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站长文存 > 文艺理论

何二元:对青年的高度责任感——谈《野草》的双重主题
【时间:2007/6/30 】 【来源:本站 】 【作者: 何二元】 【已经浏览5003 次】

    绝望与希望,是贯穿于鲁迅散文诗集《野草》的两大主题。一部作品出现两个主题,本不足为奇,况且《野草》是作者两年多时间里思想断片的结集,并无事先一次性的总体构思。本文关注的是,则是这两个主题的彼此撞击、消长,形成的一种极为微妙的格局。

 

翻开诗集,触目而来的是暗夜、冰谷、地狱、空虚,其间有麻木的看客、造物主的良民、消沉的青年,构成一个沉闷的绝望的主题。然而,这一主题并不安逸,暗夜中兀立着铁似的枣树,冰谷中复活了死火,地狱边开出小花,空虚并不能证明绝望为实有;而且,看客们受到了复仇,良民们将苏生或将灭尽,而青年们的魂灵终于粗暴了——绝望的主题同时孕育着希望。

 

在诗集中,我们又看到了另一组意象:江南的雪景、山阴道上好的故事、奔突运行的地火,以及活动于其中的过客、战士、猛士,交织成一个明快的希望主题。同样,这一主题亦并非没有阴影,雪的孤独、死掉,好的故事只剩下碎影,地火似还遥远,其间过客的归宿只能是坟,战士终于老衰寿终,而猛士同时怀着灭尽人类的偏激——希望的主题同时潜伏着绝望的危机。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复杂的现象?“难以直说”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尤其是对于青年的责任感,也不能不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从《希望》到《一觉》,我们处处可感觉到青年形象在诗集主题中这种举足轻重的影响)。我们知道,鲁迅开始献身文学,便出于疗治社会的自觉动机,因此,他在创作中,始终抱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又知道,鲁迅思想前期,具有进化论观点,这使得他的创作(特别是用散文诗这一为青年所钟爱的文体创作)尤其怀着对青年的责任感,生怕殆误了他们。可以说,鲁迅的创作,虽在二十年代,便已形成今日之所谓三维系统,即“作家——作品——读者(青年)”系统,这是一个具有反馈能力的自调节系统,鲁迅便时时以这一系统自觉调整着自己的写作态度。写作《野草》之时,确实是作者思想上比较绝望的时期,当时,新文学运动已经退潮,新的革命又离他太远,因此他常常感到“唯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野草》既是一部侧重于内心剖析的作品,“绝望”自然就可能成为其主调。然而,出于前面所说的那种责任感,鲁迅不愿将绝望情绪“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轻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呐喊》自序),他说:“我就怕我未熟的果实偏偏毒死了偏爱我的果实的人”(《坟·写在〈坟〉后面》),又说:“有人以为我信笔写来,直抒胸臆,其实是不尽然的,我的顾忌并不少。……还记得三四年前,有一个学生来买我的书,从衣袋里掏出钱来放在我手里,那钱上还带着体温。这体温便烙印了我的心,至今要写文字时,还常使我怕毒害了这类的青年,迟疑不敢下笔“(同上)。因此,为青年计,鲁迅宁可更多地怀疑自己绝望情绪,他借了裴多菲的话说:“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表示了对绝望实在性的怀疑和否定。这怀疑和否定又支持着他去寻求新的希望,正如他后来所说:“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华盖集续编·记谈话》)。这种对绝望的怀疑与否定,对希望的推测与求索,反映在诗集中,便展现出一个全新的主题——希望。

 

然而,鲁迅是深刻的,他所谓之希望,绝非黄金世界的空头预约,希望主题的出现,绝不意味着可以欺骗青年,他奉献给青年的希望,不是一个盲目的结论,而是一条求索之路。在这条路的起点,写着:虚妄的绝望,不是真的绝望;在这条路的终点,写着:只要有存在,便有希望。这仅是一条推理之路,还需要在实践中证实,鲁迅便在这条路上上下求索,受尽绝望和希望的熬煎,并将这求索与熬煎坦白给青年。因而,在诗集的希望主题中,又始终不是万里无云的一片晴朗,而是时时笼罩着山穷水尽的绝望阴云。

 

现在,我们终于可从诗集主题的复杂性中,理解了鲁迅创作《野草》时的心境的一个方面:他感到了绝望,又怕说出这绝望会“毒死”了青年;他知道为青年计,应该多说些希望,但又不能欺骗青年;为了青年,他虽感绝望的实有而断然否定这实有,虽感希望的虚无而仍上下求索这希望——这是怎样的一种苦衷啊!闻一多先生论诗歌格律时曾把格律比作“脚镣”,说“越有魄力的作家,越是要戴着脚镣跳舞才跳得痛快,跳得好”。《野草》也是“戴着脚镣跳舞”,不过这“脚镣”不是格律,而是对青年的责任感。正是这“脚镣”的束缚,使诗集中希望的主题最终战胜了绝望的主题,鲁迅为青年们找到了新的希望,从而也就摆脱了自己的思想危机(见诗集最后几篇及题辞);同时,也正是这束缚,反使作品达到九曲回肠、扑朔迷离、美不胜收的艺术效果。

 

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语文天地》1989年第1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1528 位浏览者