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站长文存 > 教育研究

何二元:“大中教育教学衔接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时间:2007/7/1 】 【来源:本站 】 【作者: 何二元】 【已经浏览5311 次】

    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每一新的学习都是在已有学习基础上进行,只有熟悉学生已有的学习及学习的效果,才能更科学地设置新一轮学习。这项工作又分两部分,一是教材编写,有关部门一定是遵循这一项原则的,但是在具体的知识衔接上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二是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贯彻这项原则,以往这方面的研究比较薄弱,特别是大学阶段的教学。本研究首先要解决教师教学中的问题,在有余力的条件下也将尝试编写体现上述原则的校本教材。

一、本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本课题具有以下现实意义:

    1.提高大学教育教学效率与水平

    大学各学科学习的强度和深度都增强了,不少教师都感到不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完成所教学科的全部内容,本课题研究可以帮助教师确定教学的难点重点,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基础,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大学人文学科与中学文科教学有某种程度的交叉与重复,本课题要求大学教师熟悉中学相关学科内容,从而避免同一水平和层次的简单重复,确保大学教育教学的螺旋式上升。

    以“中国文化概论”课为例,这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课程,几乎涉及到中学全部文科类课程(甚至理科,比如其中的科学史部分),其中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分别涉及到历史、地理、经济、政治等学科知识,如果只当作一种全新的知识传授,会既费时又凌乱,但是事实上这些知识在中学相关学科里都已涉及,大学教学只需要在更高的层次(文化研究的宏观层次)上加以点拨,便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大学《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与中学政治课中的“经济常识”有密切关系,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基础,同时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科学理论体系是比中学的“经济常识”更高的一种理论形态,从而在学习中始终把握住“理论体系”这一重点,充分体现大学教育教学的理论高度。

    2.增强大学教学的人文性

    我国中小学教育一贯比较讲究教学方法,比如启发式、讨论式,以及教学中的双边活动等等,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而大学教育主要是一种科学教育,以学科体系组织教学,教师授课主要采取讲演式,很少象中小学那样来“组织课堂教学”,更少有以研究教学方法为主题的“观摩教学”之类活动,这造成大学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冷淡。

    本课题在不打乱教育的科学体系的前提下,增强对学习者的人文关怀,把他们视为正在积累知识,正在逐步成长的学习主体,帮助他们从中学阶段学习顺利过渡到大学学习,使他们知道自己来到大学学习不是从零开始,一无所有,他们是有备而来,他们在中小学学习阶段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将成为他们完成大学学业的基础与财富。这有助于使学生对教师的讲授不断产生共鸣和亲近感。

    前后知识的衔接也体现了科学的体系性,因此本课题在强调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的同时,也并不排斥教育的科学性。

    3.巩固中小学素质教育成果,并将其延伸至大学教育阶段

    这些年我国的素质教育实验与宣传形成较大声势,但这种实验主要还是在中小学进行,能否在大学学习阶段继续实施素质教育,成为能否把素质教育坚持到底的关键。从我国的现状看,教育资源尚属紧缺资源,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仍是一个艰巨的任务,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尚未进入大众教育阶段,更谈不上普及教育,这就给中小学教育造成一种压力,使其不可避免地兼有应试筛选的功能,难以实施真正的素质教育。但这种压力在高等教育阶段自然消失,当然,大学生又将面临就业的压力,但是高考压力必然导致应试教育,而就业压力恰恰向人们提出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本课题认为高等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阶段。

    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重视素质培养又不废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完整教育。素质以知识和能力为基础,即使是只重知识记忆的应试教育,也为素质教育提供了基础,假如说应试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一壶半开不开的水,那么大学阶段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再添上一把火把水烧开。本课题就是要帮助学生把他们在敲开大学校门后已经丢弃的“砖头”再拣回来,用作构筑素质教育大厦的材料。

    4.完善学校教育体系,教给学生终身学习的方法

    学校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划分成各个学习阶段是不得已而为之,目前中小学的衔接已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的措施包括打通学制,取消会考等等,“幼小衔接”的问题也在“九五”期间提了出来,并进行了相当范围的实验,现在再提出“大中衔接”的课题,这样整个在校期间的教育便全部打通了。打通学校教育,有助于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连续性,认识到学习不是由一个个考试通过即可置之脑后的关卡,而是前后相承的知识链,是彼此相关的知识网络——这就开阔了他们的学习视野,教给了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使他们获得走出校门后继续学习的信心和能力。这就涉及到终身学习的问题。本课题认为,终身学习不是从离开学校后才开始,终身学习应该从学校教育就开始,本课题希望能够给学生提供这方面的启示。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关于教育的衔接性,国内外已有诸多理论与研究。

    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结构课程理论,认为一个好的结构必须构成这样一种含有种种力量——简约知识的力量、产生新的论断的力量、使知识体形成愈益严密的体系的力量——的知识系统。不同的是,结构理论注重于一种学习对于日后另一学习的影响,而本课题则更注重于对已有学习的回溯。

    学习的认知理论。美国当代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再组织,一个学习必须在人的意识中具有可以与之相等的“重要东西”时才有意义。由于这种理论更强调学习的接受过程,因此与本课题提出的理论更为接近。

    布鲁纳和奥苏伯尔的理论又可表述为“迁移理论”,迁移可向前和向后发生,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叫做顺向迁移,后继学习对于先前学习发生的影响叫做逆向迁移。在本课题中,利用中学学过的知识讲解大学知识,这是顺向迁移;通过大学教学回顾中学知识,使原来孤立的知识点形成有机系统,这是逆向迁移,本课题组同志曾把这种迁移视为对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整合”过程。

    本课题负责人“九五”期间曾参加中央教科所承担的国家级重点课题“面向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研究”,其中一项内容就是“幼小衔接”,这一课题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启发他进一步探究各教育阶段的衔接问题,直至提出“大中教育教学衔接”这一课题。

    进入新世纪,2001年10月由光明日报、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四川棠湖中学联合举办了“首届大学·中学校长论坛”,有80多所大学和中学校长、书记和教育界专家学者参加。论坛达成共识: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势在必行。论坛虽然起点较高,跨过了“知识体系的衔接”而考虑更为重要的办学理念、教育思想等方面的问题,但是本课题认为“知识体系的衔接”仍然大有文章可做,特别是对于整合与巩固中小学素质教育成果方面的研究。

    再从出版方面看,目前已有不少帮助教师备课使用的教学参考用书,但是这些书的内容大都是为教材提供相关文本的资料,而尚无以学生知识储备为研究对象的,况且,这些资料的使用对象多限于中小学教师,尚无供大学教师研究自己学生的资料。本课题认为,大学教师所教学科的相关文本资料,当然应该由教师自己去收集,这一方面谁也不可能替代;但是关于他们所教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则需要有人来提供,因为多数大学教师并无中学教学的经验,大学紧张的教学科研工作压力,也使他们不太可能来做这种了解自己学生以往学习的工作,因此,本课题研究有可能为他们提供备课和教学中的帮助,本课题在大学教参这一领域具有开拓创新的意义。

    最后,本课题还涉及诸学科交叉研究领域,比如《中国文化概论》与中学语文、历史、地理、政治、社会、艺术等课程的交叉,与大学《政治经济学》、《大学语文》及《中国法制史》等课程的交叉。交叉学科研究在中国与世界都已有相当研究,比如现在美国各高等理工院校正在进行一种“全部课程的写作”教学运动,它把写作与各门专业课相统一,使写作成为所有课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样就使写作技能在具体可感的环境中进行,既学习了专业知识又提高了写作能力。交叉学科研究,也体现在我国中小学开设综合课程和高考的“3+X”方案,至于大学和科研机构,对于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研究,更是方兴未艾,不过,那主要都是一些高科技领域的研究,类似本课题在教育学范畴的研究尚不多见。

三、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中学相关学科教材与教育教学内容,建立数据库。
    2.研究大学相关学科教材与教育教学内容,确定与中学相关学科内容的衔接点。
    3.编写备课参考资料,尽可能详尽地使用上述资料。
    4.选择专题,撰写研究论文。
    5.进行交叉学科教育教学的研究。

    上述诸方面具体内容,可参本方案其他部分分析。

    本课题预期目标:

    1.编写校本教参。
    2.撰写学术论文。
    3.提高课题组成员教育教学水平。
    4.在校内及更大范围内推广此项课题经验。

    本课题无须烦杂的理论论证,具有一种不辨自明的推广价值。关键是实践环节,只要实践,只要付出劳动,就一定会有成果。而且这种成果具有很强的可推广性,任何一名大学教师,从事任何学科教学的大学教师,都可以从自己的学科出发,进行这种大中教育教学衔接的实验,并且可以肯定,一份劳动就有一份成绩,几乎不存在实践失败的可能。因此,本课题具有较强的可示范性质。

四、本课题研究的步骤及人员分工

    本课题计划分以下几个步骤研究:

    1.收集中学相关学科的教科书。比如本课题负责人所教大学课程为“中国文化概论”,目前已经收集到了所教学生初中、高中阶段使用过的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等全部教材。其他课题成员也已基本完成这一工作。

    2.对收集到的中学教材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大学教学需要,将这些教材内容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储入电脑,建立资料库,以备随时调用。这一步骤至少需一年时间。

    3.在备课与授课过程中,尽可能体现大中教育教学内容的有机衔接,对一时使用不上的资料,也尽可能详尽地以备注形式一一安排在教案后面,最终以教参的形式结集,各门课的篇幅都可能会达到几十万字。这一工作计划将持续两年,本课题结题时每个课题组成员都将整理出这样一册资料。

    4.进行专题研究,撰写论文。争取在课题研究期间每个成员都发表2-3篇这方面的研究论文。比如“大学教育对于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整合意义”、“在大学教学中如何贯彻素质教育原则”、“从‘经济常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英语教学中的中西文化背景比较”、“中国人文精神研究”等等。

    课题组成员分工:

    何二元,中国文化概论研究;
    黄俊琴,政治经济学研究;
    赵景玲,大学英语研究。

五、课题研究条件分析

    本课题已有充分的基础与准备。

    早在1984年,中国教育报上讨论如何提高中学文科教学效率,何二元撰写《发扬文史哲合一传统,提高中学文科教学效率》一文,参加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教育学会论文交流,获论文二等奖。

    1995年,何二元开始对语文与法学学科的交叉研究,撰写《法学中的美学》,参加“全国中专语文与美育研讨会”交流,获优秀论文奖。

    1998年底,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杭州)校园文化实验基地申报了《美育与素质教育研究》课题,被确定为中央教科所承担的国家“九五”重点课题《面向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研究》的一个子课题,何二元作为课题中心主任,承担了课题的实际组织工作。

    1999年,何二元主持《中专教育对于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整合意义》课题,作为中央教科所子课题立项,当时的杭州市法律学校书记、校长、教务主任及一些骨干教师都参加了这一课题。

    2000年,上述课题组成员黄俊琴撰写《从高中后教育对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整合意义谈政治经济学教学》一文,获中央教科所“九五”课题论文三等奖。

    1999-2001年,何二元运用大中教育教学衔接思想编写了近20万字的校本教材《校园应用写作》。

    另外,自1997年始,原杭州市法律学校开始实行中专教育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接轨,使课题组成员实际处于中专与大学教育教学衔接的环境中,进一步催化了本课题的成熟。

2001年1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40196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