣赏,并指出作为教材,只要在技术层面和情感层面能给大学生带来点帮助,必定是功德无量的。

    (4)陈引驰(复旦大学中文系副系主任)

    陈引驰教授详细地谈了一下大学语文的定位问题,认为这本教材体例非常清楚、定位很准确,能增加大学生对母语的认识、增加对母语情感的提高。
    他说,当今的语言环境很杂,很多学生都不知道什么是纯正的语言,陈教授认为要真正学好语文,不建议用篇章的方式,而是要读整本的文献,并对“小学里选用每篇300字左右的文章、中学大学里再增加点文字量,永远都是篇章”这一传统的教材模式是否能培养他们对语文的感觉表示怀疑。最后还建议到了高校,由大学语文来提供一个平衡,可以通过给出书目的方式,让学习好的学生得到更多的学习,下面保底、上不封顶。总之,陈教授认为一个好的学校是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无限上升的空间。

三、与会老师交流发言

  下午首先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副总编、《大学语文实验教程》策划编辑孙晶博士就这一教材作了简要的说明。她说,第一,这本教材主要目标是为了恢复大学生对母语的感情和信心,编者特别选了熊秉明、张文江、钱锺书等学者的文章,目的就是希望唤起大学生对母语重新的记忆。第二,这本教材着眼于现代汉语能力的提高,因此,现代文的选目以及共同推动中国现代白话文进程的翻译文学的选目有了较大的增长。第三,该教材采用了单元制的方式,主编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结构组织,努力帮助学生建立大学语文的整体观。并且,该教材在助教光盘上也下了一定的功夫,包括各类信息,同时还将注重信息的不断更新。
  随后,《大学语文实验教程》副主编宋炳辉教授细致地介绍了这本教材的编写理念。特别提到译文单元的设置,出发点是希望把具有深厚文学传统的国家的经典作品结合我们国家优秀的翻译家,展现给学生看,多方面地发掘母语的魅力。

    (1)何二元(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何二元老师的发言就近三十年来的各类大学语文教材进行了分类,主要分为四大类:a是文学史类教材:教育部定义大学语文是面向汉语专业以外的专业开设,既然如此就不该把大学语文等同于文学史。何老师认为,“假如一门学科仅是另一门学科的缩水,怎能奠定自己的学科地位?”b文体类教材:一些教材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划分,何老师认为,在中小学阶段还可以通过这样的划分来学习入门,而大学语文就不应该再这样划分了。C人文主题类教材:何老师认为这根本已不是在讲授语文课,文已载道就不必再在教材上作强调,要润物细无声才好。d文化专题类教材:何老师认为文化的载体既可以文学的,也可以非文学的,而大学语文应该以文学作品为载体。
  何老师发言的又一重点就是强调指出母语教学的重要性。他认为,强调母语教育,将当代大学生培养成具备良好素质的人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也恰恰说明了大学语文存在的重要价值所在。他说,母语学习是每个公民的终身义务,大学语文应该是高等阶段的母语。每个阶段学生所需要学习的母语的内容以及要求是不同的。在小学这个记忆力很强的时期,母语到达“信”的程度即可,到了中学是培养母语读写能力的阶段,即“达”。而大学时期是一种精英教育,应该到达一种“雅”的境界。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何老师对复旦版《大学语文实验教程》颇多推崇,表达了对复旦这本大学语文教材的亲切之感。他不仅赞美了该教材设计理念的准确性,也对教材中选用译文这一部分表示赞赏,认为这正证明了母语包容转换外语的能力,教学中强调这一点,有可能矫正外语冲击母语的现状。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何二元讲话


    (2)张圣勤(上海电机学院)

  张老师首先谈了一点自己的感受,接着站在编者的角度,从编写教材的四要素“对象是什么”“准备解决什么问题”“准备达到什么目标”“准备怎么设计”对这本教材作了点评并表示肯定,希望机电类专业能早日全面开设大学语文课,让更多的大学生受到好的母语的教育。

    (3)张宗原(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张老师表示学校每年都教大学语文,课时虽在不断压缩,但母语情节从未放掉,而该教材在培养母语的感觉上很有特色,这点很好。
  另外他也很赞同徐中玉先生提到的大学语文教材编的好,不一定教的效果就好,很大程度要取决于任课老师,认为大学语文的确是很难上的一门课,需要老师用更多的精力去研究。

    (4)谢梅(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谢老师从自己亲身经历的一次烛光中的大学语文课谈起,表达了学生是喜爱大学语文的,大学语文是需要感悟的。对于教材,谢老师也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希望每篇美文能匹配相关的时代背景、需要有史学等相关知识,让学生获得感悟的同时也相对获得知识。

    (5)张锐(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张老师认为一本教材能有三方面创新实属不易,而复旦版《大学语文实验教程》却做到了。a 理念创新(此教材以重新发现和认识对母语为出发点);b 内容创新(加入译文,体现汉语的包容性的魅力) ;c 版式创新(有笔记区)。
  另外,张老师着重谈了作为研究型大学究竟该为中国教育做点什么这一话题,他提议北师大和复旦合作做这方面的课题。他认为研究“中国当代大学生对母语的认知与发展”已势在必行。他说,复旦版的这本大学语文教材称为实验教程,实验不是试用,而是指有理想地推选最佳方案。中国当代大学生母语认知的缺失也表现在不同层面,所以无论如何要培养大学生对母语的自豪感,例如可采取有声调的语言之类上课方式,讲求表意美、意韵美、简洁美。他还举例说到北师大曾经搞过大学语文插图展,就是一种很好的形式。

    (6)王卓慈(西安财经学院)

  王老师说,复旦版《大学语文实验教程》让她眼前一亮,因为它非常切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作为西安唯一一所既开大学语文又开写作的大学院校,此教材正好完美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另外,她指出译文部分首先是一个很好的创新,有助于向学生推荐优秀的译文、翻译家,让他们明了翻译文学的优秀所在。而教材的第七到十二单元把写作也讲进去,非常实用,使得一本教材可以多种使用,无论对学生还是老师都是无比适用的。

    (7)王本朝(西南大学)

  王老师深有体会地谈了学术研究与大众文化结合的问题,并希望此教材在今后的选文上进一步有所变化,可以关注日常生活,例如拓展大学生网络博客问题之类。另外也表示此教材对任课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诸如第七、八、九单元进一步强调了写作的思路问题,那么在讲课时如何避开与此之前单元的重复问题,需要老师们认真思考,认真对待。
  此外,王老师也提出了希望注重对大学语文老师的培训问题和学生能力成绩的审定与研究问题,最后表达了希望这本教材成为精品的良好祝愿。

    (8)伍寅(桂林空军学院)

  伍老师在教学目标定位、如何贴近生活的问题、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考评制度、教师编制体制等方面作了深刻的分析,认为大学语文应该具备基础性和工具性,还有就要贴合学生实际,从现代的东西作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兴趣,再自然而然地解决其他问题。另外还提出诸如创办学术刊物、协会等很多建设性意见。

    (9)周景雷(渤海大学)

  周老师表示目前高校对大学语文的重视程度不平衡,就东北片来说开设的学校相对较少。早在十多年前自己曾教过两年大学语文,后来就停了。其中教材也是一个很大原因,甚至有的教材水平都没超过高中,如此缺乏生动自然无法引起学生兴趣,另外一个就是教师的原因了。
  他认为,复旦版的大学语文教材编者们不受以往大学语文固定模式的限制,所以有很多创新的地方,比如开篇就谈及了母语的问题。另外该教材还体现了经典和一般的统一,这里的选文不仅仅来自作家,还有画家、建筑家等等,看看他们是如何运用母语,对大学生也是有很好的启发的。除此以外,周老师还就“审美思维”“大学语文的张力——给老师学生留有的空间”等方面也做了精彩的发言。

    (10)徐刚翔(扬州大学)

  徐老师开场白就一针见血地点出要提高大学语文的地位,教材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并且比较了具有典型意义的三套大学语文教材。随后他评价及复旦版《大学语文实验教程》时称赞了此教材选文篇幅短、文学性强的特色,另外也提出了是否可以增加散文、浓缩部分内容等建设性意见。最后,他表示希望复旦等名校应该挑起教材建设的重任。


  交流发言完毕后,《大学语文实验教程》主编张新颖先生代表编委向与会者表示感谢,同时也希望语文教学能灵活变通并留有一个空间存在,打开平均值的教学方式,在“怎么教”上有更大的突破,最后他也表达了编者们必将根据各位老师提出的建议和意见不断改善的决心。



《大学语文实验教程》主编张新颖

  会议的最后,由复旦大学出版社社长贺圣遂做本次研讨会的总结。贺社长再次对出席本次研讨会的所有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也表示通过本次研讨,无论出版方还是主编方都受到很大的启发,同时,他也很感动于各位教学第一线的大学语文老师。贺社长随后从自己以往执教大学语文的经验谈起,坚信大学生应该是喜欢大学语文的,它能够满足大学生对情感和审美趣味的需求。他说,最近大学语文显得非常热闹,可能正意味着它的复苏。大学生需要通过母语的学习来纯洁自己的灵魂、提高自己的审美趣味、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正是从这一角度来说,大学语文肯定是有广泛空间的。总结的最后,贺社长代表出版方承诺一定会重视各位专家、老师的批评指正和意见,做好相关的配套服务工作,把复旦版大学语文做得越来越好。

  (复旦大学出版社对外合作部记录整理;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冯文丽提供照片)

 

【本站链接】

复旦大学大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圆满结束

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阶段的母语学习——在复旦大学举办的大学语文研讨会上的发言

文汇读书周报转载站长复旦发言

复旦大学大学语文研讨会报道(南京孙培华报道)

倡导母语教育,深入推进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高教网报道)

百名专家学者:新大学语文课程应倡母语教育(中华读书报报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93905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