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站长文存 > 教育研究

何二元等:全国首届校园文化理论培训班(杭州)演讲选——中央教科所“美育学科与素质教育研究”课题
【时间:2007/7/1 】 【来源:本站 】 【作者: 何二元】 【已经浏览13716 次】

    ●素质教育与第三代课程教材研究(中央教科所课程教材研究中心主任 白月桥)
    ●校园文化与素质教育(中央教科所前所长 滕纯)
    ●校园文化与中国当代人文精神建设(中央教科所校园文化实验基地课题中心主任 何二元)
    ●校园文化与校园歌曲(浙江省教育学院艺术分院副院长 陈祥文)
    ●从中华诗教入手,开创校园文化新局面(吴越文化研究会会长 吴亚卿)
    ●校园戏剧任重道远(浙江省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教授 洪忠煌)

 

素质教育与第三代课程教材的研究

中央教科所课程教材研究中心主任    白月桥


老师们、同行们:

    前几天刚在淄博开全国课程目标专题研讨专家报告会,这是一次有关总课题的研讨会,也是一次国际性的会议,不但有大陆的专家学者,俄罗斯、日本、香港的同行也参加了会议。

    我国这次课程教材改革力度较大。我国的课程教材发展至今可以说已经有三代了,文革前的课程教材可以算是第一代,文革后是第二代,我们现在研究的、2000之后将使用的是第三代课程教材,将会有较大的变化。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已构划出第三代课程教材的基本模式,比如实行三级教材管理,不但有中央的,还可以有地方的和学校自编的教材;比如德、智、体、美,在教育方针中确定了“美”的地位;比如加强活动类课程,改革封闭的、脱离实际的课程教材等等。为此,教育部8月份制订了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指导纲要。

    为了解新一代课程教材的发展,应了解亚洲世界改革大趋势。下面我就我国港台及世界各国课程教材改革情况作些介绍。

    台湾  改革力度较大,他们的课程标准(相当于我国的教学大纲)1912年就确定了基本模式,用了七、八十年,98年彻底批判否定了,改成课程纲要,不再分科,而是分成七个学习领域,包括语言文学(英、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综合活动等。

    香港  最近也酝酿大的改革,分成八大学习领域,即:1.中文;2.英文;3.科学;4.技术;5.人文与社会;6.体育;7.艺术;8.数学。改革力度大,甚至取消教材,只有学习辅导材料,随时变化,随着社会发展科学发展变化。

    德、智、体、群、美是港台一致的教育方针。和我们比,多了个“群”,“群”是培养社会交往能力。

    日本  长期来分三类:1、语、数等各学科;2、特别教育(课外活动);3、道德教育。他们增加了一门课:综合学习实践课,让学生走出课堂、校门,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门课所占比例大,到初中时甚至比日文课都大。

    以上是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共同点,即加强共同类课程,加强实践性课程。

    以前亚洲培养的学生学习好,知识掌握牢,但创新能力差,不适应21世纪竞争形势。现在改革,加强综合学习课,对此不少中小学老师想不通,据调查,日本70~80%老师想不通,但政府坚决,指令实施。台湾也有反对的,但教育当局坚决干。我国大陆也会有不同意见,阻力是多方面的,但很大的来自中小学老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学科本位主义。拿我自己来说吧,以前我是搞历史的,85年前也有本位主义,要求增加历史课教学时间,假如各科都要求增加自己学科,那么活动课、综合课就无法安排。现在我有了全局观念,突破了学科本位主义,希望我们老师也要扩大视野,适应课程改革需要。

    下面着重讲加强美育的问题。建国以来讲德、智、体,把“美”包在“智育”里,改革后提出德、智、体、美、劳五个字,但还没有定为教育方针,这次全教会正式在教育方针中加上了“美”。下一步课程改革要加强音乐、美术课,以前忽视音、体、美,没有地位。有人说语、数、外是三个超级大国,音、体、美是三个小国,超级大国不裁军,小国地位没法提高。

    以前音美教学自身也存在偏差,没有把它当作美育课,而是作为技能技巧课。本来美育是培养思想感情的,因为半个世纪来忽视这种培养,我国大陆青年审美能力特差,北京搞了一次美育的调查问卷,对于审美教育的形式,53%大学生选择游山玩水,23%欣赏艺术,10%左右选择其它美育。

    与中小学教育有关,今后应加强艺术课,培养欣赏能力,粗俗不是美,北京王朔的小说很粗俗,但他很有自我批评精神,最近他在美国住了一年,写文章说他的作品在美国不给发表,美国人嫌他太粗俗、不美。

    我国21世纪教材(第三代教材),要加强美育和活动类课,我们课程落后,在某些方面还停留在近代课程阶段,远没有达到现代化。50年代我们学习苏联,而苏联的课程体系又是30年代确定的,直到60年代初才开始变化,至今已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我们还无根本性的改革,分科教学、封闭体系等等。现在要进行改革,关键要改革课程观,我们要自问一下:什么是课程?现在有多种课程观,一种观念把课程看成就是教学科目,语、数、外等等;第二种观念把课程看成是教学目标;第三种观念把课程看成是在学习中获得教学经验;第四种观念把课程看成教学社会改造;第五种观念把课程看成教学计划,学习计划;第六种观念认为课程是塑造人培养人的媒体、手段。我们的素质教育的课程观,应该是第六种,树立了这个课程观,才能接受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才能把课外活动、校园文化都看成是课程,这才能突破学校学习的局限,到达更高的阶段。

    我们的总课题《面向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研究》,是国务院层次的课题,“九五”规划中教育部系统只有4个这样层次的课题。总课题开题已有四年了,随着研究的深入,现在已把重点放在了“新世纪素质教育课程体制的构建”上,这个构建可以概括为九个专题,十条原则。九个专题是:1.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的素质教育,解决幼小衔接中的断层问题;2.贯彻创新教育原则,开发脑功能潜能;3.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加强审美教育;4.开发新型活动课,加强课程的实践性;5.界定课程目标的概念,确定素质教育目标的特点;6.开展评价理论实践研究,促进课程教材改革;7.实施多套课程方案,落实三级课程体制;8.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研制高质量的教育软件;9.关于教材改革的共同原则。十条原则是:1.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原则;2.素质教育目标的原则;3.可持久性发展的原则;4.终身教育的原则;5.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结合的原则;6.创新教育的原则;7.统一性与多样性结合的原则;8.爱国思想与世界意识结合的原则;9.适应性与超越性结合的原则;10.各门学科课时比例合理分配的原则。上述专题和原则体现了大课题的基本精神。总课题总体是我负责,我与香港学者黄显华先生合著的《新世纪素质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的构建》一书,就是为了指导各个子课题的。我们把美育和校园文化的子项目委托给校园文化实验基地承担,由基地组织大家参与。2000年年底进行成果验收,将要给大家发成果证书,还要评奖,相信这一课题能取得成果。

 

校园文化与素质教育

中央教科所前所长  滕纯

    我对校园文化研究很感兴趣,因为这和我的个性和兴趣爱好很吻合,所以校园文化基地一请我我就来了。这几年在校园文化建设领域里也做点事,上个月江苏泰兴市举办校园文化研讨会,我也去谈了谈;北京几个年轻人编校园文化丛书,也找我当顾问。看来校园文化已经得到教育界越来越多的人关心,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今天我想讲两个问题:

    1.什么是校园文化;
    2.对今后进一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几个问题的思考。

    我先从音乐说起。儿童是唱着歌长大的,是听着音乐长大的。对音乐的热爱是儿童的天性,天性使然。唱歌也是一种学习,唱歌是对社会的认知,歌中有他的生活,每个儿童都象一首歌,他的喜怒哀乐,他的理想、憧憬,都可以得到共鸣。通过音乐,他可以懂得什么是亲情,什么是同情,什么是爱,什么是恨。

    我们大家都有童年,我的童年,从小就受到音乐熏陶,我父亲会拉京胡,我跟着学会唱很多段子。上学后就更喜欢音乐了,我在哈尔滨读了十几年书,那儿是音乐之乡。我就读的哈三中非常有名,80%学生都能升上重点大学。但是学校并不是只读书,文体活动也非常活跃,学生的素质非常好,凡是好学生,不是只有读书好,而是各方面都很好。高二时我担任合唱团指挥,100多人四部轮唱,《黄河大合唱》,在市里公演。我们还演出曹禺的话剧《日出》,贴海报公演,很多市民都买票去看。

    我们那时候并不象现在这样,到了双休日由父母爷爷奶奶陪着去学,那时候各种乐器,二胡、笛子、手风琴、小提琴、钢琴都是自然而然学会的,小孩子很容易就学会了。而且也不是为了成名,知识作为一种修养,作为人生的一部分,一种一辈子的爱好。我希望现在的孩子们也能象我读书时那样,多接触音乐,不一定要当什么,这就是素质教育。所以素质教育也不是现在才有的。

    一个人的成长,如果没有艺术的熏陶,是很枯燥乏味的。昨天我在北京听了一堂音乐课,歌词非常优美,远比语文课好,对学习语言非常有帮助。在北京,我经常领着孩子去听音乐会,那是非常高雅的地方,一到会场自然考虑自己的言谈举止,讲究仪表,讲究文明礼貌,这就是氛围的作用,用不着说教。

    下面我正式讲校园文化。

    什么是校园文化?“校园”这个词,从我国1905年废科举兴学堂后就有。但是一直没有“校园文化”这个词,连新版辞海也没收。1986年国内专家编教育大词典,我负责教育这卷,就把“校园文化”词条收进去了,这是第一次。我建议每所学校都应有一本教育大词典,作为工具书,搞教育的要有工具书。

    90年代后,有关教育理论的书中,“校园文化”这个词多起来了。什么是校园文化?我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总称。通常我们讲校园文化,更多的是讲校园精神文化,这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核心。又可分为四个部分内容:

    1.认知成分。是学校的校长、教师、学生对办学的宗旨、特色、模式形成的共识。校史展览馆往往能体现这一点。
    2.感情成分。在校长、老师、学生中形成的一种很亲密的互敬互爱的人际关系。
    3.价值成分。反映一所学校追求的价值取向。
    4.理想成分。体现对学校发展方向、水平、追求的理想。比如“争创一流”、“办出特色”、“办成名校”等。

    比如北京一师附小,校园文化很有特色,去年教育部在那里开了全国校园文化建设现场会,他们搞了一组“挑战21世纪”雕塑,永久性的,实在是好,一进门就给人强烈的震撼,体现了学校的精、气、神,让人知道这个学校在追求什么样的目标,培养什么样的人。还有内蒙古的乌兰巴托五中,非常贫困的条件下,奋战五年,建设校园文化,变成全国都有名的学校。去参观的人都将信将疑,没想到在这样贫困的地方出了这样好的一个学校。我看了后给他们校长概括了四个词:精心,精细,精明,精美。

    现在我们讲素质教育,我曾编了几句话:

    义务教育,机会均等;
    面向全体,不是拉平;
    好的冒尖,差的不丢。


    素质教育不是绝对平均,遗传也是素质的要素,根据脑科学研究,超常的儿童有百分之二到三,我们这样一个国家几亿儿童该有多少?最近江泽民同志讲话中也鼓励冒尖,出类拔萃。北京八中办了一个少年超常班,从四年级的学生中选拔,入学4年读完初、高中课程,15岁升大学,18岁大学毕业,22岁拿博士学位。第一期招了30名,除1人自己要求再学一年,其余都考上北大清华。和以前的少年科技班不同,他们重视艺术课,琴棋书画,课余活动很丰富。一定要让孩子有个体的社会发展,凡是这个年龄段应该有的都不能剥夺,整天学数理化就学呆了。

    校园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可以这样讲:没有校园文化的素质教育是不完整的素质教育。广义的校园文化也包括课堂,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主渠道,但不是唯一的,要延伸,校园文化是潜在的、隐性的课程。校园文化的特点是具有潜在性,是自然而然显示出来的。一进安静的图书馆,自然就不大声说话,不用写上“禁止大声喧哗”;一块非常干净的地方,自然就不吐痰,这就是潜在的规范性。可惜我们这样的规范太少了,总是禁止什么,禁止什么。我到深圳参观,天比较热,我穿着体恤衫,一到校门口,校长学生穿着整齐的校服,列队欢迎,我立刻感到自己失礼了,不用别人说。这就是校园文化潜在的规范性,它能使你马上知道自己什么做得不对,应该怎么做。

    最能显示潜在的校园文化的是校风。校风是学校的无形资产,有强大的影响力。美国把校风看成是熔炉,把学生熔炼成办学宗旨所要求的那样的人。抗大的八个字“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是抗大的校风,这个校风培养出一代解放军将领,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杰出贡献。黄埔军校也要好的校风,培养出许多军事家,其中不少是共产党人。西南联大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严谨治学,培养出许多科学家,李政道?杨振宁等至今念念不忘。北大的校风是蔡元培倡导的兼容并包,讲究民主;清华的校风是真刀真枪,培养工程师;北京四中的校风,就是能培养名师,青年教师进去,过个十年八年就成了名师……也许的地都有这样的例子,要很好总结,这是巨大的精神财富。

    校园文化的形式也非常重要,也能体现校风。比如校服。校服不是简单的包装,非常重要。新加坡的女孩子一律穿运动鞋,上学再有钱也不准接送。他们的校服设计得非常好,它能够让你彬彬有礼,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不这样就不行。女孩子的裙子有一定的尺寸,走路必须规规矩矩的,一步几十公分,乱跑就不行,衣服就束缚了你。基地也有校园服装研究中心,这很好,一定要把这项校园文化事业办好。

    下面我讲讲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要宏扬民族传统文化,用五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今年纪念空子诞辰两千五百五十周年,李瑞环代表党中央讲话,对儒家文化思想做了充分肯定。五千年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好的东西,比如孟子的恻隐之心,孔融让梨,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还有温良恭俭让,“温”就是温和,“良”就是善良,“恭”就是恭敬,尊老爱幼,“俭”就是生活俭朴,“让”就是谦让,都是很好的美德。现在很多学校都塑了不少像,孔融让梨啦,孟母三迁啦,岳母刺字啦,要挖掘每个地方的人文资源,让每个青年人都知道。

    第二,要宏扬人文精神。近代废科举办学堂是对的,但后来轻视人文就不对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是不对的,事实上也是不可能的。要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很好地结合起来,校园文化建设要在这方面做更大的文章。21世纪需要各种人才,培养科技人才是对的,但如果没有人文营养,在科学上也不会有大的成就。以前我们的教育急功近利,人文熏陶没有了,孩子门头脑里除了一些定理符号之外,人文主义的东西很少,这方面校园文化有很大余地可搞。

    第三,要宏扬人的主体性。校园文化要以人为本,发挥校长、教师、学生的主体性,亲自动手建设美丽温馨的育人环境。要发动学生自己动手,设计、装点班级文化环境。我到日本去参观,那里的学校装点着很多书法作品,都是学生自己写的。

    第四,要重视美育,以美建校,以美育人,作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科学需要艺术的支撑,李政道说科学与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可分的。钱学森说培养孩子要先艺术后科学,有想象力,遇到问题才能有灵感,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创造思维。艺术还有宣泄作用,现在生活节奏快,人的压力大,需要放松一下,宣泄一下,听听音乐唱唱歌,心理就平衡了。艺术家为什么长寿?就是这个道理。我有时写写书法,有人说书法是气功,写上一个两个小时,心里非常舒畅。审美活动是人的生命的一部分,是生命的一种形式,可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审美可以帮助人度过生存危机,不至于高考落榜就自杀。

    下面我用两段话来结束今天的演讲。一段是费孝通的。费老今年90岁,他70岁的时候把一生的感悟写成四句话:

    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


    一段是莎士比亚的诗,最近重新做了翻译,有一首《真善美之歌》:

    真善美是我唯一的主题,
    真善美的辞章标新立异,
    变化中发挥我的创造力,
    三位一体提供广阔天地。
    真善美在过去各自东西,
    从今以后它们同心同体。

 


校园文化与当代人文精神建设

中央教科所校园文化实验基地调研部主任  何二元


各位同行:

    相信在座诸位尤其是校长都希望能听到讲一些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的、可操作的内容,我们其他几位主讲老师也已经或将要从这个方面给大家讲述,比如校园文化与音乐,校园文化与戏剧,校园文化与传统诗词等等。我要讲的内容有些不同,我觉得开展校园文化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至于具体操作反倒是比较好办的事。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文化,这和素质教育不谋而合,素质教育就是要求尊重学生,要求发展学生的个性,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所以说,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也好,实施素质教育也好,本质上都是人文精神建设的问题。

    1993年到1995年,我国文化界发生过一场关于人文精神的大讨论,这场讨论涉及面很广,延续时间也很长,事实上至今仍经常能见到这方面文章。其中讨论双方对于人文主义的不同解释,很能启发我们的思路,我觉得对今天的校园文化建设和素质教育研究都有启发。

    讨论的一方使用的人文主义概念,实际上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这种人文主义的基本思想是要肯定人,肯定人性,要求个性解放,反对思想禁锢。当然,作为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其中也夹杂着些不健康的东西,比如性解放,比如过分追求现世的物质享受,拿中国的流行语来说,是潇洒走一回,过把瘾就死。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这种人文主义的价值,我们可以在吸收欧洲人文主义精神时剔除这些不健康的东西。

    另一种观点主张的实际上是中国式的“人文主义”,他们搬出古老的周易,说人文主义古已有之,六十四卦中的贲卦(),就有“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的话。按贲卦的卦象是上艮下离,离是火,火烧起来明亮,所以引申为文明。艮是山,山是不动的,所以又引申为止。火要烧上去,山要压下来,所以这个卦又解释为“文明以止”。也就是说社会的制度文化教育等等都是为了使人有所止。这种人文主义在当时也许也有好的一面,就是把人从原始的野蛮状态剥离出来,但是其负面影响不可低估,在整个中国封建史上,这种“文明”对人性的压制,所谓“发乎情,止乎礼”,是很厉害的,它造成了中国人人格的萎缩,制约了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这种“人文主义”,实际上具有反人文的倾向。

    今天我们讲素质教育,讲发展学生的个性,显然更适用前一种人文主义。我们看到,世界上凡是具有这种人文主义传统的国家,搞素质教育几乎是不言而喻的事,起码阻力没有我们大。然而以往我们的教育,基本上是采用中国特色的人文主义的,更多的是压制性的,是“文明以止”,把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硬是规范成千篇一律的条条框框,不准这样,不准那样,几乎构成了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考试的问题,高考的问题,只是这种文化的顺理成章的发展而已。比如规范化试卷,“同心协力”就对,“齐心协力”就错,还有今年的语文试卷,解释一首杜甫的诗,提供几种选择,本来是学术界也尚无定论,但考试时必须答指定的一种才算对。所以我觉得实施素质教育是很难的,你想把素质教育这把火烧起来,可是一遇上高考这座“山”,就“文明以止”了。

    在我们的课题研究范围,高考的问题由我们总课题解决,总课题研究课程教材,是正面进攻,是一场攻坚战;我们基地负责校园文化问题,是迂回战术,攻其薄弱点。校园文化这一块,和高考的关系相对不那么大,比如校园里港台歌曲流行,就不是高考造成的;比如校服千篇一律的劣质运动装,也不是高考造成的。然而目前我们的校园文化确实又不够开展,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觉得根子都一样,就是缺乏人文精神,或者说是缺乏欧洲那种尊重人发展人的人文精神。

    我们的校园文化为什么会缺乏人文精神?这需要对我们现行的校园文化进行分析梳理。从广义说,校园文化可以分为两大块,一块是校园规范文化(有的书叫做“校园文化管理”),按《校园文化全书》的定义,“所谓校园文化管理就是指管理者为了繁荣校园文化对校园文化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考核、总结处理等”。由此可见,校园规范文化的主体是学校的管理人员,其中很重要一层就是我们校长,其功能是对校园文化的建设进行监督、规范、约束。

    相对于校园文化规范,另一块便是校园文化建设。平时我们讲“校园文化建设”,用的是广义,包括建设中的规范。为了方便分析,这里我用做狭义,即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他们的创新精神,鼓励他们的积极性,首先是要把校园文化建设起来,至于规范不规范,不建设怎么知道?这符合邓小平思想,姓社姓资少争论,干起来再说,不干怎么知道姓社还是姓资?

    校园文化规范和校园文化建设,本是同一件事情的两个侧面,但由于我国特殊的人文主义传统,常常出现不平衡现象。据我观察,我国校园文化的实际状况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够开展,校园文化规范特别发达,不准这样,不准那样,这很清楚,至于应该怎样,可以怎样,就不太清楚。说得形象点,就好象是契诃夫笔下的套中人,只有规定着禁止什么,他才觉得一清二楚,而每当批准什么默许什么更不用说学生自发地做了什么时,他就忧心忡忡地说:“当然,行是行的,这固然很好,可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比如说,不准玩游戏机。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他们正是在游戏中开始学会学习的。所以应该倒过来说,玩游戏机应该是“成人不宜”,你都那么大了,不好好工作,成天泡在那里玩游戏机,说得过去吗?鲁迅先生说过,中国有的是大人的游戏:鸦片枪、麻雀牌、姨太太……,却从不考虑孩子需要游戏。以前中学语文课本选有鲁迅的一篇《风筝》,就是替了中国人来忏悔这种对儿童天性的扼杀。欧美各国不是如此,据说有的国家游戏机房是专向儿童开放,禁止大人进去的,最近还看见报载美国发明了“膝上电脑”,专供尚在母亲膝上的婴儿玩儿的,他们普及计算机教育的一条经验,就是从计算机游戏开始。现在我们经常讲“生存教育”,但是我们应该知道,鲁滨逊时代的那种“生存”,早已不适合21世纪,21世纪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将是一种数字化生存,是一种网上生存,不了解这一点,我们就会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继续落后。当然,我们教育家的忧患也不是没有道理,现在大多数游戏设计得不适合孩子,游戏机房的环境也很封闭,氛围令人怀疑,游戏机房营业者的素质也很有问题,但是,这又怎么样呢?顺理成章的结论不是我们应该为孩子开发好的游戏吗?不是应该把电脑游戏纳入到校园文化范畴来开发吗?所以我认为我们已经习惯了禁止这个不准那个的简单思路,这和当年慈禧太后把火车推下大海的思路是一脉相承的,而校园文化最需要的是建设。

    再比如不准过“洋节”。这不是哪个学校的规定,是原国家教委的规定,所以我不说我们有些学校的校园文化,而是说我国的校园文化状况是这样,是有根据的。把不准过“洋节”也列为一种“校园规范”,这很难说得通。比如圣诞节,纪念基督诞生,是洋节。但是元旦可不可以过呢?元旦也是洋节,元旦是基督受割礼日,割礼是人与上帝签约的仪式,是典型的“洋节”。中国传统上也有元旦,但那是正月初一,和今天的元旦不是一回事。还有公历纪年可不可以用呢?比如我们就要进入21世纪了,这里用的就是公元纪年,公元直译是基督纪元,起于基督诞生的那一年,能不能因为是“洋历”就不用呢?显然不行,否则我们只好用民国纪年,说今年是民国八十八年。

    其实圣诞节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内容,学生无非借此聚一聚提前庆祝新年(新年那一天学校放假了),即使借用一下圣诞树圣诞老人的名目,互祝平安,互送礼物,又有什么大碍呢?其实有些“洋节”是很有文化内涵的,我们应该加以借鉴,开发中国节日的文化内涵(现在我们的一些节日实在是太缺乏文化了),而不应该只想着禁止。

    再比如批判“追星族”,那时报上发表一些教育家、学校领导和家长们的文章,说现在的孩子格调太低,我们那个时候也“追星”,我们崇拜的是毛泽东、周恩来等伟人。然而我们都知道这种“崇拜”给我们国家民族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所以那个时候我曾发表过“追星族批判之批判”的文章,不是简单地负负得正,认为“追星”应该,而是对批判“追星族”的简单做法提出异议。流行歌曲,“追星”,是大众文化的时代特有的现象,不能简单地贴政治标签,若讲政治,讲阶级,那么交响音乐倒是贵族的,资产阶级的,流行歌曲倒是起于工人聚集的下等酒巴的。不能这样讲,要对大众文化这个时代进行分析。大众文化是一种休闲的文化,娱乐的文化,在国外,据说它还是一种“后现代”的文化,但是我们中国还没有到这一步,在中国,大众文化是与市场经济时代同步诞生的,是对于市场经济这一物质基础的文化反映,它所呈现出来的全部精彩与糟粕,都可以从市场经济找到原因。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只能听之任之了呢?不是,大众文化不是全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有三种层次,一是大众文化,二是国家意识,三是精英文化,校园文化应该是一种精英文化,要想抵制大众文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就要积极建设校园文化。光靠校园规范不够,不准追星,不准唱流行歌曲,制止不住,反而造成学生对校园文化的反感。所以,这个时候尤其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我这里说的是狭义,即与校园文化规范相对的那种校园文化建设,把我们的学生从“追星”的行列中吸引回来。

    从校园文化建设的角度看,重要的不是不准唱港台流行歌曲,而是应该唱什么歌曲?可以唱什么歌曲?我们缺少好的校园歌曲,或者有了好的歌曲也不能进入学校,不能到达孩子们中间,推广环节非常不畅。而流行歌曲,从创作到包装、炒作、流通,把孩子们的心理研究得非常透彻,把市场经济的规律研究得非常透彻,整个渠道都非常畅通有效。所以李岚清副总理说,流行音乐不需要我们去推广,它自身就有推广的机能。为什么不能研究学习流行音乐的做法,而只想到禁止呢?说到底,还是搞文化规范搞惯了。其实孩子们不是不喜欢校园歌曲,台湾校园歌曲,大陆校园民谣,都受到空前的欢迎。我们基地的《校园歌曲》编辑部每天也收到大量学生来信,当然和台湾校园歌曲、大陆校园民谣还有距离。单纯反对、批判,是最容易的,然而也是最无效的。港台歌曲禁而不止就是最好的证明。但是一些领导也许不在乎这个,要紧的是他们禁止过了,批判过了,乌纱帽安全了。所以我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先提高领导的素质。

    再比如说校服问题,规定学生必须穿,这很容易。但如何加强研究,设计出学生喜欢的校服,这就难了。杭州就出现过学生不穿校服,老师用剪刀剪学生衣服的事。这说明校园规范文化非常强大,不但是校长,不少老师也自觉地来维护这种规范,象契诃夫笔下的“套中人”。我们基地成立了校园服装研究所,就是要帮助学校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已经注册了“接班人”商标,研究设计出了制服、运动服、休闲服、礼仪服和演艺服等五个系列一百多种款式的校服,深受学生的欢迎,他们接受采访时说,如果能穿上这样的校服,感觉学习都特来劲。

    当然,统一校服,这本身也是一种规范,但一种好的校服,它能够把建设与规范巧妙地统一起来,不伤害孩子们的自尊,就象杜甫诗说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最后我再举两个影视方面的例子。

    一个是美国电影《泰坦尼克号》,在大陆公映引起轰动,许多青少年为之倾倒,引起教育部门忧虑,有的地方采取了禁止的做法,理由是有性爱内容。但是古今中外文学艺术名著这点都是难以避免的,比如《红楼梦》,如果禁止,就得把青少年与这些名著隔离开来。所以我认为不能这样,事实上也是禁止不住的,关键要建设,比如加强影评活动,引导学生注意其中有价值的内容。《泰坦尼克号》虽是一部好莱坞影片,但也不乏现实主义精神,江泽民总书记看了影片后说:“这部片子把金钱与爱情的关系,贫与富的关系,在危难当中每一种人的表现描绘得淋漓尽致。请政治局的同志也去看一看。”

  杰克与罗丝的故事发生在“泰坦尼克号”上,“泰坦尼克号”是一个象征,象征着等级森严的人类社会。轮船舱位的等级方便地实现了这一寓意。于是我们看到,当头等舱乘客一个个趾高气扬招摇登船的时候,三等舱的乘客正被强行接受侮辱性的“卫生检查”;航行途中三等舱乘客被禁止出入头等舱空间包括甲板;面临沉船时刻三等舱所有铁门全被无情锁死,以确保头等舱乘客从容逃脱,而为了确保这种等级秩序,船员们──船上社会的警察们──不惜动用手铐、斧头和手枪。至于一些影评中津津乐道的“让妇女儿童先上”,确有其事,但她们首先必须是头等舱的妇女儿童,至于三等舱,则对不起,在这漂亮的口号下,刚刚放出一两个妇女,铁门便迫不及待地重新锁上,以至于后来我们不断看到这样的镜头:在急速倾斜下沉的甲板上,到处是哭泣无助的三等舱儿童(据记载中头等舱儿童总共死掉一个);以及这样的特写镜头:两个儿童在妈妈的故事中渐渐睡去,静候灭顶之灾的到来;一个儿童在妈妈的怀抱里冻死在冰海……与此同时,影片揭示的是,那些脱险的救生艇上严重缺员,按设计能够容纳一千二百人的救生艇,实际上只载有六七百人。

  所以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杰克罗丝的悲剧首先是三等舱公民和一等舱公民的悲剧,以及在这个悲剧背后的更为巨大的美国社会的悲剧。影片编剧兼导演卡梅隆说:“或许是我在自娱自慰,虚构一个故事来取乐,但事实上,我还是想把历史的坚实内容包裹在故事里边。”在这方面美国舆论比我们清醒得多,影片获11项奥斯卡大奖,惟独没有最佳男女主角奖,女主角提名没通过,男主角提名的机会都没有。然而在中国,负有指导青少年责任的舆论,却看不到,或不愿看到影片的这一巨大内容,一味宣传“现代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本世纪最动人的爱情故事”,造成错误的导向,假如叫他们来投票,大概只须设两个奖项就够了:一个是最佳男主角奖,一个是最佳女主角奖。甚至一个奖项就够了,叫做“才子佳人奖”。

    西方有一种“冰山理论”,说冰山在大海里移动很宏伟壮观,那是因为它的八分之七在水底。“泰坦尼克号”把2.5亿的美金投入海底,从而留下了一些比浮出海面的故事更深刻些的东西。我们应该通过校园影评等形式,引导学生来发现这些东西,从而提高鉴赏艺术的能力。

    第二个例子,前不久播放的电视《还珠格格》,禁止肯定是不可能的,孩子们回家就是要看这些东西,这就是大众文化的力量。我们不要充当唐吉诃德和风车作战,而要因势利导,在校园里开展经常性的影评活动(这也应该是校园戏剧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引导学生把兴趣集中在一些有价值的内容上,不能光看到小燕子胡闹,其实小燕子代表的是一种民间文化,片子中不断点出,她是一个“民间格格”,这种文化与代表封建统治的宫廷文化一接触,必然发生碰撞,碰撞的结果,是宫廷文化不堪一击,一个小燕子就把诺大一个皇宫闹的一塌糊涂。还有,片子表现皇宫里缺乏人情味,正因如此,来自民间的女子才能够对于那些“阿哥”们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这里面很有一些民主性的,也就是人文主义的东西。所以,不要光是看到里面在谈恋爱,爱情从来不是孤立上演的,杰克罗丝的故事上演在舱位森严的豪华游轮上,小燕子的故事上演在民间文化与宫廷文化的严重对峙中。

    上述这些内容,都是文化,游戏啦,过节啦,唱歌啦,看电影电视啦,都是文化。人是文化动物,一个小孩子,长到两岁三岁,每天都弄出一些事情来,越看越有趣,这就开始有了文化。那么我们的学生又怎么会没有文化?最近揭晓的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编了两本书,仅从栏目看:百味人生、青春故事、初恋情怀、师情师说、救救孩子、谈天说地、挑战未来、人生况味、斑斓一季、渴望天堂树、热爱生命、环保话题、世间百态,等等,就多么地丰富多彩,所以我觉得开展校园文化,不用在形式上太费神,到处参观,看别人搞些什么花样,在座的不少校长这次来主要也想带些可“操作”的东西回去。我觉得这不是主要的,关键是要转变思想,相信自己的学生,不要去压制他们,他们自己就会搞出各种各样的花样来。我们的责任是鼓励他们,扶植他们。即使真有出格的行为,也要以文化对付文化,比如学生在黑板报上写了不太正确的话,不要简单地勒令他擦掉,你也有一支笔,你也可以写,写评论文章,进行讨论,进行批评,假如你的一支笔写不过学生一支笔,那么就要考虑真理究竟在谁的手里,据说到了知识经济的时代,真理往往是在后辈手里的。

    这就是人文主义精神,尊重人,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主体意识,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而不是简单把他们当作管理、禁止的对象。校园文化规范不是不要,但要淡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推到前台来的应该是校园文化建设,没有这种建设,规范就会向反面转化,培养创造型人才就是一句空话。这种人文主义的态度,也就是素质教育对于我们教育者所提出的基本要求。假如我们有了这种态度,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创造精神就会释放出来,就会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就能建设一种健康的、生机勃勃的校园文化。

    谢谢大家!

 


校园歌曲与校园文化

浙江省教育学院艺术分院副院长    陈祥文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专家们:

    大家好!刚才我们基地主任何霄鹏为大家作了一个对我压力很大的介绍,其实跟在座的很多同志相比,我可能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虽然是在教学实践这么多年来,在各种教研活动、教学研究方面,自己有一些想法,但是只是一家之见,而且何况这个培训班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教研经验的领导和专家,我在这里想仅仅是以这样一个题目(何主任给我出了这么一个题目)作中心发言,提出一些想法和一些问题,供大家在以后教学工作中、教学研究中供参考,如果讲得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领导、专家们批评指正。

    我是一个北方人,十六年前来到浙江,在北方的时候也是从事音乐教育工作的,到这边来,担任过中等专业的音乐教师,担任过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专业教师。

    这个校园歌曲基地的最开始筹建,到现在发展到这样一个规模,以至得到国家教育研究部门的重视,最后成为被中央教科所选中的教学研究基地,实际上这样走过了一条非常坎坷的道路,这个创办人之一就是刚才为我们讲话的何霄鹏主任,我也参与了其中一些过程。我们是在80年代中期的时候,开始对校园歌曲进行研究、探讨,逐渐逐步地形成了现在的这种观念,即校园歌曲推广和建设全方位的有中国特色的校园文化。

    现在我要谈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校园文化,什么是校园文化?我仅仅就其中的一部分——音乐教育谈些自己的想法。

    一、什么是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的概念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指知识密集、人才集中的高等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它包括“显性课程”和“潜在课程”两个部分。这是比较深奥的理论课题,我不准备去深入地研究它。第二个方面是指附着于学校这个载体,并通过学校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各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反映着学校的特点、面貌和个性等。这是我们要重点研究的内容。我认为我们的校园文化指的是一个特定的地方,是指校园的意识形态以及它的组织制度和组织机构。用通俗的说法就是围绕着德、智、体、美这样四个字的教育总方针,培养我们的下一代、我们的学生,让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围绕着这个总方针所建立的意识形态和组织机构,我们可以把它称之谓简易化的校园文化的狭义概念。

    这个概念我们可以把具体化一点。记在最早时,讲德、智、体,没有美,理由很充分,说是因为美包含在德的范围里面。说起来好像也是这么回事情,一直到国家教育部提出转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个轨道来时,才重新认定德与美还是有区别的。美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精神的体现,是建立在上层建筑之上的一个内容。这个美实际上就是美学,但是把这个学去掉,这个美也包罗万象。包含的东西非常多,它是一种精神。德其实也是一种精神,但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什么地方呢?德是内在的,而美更多的表现为内在力量的一种外延。在整个区域划分来讲,这个美是世界性的、是全球性的,它是公认的,所以说美的原则在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任何地区衡量的标准应该都是一样的,我们只能在书上,小人书上知道还有个丑人国,但其实是不存在的。以丑为美的最高标准,那是另外一个事,那是造出来的,全世界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美的原则都应该是一样的,因此这是具有世界性的、通性的,这就跟我们的音乐有联系,所以我们任何代表团出国去的时候,有人说这个代表团好,那个代表团好,但反映最好的是音乐代表团。因为音乐代表团除了语言沟通之外,还有一个音乐语汇的沟通。用歌声交流感情,互相学习,这是其他专业交流时所不具备的。原因就是这个美,音乐,包括美术、舞蹈等等衡量标准是统一的,这不是说谁教出来的,而是客观存在的这种美。所以说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在教育上忽略了这个方面东西的话,是一个最大的失误。特别是当他的经济发展、国力,当他的文化水准达一定要求的时候,当他统治的和管辖的人民已基本解决了吃饭穿衣的问题时,这时把美育放在首位就绝不是一种奢侈。我们知道以前音乐为什么不受重视,重要原因是音乐不当吃也不当穿,但当人们吃饱穿暖的时候就有一种精神需要。所以说在我们国家这种贫困、贫穷的时候,这种东西只能停留在理论上,“我们要重视音乐教育、我们要重视艺术教育”,只能是一种口号,这种现象是一种过程,必须的一种过程,到了现在这种过程快要结束了,现在我们的音乐,虽然还有很多校长、领导不重视,但是为期已经不远了。

    现在我们真正开始重视音乐教育了,但是我们对音乐教育的评价还很成问题,我现在发现有很多地区的教研员,在评市老师、优秀老师的课程的时候就看环节,组织教学、导入新课,然后是讲授知识,布置作业,下课。缺了哪一个环节也不行。这个老师虽然讲得很生动,但在某一个环节不够规范,因此不能作为优秀。还有的老师,讲得不怎么样,但是他讲得非常规范、非常清楚,他就成了优秀教师的人选。这种衡量是不是好教师、是不是好课程的标准有问题。音乐、美术课的衡量标准跟语文课、数学课、物理课的衡量标准是一样的,不用管你怎么上课,只要你这门课程是学生喜欢上的,上得高兴,下课的时候他恋恋不舍,这门课就是好课。国外衡量美育课的指导思想就是这样的,我们要想和世界接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那在这方面的观念就一定要转变。再比如说我们国家的合唱教学已经开展的轰轰烈烈,但是风格是一样的,单一的,我们现在从事的合唱教学,完全是前苏联式的,西方世界,先进的西欧或者是美国,他们的合唱的标准就跟前苏联不一样。前苏联的特点的什么?是要求嗓子,唱合唱的人,必须声音棒棒的,立体感的,男低音就是男低音,女中音就是女中音,男高音就是男高音,搞得非常明确、非常清晰,这样一来合唱分成几个声部,不管你是不是这个声部的人,你都可以唱这个声部。当然在一个大作品的表现上,西欧、欧美式的合唱,是远远比不过前苏联的,因为他的声音条件太好了。要响就能响,要弱就能弱,而欧美式的可以很弱,但不能很响,因为他要受嗓 音条件的限制,但他最大优点就是可以容纳多数的人来加入这个音乐的世界,他不把多数人排除在外,而且他这种训练方式,演唱形式,这种美学观点,也是非常美妙的,其美妙之处就在开合声特漂亮,因为他是直声啊。我们中国合唱协会老一代专家们,几乎99.9%的人都是前苏联培养出来的,所以他们用的就是这个衡量标准,历次大赛都是以这个标准来衡量。这个声音好就优秀,这个声音不行,就及格吧,勉强过去算了。 这个美学观,就在这里,你很难改变。但是现在讨论素质教育,人们开始质疑:你到底要培养什么人?培养专家就采取这个方法,你要想面向所有的人,对他们进行美的教育,那么就不应再用这样的标准,因为我们每个人不可能都是歌唱家的嗓子。从这个例子上,我们可以发现年代性的观念,要转变这种观念,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包括我,有时候就常常提醒自己观念不能太落后,要进行自我革命,如果不自觉的进行自我革命就可能成为落伍者。

    我刚才谈的是音乐教育,音乐教育也分成两种情况,一个是课堂,一个是课外;还有美术教育,演艺方面,如电影、戏剧、诗歌朗诵。另一方面就是修养,修养实际就是指一种气质,文化的外延,包括作派、风度、服装、仪表等等。一个教学单位、一个民族培养出来一个标准型的人才,他不仅有内心实实在在的知识,他还应该把这些知识演化成一种外延的力量,表现在与人接触、处事为人方面。他是以什么样的触角来进行与社会接触?他所学到的文学、理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这些东西形成了他的内涵,但是他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与社会和人的接触,那么就是风度、气质、仪表,包括穿什么样服装的,这都是一个人在美育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我们基地也搞了一个校园服装的品牌“接班人”,目的也就是要全方位的出击。

    有了内涵,形式也是很重要的。音乐教育的形式,第一个是课堂,课堂教育;第二个是课外活动。课堂教育我刚才已经简单的讲过了,我们国家的课堂教育,现在有一种模式, 现在我们很多专家都在研究这个问题,指出目前这种课堂教育实际上在是遵循着一种过去传统的,不是一种有活力的音乐课堂教学,正如我刚才所说,已经形成一个套路,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讲授知识、布置作业,这样的课堂教学导致音乐课可上可不上,学生也不是很喜欢。我现在提出我们要研究的课题当中,如何想办法把音乐教育的形式合二为一,那就是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化;课外活动课堂教学化。不妨试试看,可能会有新的结果。为什么讲课堂教学要课外活动化,就是要把课堂教学的气氛活跃起来,让学生不觉得是来上课,而是来研究音乐,听音乐、演奏音乐、参与音乐。我举一个例子,我去看了一个欧洲的一个学校,一进学校,一进这个课堂,就是这样一个场景,让我看得眼花缭乱:所有墙壁上贴着各指餮囊衾滞冀猓颐窍衷谝灿校颐窍衷谥泄囊衾纸淌疑隙加械模铱戳撕芏嗍∈械囊衾纸淌遥蠖嗍且恍┮衾旨遥舳①呛#褂辛跆旎鹊龋饷媸峭夤模炊喾摇⒛亍秃栈蛘呤强档枚昧恕E员咭患芨智倩蛘呤且桓龇缜伲衾纸淌遥懊媸峭沤帷⒔粽胖嗟囊恍┍暧铩U馓淌交恕6分弈歉鲅5囊衾纸淌遥簿褪潜日飧龇考渖源笠坏悖僭黾右话胝饷创笠桓龇考洌比涣怂桥分薜难伲扛霭嗉吨挥?0人。他们两个房间,旁边那个小房间里面放着很多很多各种的乐器之类的东西,还有唱片、唱片柜、VCD,角落里面是别打击乐器柜,然后那面是一个各种乐器的一个柜子。这面是一个调音台,墙上全是各种乐器的图解,门上有一个包括中国的各个国家的音乐史对照表,象地图一样,我看了有几个学生他们在讨论 某某人、某某人是哪个年代的,他说不信你看,在图表上一指,噢,是的,是的。每讲到一个东西都过来看一看。而且上课一进教室,大家围成一个圈,形成一个讨论的方式。我们中国式的课堂就是一个老师往这里一站,一言堂就讲到底。他们不是这样的,他们就围成一圈,然后每个人发了一件乐器,今天的上课内容是什么呢?是一个主题乐曲,在钢琴上弹奏了一番,然后一个一个的起来打,专门找了两个人来试 一下架子鼓,就让他来打节奏,咚咚,就这么个两个节奏,打完后又来了两个人,用竖笛把这个曲子吹一下,还有两个用黑管,吹一下,还有其他的几个打击乐器,全部把这个节奏打一下,好了都会了以后,全体演奏,最后找两个人把这首歌唱一下,有歌词的,一共是四个人,四个同学往这一站,节奏一打,他们就唱了一下,唱好了大家鼓掌。演唱了之后,又上来一批学生,教他们一些动作,舞步,好象是八步、十六步之类的东西,非常简单的几个动作,大概是用了三五分钟学会了。然后他们几个伴奏,唱歌,给他伴唱,然而再配上舞步,总体就下来了,而且大家非常活跃,大家就认真的打,生怕我自己出错,旁边的人打错,也要点一下,你错,啊,对对对,总是有些人出错,不是所有的人都那么聪明。我想这节课已经达到顶峰了吧?但是没想到,突然又来一个绝招,请大家一同跟着CD、音响共同演奏,这首作品是整个一个器乐曲,一个交响乐的器乐曲的一个部分,一个主题部分,在轰鸣的音响非常好、立体声音乐当中,他们就开始演奏这些,演奏的演奏、跳得跳,他们每个人就象亲自演奏这首交响乐一样,完了之后,再演奏两遍,完了下课,下课之后,还舍不得把乐器放下,依依不舍地走了。下了课之后,我和老师交流了一会儿,问:你这个模式上了多少时间了?他说他们上了三个回合,这个模式还没有上完,一个班一次,一周就一次课,他说可能有十几个班要全部上过。我说你下一个班要怎么做,他说我有我的办法,反正跟这节课是不一样的,我说是不是每一节课的形式全不一样呢,他说那也不能,我哪有这么多的方式,但是肯定有变化。这给我了一个启示,我们的国家音乐课能这么上吗?不行。你如果这么做的话,可能我们在坐的局长、教研员都不允许:你教学大纲完成了没有?你那个教学计划完成了没有?你没完成大纲的教学计划你不行,那就完了。这也有个观念转变的问题。所以我们的音乐课只好仍然老样子,这样的音乐课学生不爱上,也不爱听。

    课外活动,我认为也应改革,使得我们的学生愿意参与,使我们的学生将来都有一个能够用音乐来调节自己精神生活的这一样一个能力。就不会出现那么优秀的科学家,最后莫名奇妙的死掉,象陈景润,他撞了树,还说是树撞了他。就是因为他不能够调节,他没有任何东西来调节自己的精神状态。象国外很多专家,每个星期都参加音乐合唱团,进行一下音乐的洗礼,或者参加美术活动之类。其实这也是一种精神调节,所以他们的音乐教育目标就规定要使每一个人将来都使用音乐来调节自己的气氛,来丰富自己的生活。

    下面我再谈一下音乐教育的内容和标准。这些东西大纲上有,我就不一一说了,我们的老师都熟悉大纲。但是我们的大纲恐怕要修改,我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美国的,在1994年全国音乐教育工作会议上所定下来的9条音乐教育的内容和标准。我这是搬过来的,现在写下来给大家看一看。第一,教唱各种曲目,独唱并与他人合唱;第二,用乐器演奏各种曲目,独奏并与他人合奏;第三,即兴创作表演旋律,变奏和伴奏;第四,在具体指导的范围,作曲并改编乐曲;第五,读谱、记谱;第六,欣赏、分析并描述音乐;第七,对音乐和音乐表演进行评价;第八,理解轻音乐和其它人文艺术与人文艺术以外的学习之间的关系;第九,理解音乐与历史和文化的关系。大家有必要把它记下来,做为一种参考。这是不低的标准啊。各位领导看看, 第一,教唱各种曲目,独唱并与他人合唱;可能我们还基本上还做得到。第二,用乐器演奏各种曲目,独奏并与他人合奏;降低点标准,比如竖笛啊,手风琴啊,或者也可以。第三条这是我们所不具备的,即兴创作表演旋律,变奏和伴奏;这是我们一般的没有办法达到的,目前连想都没想过的。第四,在具体指导的范围,作曲并改编乐曲;只能一少部分,少数有兴趣的才能做到。读谱和记谱就更不用说了,自从很多地区变成了五线谱之后,我也注意到、观察到,很多都不识谱,连简谱也不识,更不用说五线谱了。关于用简谱还是用五线谱的问题,这也是需要讨论的问题,现在当然我不敢说这个话,现在大多数的人都会说,不能够再使用简谱了,要识五线谱,因为五线谱是最先进的记谱方式。我曾经也有这么个想法,但现在有一种新的想法,但是现在有这种想法的人太少,不敢多说,时机不到。这个欣赏、分析并描述音乐,是不要说我们的孩子们,就连大学生,师范院校的大学生他都做不到。我们是怎样欣赏分析描述音乐作品的呢?我举个例子,比如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与祝英台》,这一段是祝英台,这一段是梁山伯,这一段是同窗共读,甚至与,你听,有一个坟开的的声音,“哐……”,坟开了,最后呢,化做蝴蝶了,飞上天去了。啊,原来《梁祝》是这样的。于是引导了学生都在那里拼命地听里面那是坟开,那里是蝴蝶飞,音乐变成了讲故事。是的,有很多音乐是描绘民间故事的,但是音乐讲故事不是它的特长啊,用音乐讲故事有什么好听的呢?要听也是去听刘兰芳讲评书,且听下回分解是吧,那还是这个听的来劲,那干嘛去听音乐,猜得要死要活,还猜不出来,挺莫名奇妙的,这本来就不对。但是我们国家大多数百分之八九十的欣赏都有是这么欣赏的。所以说你不懂这个故事,没有故事的音乐就没法讲,是不是?所以说我就提出如果用这种办法去教学生,将来,我们的学生只要一听,这个是《二泉映月》,至于他拉得好与不好没关系,不管是这个瞎子阿炳拉的还是什么连音也不准的的人拉的,只要听出来,就可以。音乐欣赏不是这样的,我们去听音乐会,实际上听什么呢?听高水准的演奏啊!你说《梁祝》听多少遍了,有什么好听的?那为什么还是那么多人去听呢?去听演奏给你带来的这种美的感觉和享受,而不是去听《梁祝》故事。那梁山伯与祝英台谁不知道他们的故事?干嘛去听音乐去听呢?实际上去听音乐的美,所以说这种欣赏教育完全是走错了一条路。那么怎么去欣赏呢?我不反对,有故事情节的用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开始进入这个门的时候,可以这样做,但不能总是如此。真正的音乐,应该是没有内容的,比如好的二胡演奏家,周涛之类,那怕一个声音,一拉,啥也不是,好不好听,啊呀太棒了,真是太棒了,是不是?你去听小提琴演奏,每一个音节都那么漂亮,行了,这钱就值了。而我们的这种欣赏教学的方式,怎么能够培养出来这样的感觉?结果就是这样的,他的教师教了他五首,他这辈子就会这五首曲目,是不是?我在大学里讲理,他们说陈教师我们非常愿意听音乐,可是我们听不懂怎么办?我说你为什么要去听懂他呢?实际上我们的音乐家去欣赏音乐的时候,最高的欣赏境界是分析听这个作品的结构、音色的感染力。而不是从中挑选什么山啊,水啊,还是这个人形怎么怎么样,还是这个张三、李四在里面干什么事情。

    理解音乐和其他的人文艺术,和人文艺术以外的学科之间的关系,这点呢,在欧美的国家的当中有一个非常强的优势。在欧洲,只有完全中学(相当于我们的重点中学)的音乐老师,是专门的音乐专业的老师;除此之外所有的中学的老师,百分之百都是其他学科的硕士(因为他们国家最低的学位就是硕士),什么教育学硕士啦,理科教育学硕士啦,文科教育学硕士啦,由这些音乐爱好者来承担其他中学的音乐老师。教历史的,教地理的,兼教音乐;教数学、教美术的,兼教音乐。千万别小看他们,这些人的创造性可得了,他甚至比专业的音乐老师还历害,因为他们自小喜欢音乐,说、拉、弹、唱都会,他们没有任何拘束,创造了很多很多各种教学形式。其中有一个非常独到的,就是他能与本学科的,音乐以外的学科进行联系。音乐与历史进行联系,音乐与数学进行联系,音乐与美术进行联系,音乐与文学进行联系。讲到历史的时候,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这个歌曲,他相互联系。在他们中学老师相互介绍经验的时候,这类经验特别丰富。他们重视这方面的东西。他们把音乐作为一个纽带把所有学科相互联接起来。而我们国家就是音乐和其他不联接。我们国家有一个非常不好的现象,谁来学音乐呢?成绩不好的人来学音乐,数学不行的,文化不行的,学音乐去了。因为比较好考。考音乐学院文化科是音乐学院出题的,所以说音乐学院的附小、附中的文化课是一塌糊涂,他们也不在乎什么文化课好不好。我作曲的能作出曲来,我拉琴的能演奏好就行了。因此我经常跟我学生讲,我说你们不要学他们,你们看到他们在舞台上演奏的辉煌时刻,那仅仅是两个小时,就两个小时,而且坐在交响乐团首席演奏的那些人,你问他这些曲子什么调的啊?他不知道,你问他什么曲子?他不知道,你给他换成谱一拉他就不会拉了,因此他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制造声音的一个工具。真的很悲惨,非常悲惨。你们见了我们各省的歌舞团,当然也有好的,但大大数人都是这样的,除了演奏他的小提琴以外,他什么都不知道,只有在演奏的时候,非常精神,看鲜花一束束的上来,掌声雷动,真是羡慕啊, 歌星啊什么什么星,实际上他们下了舞台之后没法做人。睡觉没个睡相,吃饭没个吃相,走路没个走相,真的是这样的,这是一种畸型人。因此我们这个教育是不成功的,外国不是这样的,正常的文化发达的国家,学习音乐的人,在其他方面也比一般人更好。我们国家这种状况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从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因为会拉小提琴,会吹号,就可以当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下乡就可以不用干活。于是,所有的人都去学小提琴,为什么学小提琴呢?因为小提琴用得比较多,一个乐队起码有二十把小提琴,吹笛子没人学,因为一个乐队只有一个吹笛子的,不好考,小提琴,用得多,因此拉小提琴的特别多。结果这种误导到现在,这种印象一直还存在。造成现在的孩子也是这样,只要我有了一技之长,其他我都不管。这种培养方式的确是有问题,因此我就觉得,我仔细看看了美国1994年全国音乐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标准,我深有所思,感触非常深,我们国家如果要想与其接轨的话,要想达到这样的目标,还需要三、五十年,但这一天能够到,如果按照现在的步伐走的话,能够到。其他的内容我就不讲了,因为我们国家的音乐大纲规定的非常明确,要上什么作品啦,课本上什么什么东西,都讲得非常明确。我就这九个内容拿出来给大家看一看,大家去分析分析,是不是会对你们的课题,会对你们所研究的东西能够起到作用。

    最后关于校园歌曲。

    校园歌曲的定义很难确定,所以我想避开校园歌曲定义问题,把它含糊一点,凡是属于校园歌曲特征的歌曲,都叫校园歌曲。(众人笑)但是有两个基本特征:一个就是它的思想内容符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健康,这是很要紧,其中有一些小里小气的,含蓄一点的人生爱情之类的东西,问题也不大,但不能是赤裸裸的东西。第二就是它的旋律特征,要符合心灵纯洁的孩子们的这样一个特征。

    讲完校园歌曲的定义,再讲它的分类。校园歌曲的分类,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三大类。思想教育性的歌曲,这种在目前我们的校园里还是占非常大的比重,我们《校园歌曲》上面第一个栏目就是“好歌大家唱”,两首歌,第一《国旗我爱你》,第二《祖国我是你的花朵》,这是什么歌曲啊,思想教育性的歌曲。在校园里占相当大的比重,这就是符合我们中国特色的艺术教育。这类歌曲有什么特点呢?它的形式往往是以齐唱为主;场合一般是教室、会场、广场、队列等等;它的内容是国歌、队歌、团歌、校歌,以及思想性较强的歌曲,还有不同时期的有关主管部门的推荐歌曲。第二大项就是艺术性歌曲,它的形式是独唱、重唱、合唱为主,场合是舞台、音乐厅、电台、电视台等等,这是非常高档的。内容就更加多了,大量的中外名曲,但是这里面有一些根据学生的年龄段,还要考虑一些关于过分裸露的谈情说爱的,还要控制一下。这是艺术性的歌曲。第三是娱乐性歌曲,形式一人唱和数人唱等等;场合是室内外所有能唱歌的地方,只要不打扰别人正常活动的,包括OK厅;内容是抒发个人情怀的流行歌曲。当然可能还会分出其它的,但总的基本上已经囊括了。这三大类歌曲基本上已囊括了所有在校园可以唱的歌曲。这里面有一个问题,比重怎么看。我们在要求学生的时候比重应该怎么看?我觉得思想教育性的歌曲适可而止,因为这些歌曲内容更多的时候是属于德育的范畴,在管理分工的时候,应该是属于团委啊、教导处啊、办公室啊,这些地方管得比较多,开会了、升国旗了这种形式上用的歌曲。还有一个适可而止的就是第三类娱乐性歌曲,过去我曾经非常同意教育部所谈到的通俗歌曲不准进课堂,现在看起来觉得有点过份了,这类歌曲是制止不住的,挡是挡不住的,象来洪水一般。你越挡他越来劲,孩子的最重要的一个心理特征就是逆反的。你不挡他反而没劲,你要一挡他就来劲,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采取,一定要对这类歌曲要导向,要有好的导向,顺其自然,但要有所控制。在国外也是这样的,国外很多老师就采取这样的办法,他们说关于流行歌曲怎么办,怎么处理,孩子们喜爱的流行歌曲,不仅不能不准他们唱,而且还要把这些歌曲搬到正式课堂来上课,满足你们的需要。你们愿意唱,我领着你们唱,这样反而觉得关系非常融洽,同时做一些加强引导方面的工作。实际上,好的通俗歌曲也具有相当的艺术水准,娱乐性的歌曲还是不能够禁止,要引导,但是不能够放很重要的比例。如果要开的话,这两个加起来是四,甚至还可以再少一点,中间这个应该占比例六,到六五甚至是七。为什么?因为真正具有音乐美学思想的、能够熏陶孩子们美的心灵的是艺术性歌曲。艺术性歌曲中我更赞同合唱,当然独唱要,重唱要,合唱更要。独唱可以为少数人,合唱铺天盖地,这样才能够把我们的艺术歌曲在校园里起到的美育效果真正发展起来。我这里有一篇文章好几个音乐杂志都发了,就是《充分开展合唱教学的重要手段》。要重视合唱教学,因为合唱教学培养人的集体性。有些人说我从来不参加合唱,我是独唱演员,这种人是很小人的啦,是不是。其实合唱里不让独唱演员进来,并不是因为独唱演员高尚、高级,而是独唱演员是败家子,败坏合唱的效果。所以说不让独唱演员参加,而独唱演员理解为独唱演员高一等,我可以不参加合唱,其实独唱演员个性太强,所以不能参加合唱,他要捣乱,需要你来做某种领唱时,才让独唱演员来做。我们很多老师还不知道这个关系,会唱歌的小孩从小就培养一股傲气。要他参加合唱,我是独唱的,脖子扬得更更的,我是独唱的。其实合唱团员照样有教授级的,而且这种人更高尚,不为名、不为利,一生无所有,只求我们共同合作。在我们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其实合唱艺术是最好的音乐教育手段。很多明智的企业单位都成立一个专门的合唱团,作为他们企业的一种形象,请专家来培养,唱几十首曲目,凡是有大赛参加都去,让所有的员工注视着我们合唱团的每一个行动,大家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著名的音乐教育家科达伊有这样一句话:没有一种活动象合唱这样,一个人在里面唱坏了那么严重的影响大家。所以说匈牙利这个国家音乐教育水平比较高,跟科达伊这种指导思想非常有关系。虽然他们国家很穷,但是他们音乐教育层次很高,就是因为他们充分利用了合唱,利用了人的声乐,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嗓子,我不需要花钱买乐器,我唱。把匈牙利的民歌全部编成音乐教材,让学生来唱,所以匈牙利90%的民歌已都被科达伊等人编成音乐教材,在幼儿园、小学、各个城市的大学里全部编成教材,都是以重唱、合唱形式。合唱的最终目的是在于,什么叫合唱?大家在一起唱就叫合唱,大家能够互相的我的声音跟你靠拢、你的声音跟我靠拢,这样的一种感觉、这样一种能力培养出来,形成一种性格,然后跟大家相处不就好了嘛。
最后我想谈一下关于新世纪的校园歌曲,也就是展望21世纪。

    我们的校园歌曲,大陆上所接触的校园歌曲这个词实际上是从台湾校园歌曲开始的,那个时候是80年代初,而实际上真的有校园歌曲的时候是本世纪初的学堂乐歌。但是真正形成校园歌曲的印象,或者是要在校园里搞一个专门的符合校园性质、特点的这样一类歌曲的提法,恐怕还是我们这本《校园歌曲》。编《校园歌曲》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争取让校园歌曲在校园文化里占一席之地,为了这个我们作了很多努力,我们想把《校园歌曲》推广起来,送到学校去,让学校学生唱更多的曲子,这样一种指导思想。将来校园歌曲可能会有更多的品种,更多的内容,水平更高的作品都会到校园歌曲中来。我看到白月桥的那篇文章,知道我们的校园歌曲已经列入了国家的课题,已经包括到基础教材的研究去了,这说明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开始注意了到我们的传统的教学的问题。我想将来再过二三年以后,我们的校园歌曲不仅仅是内容上、范围上超越这几个字,同时巩怕还要改名,叫学校音乐,或者是校园音乐,而不是校园歌曲,因为校园歌曲不管你怎么宽泛,仅仅停留在人的演唱上,现在之所以叫校园歌曲,因为更多的学校,我们国家的经济基础发展还没有到这一步,没有能够购买大量的乐器,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能以人的声音作为乐器来通过演唱培养我们的美感,但随着我们的国家的进一步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我们很可能象德国、美国一样会发展更容易培养孩子们的一种乐器,那么这样一来,在我们的校园音乐教育中就可能不仅仅是歌曲为主,而是两条腿走路,器乐和声乐并驾齐驱,那个时候我们的校园歌曲恐怕非得更名学校音乐不可。以上我把我自己的一些想法,谈不到什么研究,一些感受,跟大家作了一下汇报,可能耽误大家很多的时间,如果能供大家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我将是非常荣幸的,我听说我们这个班里面的很多老师都有自己的研究课题,我很羡慕,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也参与一下这方面的研究,谢谢大家,耽误了你们两个多小时的时间。




 

 

从中华诗教入手,开创校园文化的新局面

吴越文化研究会会长    吴亚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 “中华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这个题目很大,内容很多。所以我采取逐渐收缩的办法,从概念引渡到实践,从抽象引渡到具体,把它分为四个问题:

    1、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
    2、中华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3、从中华诗教入手,开创校园文化的新局面;
    4、在操作中亟待改善的几个条件。

一、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

    传统的意思是世代相继的系统。

    所谓“中华传统文化",指的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绵延下来自成体系性的文化。它不包括曾经猖獗一时的邪教异说(如一贯道、法功之类),也不包括一直处于非主流地位、未发育成熟的成份(如明清时期萌芽状态中的资本主义、现代话剧之类)。这其中虽然仍有精华与糟粕之分,但今天我们主要是指其优秀部分而言。对此,人们向来称之为“国粹”。人们还把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学问称之为“国学”。可见其在所有学问中的地位。

    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主要体现在文、史、哲三大领域。具体而言,便是以“五经”、“四书”、《楚辞》、《史记》等为典范的一系列文、史、哲著作和以这些著作为思想基础的社会生活。

    其中又可概括为:

    “万物同和”的世界观(《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天下为公”的社会观(《礼记·礼运篇》);
    “以人为本”的人生价值观(孔子“仁者爱人”,孟子“民重君轻”);
    “天人合一”的自然价值观(《老子》);
    “尽善尽美”的审美价值观(孔子:“韶,尽美矣,又尽善矣”);
    以及“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止于至善”的不断进取精神;“杀身成仁”的献身精神。

    在哲学方面,从孔孟、老庄到董仲舒、王充、范缜、程朱、康梁……所涉范围之广,所述识见之深,以及影响之久长,可谓世罕其巨。

    在史学方面,从《春秋》、《史记》及其后的“二十四史”,到稗史、直录、方志、谱谍,材料之丰富,记载之精当,观点之清晰,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在文学方面,从《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无论作家、作品、流派、风格、手法、技巧,均可谓汪洋恣肆、精彩纷呈。

    此外,当然还有建筑、雕塑、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剧等。但它们大多离不开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文学思想的启发和历史材料的充实。

二、中华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从我国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开创学校教育到“五四”为止二千五百年间,中华传统文化一直是校园文化的全部,其地位的至高无上和不折不扣,是毋庸置疑的。历来的大教育家、大学问家,诸如孔丘、荀况、董仲舒、韩愈、欧阳修、朱熹、俞樾、康有为、章炳麟、王国维、李叔同、陈寅恪等,也都是充实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杰出宗师。

    但是,从“五四”开始,随着欧风东渐而出现的偏激行为,在“打倒孔家店”、“反对旧文化”的旗号下,中华传统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不过,一些“五四”健将本身也是在中华传统文化摇篮里吮吸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乳汁长大的。所以中华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中仍占有不小的地位,甚至像“国学专修馆”这样的以传授国学为己任的专门学校也应运而生,硕果累累。(如唐文治创办的无锡国家专修馆培养的一批人才,就曾成为现代中国在传统文化方面拾遗补缺、续绝存亡的力量。)

    从本世纪50年代起,由于极“左”思潮的不断严重,发展到十年浩劫时期,在"破四旧”、“批孔”、“批儒”的纲领下,民族虚无主义泛滥,中华传统文化面临灭顶之灾。

    但中华传统文化毕竟源远流长、根源蒂固。表面上,中华传统文化被清除出校园;实质上,在社会各处仍潜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因子。

    按理,在浩劫结束之后,中华传统文化就可恢复其在校园文化中的地位。但一方面,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有一个艰苦的历程;另一方面,几十年的文化断层,导致能主持、承担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重任的力量相对偏弱。因而,当低级、庸俗、没落的"海外风"吹来的时候,一些年轻人随之数典忘祖,情不自禁地充当了庸俗、颓废文化的"追星族",甚至嗜痂成癖,不能自拔。即使经过近十年从中央到地方、从上到下的不懈努力,提倡高雅文化,迄今为止,中华传统文化在整个校园文化中的比重仍明显薄弱。

    在去年的《文摘报》上,曾载有一篇题为《读名著能找到饭碗吗?》的文章,说的是某经贸大学要求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史记》等文史哲名著,学生们却大不以为然,说外语、计算机和经济类书籍,才是大学生的“必读书”,读《三国演义》,能帮助我们找到就业的饭碗吗?

    从直接的功利因果来看,读《三国》当然未必能使学生找到饭碗,但是从长远的眼光来看,《三国演义》无疑也会给经贸界人士以启示与活力,我们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就有一些海外企业家,很乐意在接触过程中聊一聊中国古典名著,从而掂量一下对手的文化素养和可合作程度。生意的成败也许就在这看似不经意的交谈之中。更何况像日本等国的商界有识之士,也往往把《三国演义》等中国名著定为自己的“必读书”。而我国的在校学生,如不及早提高人文素质,到以后临时抱佛脚,就未免事倍功半了。

    有鉴于此,进一步明确中华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文明史。

    教育部颁发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也规定了在“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中,要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

    中科院院士、教育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杨叔子曾一再强调: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优秀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就不打自垮。”

    记得在十多年前,曾经有过一场“大学生为救一个普通百姓而献出生命是否值得”的讨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人文精神、传统文化的失落。(你们说值不值得?――“值得!”有哪一句名言可以作为最有力的依据?)如果还记得孟子所说的“舍生以取义”、“杀身以成仁”的话,这“值得”还是“不值得”的答案岂不是十分清楚的吗?

    又如最近,几个书法家在谈论,假如有一个老板拿来一篇文理不通、词不达意、不伦不类的文字,给你五万元酬金,要你抄写成书法作品,你会不会答应?其中大多数书法家表示,看在这五万元酬金面上,会接受这份差事,照抄不误。我说:“见利忘义,见钱眼开,此之谓也!”孔子不是说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话吗?

    又如在当代作家中,有一些人受功利主义和物欲的驱使,醉心于低级趣味的所谓“通俗文学”的写作。有些影视作品,也是曲意迎合世俗口味而置文化常识于不顾。(如把毛泽东的《菩萨蛮·黄鹤楼》词用来作表现清代剧情的布景;把“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这样的对联,也挂到了皇后的寝宫里。)

    有些新闻出版部门,也是经常热衷于歌星、影星的秘闻琐事,津津乐道,而对传统文化则因相当隔膜、冷淡而粗制滥造,错误百出。(如把明代文学家宋濂当作宋代人;把“陈思王植”当作“陈思”与“王植”两个人;把“旧雨”解释成“过时的雨”;把“弹冠相庆”用于毛泽东与柳亚子的交往。)

    有的大学文科教授,居然不知道“扶桑 ”是日本的别称,当人家问他:“你刚从扶桑归来?”他却说:“不不不,我刚从日本回来。”还有一位姓“沈”的教授,居然会把自己的姓,写成繁体的沈阳的“瀋”。

    有的画家,则把“士别三日”的典故误作“士隔三年”。甚至分不清“己、已、巳”、“戊、戌、戍”。

    如此等等,都说明这些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人,其素质实在堪忧。这当然是有历史原因的。如今在意识形态领域起骨干作用的人员,其从启蒙以至整个在校学习阶段,多半是在中华传统文化被清除、排斥、不受重视的校园文化中度过的。

    现在我们强调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引用杨叔子院士的话来讲:“所谓高素质者,就是不但有科学文化素质,而且也有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但能掌握与开拓现代科学技术,而且能继承与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不但懂得如何做事,而且懂得如何做人。”

    所以,提倡让中华传统文化回归校园,并且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流,正是为了造就新世纪高素质的人才。

三、从中华诗教入手,开创校园文化的新局面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号称“诗国”。

    中华诗教有悠久的历史。

    早在2500年前,作为先秦典籍的“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就是以《诗》为首。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是这样教导他的弟子的:

    “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

    翻译成现代话,就是:“年轻人为什么不学诗?诗,可以使人振作,可以教人认识社会与自然,可以团结大众,可以抒发情感。说近一点,可以奉亲尽孝;说远一点,可以报国尽忠。此外还可以增长许多生活知识。”

    孔子还说:“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礼记·经解》)

    《毛诗序》也说:“正得失,动天地,泣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几乎涵盖了“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所有方面。

    江泽民主席在1999年会见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演创人员时指出:

    “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光明日报》1999年2月21日)

    学诗,不单是欣赏,而且要写作。诗词创作是培育心理素质最高境界的沃土。

    刘勰说:“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舒卷风云之色。”(《文心雕龙·神思》)

    苏轼说:“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书吴道子画后》)

    这种开放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在过去几十年的应试教育中,是受到严重扼杀的。提倡素质教育,亟需激活这种开放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而开展诗词创作活动,正是开放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催化剂。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提出异议:从科举考试到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为什么只批评几十年的应试教育呵!

    这正是我要说明的:封建时代的科举考试规定的只是固定的格式,而并没有规定标准答案,考的就是如何在固定的格式(如八股文、试帖诗)之中,表述自己灵活的思想,看起来“死”,实际上还是活的。而且它是韵散并重,即既考散文又考韵文,既考逻辑思维,也考形象思维。所以虽然也有高才不中的现象,但得中高第者绝大多数是历史上的佼佼者。其低才高中的情形远没有现在高分低能的情形那么严重。

    现在的考试,尤其是所谓“标准化试题”,格式似乎是“活”的,答案却是死的;而且对形象思维的测试,简直束手无策。学生的想象力、联想力和创造力也受到严重的束缚。

    在不断强调素质教育的形势下,科学实验、技术发明、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等项目已陆续在校园文化中发展起来。但我认为,如果没有中华诗教的介入,并处于重要位置,这样的校园文化,不仅是不完整的,同时也会制约其它项目的提高与沟通。

    1999年5月29日,江苏省教委召开中小学教学改革座谈会,会议学习了江泽民同志关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指示,专题讨论了古诗文诵读问题。省教委主任周德藩说:中国自古就有“诗教”的优良传统,在青少年语言、思维、记忆发展的最佳时期,有计划地指导中小学学生通读一些古诗文中的经典篇目,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全面提高广大中小学生人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张衡、曹操、王维、颜真卿、范仲淹、王安石、沈括、朱熹、林则徐、吴昌硕、李叔同、鲁迅、郭沫若、毛泽东、竺可桢、茅以升、苏步青、钱钟书,等等,他们或是大科学家,或是大政治家,或是大哲学家,或是大文学家,或是大画家,或是大书法家,但他们又都是诗人。他们在各自领域中的杰出成就,无不与其诗词修养有关。而在当代众多的科学家、作家、艺术家中,之所以缺少大家,忽视诗词修养,制约其在专业领域中向更高层次升华,倒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为此,从中华诗教入手,以开创校园文化的新局面,应是势在必行。最近在华中理工大学举行的“全国第十二届中华诗词研讨会”,其主题就是“让中华诗词大步走进大学校园”。而且在会上又进一步形成共识,提出“诗词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把诗教列入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贯彻于大、中、小学各级学校。大会总顾问、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在大会闭幕式上对此作了充分的肯定。他说:弘扬诗教,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华诗词走进大、中、小学校校园,我们完全支持。欢迎这样的诗词研讨会,今后多到我们大学校园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在贯彻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中,要认真研究会议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制订切实的具体措施,加强素质教育和普及诗词活动,克服薄弱环节,从而把诗词教育不断推向前进。

    诸位今天听了这个信息,如果赞同的话,回去就可以操作起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你们那里的诗教开展起来了,那里的校园文化新局面也就呈现出来了。

    当然有的同志觉得,这是个新课题,没有经验,怎么操作啊?那么我下面第四个问题要谈的,就是对如何操作作一些扼要的提示。

四、在操作中亟待改善的几个条件

    首先,应有认识明确、作风踏实的领导。

    所谓“认识明确”,一般来说,听了我刚才对上面三个问题的阐述,是不会不明确的了。如果不明确,等一会还可以再和我进行探讨。

    现在我想针对一直困扰人们的两种意见作些说明。

    第一种是毛泽东1957年1月12日致臧克家的那一封信。信中说:

    “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旧诗可以写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为这种体裁束缚思想,又不易学。这些话仅供你们参考。”

    毛泽东说“旧诗可以写一些”,人们却往往理解成“一些都不可写”;

    毛泽东说“又不易学”,则被当作“都不准学”;

    毛泽东说“仅供你们参考”,则被奉作“变本加历地强制执行”的金科玉律。从那以后的整整二十年间,几乎无人敢公开说个“不”字。

    这是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造成的。经过拨乱反正,重新审视,信中的意见不但不足为训,更与毛泽东本人的行为相矛盾。旧诗岂但“可以写一些”,而且可以多写,不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而是应该在青年中大力提倡。它既有“不易学”的一面,也有“不难学”的一面。所谓“束缚思想”,也不合实际。擅长写旧体诗的毛泽东、周恩来、陈毅、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其“思想”何尝被“束缚”?至于“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的看法,也不正确,与毛泽东在其他场合发表的意见也大相径庭。(他曾说:“用白话写诗,几十年来迄无成就。”还说:“旧体诗,一万年也打不倒”;对白话新诗,“给我两百块大洋,我也不看的。”)

    第二种,是鲁迅的话:“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做完,以后倘非能翻出如来佛手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鲁迅全集》卷一,第224页)

    推崇唐诗,无可非议。但认为唐后无诗,不应再作,显然立论偏颇。我们既不应随意薄古厚今,也不应任性厚古薄今。通过诗词创作来增强青少年的自信和毅力,培育青少年的超越意识和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鼓舞青少年超越自我、超越前人、超越历史的不断进取精神,对于中华民族永远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具有十分深刻的意义。

    所谓“作风踏实”,在座诸位现在看来应该是不成问题。不过在开展诗教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波折和困难,这就需要坚定信念,因地制宜,一步一个脚印,既有藐视困难的勇气,又有逐一解除困难的耐心和办法。成绩往往出现在艰苦努力之后。在未见成绩之时,更需要像郑板桥《咏竹》诗所写的那样: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其次,需要功底扎实、乐于奉献的师资。

    在80年代,有一位从县委书记调任××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的同志,是一位诗人。他很想利用党委书记这一有利职位,在校内弘扬诗教。但他在位数年,直到退休,终究未能如愿。原因是该院从中文系主任到一般教师,没有一位具备讲授诗词的能力。我曾问他:“你不能亲自种点‘试验田’吗?”他回答:“我也忙啊。”我觉得他是有点放不下“书记”的架子。他既主动提出弘扬诗教,思想认识是明确的,但作风似乎还不够踏实。这样说,也许是太苛刻了点。因为就像作战,光有司令而没有战将,的确成不了气候。

    由于传统文化断层几十年,如今在职教师之中,具备讲授诗词能力的确实为数甚少。如果因为少而放弃诗教,当然干脆利索,可以回家睡大觉。但这样一来,我们的校园文化岂非依旧不完整?我们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岂非依旧困难重重?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断层现象岂非更加严重?如此恶性循环,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岂非“不打自垮”?

    师资缺乏,应该尽力挖掘;校内没有,可以向校外搜索。一般而言,全国性的中华诗词学会,在各个省和大多数市都有一些会员,此外,部分省、市、县也有若干诗词学会和诗社。教委或学校都可就近约请他们派人到学校作讲座或担任辅导老师。如果联系有困难,我也可帮助牵线。或者你们要举办诗词培训班,我也可上门服务。如需要讲义资料,我也可尽力设法提供。

    第三,需要相对稳定的组织、经费与时间。

    组织可以因地制宜,或以现有的语文兴趣小组、文学社团为基础,或单独成立诗社,由兴致高、又有一定组织能力的教师或学生具体负责,并确定由某位领导或教师分管、指导,定期或不定期举行交流活动,办一个刊物,作为推介辅导知识与发表习作的园地。所需的经费与时间,可根据规模的大小,由学校统一部署。

    江苏高邮市川青中心小学积极开展诗词教育与创作活动,成立了芦花文学社,创刊了《芦花少儿诗小辑》,为中华诗词走进小学校园开了好头。八年来,学生共写诗2000多首,其中有上百首在《当代诗词》、《中州诗词》等十多家诗刊发表。他们认为,从小学起就进行诗词教育,是诗国重振雄风的希望所在。

    湖北红安县,过去是将军县,现在有可能成为小诗人县。近年来,该县中小学共成立诗词文学社团20余个,参加文学社团的学生达1300余人。其中的方西河中学绿茵文学社已小有名气,仅1998年该社社员就有10余首诗词在省级报刊发表。浙江勘察工程学校、浙江物资学校、东阳市海峡艺术学校等,也已多次开设诗词写作课,创作的诗词作品陆续在各级报刊上发表。

    在这方面,在座诸位肯定是敢想敢做,脑袋灵活,领导有方。所以,我祝愿大家,在不久的将来,都能在弘扬诗教、丰富校园文化、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实践中,作出新的贡献,取得更大的成绩!

    临了,我想用我的一首小诗,来结束我今天的讲座:

    中华国粹五千年,奕代相传后接先。
    源远流长盍容废,根深蒂固自难迁。
    兴观群怨弘诗教,南北东西结雅缘。
    培育人才高素质,校园文化展新篇。


    如有不当,敬请诸位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校园戏剧任重道远

浙江省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教授  洪忠煌

    这篇演讲的主旨是阐明校园戏剧在整个校园文化中的位置以及它与美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

一、校园戏剧是校园文化与戏剧文化的交叉点

    这里必须给校园戏剧下个定义:所谓“校园戏剧”应指一切以在校师生(主要是学生)为创作(含演出)主体的戏剧创作和演出活动,而不仅仅是指表现校园生活(或学生生活)的戏剧作品。在这一定义中,“创作主体”是个关键词。某些戏剧作品表现了学生生活,但参与演出的演员们不是在校师生,那么这些戏剧作品还算不上是校园戏剧。(专业剧团也可以创作演出这些表现学生生活的戏剧作品。)反之,有些戏剧作品的内容不是表现学生生活的,但只要是在校生参与了这些戏剧作品的创作演出(主要是演出),那么这些戏剧作品的创作演出活动就属校园戏剧的范畴。简单点说,在校师生参与的戏剧演出活动,无论剧本内容是什么,都应视为校园戏剧。例如,在校师生演出一些内容与校园无关的世界名剧,也应算作校园戏剧。

    艺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戏剧作为一门艺术(综合艺术)来说,校园戏剧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戏剧作为一种文化(戏剧文化)来说,校园戏剧又是整个戏剧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我们画一个座标,以“校园文化”为纵向轴线,以“戏剧文化”为横向轴线,那么置于这样纵横两条轴线的交叉点上的就是“校园戏剧”。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校园戏剧属于校园文化范畴;从艺术(戏剧艺术)的角度来看,校园戏剧则属于全社会的戏剧文化范畴。

    所以,研究戏剧艺术的,不应忽略校园戏剧,因为校园戏剧可以成为整个戏剧发展的源头(中国话剧就发源于校园戏剧),也是全社会戏剧事业的重要一翼。所以,建设校园文化的,或者说搞教育工作的,更要重视校园戏剧,把校园戏剧看作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看作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

二、现状扫描

    这里仅就本人所接触的有限资料来看杭州一地的校园戏剧现状,以期“窥一斑而知全豹”。

    自1996年起,杭州市举办每年一度的“年年红杯”大学校园戏剧比赛。第一届(96年)报名院校13所,第二届(97年)增至18所。第二届参赛剧目(多为话剧)达14个,有小品、独幕刷、多幕剧、无场次话剧等。经过评比,杭州师范学院创作演出的三幕话刷《风雨沧浪湖》(黄岳杰编导)获一等奖;该院坚持活动已达十余年的“流霞剧社”创作演出的独幕话剧《掠过山岗的清风》,参加了由国家教委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师范教育100周年文艺晚会”演出。

    浙江大学话剧团连年举办大型演出活动,如97年的《绿树如歌》(歌颂于子三烈士的自编剧目),98年的《绝对信号》(重排北京人艺剧目),99年的《泥巴人》等。此外,还有中国美术学院的《影子的传说》,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本人参与指导)的《解决》,等。

三、历史追溯

    对中国话剧史略有所知的人都了解,中国之有校园戏剧,是与19世纪末上海的教会学校师生引进西方戏剧同步的(西方戏剧在艺术形态上是与中国戏曲有明显区别的“话剧”),因而校园戏剧活动就是中国话剧诞生的摇篮,校园戏剧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也是与中国现代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同步的。继教会学校的圣诞节演出活动之后,天津南开学校在校长张伯苓的主持下开创了每年一度的校庆纪念日演剧活动,自编自演“新剧”(即后来所称的话剧);张伯苓这位著名教育家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创始人之一,他对校园戏剧的倡导是与他的教育思想密不可分的。张伯苓在《舞台·学校·世界》这篇演讲中,引用了英国伟大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剧诗“THE WORLD LIKE STAGE”(意即世界一舞台也),提出“余谓学校亦一舞台也。”“世界者,舞台之大者也。其间之君子、小人,与夫庸愚、英杰,即其剧中之角色也。欲为其优者、良者,须有预备。学校者,其预备场也。”张伯苓把戏剧原理与教育原理相贯通,把引导学生参加校园戏剧活动作为培育人才的手段,在我国首创了把校园戏剧纳入整个教育体制这样一种现代教育方式。事实上,在张伯苓的这种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南开学校和由在校师生组成的“南天新剧团”所培育出来的人才中,不但有著名剧作家曹禺等,而且有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中学生时代的周恩来不但曾经作为“南开新剧团”的骨干和主要演员积极参与校园戏剧活动,而且在校刊上发表文章《吾校新剧观》,对从西方引进的话剧及其社会功能作了系统的论述。

    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校也在20世纪初期就有了校园戏剧活动,其骨干之一就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人和最早的导演艺术家之一洪深,他曾编导了进步话剧《贫民惨剧》在校上演。

    校园戏剧从一开始就对中国现代教育、对中国现代话剧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双重的推动作用,这是历史的事实。

四、校园戏剧的重要性

    校园戏剧有如下多方面作用:

    1、校园戏剧是中国现代教育开拓者的主张,属于“五四”精神的范畴。
    2、校园戏剧培育了一批杰出人才和伟大人物(周恩来、曹禺、弘一大师李叔同等)。
    3、中国现代戏剧(话剧)从校园戏剧中诞生,振兴戏剧还需要从校园戏剧的启蒙工作着手。
    4、中华传统文化(戏曲音乐、诗词韵文)的继承发扬,有赖于校园戏剧。
    5、由于戏剧是综合(时空、语言)艺术,校园戏剧有助于全面素质提高,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6、由于戏剧演出是集体体验,校园戏剧有助于培养开放型的、开拓型的、富于创造性的现代人才(口才、公关、创意想象、影视传播等)。

    校园戏剧的重要性是怎么强调也不过份的。

五、问题和建议

    1、增大戏剧文学在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份量;
    2、将戏剧文学较普遍地列入大学(首先是艺术院校)课程;
    3、加强对校园戏剧的领导和资助;
    4、为提高校园戏剧的质量和凝聚力,要有专家的指导;
    5、建立具有延续性的活动机制;
    6、校园戏剧要走向社会,使之与文艺界、戏剧界、广播影视界接轨。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90659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